靜脈曲張別輕忽 當心變腿部潰瘍
2012/8/13(2022/3/15 18:49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住在嘉義的56歲的羅先生近七個月以來為右腳踝上的潰瘍所苦,四處尋醫皆無法改善,且日益惡化,至嘉義基督教醫院,經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建彰醫師診治後,發現竟是靜脈曲張惹的禍,在接受微創雷射手術治療後,傷口逐漸縮小,於術後50天完全癒合。
心臟血管外科陳建彰主任說,羅先生的腳是所謂的「鬱血性皮膚炎合併潰瘍」或稱「靜脈性潰瘍」,這種潰瘍是由於長期腿部靜脈壓過高所引起,患者的小腿下半部與足部會出現皮膚色素沉著與皮膚增厚的現象,醫學上稱此現象為「脂化硬皮症」。由於皮膚會乾癢,患者經常不自覺地抓癢而導致微小傷口產生,有時雖無抓癢也會因皮膚表面逐漸糜爛而形成自發性的傷口,這些傷口由於血液回流不順暢的關係,會逐漸擴大而變成慢性潰瘍。
根據國外的統計,靜脈曲張發生的比例相當高,年齡大於四十歲者,超過三分之一腿部有不等程度的靜脈曲張。許多人對靜脈曲張不太在意,認為那僅僅是美觀的問題,殊不知靜脈曲張的出現其實就是代表腿部的靜脈壓力已經有過高的現象,其症狀如小腿腫脹、站力時易酸麻疲憊、局部刺痛、灼熱感、夜間睡眠腿部抽筋等。
陳建彰主任表示,由於靜脈曲張屬於整合性治療,治療前仍需檢查是否有靜脈主幹逆流的問題。最嚴重如靜脈性潰瘍,則須找出靜脈高壓的來源,對根本問題加以手術或雷射治療,並配合正確的傷口照護方式,方能痊癒。
許多人因同一腳上混合著各種輕重不一的靜脈曲張病灶,因此必須以整合性治療方式處理。目前靜脈曲張微創手術,可以採局部麻醉,門診手術的方式進行,手術結束後休息約30-60分鐘即可回家,無須住院,以節省現代人寶貴的時間。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