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閱讀/完全占有的依戀關係

樂閱讀/完全占有的依戀關係

2013/8/14

結合了動物行為學和嬰兒發展觀察的兩位著名精神分析家,分別提出了類似的看法。鮑比的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和瑪勒(Margaret Mahler)的母子共生現象(symbiosis),或多或少共同指出了這種強烈占有欲望的必然性。如果在童年沒有發生足夠安全的完全占有現象,自然也就會在生命的歷程中再三地發生。

我記得自己曾經從家扶中心的老師那裡,聽過一位個案的故事。國小六年級的她和弟弟,從小父母就留在城市工作而失去聯絡,只得和年老目盲的祖父一起在村裡生活。幸虧這是個還頗有人情味的傳統社區,左鄰右舍也就隨時將多餘的食物施捨給這家人。特別是姊姊,也許是照顧弟弟的緣故,儼然一副成熟小大人應對進退的舉止。

後來,《兒童福利法》頒布了。依新的法令,這對姊弟是屬於兒童虐待中的兒童情感忽略,也就安置到寄養家庭中。姊姊的眼神起初冷漠而疏遠,沒多久就開始黏著寄養媽媽。有一次,寄養父母喝喜酒外出,回到家時竟然發現她打開大門,一個人趴在地上,可能是等太久而睡著了。

依鮑比的講法,這是從小被剝奪父母而親情經驗不足的小孩,他對親情的渴望必然會再次喚醒而重新產生依戀關係。他指的是小孩子和任何給他足夠關懷的大人之間的關係。然而,成長以後的愛情中,所謂的嫉妒,不也同樣是再次喚醒的依戀關係嗎?

果真如此,失戀也就成為一種重要的成長過程了。鮑比認為這一切的依戀,隨著成長的適當挫折,開始逐漸脫離。這些挫折也許是令人難過的,卻也教會了一個人獨立存在的能力。在成長之後,如果戀愛是再次復活的依戀,失戀不就是那種應有的挫折?對鮑比的觀察而言,這挫折必然是多數地重複出現;這是不是也意味著我們要有多次的失戀經驗,才可能學會去適當地愛一個人呢?

(本文作者/王浩威)
(摘自/憂鬱的醫生,想飛/心靈工坊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