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除菌,遠離胃病

成功除菌,遠離胃病

2008/5/21(2022/3/15 18:31更新)

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幽門桿菌可能是感染人類胃腸道極為普遍的細菌之一,全世界約有接近5成人口可能曾經遭到感染,甚至目前仍被這種細菌持續感染中。目前已知在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癌和胃淋巴瘤患者的胃裡,絕多數都能發現幽門桿菌的存在,幽門桿菌和這些疾病的關係可說是息息相關。

幽門桿菌感染的途徑及時期,臺北縣立醫院內科醫師 陳宏昇指出根據現有的證據顯示,患者應該都是在孩童時期就已經受到感染了,來源可能是一同居住的親人。此外,患者的社經地位低及家庭組織成員多時,感染機會也會增加。更重要的是在一些較酸、易發酵、不乾淨的飲水、食物、餐具中,特別容易讓幽門桿菌生存。曾被感染但已治癒的,除了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衛生飲食外,更要對家庭內的成員進行篩檢。

針對幽門桿菌基因型態分析,發現臺灣地區的菌種有九成以上屬「確定會致癌的物質」,此結果於994 年經世界衛生組織(WHO)確認,這或許能解釋國人罹患胃癌及潰瘍的機會大於西方國家,也成為我國需要控制幽門桿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將幽門桿菌徹底根除,是胃與十二指腸潰瘍重要的治療方式,可以加速潰瘍癒合並預防再復發,也使腸胃道不再出血。診斷方法可藉由內視鏡,同時對胃部組織做切片,可以同時觀察胃部或十二指腸是否並存潰瘍或其他病灶。另可使用血清學檢測,也可用尿素同位素碳 13 呼吸試驗,此項檢查常運用在患者合併潰瘍治療後的再追蹤,確認細菌是否根除。

其實,一般民眾並不需要特別做篩檢,只有高危險族群,例如有消化道症狀及消化道潰瘍病史、胃癌家族史或有多位家族成員曾遭感染,才需要及早篩檢。另外,罹患消化性潰瘍、胃黏膜萎縮、胃淋巴瘤,胃癌切除後,以及一等親是胃癌的患者或病患自己希望,根據專家建議及科學證據要根除幽門桿菌。

從前有胃病尤其是患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常為了反覆性的症狀所苦惱。由於幽門桿菌的發現以及確認其和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萎縮,甚至胃癌和胃淋巴瘤的相關性之後,這些胃疾患已經是可以治癒或預防的。因此建議高危險群,應該盡早至消化內科和專業醫師討論,必要時透過檢查,早期診斷治療以期能永遠脫離胃病。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