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孩童 克服共病症困擾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是許多學齡孩童的困擾,小五女童婷婷因個性衝動,經常與同學爆發言語衝突,並不時出現眨眼睛、做鬼臉等肢體動作,令同學及老師皆對婷婷不自覺的肢體動作及易暴怒的情緒深感困擾,婷婷的母親得知愛女於學校的特異表現後,才前往就診求醫並發現原來婷婷罹患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且合併妥瑞氏症,目前婷婷藉由行為及藥物雙重治療,其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與共病症狀獲得緩解,專注力大幅提升,與同儕間相處也更為融洽。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關渡分院)身心科主任劉弘仁醫師分析,目前全台灣將近8%的學齡孩童患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且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孩童同時罹患共病症之機率,與一般孩童相較之下高出許多,其中就有高達15%~50%的學齡前病童,經常伴隨言語或行為發展遲緩等共病症狀,此外,約有30%國小至高中階段的學齡病童容易合併反抗、對立等行為,像是刻意與長輩唱反調、情緒控制不佳等情況,另外25%的學齡病童則合併焦慮的症狀,其餘15%則伴隨憂鬱症、學習障礙的現象,因此家長及學校師長對於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孩童的共病症狀應不容忽視!
劉弘仁醫師說明,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孩童同時罹患共病症之主因,與疾病核心症狀有高度關聯,像是專注力不足的患者,容易產生言語障礙的共病症狀,此外,門診中也曾有病童出現反社會的行為(像是情不佳、對立反抗等),通常孩童出現偏差行為後,容易引發自尊心低落,進而產生品性、行為障礙等共病症狀(像是反覆說謊、偷竊、打架等),若是校方施行強硬約束的教學方式,對於原先就不易控制衝動的病童,容易導致衝突不斷擴大,產生更多的言語及暴力行為。
在學齡階段,平均一個班級就有3~5位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孩童,若學校老師發現班上學童有過動、衝動、注意力不集中等三大核心症狀,應適時向家長反應,並鼓勵孩童前往就醫診治。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孩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其行為及學習程度與一般孩童相較之下,容易產生明顯落差,再加上病童專注力不足、健忘等行為,可能導致病童自信心更加低落,對此劉弘仁醫師呼籲,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根據門診臨床發現,約有6成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患者的症狀,可能延伸至成人階段,家長若發現孩童出現上述症狀,應儘速帶孩童前往就醫治療。劉弘仁醫師提醒,前往就醫時,家長應將相關評估資料備齊,像是聯絡簿、考試卷、作業簿等,皆是評斷孩童學習專注程度的工具之一,此外,家長也應向醫師具體描述孩童日常的行為表現,以擬定適當的治療方式。
劉弘仁醫師表示,治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目前以行為治療搭配藥物治療,成效最為顯著。在行為治療方面,家長應加強孩童日常生活及行為技巧,像是針對容易健忘的孩童,家長可訓練孩童養成使用筆記本紀錄的習慣,以協助提升孩童對於事物的記憶度;學校老師則可適時調整教學方式,對於孩童的學習成果及課業成績切勿過度指責,以免造成反效果,建議以「傳授實務技巧取代責怪」,其治療效果才會更佳彰顯。
劉弘仁醫師分析,在藥物治療方面,主要分為「中樞神經刺激劑」(利他能、專思達,Methylphenidate)與「非中樞神經刺激劑」(思銳,Atomoxetine),利他能可維持3~4小時的藥效,屬於短效藥物,容易產生胃口不佳的副作用,專思達則有12小時藥效,而「非中樞神經刺激劑」(思銳,Atomoxetine)則具有24小時的治療藥效,適合伴隨妥瑞氏症、焦慮、憂慮等共病症患者使用,可協助病童達到情緒控制,且不易出現胃口不佳或失眠等症狀,但若患者具有中度或嚴重肝功能不全,則建議調整其劑量治療。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需長期治療,劉弘仁醫師建議,家長除了應了解孩童疾病狀況,對於藥物也需有適當認知,至於部分家長所產生的藥物傷肝迷思,劉醫師表示,只要是肝腎功能正常的孩童,對於藥物皆具有正常的代謝能力,家長無需過度擔憂,應秉持耐心,陪伴孩童共同戰勝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