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當放羊的父母 3要點重建親子關係

別當放羊的父母 3要點重建親子關係

2019/3/30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再不乖乖上課,我就把你留在這裡!」這樣的台詞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家長在要求孩子乖乖吃飯、好好走路、好好打招呼的時候,孩子顯得不願意配合時,家長挫敗後氣急敗壞,通常就會祭出這句話來要脅孩子。大部分孩子聽到就會乖乖配合,家長也會高興得繼續用這種方式繼續要求不乖的小孩。

家長承諾給予孩子達成後獎勵 完成後不應隨意敷衍搪塞

然而,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蔡岳融表示,有的大人覺得孩子應該有「努力做好事給自己看的才對」的想法,所以理直氣壯的畫大餅給孩子虛無的希望,然後孩子達到時耍賴敷衍。這樣的做法,讓孩子無法真的轉化為自己負責,反而會對這個世界沒有信心。

聰明、能力好的孩子也許會轉而追尋其他可以控制的外在世界,像跟同學朋友、老師互動,追尋課業成績或其他競爭排名來獲得好的感覺,但其他孩子就會很痛苦,可能沉迷電玩、菸酒藥物等可以明確引起欣快感的刺激。但其實不管是哪種孩子,都明顯他們很想脫離跟爸媽的相處,孩子也都會跟家長間保持一段心理距離,因為當孩子不知道從家長這裡相信的時候,相處起來也緊張。

說到做到 3點讓親子互動重建構

蔡岳融心理師表示,父母的權威不是用在打罵孩子,而是用在教育。父母說出的話就是權柄,一定要說到做到,孩子自然不敢挑戰。若已演進青少年或成年心理疾病,要修復並不容易,可能需要長期的心理治療及家庭狀況處理。早期防範顯得更為重要。以下列出3點,讓行為改變施行得更有效果,也能重新建構家庭的互動:

1) 空出時間跟孩子相處/
家長雖忙於日常,但一定要有跟孩子相處的時間,等待孩子完成、跟孩子一起面對挫折,跟孩子一起玩、一起討論事情都非常重要。
‧練習/每天抽出10分鐘到半小時,陪伴孩子說說話,或跟孩子一起完成某些家務、遊戲,討論某些約定,並彼此鼓勵。

2) 說到做到/
家長應練習認真執行自己說出口的諾言,並思考自己可以付出哪些而不感覺悔恨,家長也要想想自己的限制,不能漫無目的的滿足孩子。
‧練習/真的做到說出口的事情,並想想下次怎麼說比較好。

3) 想著是預告而不是威脅/
家長在孩子已經能理解前因後果後,家長的腳色更像是在說明後果,而不是用施行處罰或獎勵來驚嚇逼迫他們。
‧練習/心平氣和告知孩子行為的後果。

別當放羊的父母 以身教讓孩子成為誠信的人

蔡岳融心理師表示,父母們都教導小孩要當一個誠信的人,然而自己的一言一行才是身教,才是小孩學習的榜樣。父母們千萬不要為了達到自己的便利,而說謊哄騙小孩。一兩次,小孩嘴上雖不說,但心裡已種下「媽媽總是說謊騙人」的種子。不但親子關係會惡化,孩子的品行也會偏差。「狼來了」的故事耳熟能詳,別在孩子眼中成為喊「狼來了」的父母喔!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