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他又覺得他煩!照顧者的情緒矛盾

我愛他又覺得他煩!照顧者的情緒矛盾

2019/9/15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曾經遇過一對相依為命的父子,情感很深厚,父親的病況致使他晚上睡眠品質差,父親的病況甚至還有大小便失禁的症狀,所以只要父親半夜失眠起床,兒子也會跟著醒來,就怕父親上廁所走路摔倒。
有時,一不注意就會發現父親又到處大小便了,兒子整個晚上就忙著善後清理,隔天又重複著同樣的模式。

時間一長,兒子的耐性也逐漸減少,兩人的衝突也越來越多,兒子甚至還會懷疑爸爸是不是因為對他不滿,而故意做出這種行為找他麻煩?於是,當父親又在夜半起來隨地大小便時,兒子就會有言語上的責備,甚至是肢體上的暴力。
被照顧者是弱勢的一群,但照顧者在面對照護上的挫折或是無助時,反而會覺得自己更加弱勢,所以,經常會聽見:「我每天這樣子照顧他,他還沒走,我遲早會比他更早走!」
但是,兒子絕對是很關心父親,否則也不會在大半夜起床照看,這就是照顧者的情感矛盾,一方面很愛他,另一方面又展現對被照顧者的不耐。

鬆了一口氣,我錯了嗎?
等到被照顧者去世之後,照顧的一方要承接哀傷的情緒。
臨床上,有所謂的「預期性哀傷」,預期性的哀傷是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已經預想到之後的狀況,這種預期性哀傷情緒有時會比真實發生時的哀傷反應更為強烈。比如說,兒子想到有一天相依為命的父親不在了,他該怎麼過剩下一
人的生活?
這時候出現的哀傷反應,是對被照顧者一旦離世的預設想像導致的情緒,可能會焦慮、哀傷,或者害怕自己都付出那麼多了,而他還是會離開的一種生氣,甚至因為不知道如何面對分離,而在情感上產生了距離,不敢繼續投注更多的

關心,也不敢再主動表達對於即將分離的不捨。
對長期的照顧者而言,某一方面,既等待結束不分晝夜的照顧生活,另一方面,卻又害怕那樣的一天真的到來時,自己是否真的能承受。
對很多的照顧者來說,光是要照顧病患,時間跟壓力追得快要喘不過氣,並沒有多餘的心力來處理屬於自己這種偶爾出現、一閃而過的預期性哀傷情緒。

另一種哀傷是在失落發生之後所產生的情緒反應,例如:
兒子在父親生病的期間,先暫停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顧爸爸,從最基本的護理知識開始學習,想要把爸爸照顧痊癒,所以只要能夠讓爸爸放心、舒服,或是讓爸爸覺得有意義、可以圓夢的事情,他都願意做,直到精力耗竭,出現情緒反彈。但是,真的等到爸爸離開的那一天,他才回過頭來想到:「我好像沒有為爸爸做這個、做那個……。」此時,兒子的 情緒在哀傷中夾雜憤怒與自責,認為自己沒辦法幫爸爸做到某些事情,又或者,認為哪個地方出現了疏失,希望有人可以為這個疏失負責。

這個階段的情緒的過程,還可能有一種反應,就是當他把自己的事情全部放下,全心全意地照顧爸爸。等爸爸走了之後,他出現的情緒是一種突然之間「釋懷」和「輕鬆」衍生的罪惡感。「我是一個這麼孝順的兒子,為什麼他離開了之後,我反而覺得輕鬆、鬆懈下來的感覺?」接著,有可能兒子對於這種輕鬆感覺又產生了罪惡感,然後開始自責,因為他覺得照顧爸爸的時候,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好,讓他沒有辦法放下。

面對情緒,學著不去評判它
這個時候先不要去批判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反應,先問自己:「如果這就是我現在的感受,那我可不可以先停在這個情境裡面,不去評判它對或錯?」
對於現在的無感、輕鬆,或是情緒雜亂的時候,單純接受自己的現狀,不用急著去跳脫它、改變它。不急著去釐清這個情緒是怎麼來的,或者是情緒背後所代 表的意義。 
告訴自己:「我就是生氣了、無助了、矛盾了!」
這對深陷在情緒裡面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這也是接納情緒的機會,對自己的幫助。

(本文摘自/當父母老後……,兒女面臨高齡長輩老、衰、病、死的情緒困頓出口/博思智庫 )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