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腸子也會中風,小心肚臍周圍疼痛

注意!腸子也會中風,小心肚臍周圍疼痛

2010/1/8(2022/3/15 20:2更新)

你沒聽錯,腸子也會中風,我們聽到「中風」這兩個字,一定會想到腦中風,大概很少人知道腸子也會中風吧。我們一般提到中風,大多是指腦中風,原因是腦部發生血塊栓塞。腸子也一樣。腸子血管塞住以後,腸壁由於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所以會壞死。

日前三軍總醫院急診部接到的一位年約60歲的大學教師,他在上課時突然肚子疼痛異常,趕緊就醫治療,醫院急診室判斷為缺血性腸病變,在急診時電腦斷層顯示在該病患的上腸繫膜動脈有一長段的栓塞,幾乎快完全堵塞。該病患突然的肚子痛也就是俗稱的腸中風前期的腸絞痛(abdominal angina),如果再晚一點就醫,極可能因為腸繫膜動脈完全阻塞造成腸缺血壞死。

缺血性腸病變可區分為:

  1. 急性腸繫膜缺血。
  2. 慢性腸繫膜缺血。
  3. 大腸缺血。

急性腸繫膜缺血是由於支配小腸的上腸繫膜動脈或下腸繫膜動脈的血流快速喪失,最常造成的原因是血管栓塞血栓病,此病非常嚴重會導致小腸壞死、梗塞及死亡。慢性腸繫膜缺血乃因支配小腸的上腸繫膜動脈或下腸繫膜動脈的血流漸進喪失,通常是血管粥狀動脈硬化。患有慢性腸繫膜缺血的病人會表現出慢性飯後腹痛,稱為腸絞痛,同時可能會害怕進食,明顯體重下降。而大腸缺血表現的主要臨床特徵是下腸胃道出血,而非腹痛,通常預後較佳。

缺血性腸病變的主要危險因子包含:

  1. 老年人。
  2. 血液高度凝集。
  3. 血管疾病。
  4. 心臟病,如心房顫動或瓣膜疾病。

如果病患因為急性腸繫膜缺血會出現突發性的肚臍周圍疼痛,同時醫師在進行身體檢查時,這樣的疼痛會與壓痛的位置不同。目前在實驗室檢查並沒有任何檢驗具有專一性可用來早期診斷,容易造成誤診或延遲診斷,這是急診醫師的一項挑戰。杜普勒超音波、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可輔助診斷,目前仍以腸繫膜血管攝影是最標準的診斷利器。

急性腸繫膜缺血的死亡率相當高,如果在腸壞死前沒有立即診斷出來,死亡率甚至高達九成,因此早期診斷相當重要。比較特殊的是,該病患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危險因子,同時也不煙不酒,這樣的情況可能由於年紀較大造成動脈硬化進而產生血管內栓塞,幸運的是這位病患在小腸缺血的腸中風前期,尚未進展至腸梗塞壞死前就在急診診斷出來,沒有造成後續的併發症,治療情況良好後出院。

站在急診醫學的觀點,建議高危險群,要預防動脈粥狀硬化,飲食控制非常重要,應該少油多蔬果,要多運動,注意血糖與血壓,如果發生不明原因的腹痛,千萬要迅速求醫,免得缺血性腹痛一發不可收拾。預防腸中風應該做到:要像預防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那樣,控制動脈粥樣硬化,平日做到膳食合理,少吃動物性脂肪,不暴飲暴食,戒煙少酒,控制體重,適度體力活動。要加強對腸中風的預防意識,如近期經常自覺飯後腹脹、隱痛、不適,服用消化藥無效,且反復發生,體重呈下降趨勢,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