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

五指標評估衰弱度 運動養肌活力抗老

五指標評估衰弱度 運動養肌活力抗老#活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人口結構老化,年長者在壓力事件(如:疾病、親友辭世、摔倒…等)的刺激下,身心狀況與自我照顧能力大不如前的情形時有所聞。「衰弱」是高齡者的風險指標,也是影響老年人失能、疾病預後的重要因素。以臨床文獻資料來看,就有三分之一的住院高齡病患發生新的日常生活功能衰退,甚至因照顧問題入住機構。82歲有慢性病的李婆婆,日前跌倒骨折,手術後日常生活功能大幅下降,入住養護機構。雖然傷口已癒合,李婆婆仍然每天疲倦、食慾差、白天嗜睡,下床活動意願降低。家人帶李婆婆來到家庭醫學科老人醫學門診檢查。醫師排除疾病可能後,評估為衰弱合併老年憂鬱,為李婆婆整合藥物,衛教家屬並教導復健運動。三方共同努力下,三個月後,李婆婆已能用助行器行走,六個月後,更進步到自己使用單邊四腳拐杖走路,食慾、力氣大幅進步,恢復過往精神。衰弱並不應該被視為老化 衰弱前期可藉由營養及運動改善由於衰弱是從身體強健到功能衰退的變動狀態,經常被誤以為是正常老化過程,實際上,若能早期發現衰弱情形並介入,就有機會延緩衰弱狀態、延緩失能。台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老人醫學林純聿醫師表示,衰弱大致分為前期、中期、末期三階段,當病人因行動緩慢、疲累、體重減輕、多重用藥或頻繁就醫等因素來到老人醫學門診,醫師會透過「周全性老年評估」(涵蓋老人用藥、認知、情緒、社會支持資源、靈性、經濟及生活環境等範圍)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照顧計畫。一般而言,衰弱前期著重調整生活模式,藉由營養及運動來改善衰弱情形;中期強調跨領域醫療團隊介入,全面檢視是否有不當用藥及其他危險因子,並建立照護計畫;當病患進入到行動不便、日常生活完全依賴,就屬於末期階段,需提早討論安寧緩和照顧。衰弱5大評估林純聿醫師指出,大於70歲(含70歲)長者或一年內出現非自願性體重減輕大於5%的65歲以上老年人,均需由下列五項目來評估「衰弱」情形:1. 速度緩慢:行走六公尺時間大於7.5秒(即每秒小於0.8公尺)。2. 無力:慣用手最大握力,男性小於26KG、女性小於18KG。3. 體重減輕:體重較前一年減輕超過4.5公斤。4. 疲憊:過去一周超過三天,做事情感覺費力或無法出門。5. 低活動:男性一周消耗卡數小於383卡;女性一周小於270卡。上述5項,符合一至兩項,屬衰弱前期,建議調整飲食、運動、每年追蹤;若超過三項,就為「衰弱」表現,可前往老人醫學門診進行整體性評估。多補充蛋白質和復健肌力訓練 有助長者恢復體力與改善睡眠品質林純聿醫師表示,約有4成長者為衰弱前期,勿將衰弱視為老化過程,民眾應積極面對「老」的來臨,在衰弱前先行改變生活作息、維持均衡的營養以及好的運動習慣。評估為衰弱前期的長者,在無腎臟病等疾病的考量下,建議每天每公斤補充1至1.5克的蛋白質;並自行練習抬腳、抬臀、站、走等肢體肌力訓練,增加肌力避免肌少症;定期健檢,評估身體狀況,才能享有健康老年生活。

講座/十巧手

講座/十巧手#活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紀漸長之後,家中長者活動力不如從前,末梢循環變差,手腳冰冷就找上門,透過簡單穴位按摩強化經絡,不但能讓肢體回復到最佳狀態,還可以增加好氣色,使長者容光煥發。十巧手就是一套在家也能簡單完成的復健動作。順著經絡按摩、掌心會發熱,血液循環更暢通的同時,還能同時揉捏耳朵、按摩眼睛。因此不只是長者,低頭族也可以利用玩手機的空檔練習幾招,對於舒緩不適非常有效。本次講座將由蕭瑋鈴護理師主講,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十巧手地點: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一樓候診區(臺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530號)時間:106年10月16日(一)09:00-09:50洽詢:2591-3381分機 1668

失眠胸悶情緒病 憂鬱指數翻2倍!

失眠胸悶情緒病 憂鬱指數翻2倍!#活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年紀越來越老,所要面對的不單是身體機能的退化,心理層面也可能會出現化學變化。一名剛退休62歲陳先生,理應是準備享受退休生活、含飴弄孫享天倫樂,卻因抽離了忙碌的工作而頓時失去生活重心,反而出現一些負面的憂鬱想法,長期情緒低落、沒有胃口、也不願和家人說話,整天臥躺在床上,這些症狀困擾了陳先生半年以上,家人相當擔心,因此決定前往醫院診斷治療。國人憂鬱翻倍:老年、青少年族群憂鬱症比例高童綜合醫院心身科主治醫師謝明翰說明,根據一份國人憂鬱指標調查顯示,15歲以上國人有8.9% 呈現憂鬱症狀,重鬱症達5.2% ,其中65歲以上老人及15-17歲青少年,是兩大憂鬱症的年齡層,而女性是男性的兩倍。另外,中研院鄭泰安教授團隊刊登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研究,發現台灣自1990到2010年這20年間,「常見精神疾病」如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盛行率從11.5%上升至23.8%,可見憂鬱症早已是國人心理健康重要的問題。不適當治療方式 恐延誤就醫時間有些罹患憂鬱症的患者,初期不自覺自己情緒已經出問題了,反而常因憂鬱症引起身體上的不適,例如失眠、頭暈、疼痛、胸悶或腸胃道等症狀而到處求醫,或是認為自己運勢低落、卡到陰而去廟裡收驚或喝符水。直到後來症狀未緩解、惡化時,或醫療專科檢查不出毛病,才輾轉來到心身科或精神科就醫。對此,謝明翰醫師說明,憂鬱症其實就是情緒上的感冒,任何人都可能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或時期遭遇,更不是一種懦弱、無能的表現,千萬不要因為害怕被貼標籤或擔心他人眼光,而忽略了這些症狀,反而耽誤治療的黃金時間,加劇病情惡化。搭配輔助藥物治療KO憂鬱前述患者,初起使用第一線抗憂鬱症藥物,但治療兩、三個禮拜後,症狀並未獲得緩解,醫師希望能夠讓症狀盡快獲得改善,建議患者搭配「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輔助使用,使用一個多禮拜後,精神狀態好轉許多,願意開口講話,也會主動打招呼。臨床上有些患者可能對於常用的抗憂鬱劑(血清素相關製劑)治療反應較慢或效果不佳,目前已經有些藥物可以用來輔助抗憂鬱劑,加速憂鬱症狀的緩解,甚至達到痊癒。謝明翰醫師叮嚀,憂鬱症患者接受治療後,要遵從醫囑服藥,最好不要挑藥服用或是自行停藥。若出現副作用也要與醫師討論,找出解決的方法或是調整藥物。否則,不但症狀無法獲得改善,治療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另外,當幾乎整天都出現憂鬱情緒,對平日嗜好失去興趣,且情況持續超過兩星期,就要特別注意了。只要盡早就醫,早期治療,透過專業醫師的協助,一定可以戰勝憂鬱,恢復健康。(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大腦常卡關?養生補腦這樣做!

大腦常卡關?養生補腦這樣做!#活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步入中年後,忘東忘西的症狀是不是越來越嚴重?網紅夏德萱利用社群記錄失智爺爺「老夏」的日常,除了溫馨感人的互動,也讓我們更加清楚看到記憶力大幅衰退比起體力不支更令人感到恐慌。由於阿茲海默症多發生於65歲後,逆轉老化的關鍵在於維持腦部活力,人類腦細胞中的唾液酸含量是其它動物腦細胞的2~4倍,提高大腦神經細胞突觸的反應速度,從而促進記憶和智力的發育。防失智 40歲就要開始保養食療養生補腦,銀杏被認為是減緩腦部退化、加強注意力的首選,但對於銀杏到底可不可以預防失智?專業醫師表示,其實銀杏對於增加記憶力、防失智症並無顯著供效。另外,「以形補形」也一直是國人食補的迷思,事實上,動物腦並沒有強化記憶力、增強腦力的功效,民眾吃多恐會導致身體負擔。「大腦使用量高的人應該40歲就開始保養!」燕窩品牌營運長王靜美表示,現今食物的污染源非常多,也相當複雜,純淨的燕窩是優質的營養品及保健品。建議年紀大的民眾攝取的量要比年輕人多1/3,積極保養,才能減少記憶流失的機會。大腦退化是唾液酸轉化酶的活性減少此外,唾液酸是神經細胞信息傳遞的重要物質,阿茲海默症的患者被發現血清中唾液酸轉移酶的活性減少,並影響到連結在血清醣蛋白的唾液酸,因此有記憶退化困擾的民眾可藉由補充燕窩延緩大腦反應退化。「阿茲海默症」號稱腦中的橡皮擦,患者腦中對於相關人事物的記憶會逐漸被擦拭乾淨,若有記憶差、迷路、憂鬱、說過的話馬上忘等困擾等警訊,民眾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早期發現失智症接受治療才能減緩病情惡化。

別亂嘗試!斷食療法身體更虛

別亂嘗試!斷食療法身體更虛#活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透過定期的短期斷食,同時攝取能夠淨化而非增加營養的食物(不會產生黏液或僅產生少量的黏液),就能解決這個問題,請注意,「只要給病人清潔的食物,就能『立刻』產生活力」是錯誤的概念,我們必須透過客製化的菜單,以聰明的方式排除O(障礙)──只要透過斷食,讓身體的功能不再受到阻礙,就能夠增強P(力量)。消融過程更加深入 讓障礙持續增加現在你應該明白為何那麼多斷食、水果飲食法等等的療法會失敗了吧?人們太快移除障礙或一次移除太多,導致在覺得身體「好了一下」後,因廢棄物消融過程更加深入而讓障礙持續增加,使人虛弱到不行,進而選擇恢復原先錯誤的飲食──這種錯誤的方式會讓身體沒有辦法再排除更多障礙物,讓人錯覺情況轉好,而誤以為是「好食物」讓身體變虛弱。對療癒系統的認識不足 責怪療癒方法此時,人們會失去正確信仰的說:「我試過了,可惜那是錯的。」因為對療癒系統的認識不足,他責怪整個療癒方法,但該怪的其實是他自己─這也是連一些飲食與自然療法專家,都會在飲食療法學這方面栽跟斗的原因。飲食組成活力 5點報你知有些人經驗豐富,但很少人像我一樣,認為活力、能量、力量不是從食物中得來的,他們甚至認為這些來自睡眠等等,我自己透過多年斷食與飲食的實驗所得知的事實與實際做法,簡而言之就是:1) 活力並非直接受到食物影響,而是與人體引擎功能受阻(被黏液及毒血阻塞的程度)的程度有關。2) 透過人工方式去刺激、搖晃、震動組織增加力量,來移除障礙的方式,往往都會犧牲V──也就是活力。3) 藉由精氣、空氣、水獲得的重要能量、身心的效能、耐力、卓越的健康,多到超乎你的想像,只要力量能夠運作,並且運作時是在非常乾淨的體內,沒有障礙物與摩擦力即可。4) 不進食的極限,以及在這種理想狀態之下要過多久才需要攝取固體食物,依然是未知數。5) 除了空氣、氧氣、一些水蒸氣,組成力量的成分還有以下物質,但唯有在乾淨的身體內在環境中,我們才能從無窮盡的大自然增加它們。(本文摘自/無黏液飲食療癒法/柿子文化)

中風阿公展笑靨 用拐杖跳出活力

中風阿公展笑靨 用拐杖跳出活力#活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健康102阿公阿嬤動起來」中區複賽今日舉行,邀請台中、南投、雲林、新竹等21個單位團體1000多位65歲以上的阿公、阿嬤,盡情的在舞臺上扭腰擺臀,展現不老活力。78歲的呂芳來阿公,雖然患有輕度中風,導致肢體行動不便,卻將拐杖當成道具的一部分,與患有視障的92歲阿公馮永中、及其他隊員們一起呈現「族群融合共展活力」表演內容,熱情的展現笑容及活力。但是早在幾年前,呂芳來卻因為中風所帶來的不舒服,連帶他的笑容也跟著消失,直到今年五月初,女兒將他從宜蘭接來臺中,住家附近的一位長者跟他說:社區有關懷據點,可以進來參加活動喔,和隊員一起在社區裡跳舞、談天說地,讓他再次找到人生的樂趣,現在社區每週三天開課,呂芳來可從不缺席。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目前臺灣人口快速老化,臺中市65歲以上長者約24萬7仟多人,佔總人口9.19%,其中行動不便的長者約4萬多人,仍有不少長者參加這場活動,和大家一起載歌載舞,找回青春活力。

小資女工作忙!靠吃榛果增添活力?

小資女工作忙!靠吃榛果增添活力?#活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有發現身邊上班族們的櫃子總是都堆滿了各式不同的零食嗎?根據調查,近八成的上班族有吃零食的習慣,尤以小資女居多。其中,堅果類是被視為最方便食用的又有營養的零食,而衛生署飲食指南也建議,每日適量攝取堅果類食品有益健康。營養師表示,像是堅果類中的榛果,因當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維生素E及礦物質含量豐富,都能幫助忙碌的上班族維持充足體力。加工甜食高熱量易致肥胖、精神不濟糖果、餅乾、蛋糕、巧克力、洋芋片,這些都是一般上班族常見的零食,而時下小資女對下午茶的選擇又多以甜食居多,除了滿足口腹之慾,也可獲得短暫的情緒抒壓。營養師趙函穎解釋,甜食具有安定神經的作用,會刺激分泌血清素進而幫助上班族產生愉悅感而抒放壓力。值得注意的是,上班族大多久坐不動,光是一份小點心就將近900卡的熱量,天天吃下來,體重也容易在無形當中悄悄增加!事實上,這些高油、高熱量的零食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讓你越吃越想睡,導致工作精神更加不濟。趙函穎說明,某些零食包含了眼睛所看不見的鹽分、糖類及反式脂肪酸,這些都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水腫、下半身肥胖及熱量超過標準等問題。建議民眾,若是真的忍不住想吃零食時,可選擇較為天然且健康的堅果類食物,如:榛果、杏仁、腰果。完整榛果保留營養素 吃得健康不肥胖趙函穎進一步解釋,由於堅果內含大量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成分,因此被認為是極佳的食物及能量來源,其中,榛果就含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維他命跟礦物質。根據美國心臟病協會(AHA)所發表的刊物建議,每日攝取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為1:2:1,不僅可以保護心血管還可降低疾病發生率;而膳食纖維則可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排便。此外,榛果當中的維生素E很高,是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可幫助對抗自由基生成。市面上常見榛果與咖啡、蛋糕或其他食品做結合,雖然美味,但可能會破壞原有的健康營養素。對此,趙營養師表示,一般所謂的榛果咖啡大多是糖漿所製,而榛果蛋糕恐是取極少部分的榛果碎末,目的僅為取其迷人香味,建議民眾可選擇食用整顆形狀榛果,以保留榛果本身營養素,才可以讓零食吃得健康不肥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