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狀態

手術不穿 才能安全過關

手術不穿 才能安全過關#心理狀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對許多人來說,手術室一向是披著神秘面紗的地方,若不是因身體狀況需要至手術室處置,一般人是無法窺視手術室裡的環境及作業情形。術前準備繁瑣事項已夠讓人心慌,連衣服都只能穿一件寬鬆的手術衣,頂多再穿件紙內褲,實在讓人感覺很沒安全感。著單件手術衣避免傷口感染、弄髒衣物桃園醫院急診室護理師潘美珠表示,由於手術時不僅衣服,所有項鍊戒指手鐲等飾品、隱形眼鏡、活動假牙、髮夾等等都必須取下,許多長者更是擔心手術室冷,希望能多加件衣服,也總是會有人抱怨護理師不通人情。 潘美珠護理師表示,會需要如此謹慎是有理由的,首先,為避免手術傷口的感染,手術室是非常重視無菌及無塵的地方,不適合穿著個人的衣物進入手術室。並且手術準備時,手術部位需大範圍消毒,手術中會使用沖洗液,容易弄髒您的衣物,手術衣是以容易穿脫做設計,使方便適當的露出手術部位,並避免衣物被消毒液,沖洗液等弄髒。內衣褲恐引起靜電可能傷及皮膚更重要的是,手術中會使用電燒止血,通常內衣褲的材質為化學纖維,容易因電燒產生靜電,傷及患者皮膚,有時甚至還會引起火花干擾儀器運作影響手術安全。因此手術室內盡量都只穿一件手術衣避免引起額外的困擾。潘美珠護理師表示,對於許多患者擔心手術是太冷,其實手術室內的醫護人員會幫患者在麻醉前會以棉被妥善蓋住身子,手術中也會以手術包布覆蓋住全身,只露出手術部位,若需要也會為您使用安全電毯保暖,避免您的體溫下降。手術時由於冰冷的手術台、單薄的衣物容易讓患者面對手術時的心理狀態更加緊繃,潘美珠護理師表示,專業護理人員會隨時注意患者的身體狀況,有任何不適都應馬上告知專業人員,以緩解負面心理狀態。

睡眠不足、入睡多夢者 自殺率提高!

睡眠不足、入睡多夢者 自殺率提高!#心理狀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北一女新生跳樓事件引起關注,再度點出憂鬱是誘發情緒不穩導致自殺案頻傳的禍首。憂鬱症的9大症狀中,「睡眠問題」是最容易被察覺的。史丹佛大學研究指出,睡眠不足、入睡時多惡夢者,未來幾周產生自殺的想法頻率會提高。失眠、多夢的受測者能預測更高的自殺行為史丹佛大學以50位年齡18至23歲,過去或近期曾有自殺意念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一星期的睡眠監控,發現學生就寢及起床時間的變異量對於心理健康而言是特別重要的警訊。出現較多失眠和做惡夢問題的學生,能預測更多的自殺行為。18歲以上成年人口有30%出現睡眠問題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任、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李明濱表示,在重大壓力或嚴重困擾下,會產生絕望、衝動感,這些情緒與失眠都有極大關聯。 台灣18歲以上成年人口30%出現睡眠問題,一般民眾多自行服用安眠藥。李明濱教授建議,民眾當失眠已對身心造成影響,應就地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輔以行為治療及放鬆治療。睡眠問題的可預測性為自殺防治提供助力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相對於其他心理疾病,睡眠問題並沒有被汙名化,大部分的人不避諱公開討論,但它的易觀察及可預測性,為自殺防治的一大助力。家長可藉由觀察孩子睡眠發現待改善的心理狀態睡眠問題及自殺意念為憂鬱症患者常見的症狀,從過去的研究顯示,15%的憂鬱症患者因自殺而身亡,建議師長可每天關心孩子的睡眠狀況,藉由孩子從睡眠的多寡、規律的情形,瞭解他的問題並協助解決,她也提醒家長,當發現孩子有睡眠問題,影響生活作息或是食慾甚至是學習時,可積極與孩子討論改善的方法,不要忽略睡眠警訊及產生的心理相關影響。

媽咪照過來!專家教妳在家坐月子

媽咪照過來!專家教妳在家坐月子#心理狀態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今坐月子方式日新月異,也有產後媽咪選擇在家坐月子,免去重新適應新環境的麻煩,也較為舒適、熟悉,護理師廖秀燕表示,很多人會選擇在家坐月子,原因為環境熟悉,且有家人陪伴支持,可渡過產後這段身心最脆弱的時刻。另外,空間也是ㄧ大誘因,月子中心活動空間偏小,若在家坐月子除了房間之外,想到客廳透透氣不成問題,但須留意如果是樓層,由於月子期間不建議爬樓梯,則需要避免的。在家坐月子 必須考量月子餐點廖秀燕護理師表示,在家坐月子,月子餐點就必須考量好,是該由婆婆媽媽料理,或是外送月子餐點服務。坊間外送月子餐點專替產後媽咪設計,故在調理上會比較有階段性,兼具調理及發奶,且ㄧ日份的熱量有控制,不至於大魚大肉導致產後肥胖。 及早接觸寶寶 才不會延後跟寶寶的磨合期新手媽媽對於產後新生兒照護是相當陌生的,所以選擇月子中心來專心休養,也讓寶寶交給專業的護理師照顧。但過於依賴護理人員來照顧寶寶,常見於出月子中心後媽媽對於寶寶習性不瞭解而更加惶恐,若能及早接觸寶寶,才不會延後跟寶寶的磨合期。在家坐月子哺餵母奶,也能因為環境上的熟悉更能得心應手,且隨時掌握寶寶生理需求哺餵母奶,更能增進親子關係。當然在家坐月子除了月子餐點需規劃好之外,像是寶寶生活必需品、新生兒衣服、尿布、包巾、體溫計、甚至是哺乳媽媽所需的擠奶器等,皆是需事先準備好。月子期間,待在房間休養的時間居多,建議可在生產前先與家人共同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自己獨住者 較建議到月子中心廖秀燕護理師提醒,並非每個人都合適在家坐月子,像是自己獨住者,月子餐點也無人可協助處理,家裏只剩媽咪跟小寶寶,也許比較建議到月子中心。畢竟產後媽咪身心靈比較脆弱,如有專業人員的照顧,在身體調理上比較快恢復。 月子為女人調理身體的黃金時期,選擇ㄧ個好的坐月子方式,才能藉此機會找回健康的自己!

熟齡友善社會 提升生活品質擺第一

熟齡友善社會 提升生活品質擺第一#心理狀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5歲的黃伯伯,因不慎跌倒導致腦出血需住院治療,出院後因為行動困難,日常生活需完全依賴他人,逐漸認為自己沒有用而出現情緒低落情形。長照的居家服務提供輔具購買、租借、預防與延緩失能照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等服務,讓黃伯伯固定每日於家中執行復健活動,讓黃伯伯慢慢恢復以往的日常生活功能,身心狀態都改善了不少。長照2.0服務體系 可提升個案生活品質隨著長照十年計畫2.0的推行,職能療師也在長照服務上扮演著相當重要且關鍵的角色。長照2.0服務體系中相關醫療團隊的專業角色與功能,應用職能治療師所提供的職能治療活動,結合「生活功能重建」與「生活型態再造」模式,可以有效達到預防疾病、矯治障礙、協助適應與增加生產力,以預防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的退化,進而提升個案生活品質。職能治療師的服務對象包括衰弱及失能族群、認知障礙、輕中度失智族群等。對於衰弱族群,除了要注意體能退化的問題外,還需介入健康管理。輕中度失能族群,則需要維持促進健康的活動參與,並在引導下改善生活活動型態,以適度的提升其功能。透過進行團體活動 提供照顧者喘息與交流空間至於認知障礙、和輕中度失智的族群,可藉由非藥物治療活動團體,以維持失智症個案之最佳功能狀態,減緩認知退化並提升生活品質,職能治療師也可透過進行團體活動,提供照顧者喘息與交流空間,安排照顧者參與照顧訓練課程,以增加照顧者在家面對失智個案的應變能力。目前,除了公益團體的居家服務員及在醫院服務的職能治療師外,社區設置的「職能治療所」,也是需要大量的職能治療師注入未來,職能治療在預防及延緩失能中,仍將持續扮演著重要且關鍵的角色。    

「失」速列車減速!快加入居服員行列

「失」速列車減速!快加入居服員行列#心理狀態

(宜蘭人口流失快,很多地方只有老人、小孩以及外籍看護。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多留社區一天 就延緩進入養護機構一天 大部分青壯年人口都外出工作,加上許多長照資源不到位,白天時許多長者都是處於獨居狀態,外出打拼的子女認為在家裡24小時照顧比較妥當,因此宜蘭地區申請外籍看護的比率不低。 劉玉璞區長表示,老人家最害怕生病時沒人照顧,「人力」是目前遇到最大的瓶頸,希望長者能夠在地安老、在地老化,「在地老化」就是希望讓長者可以留在自己熟悉的環境,多留在社區一天,就是延緩進入養護機構一天。 人力流失主因家屬態度差、社會評價低 因為母親中風,從飯店業踏入居服員的行列將近15年,宜蘭分事所照顧服務員曾峰亮表示,新進居服員可能對於照顧失能者的內容如沐浴、餵食、換尿布等感到心理壓力大,過不去心裡的那一關,家人也可能不體諒工作內容。另外,個案家屬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一點,許多家屬對待居服員的態度無限上綱也會使他們打退堂鼓。 居家服務員常要上山下海,付出大量的時間及勞力,事實上,對於居家服務項目,男性居服員的需求往往更強大,不論是搬重物、協助沐浴等,都需要力氣更大的男性才能比較容易進行,然而,許多民眾對於刻板印象、社會角色概念難以反轉,許多人會質疑男性的角色是否能符合居家服務員的需求,社會評價低於女性的情況下,人力流失的情形也更加嚴重。 (新進居服員可能對於照顧失能者過不去心理關卡。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盡量順從他們 對病患像對家人一樣 曾峰亮居服員表示,生病的可怕在於,在生命走到盡頭之前會不停折磨病患,居服員要有強大的心理,才能不被打倒,他坦言,剛開始和病人相處很困難,直到後來他把每位病患都當成自己的媽媽來照顧,盡量順從他們的意思,希望能讓他們開心的走完最後的一段路。 曾峰亮居服員分享,微視障的蘇先生平時不善梳理,在居服員幫忙沐浴後突然全身僵硬倒在地上,送醫急救才撿回一命,家屬對此非常感恩,腦部受創的陳先生,因時常抱怨人生不公,居服員介入個案後,教會他使用社群網站結交新朋友,現在陳先生的心境已開闊許多。 伸出一隻手 就能幫助整個家 目前「長照」的概念已經逐漸現形,劉玉璞區長表示,除了提供老人或失能者的居家服務外,長青食堂、文康活動等多元化發展的服務對於人力的需求也很大,政府對於照顧人力匡列的經費若不完善,要吸引年輕人或新人進來照顧市場的困難程度就會提高很多。 台灣高齡化速度相較其他國家來說比較快,在沒有時間預備的情況之下,想要緩解這台「失」速列車,期盼更多人力能夠主動投入照顧市場,只要伸出一隻手,就能幫助整個家。 (頭城長青食堂服務逾30位平均74歲的長者,人力需求大。 圖片提供/伊甸基金會)

感冒就不工作 男性流感真的存在!

感冒就不工作 男性流感真的存在!#心理狀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2006年,英國雜誌《Nuts》(有人翻譯為瘋子)做了網路問卷,據公布的資料顯示,男性在感冒後約有64%請假,而女性只有45%,而請假天數,男性平均3天,而女性是1.5天,男性每年花18英鎊買感冒藥,女性只有12英鎊。男性得到感冒不想工作的比例增加對於生病後的態度,男女的表現也不盡相同,有82%的男性認為感冒的人應該躺在床上多休息,而女性同胞則認為多做些運動、出出汗,反而可以好得比較快。很多媒體引用「男性流感」(Man Flu)這個貶抑之詞─意即男性得到感冒之後比較容易裝「孬」,除了不想工作的比例增加,比女性更想賴在床上養病。男性在演化中被感染的風險較高正統的科學研究強調女性免疫系統比男性厲害的結論,似乎可以為「男性流感」解套,最有名的就是劍橋大學的奧立佛•雷斯帝夫(Olive Restif),2010年,他帶領的團隊在《生物科學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上發表〈性別免疫防衛差異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Sex-Specific Immune Defences)一文,認為男性在演化中比較容易有危險行為,因為他們曝露的機會較多,被感染的風險較高,使得免疫系統較弱。而女性由於負擔較大的生殖責任,所以有比男性強壯的免疫系統。這樣的觀點得到澳洲昆士蘭學院的約翰•厄珀姆(John Upham)等人證實,在有關鼻病(Rhinovirus)的研究中,他們發現停經前的女性,對該病毒的免疫力較男性及年長者好。強壯的免疫系統是女性得病的主要原因以上主張並非創見,科學家發現在青春期過後,女性有過敏、腸道功能失調、肥胖、自體免疫疾病的機率多於男性,而「強壯」的免疫系統是女性得病的主要原因,有不少人認為是受女性荷爾蒙的影響。我扯得太遠了,但不能否認「男性流感」曾在網路上引起漣漪,在英國網站上有許多討論,而歐美其他國家,甚至亞洲,對此一議題的興趣似乎不大。或許如網友邁可卿(Jamine Mckean)所言,應該是十九世紀英國文化的影響,雖然來源已不可考,可能是操持繁重家務的英國主婦看到老公因生病而偷懶,為此所發出的不平之鳴,因而衍生出「男性流感」這樣的貶抑之詞。我倒是希望用「鐵漢柔情」來形容這種情形,畢竟男人也有脆弱的一面,工作疲累造成抵抗力偏低,偶爾偷懶一下也沒有什麼不好,女性同胞可不要因此對另一半頤指氣使。(本文摘自/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時報出版)

高齡友善社區 鄰里長是關鍵

高齡友善社區 鄰里長是關鍵#心理狀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你老番顛,我不跟你說了啦!」,面對心理狀態不佳、脾氣像小孩的年長者,家人有時也許會被他們的行為觸怒,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未來高齡化影響下,社區中的失智長者將愈來愈多,社區的鄰里長、居民都需要學習與失智者和平共處,營造失智友善社區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失智者因腦病變出現失序行為根據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全世界每3秒新增一名失智者,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105年底台灣失智症患者超過26萬人,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台灣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逾九成的失智者都住在家裡由家人照顧,其中逾10萬失智者在社區,因此居民都有機會遇見失智者。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失智症患者因腦部病變導致患者判斷力變差、個性行為改變而出現失序行為,想矯正失智者的行為可以安排長者玩遊戲、或安排失智者參加日間照護中心,與其他社區老人互動,活化腦袋之餘也能多交朋友,使心情開闊。營造友善社區 鄰里長是關鍵未來高齡化將成為一種「流行」,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民眾應學習與失智者和平共處,若遇到熟識的失智者能夠主動寒暄、關心,碰到不熟識的失智者面臨危險情境時,在安全前提下保護至安全地方或撥打110求助。鄰里長可主動邀請失智者參與各項活動,以友善的方式與其互動,共同營造失智友善社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