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

慢性骨髓炎反覆流膿 終尋中醫診治

慢性骨髓炎反覆流膿 終尋中醫診治#反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某男患者3年前車禍,開刀之後將近一年傷口爆開,醫院說是罹患「骨髓炎」,拉起褲管、掀開紗布後,傳來一陣惡臭,乳白色的液體緩緩的從傷口流出來,這是慢性骨髓炎常見的傷口症狀。患者告訴中醫師,傷口時好時壞,做過好幾次的清瘡手術與檢查,也一直服用抗生素,還做過高壓氧治療,但傷口就是沒辦法復原。「慢性骨髓炎」就是曾經有過骨髓炎,復發之後就稱為慢性骨髓炎,外傷性骨髓炎是目前台灣慢性骨髓炎的主要原因。通常僅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或瘻管,持續地有膿性分泌物或流膿,有時傷口或瘻管會自動封閉,但是不久又開始流膿,如此反覆發作,在不發作時並無任何症狀,只是局部皮膚較暗,附近的組織因瘢痕造成鄰近關節攣縮,有時在身體抵抗力低時,會突然復發急性骨髓炎的症狀,如:發高燒、畏寒、局部紅、腫、熱、痛,形成膿腫等。為何慢性骨髓炎會這麼難治療?最主要的因素是,慢性骨髓炎局部的環境已經和剛感染時的急性期完全不一樣了。經過急性感染而沒有在第一次完全處理好的情形,細菌會進入更深處,之後的病程會演變成漸進式的,膿液可能積聚在骨髓腔,造成骨頭缺血並迫使細菌進入血管及骨頭腔隙中。當慢性感染繼續進行時,有豐富血管供應的肉芽組織會轉變為緻密的疤痕,而這種血管稀少的疤痕,在感染部位的周圍形成一層無法穿透的障礙,所以慢性骨髓炎不只是一種感染疾病,也是一種缺血性疾病。骨髓內感染發炎後增生的滲出液會增加骨髓內的壓力,滲出液就有可能會將致病菌帶到骨皮質以及骨膜,進而造成骨膜上的血液循環遭受阻斷,而使得骨頭壞死。因此,傳統上對細菌有效的治療,對慢性骨髓炎的效果都是不好的!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慢性骨髓炎在古代中醫多歸類於『骨癰』、『附骨疽』、『朽骨疽』的範疇,在《備急千金要方•附骨疽》中這樣記載:『以其無破,附骨成膿,故名附骨疽。』凡毒氣深沉,結聚於骨而發生的深部膿瘍,因潰後常脫出敗骨,故又有多骨疽、朽骨疽、咬骨疽之稱。中醫治療方式 是讓細菌難以存活下去!中醫治療,並不是只針對細菌來治療,而是將患處的封閉式循環打開,提昇局部缺氧組織的氧濃度,讓局部組織可以得到營養,提升白血球、噬菌體的殺菌能力,促進血管新生、及骨頭新生,促進破骨細胞吞噬壞死骨頭的能力。原本躲藏在暗處的細菌,不斷被縮小舒適的生存空間,局部的環境變成細菌不適合生長的環境,自然而然細菌就沒地方可以躲藏了;另一方面,中醫調理也會使細菌原本的外表偽裝被去除,提高我們的免疫細胞的辨識力,加上益氣藥材可以提高免疫細胞的活動力,活血藥材可以增加穿透力,讓他們可以更容易找到細菌而吃掉,細菌就越來越少!這就是最高境界,不著眼於用藥物毒殺細菌,卻反而可以使細菌難以存活下去!(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反覆流鼻血近一個月 意外發現鼻咽癌

反覆流鼻血近一個月 意外發現鼻咽癌#反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反覆流鼻血近一個月的62歲男性,原以為經常挖鼻孔導致流鼻血,後來至醫院就診,經醫師執行鼻咽鏡檢查,後續經病理切片,以及影像醫學檢查確診為「鼻咽癌第三期」。鼻咽位於鼻腔的最後方,一般的檢查並不容易發現鼻咽癌,鼻咽癌的病人中5成會有頸部淋巴腺腫情形、單側耳朵悶塞感持續2週以上、中耳積液、鼻塞、鼻涕中帶有血絲或有複視等病症,平均發生年齡為40~50歲間,男性比率較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放射腫瘤科醫師洪文欣表示,病人過去有胃潰瘍及痛風病史,也無抽菸、喝酒及嚼食檳榔等習慣。但檢測出曾感染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經頭頸癌團隊建議同步化學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為cisplatin三次療程,再加cisplatin及5-FU三次療程;同時放射治療為每周五次,為期35次,總劑量為70葛雷的療程。 圖為治療前的核磁共振影像,圖中顯示左側咽隱窩(fossa of Rosenmüller)長出一個約三公分大小的腫塊病灶。右圖為接受完同步化學放射治療後追蹤的核磁共振影像,圖中顯示腫瘤明顯縮小。病人順利完成整個療程,在放療期間發生照射患部皮膚發紅乾癢脫皮變黑,口水變少導致口乾,吞嚥疼痛等症狀,這些症狀在放療結束一至二個月即逐漸改善。洪文欣指出,鼻咽癌主要好發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發病原因至今不明,在台灣本土研究中,吸菸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率,另外兒童時期攝食亞硝酸鹽及亞硝胺(添加在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中,用來防止食物腐敗)也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率。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與鼻咽癌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常見症狀為頸部腫塊、流鼻血、鼻塞、頭痛、複視(侵犯第六對顱神經),顏面的麻木感(侵犯第五對顱神經),以及聽力障礙、耳鳴、耳悶塞感。由於鼻咽癌對放射線及化學藥物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因此主要治療方式就是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化學治療皆以cisplatin(順鉑)為主,輔加5-FU(5-氟尿嘧啶)及paclitaxel(太平洋紫杉醇)或Docetaxel(歐洲紫杉醇)。放射治療則採用弧形調控放射治療(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及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可提供腫瘤均勻分佈的劑量並能減少正常組織的劑量,每次1.8至2.0Gy的分次劑量(dose fractionation),每週五次,在六至七星期內給予70-70.2Gy的總劑量。目前頭頸癌皆由多專科不同領域醫療團隊進行療護,達到最大的治療效益。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治療儀器,亦能提供最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提供各類癌症病人最佳的醫療服務。

女性常反覆尿道感染 竟因黏膜抗體

女性常反覆尿道感染 竟因黏膜抗體#反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類風濕性關節炎最主要病變以關節炎為主,但會併發乾燥症、間直性肺炎、腎病變、類風濕結節、血管炎等。類風濕性關節炎對關節的破壞,從發病的3-6個月內就開始,而這樣的破壞是不可逆的;所以及早治療,對緩解、療效、預後都是可期待的。30歲的周小姐一直在陰道炎、泌尿道感染,婦產科建議她來看免疫科,以確診免疫系統是不是有問題?到了風濕科,風濕科醫師一聽描述,再看周小姐病歷也沒得過什麼嚴重的感染,風濕科醫師覺得她有乾燥症的風險是存在的。經過各種檢查,發現她有黏膜抗體,再進一步檢查,發現周小姐的唾液腺功能、淚腺功能相對不足。很多病人,會把乾燥症只侷限在眼睛乾、嘴巴乾,其實乾燥症與外分泌腺體有關,對全身的皮膚黏膜都有影響。所以也會有腸胃道、食道、陰道……問題。像周小姐因為乾燥症,受影響的位置在陰道,造成保護性的腺體分泌功能不足,以至於導致她反覆感染。經過乾燥症與調整抗體的治療後,發作的頻率就明顯減少,周小姐不再像以前,每個月都得向醫生報到。但她也沒完全好,因為疾病已經進展了一陣子,即使經過治療還是有留下功能不足的地方。乾燥症,是相當需要去重視的疾病,因為在臨床上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症狀輕微進展慢,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初期,大家幾乎都不自覺的藉由調整生活習慣或模式代償那些潛在的身體不舒服,所以也就不太會主動去看醫生。(本文摘自/謝松洲談免疫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與乾燥症/大塊文化)

氣喘藥物應規律使用 避免反覆發作

氣喘藥物應規律使用 避免反覆發作#反覆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氣喘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台灣的氣喘盛行率也是呈現相同趨勢,在先前研究顯示,在台北地區7歲至15歲的學童當中,氣喘盛行率從1.3%上升到17.8%。平常用保養型吸入型類固醇 居家環境整理且勿擅自停藥活潑的國小一年級男生謙謙,3歲時因為反覆喘鳴被診斷為氣喘,可惜並沒有規則使用氣喘藥物控制,這幾年來常常感冒發燒時就會出現咳嗽、喘鳴甚至呼吸急促的情形需至急診報到。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謙謙是典型的「過敏性氣喘」的病人,於是開立保養型的吸入型類固醇,並衛教謙謙的媽媽如何整理居家環境及切勿擅自停藥,這兩個月儘管天氣轉涼,謙謙也沒有再氣喘發作了,目前定期回兒科門診追蹤。什麼是氣喘?第一、呼吸道對環境中各種不同刺激產生過敏反應,造成發炎細胞浸潤,呼吸道收縮、黏膜腫脹而形成氣喘及表現出氣喘的相關症狀。第二、氣喘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氣道阻滯病變、慢性氣道炎症反應。上述的定義簡單來說,有氣喘的病人一旦接觸到刺激物,這裡所說的刺激物可以是環境中的過敏原(塵蟎、動物皮毛、黴菌、花粉)、空氣中的汙染物(懸浮微粒或是二手菸、油漆)、冷空氣、病毒感染、運動,這些都有可能引發氣喘。但是如果避免了這些刺激物又能有效控制氣喘,支氣管的狀況以及日常生活的表現都會回復到正常的兒童一樣。氣喘症狀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陳威毓表示,如果有以下幾個症狀,可能就要懷疑是否為氣喘:咳嗽(尤其是夜間咳嗽、運動後咳嗽)、胸悶、喘鳴聲、甚至呼吸困難。有些家長可能有這種經驗,小朋友時常咳嗽感冒,一個月好幾次,吃了感冒藥,但是症狀並沒有明顯改善,這類的兒童就可能有氣喘。另外,兒童在嬰兒時期有異位性皮膚炎、父母親有氣喘的兒童更有機會有氣喘。如果有類似的情況,可以帶小朋友至兒科門診來診治。醫師可以經由病史詢問以及詳細的身體理學檢查來判斷是否有氣喘,在醫院還可以安排輔助性的檢查,例如過敏原檢測、肺功能測試等。一旦確診是氣喘,家長也不至於太恐慌,因為超過百分之七十的病人,在良好的藥物治療與飲食、居家環境的控制下可以過著不受氣喘影響的生活。主要的關鍵取決於病童家長能否配合醫師的指示做長期照護(例如正確使用藥物、服藥的順從性)以及環境過敏原的控制。減少過敏原 避免氣喘發作位於亞熱帶的臺灣,塵蟎是相當重要且常見的過敏原,定期的清理兒童的居住環境對於氣喘的控制是相當有幫助的。塵蟎以人類的皮屑為食物來源,因此彈簧床、棉被、枕頭、厚窗簾布、地毯都有塵蟎的蹤跡,儘量每星期用吸塵器清理上述的家具,或使用防蟎床套,寢具則可以用55°C以上的熱水或烘乾機處理寢具,再用清水洗滌如此以來就能有效去除塵蟎。此外,將孩子的房間擺設佈置愈簡化愈好,只擺放寢具,不放置絨毛娃娃、大疊的書本以及衣服,加強收納以免聚積塵蟎。藥物治療方面則可以配合醫師的處方,不論是治療氣喘急性發作的緩解型用藥或是平時長期保養型用藥,現在都有不錯的藥物可以使用。醫師開立的保養型用藥主要的目的是讓病人的支氣管處於穩定的狀態,避免氣喘急性發作,如果一段時間都沒有氣喘急性發作,可再由醫師評估停藥,病人不需要終生使用藥物。避免吃冰冷食物和飲料 隨身攜帶氣喘緩解型用藥有關於兒童的生活型態:飲食方面並沒有特別限制(除非有食物過敏史),但宜避免吃冰冷食物和冰冷飲料。醫師也鼓勵氣喘孩童在氣喘症狀受到控制、沒有感冒發燒的情況下選擇緩和、可間歇性休息的運動,如體操、慢跑、游泳等等。在運動前要先注意外面的溫度以及空氣品質。在運動場所也要隨身攜帶氣喘緩解型用藥(例如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陳威毓表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氣喘若反覆急性發作,會增加長大後的成人型氣喘的風險。為了避免氣喘反覆發作,病童、家長以及醫護人員必須相互配合,並且討論治療計畫,如此一來讓病童遠離氣喘將不是難事。

反覆感冒好不了 兇手恐是牙刷!

反覆感冒好不了 兇手恐是牙刷!#反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感冒才剛好又中鏢?嘴巴破洞也一個接一個?大多人總是把原因歸給自己免疫力太差,然而你是否想過,兇手可能是牙刷!牙醫師指出,前陣子流感肆虐,許多人覺得自己已經跟感染的家人保持距離,也不共用餐具,甚至在家中都戴口罩了,卻還是被傳染,此時,就很有可能是因為牙刷的清潔與保存方式錯誤所造成。大部分民眾牙刷一用就是半年一年,對於牙刷的清潔保存方式也並不正確,每當病毒流行,如前陣子的流感高峰期,或是接下來的腸病毒流行期,牙刷都可能會是導致自己反覆感染,或是家人間互相傳染的重要媒介。濕度高、溫度低 流感病毒越活躍牙醫師潘韞珊指出,感冒及流感都是由飛沫傳染,再經由眼、口、鼻進入人體居多,病毒潛伏期約2~5天,通常出現症狀時,表示已經具有傳染力。就算減少到公共場所的機會,家中的電梯按鈕、門把、遙控器等,也經常是沾附到病毒的來源,一般來說,病毒在平滑的物體,如遙控器、門把等,停留的時間約1~3個小時,在不平滑的表面,如皮膚或衛生紙等,停留的時間會相對更少一點。溫度跟濕度也同時影響病毒的存活時間,如感冒病毒比較怕熱,56度以上的熱水就可以降低其活性,越冷的環境,感冒病毒越活躍,因此冬天就是流感的流行季節,而相對濕度比較高的時候,感冒病毒就會存活較久,如浴室環境通常是病毒的最愛,因此牙刷的清潔保存相形重要。牙膏不要共用 感冒時或痊癒後應換新牙刷潘韞珊醫師也指出,牙刷只要3週未更換,上面的細菌量即比馬桶髒80倍,此外,每人每天使用牙刷約1~3次,當罹患感冒或流感,牙刷上的病毒量更是相當驚人,此時牙刷的傳染力就相當高,當碰到其他同住者的牙刷,或者是同用一條牙膏,病毒傳染給其他人的機率就非常高。因此,當家中有人患有流感或感冒時,應盡量避免與其他家人共用牙膏,也請家人不要觸碰到自己的牙刷,並且在感冒痊癒後,更換一支新的牙刷,以免被自己牙刷上的病毒再度感染。熱水無法清潔到全部刷毛其實一般人很難知道自己感冒何時才沒有傳染力,無法精準掌握換牙刷的時間,因此,在每一次使用牙刷前後的清潔,才是最重要的。潘韞珊醫師也指出,雖然56度以上的熱水可讓病毒活性降低,但是牙刷中間的刷毛非常緻密,光用熱水無法達到殺菌的效果,並不是一個值得推薦的方式;可藉由在有陽光的紫外線下曝曬,或是利用音波洗牙刷機,將牙刷刷毛中頑固的細菌震落,若加入消毒液,更能達到較完整的清潔作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