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

終結放榜壓力 平心看待指考成績

終結放榜壓力 平心看待指考成績#成績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長時間準備大考的學生,終於學指考結束了,但接著而來的是令人屏息的放榜時刻。考試結果普遍影響考生人生的方向和命運,所以學生與家長都容易產生換得患失的壓力,常感受到焦慮挫折、對於考試的表現沒有信心。據研究指出,追求完美主義的年輕人,恐增自殺風險。隨著放榜時間將近,考生心情隨著同儕之間、師長與父母的關切而起伏不定,如何調適壓力成為重要的議題。完美主義不利心理健康 恐致憂鬱、焦慮、厭食一般人認為自我要求完美很好,有助於學業和工作。但越來越多心理學研究發現,完美主義不利於心理健康,容易自我批判及害怕失敗,越來越不快樂,並且和憂鬱、焦慮、厭食等心理問題有顯著相關,家長應多給予肯定並留意子女身心狀況。面對焦慮緊張的4項建議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王雅甄表示,一般而言壓力的來源來自於外在環境的改變,也會受自身認知及調適的能力而有差異。個性較為焦慮、緊張、自我要求高的考生,常常在未應考前就設定較高的目標,跟著擔心自己達不到,因此帶著壓力應考而失常。王醫師對此有幾項建議:1)在大考前確實設定各階段的讀書計畫,紮實執行直到應考,減少擔憂的時間,就能避免考試壓力變成心理負擔。2)將大考視為人生中的一個考試,並非決定未來的唯一途徑。3)等待放榜前的時間,維持每天的常規生活,正常飲食與睡眠,透過穩定的生活結構讓焦慮的心情平穩。4)焦慮的家長應減少在孩子面前針對成績的叨念;因家長的焦慮也會誘發孩子的焦慮和情緒,應一同管理自己的焦慮情緒。課業壓力大!研究:體能活動減少焦慮感王醫師也建議,壓力很大時,要適度地參與自己有興趣,又可紓解壓力的活動,例如:適度的運動、聽音樂、逛街、看課外讀物等休閒,或是找好友聊聊、找信任的師長討論等,可有效降低和紓解壓力。根據調查發現,因情緒不佳而去運動的學生,有82.2%認為運動過後心情會變好。建議學生們可多從事慢跑、快走、定點伸展操、跳繩等,甚至養成習慣,以面對大考壓力及降低焦慮感。建議親子一起找自我獨特性 建立腳色定位與價值王醫師表示,人生有許多考驗,藉由適度的調節技巧、穩定的環境與人際支持,多能助我們安然度過各種風浪。父母在親子教育中也應多鼓勵孩子欣賞自己的優點,不論是想法、外貌、個性等,從中找到自我的獨特性,社會的形成本來就是多元的,幫助他們看到自我所擁有,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有助於Y世代青少年減緩焦慮及憂鬱,重拾快樂。

改變學習目標 不看成績看過程!

改變學習目標 不看成績看過程!#成績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今的教育環境與制度相當重視成績,老師只好跟著重視成績,結果學生也不得不重視成績,成績優秀的學生便一帆風順,成績不好的學生則有如棄子。這種以成績來論英雄的方式,只要不是名列前茅的學生,就會一再被鑑定為「不如人」或「是個笨蛋」。將學習目標分為「達成」與「未達成」如此一來,老師的工作所產生的間接效果之一,將會是不斷幫助學生證明自己是笨蛋!這些被體制證明是笨蛋的學生,當然不喜歡來學校。如果能好好利用前述線上遊戲設計方式的智慧,將其使用於教育中,雖然看似有些弔詭,卻絕對是明智的。當考試標準不再以分數來計算,而是將每一個學習目標變為成就系統,區分成「達成」與「未達成」,學生便能透過一個又一個的「達成」來認同自己的優秀與成長。藝術素養教育展現社會知覺成就系統中,絕對不會只有數學與科學,這兩者當然很重要,但是完整的教育還需要包括藝術、人文、體育才行。到歐洲的城市走走,你會驚訝於都市景觀看來如此優雅,門前的花籃如此精緻,每一間屋宇用色如此大膽卻又協調,這是如何造就的?答案是藝術素養! 這是學校的藝術教育發揮影響效果, 一點一滴融入學生的價值觀中所養成。例如,英國中學的多媒體課程,教學重點並非放在Photoshop(影像處理軟體)如何操作,或是Final Cut Pro(影片剪輯軟體)的高階技巧,其教學目標一直都在於觀察社會、觀察自我,啟發學生如何用多媒體來展現一種社會知覺;至於各種軟體操作技巧,學生自己透過網路就可以學到,網路上學不到的,當學生覺得有需要時,便會主動向老師學習請教。滲入生活裡的藝術、人文、體育課程,讓學生變得較為完整而平衡,社會才有機會因平衡而永續向上,更能得到金錢難以買到的生活品質,這些難道不是教育的重大目標嗎?教育目標可以更寬廣不了解各地區的風土民情,不清楚各民族、各族群的歷史深度,也沒有深厚的文學底蘊,是不會理解為何美國要將美元與黃金脫鉤?為何美國硬是要攻打伊拉克?中國發展「一帶一路」的大戰略為何?從過去到現在,世界各強權是如何興起,又是如何沒落?為何是歐洲人殖民美洲,而不是美洲人殖民歐洲?工業革命以來,海權為何如此重要?到了新經濟時代,海權依然重要嗎?相關政策制訂者應該去思考: 這種種問題是否該是現今教育的必要課題,以及各行各業的未來主人翁,諸如媒體工作者或領導國家的菁英們,需不需要熟悉這些知識,從中培養一套邏輯思維。教育乃是「百年」大計,在制訂教育政策時,這百年兩字更是重要,值得深思。(本文摘自/教育這種病/時報出版)

常半夜驚醒 恐為憂鬱前兆!

常半夜驚醒 恐為憂鬱前兆!#成績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正值求學階段的莘莘學子,往往會因學業成績低落而影響到心情,甚至引發出憂鬱症;日前就傳出日本皇太子的長女愛子,因為身體不適而沒有上學,外界即揣測是因為罹患憂鬱症。臨床上,也曾有位高三學生,因為課業成績直直落,因而拒絕上學,家長帶其就醫,才發現罹患憂鬱症。可能因為罹患憂鬱症 才不上學日本皇太子的長女愛子公主今年14歲,自9月26日起就沒有前往學習院女子學校上課,外界對於愛子的缺課有很多疑慮,最主要就是認為她這麼長時間休學不合理,有可能是因為愛子罹患憂鬱症,才會這麼久不去上學。 成績太差被同學譏笑 有拒學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表示,門診中,也曾有一名高三學生因為課業成績表現不好,有一科考試成績太差被同學譏笑,進而出現憂鬱症,不但有拒學問題,甚至到了要休學的地步。 用身體狀況當理由 家長要注意陳大申醫師指出,這名學生會有晚上難以入睡的情形,每天都睡不到6小時,早上去上學會遲到,而且上課也無法專心,之後就越來越會曠課,而會出現憂鬱症拒學的問題,家長對於子女常用身體狀況當理由,就要特別注意。 半夜常驚醒、睡不著 恐是憂鬱徵兆家長若是發現孩子有心情低落、流淚、發脾氣,或是說出不要活了,都不要忽視,須進一步就醫檢查,陳大申醫師進一步指出,若是青少年半夜常驚醒,或有早醒現象,且再也睡不著時,恐怕就是憂鬱症徵兆,應該要就醫評估,及早吃抗憂鬱劑與鎮定劑可望好轉,經由醫師的專業診斷,不用擔心這些精神科的用藥問題,遵循醫囑可避免病情惡化。 升學目標要有認知 不要有太多壓力此外,陳大申醫師提醒,大學考試成績和在校成績應該不會差很多,有的人之所以會在考場上表現失常,可能是因為焦慮症,因此,對於高三學生升學問題,要對目標有認知,排序不要做不切實際的期望,家長也不要給太多壓力,才能讓孩子穩定的發揮實力來應考。(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研究:兒童一週吃三次速食以上 成績恐較差

研究:兒童一週吃三次速食以上 成績恐較差#成績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國人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像是漢堡、薯條、炸雞等食物,已漸漸成為多數人的主食之一,但這些高熱量的食物,不僅容易使人發胖外,現在更有項最新研究指出,常吃速食的孩童,會影響學習能力,進而導致學業成績變差。完全不吃速食者 學業成績較為理想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俄亥俄州大學,針對8500名10歲的兒童進行研究,首先會了解他們吃速食的習慣與頻率,3年後在比較他們的學業情況,且在進行比較的同時,也會將其他可能影響結果的因素納入考量。結果研究顯示,有52%的兒童一周內會吃1~3次速食,10%吃了4~6次,另外還有10%則是天天吃,結果發現,每天吃速食的兒童,科學成績平均為79分,而完全不吃的兒童平均為83分,此外,在數學、閱讀成績方面,也出現了類似的差距。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還無法確定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為何,但有可能是因為經常食用速食,導致兒童缺乏鐵質,進而延緩大腦某些發展進程;亦或者是高脂肪、高糖,對學習過程產生不良影響所致,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臨床兒科期刊》。

求學優異張志揚 心理健康被忽略

求學優異張志揚 心理健康被忽略#成績

在日本殺害兩位台灣女留學生的張志揚,讓張父訝異自己兒子竟犯下殺人案,但張父或許不知道,張志揚可能就在優異成績之下,讓周圍的人都很放心,卻因為內向個性而沒有培養好處理人際關係的態度,心理健康就日益被家長忽略,因而埋下了殺人事件的地雷。(圖片翻攝自日本時事通信。)據了解張志揚求學階段成績優異,考高中時都是屬於第一志願的成績,且內向害羞不多話,看起來是一個非常乖的小孩,但是一個乖小孩怎麼會做出這種事情呢?心理師王淳表示,現在還是有些家長,認為小孩只要成績好、乖乖待在家裡就萬事太平,其實卻反而忽略了這些小孩的心理。如果你的小孩在課業上永遠是第一名,當父母的你還需要操心嗎?就是這樣的錯誤觀念讓很多優異成績小孩,心理的健康完全被忽略了。心理師王淳表示,其實成績只是學業領域的表現,但是人際互動、感情等又是另外一個領域的表現,兩者其實不能混為一談,成績好、IQ高,不代表小孩的人際關係、EQ也好;事實上家長更應該要注意的是小孩的品格、教養、與人相處與受挫的能力,才能夠讓他們從錯誤中學習,並且讓他們從生活中不斷學習。所以家長們除了要關注小孩的學業成績之外,更要花時間與小孩相處,並且讓他們能夠順利地與人群互動,還要培養面對挫折的能力。王淳也提醒家長,在教育小孩的時候,不要讓他們太自我為中心,而是要培養他們有同理心,能夠適時地讓他們克制自己的行為,才不會因為一時的衝動,而釀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想要小孩成績更好 那就多運動吧!

想要小孩成績更好 那就多運動吧!#成績

很多的家長希望小孩成績好,都會要他們乖乖地坐在書桌前努力讀書,但是這真的有效嗎?根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如果想要小孩成績好,最好不要一直逼小孩子讀書,適度地運動不但可以讓小孩更健康,還可以幫助小孩的思維能力與記憶力更上一層樓。荷蘭VU大學醫學中心(VU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辛格(Amika Singh)表示,在很多的學校當中,都會要求小孩接受大量的學習,甚至壓縮小孩的運動時間來學習,但是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思維。辛格與同事檢視過去的14篇論文當中,發現到運動與學科之間似乎有一些關連,於是他們開始著手研究兩者的關係。辛格把實驗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要學校的老師與學生,記錄他們每天運動多久與之後的學業成績;第二部分是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經常進行體育活動,一組則沒有,然後在過程當中,定期給予學科的考試。在第一部分的結果可以發現到,每天挪出較多時間在運動的小孩,成績比一般的學生來得好。從第二部分的結果也可以觀察到,運動時間較長的小孩,學科的成績表現相對也較為出色。因此辛格認為,如果想要小孩的成績更出色,不要只是逼他在書桌前打拼,而是要多安排一些活動,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