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

乳癌發生率上升近6成 卻不到半數婦女篩檢

乳癌發生率上升近6成 卻不到半數婦女篩檢#上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一說到癌症,人人都是聞之色變,其中乳癌更是台灣婦女發生最多的癌症,然而國健署表示,其實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超過9成。像是家住台北市58歲位家庭主婦江太太,三年前藉由篩檢被發現罹患1期乳癌,她勇敢面對乳癌,積極接受治療,並開始養成健康生活型態,現在看來反較生病前更顯得神采奕奕。晚育、肥胖 都是乳癌危險因子國健署指出,101年有10525名婦女罹病,相當於每10萬人有將近66人得到乳癌,近10年間發生率更上升了56.9%。目前已知的乳癌危險因子包括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或30歲後才生第1胎,以及未曾哺乳、有乳癌家族史者等。另外,曾有根據研究指出,約有2成5到4成的乳癌導因,是因為過度肥胖及運動不足,癌症防治最重要的就是「預防勝於治療」,女性們除了多加注意自己是否有上述所提及的乳癌風險外,更應該飲食均衡、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並適時釋放身心壓力。忙碌、怕痛篩檢率低  錯失早療機會國民健康署針對發生率高峰的45-69歲婦女,提供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此項檢查是當今國際上最具科學實證的篩檢工具,甚至可降低2到3成的乳癌死亡率。以103年為例,篩檢逾80萬名婦女,結果發現近4千名乳癌個案,相當於約每篩檢175名女性即可找到1名首發案例,且有高達85.3%是早期,然而,台灣婦女常常因為忙或怕痛等藉口而拒絕接受檢查,以致近2年接受乳癌篩檢的比率僅約3成8,代表仍有許多婦女錯失早期發現的機會,機器更新 痛感不如從前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乳房攝影可偵測出乳房鈣化點或微小腫瘤,提早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至於痛覺是個人感受,每個人敏感程度不同,甚至有人完全沒有感覺,且隨著機器更新,不適感也會跟著降低,唯不要選在生理期前、脹奶時做檢查。他也強調,乳癌一旦到了第四期,存活率會由早期的9成以上,驟降至2成多,民眾千萬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而錯失了早期診斷的機會。

研究:青少年飲酒都是同儕害的

研究:青少年飲酒都是同儕害的#上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別以為喝酒、交際是大人的事,事實上現在的青少年,不當飲酒的比例正在快速成長,根據研究發現,2004年到2006年間,國中生飲酒比率,已從過去的13.97%上升至18.08%,高中生則是從13.51%上升到26.08%,短短三年的時間就把數據大大拉高,由此可見,青少年飲久的問題日益嚴重。為了解青少年飲酒原因,及影響他們喝酒的因素,台灣大學、陽明大學以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特地針對於此進行研究,發現影響青少年飲酒的因素有二,分別是酗酒煞車基因,以及同儕環境帶來的影響。酗酒煞車基因保護 10歲前青少年不愛喝酒該研究主要是針對大台北地區496名10~12歲,正要邁入青少年期的學童進行調查,並持續觀察其日後的飲酒行為,結果發現,亞洲人體內常見兩種酒精代謝基因的變異型,分別為酒精去氧酶1B及乙醛去氧酶,一旦濃度增加時,就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等各種酒後症狀,因而減少喝酒,變成天生的酗酒煞車基因,換句話說,就是10歲左右的青少年,受變異型基因影響較深,所以,較不喜歡喝酒。只不過,到了青少年後期就不是如此了,此時同儕的影響大於基因作用,根據研究顯示,擅長扮演團體間「溝通橋梁」的角色,其接觸飲酒者或是酒精飲料的機率較高,持續飲酒的可能性相對提升,而目前此研究目前刊登於國際期刊《藥物和酒精依賴》。

降低患者顱內壓 醫師想妙計

降低患者顱內壓 醫師想妙計#上升

對於中風、頭部外傷及剛動完腦部手術的患者而言,顱內壓上升是不可避免的,而顱內壓上升的幅度,往往影響患者預後的狀況。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醫師與外科加護病房護理師臨床發現,除了手術及藥物治療外,在護理照顧上,身體擺位、管路擺放的正確及床頭升高的幅度,往往是控制顱內壓的關鍵因素。因此,為了有效控制甚至降低顱內壓上升的幅度,將臨床經驗與創意結合,以隨手可得的簡單材料,設計出「病床角度尺」及「頭頸固定枕」,不但有效維持患者的身體擺位,為患者翻身同時頭頸也能維持姿勢,為昏迷中的病患更增一份安全。(圖:病床角度尺)  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黃國倉醫師指出,一般人正常的顱內壓大約介於0~15mmHg,但中風、頭部外傷或剛動完腦部手術的患者,顱內壓上升的幅度將影響其預後的狀況及後遺症。當顱內壓上升至25mmHg時,即表示患者腦部可能受損、預後狀況將較差;上升至40mmHg,若合併瞳孔放大,患者即有致命危機。面對這樣的患者,醫護團隊要共同努力的,就是控制顱內壓上升的幅度,因此,患者頭頸部的正確擺位顯得相當重要。「病床角度尺」是以色筆及量角尺在硬紙卡上標示角度,以木片固定在床邊,隨著床頭的上升,螺帽會指出目前床頭上升角度,醫護人員就可清楚的看出目前抬高的床頭角度,不致發生角度模糊的窘境。「頭頸固定枕」則是在外凸內凹的防水布中填入小保麗龍球,並設計有拉鍊,依照患者的體型彈性調整內部的小保麗龍球數量,即使在為患者翻身的同時,也能達到維持頭頸直線的擺位。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