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

染疫人數創高峰,台大醫:快打XBB疫苗不要等!

染疫人數創高峰,台大醫:快打XBB疫苗不要等!#呼吸衰竭

一月以來國內新冠肺炎不僅確診個案持續增加,根據疾管署資料,新冠肺炎併發重症甚至死亡個案也創下新高,醫師提醒,新冠肺炎病毒仍舊相當強,接下來的春節更可能帶來一波感染高峰,疾管署呼籲民眾盡快施打最新XBB疫苗,家人朋友聚會也才能更安心。 台大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近期確診者不論是成人或是孩童都有增加,醫院也都能看到重症患者,民眾千萬不要以為疫情已經趨緩。 近期疫苗打氣雖然有提升,但有些人還是會想說之前曾打過疫苗,或者是染疫過應該比較不用擔心。黃立民醫師呼籲,病毒平均六個月就變化一次,每一次感染風險都是一樣的,特別是自然感染後產生的抗體並不好,而之前打的疫苗隨著變異株不同也已失效,因此只要距離上次打疫苗超過六個月就應盡快補打。 年長者重症風險高,而慢性疾病患者染疫會讓本來的慢性病更難控制 黃立民醫師說明,目前醫院內確診後併發肺炎、呼吸衰竭等住加護病房的成人重症者不少,尤其年長者重症比例更高。另一方面,由於新冠肺炎病毒的特性就是把免疫系統攪亂,糖尿病、關節炎、肝、腎等慢性疾病患者若染疫,都會讓原來的慢性疾病控制更差。 「每感染一次新冠肺炎病毒就是破壞身體一次,所以會有腦霧甚至是焦慮、憂鬱等情緒狀況,兒童也可能產生肺炎、腦炎等,透過施打疫苗避免感染才是最好的防護。」目前病毒變異株有像是XBB、JN.1、EG.5等,現階段透過XBB疫苗接種都可以達到足夠的保護效果。 黃立民醫師強調,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身強體壯即便感染也是輕症,新冠肺炎的病毒相當強,不論誰得到都有重症風險,隨著疫苗的更新與六個月抗體的下降,持續施打疫苗是最效的防護,歐美也都建議全民施打。 抗體有效半年,建議全民持續施打做好防護 目前市面上有兩種新冠肺炎疫苗可選擇,mRNA疫苗提供6個月以上小孩接種,而蛋白疫苗是提供12歲以上施打。黃立民醫師表示mRNA新冠肺炎疫苗目前累積的數據較多,對於重症防護較具參考性,保護力略高;而安全性上兩者相同,如果之前施打mRNA疫苗沒有非常嚴重的副作用,可以持續施打,不用特別挑選或是等疫苗,儘早施打、獲得免疫力。 黃立民醫師呼籲,隨著病毒不斷變異,高危險群在接種疫苗六個月後因應病毒變異仍要補充施打,至於孩童的部分,目前小兒科仍有新冠肺炎併發腦炎的案例,研究也發現孩童染疫後,得糖尿病的機率將提高,因此民眾千萬不能鬆懈,避免感染還是最重要的目標。黃立民醫師也提醒,這段時間病毒感染的情形仍會相當頻繁,除了施打疫苗,勤洗手、戴口罩習慣建議也要持續維持。 (圖/台大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 黃立民醫師)

呼吸照護不中斷,輔醫攜手新泰醫院守護大新莊

呼吸照護不中斷,輔醫攜手新泰醫院守護大新莊#呼吸衰竭

82歲陳老先生平時身體硬朗,在模型工廠製作各種大型機械模組,但在陳爺爺感染新冠肺炎後,因為嚴重肺炎導致呼吸衰竭插管使用呼吸器,於是在輔大醫院開啟一段對抗疾病的艱辛旅程,經歷漫長的治療,輔醫優質的照護團隊,由內科加護病房、重症醫學科主任劉偉倫帶領護理師、呼吸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藥師、關懷師的跨領域團隊,每日規劃擬定呼吸訓練及復健運動,幫助陳爺爺脫離呼吸器。但陳爺爺仍因心肺衰竭合併腎功能退化暫時無法脫離呼吸器,在病情穩定後,輔醫配合健保局「呼吸器依賴患者整合性照護試辦計畫」,安排陳爺爺轉至外院慢性呼吸照護醫院。 在準備事情皆完成後,陳先生的女兒向醫護人員表示,「爸爸說很久沒回家,很想回家,即便只有10分鐘也好,能不能趁這段時間回家看看」,劉偉倫主任及醫事組長曾淇瑋始規劃陳爺爺圓夢計畫,在轉往慢性呼吸照護病房的途中,在醫護人員的陪伴下,回家稍作停留。許久未回家的陳爺爺回到家後表情難掩激動,太太及女兒們圍繞在旁邊鼓勵陳爺爺:「爸爸,你要有信心、要加油,早點好起來,我們都在家裡等你回來!」,最後在女兒及醫護人員的陪同下,順利抵達慢性呼吸照護醫院。 圓夢後輔醫持續追蹤陳爺爺狀況,陳爺爺轉到與輔醫合作的新泰醫院慢性呼吸照護病房,雖然還沒完全脫離呼吸器,但陳爺爺開始做發聲練習及床邊復健運動,家人們時常去探望鼓勵陳爺爺,希望陳爺爺能早日脫離呼吸器回歸原來的生活。短暫回家30分鐘對陳爺爺及家人來說是莫大的鼓勵,女兒感激的說:「謝謝你們實現爸爸的願望,再多的言語都無法描述我們心中的感動,很感謝上天讓我們遇到這麼溫暖的團隊!」 曾淇瑋組長表示,像陳爺爺這樣氣切後長期依賴呼吸器的病人,民眾常有迷思認為是拖時間折磨病人,病人整天躺在床上什麼事都做不了,只能鬱鬱寡歡的等待生命倒數,家屬也陷入自責的情緒,覺得愧對親愛的家人。照顧使用呼吸器病人,呼吸治療師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像陳爺爺這樣的病人,在呼吸治療師跨團隊與物理治療師合作執行復健運動,包含肺復原上下肢運動、床邊及下床站立運動等等;與語言治療師與營養師等職類合作,進行發聲練習及吞嚥訓練,即便暫時無法脫離呼吸器,也能保有一定生活品質。良好的照護成果當然不是單一團隊的功勞,輔醫長期推動區域聯防建立綠色通道,新泰醫院亦是輔醫最好的夥伴之一,也因此共同編織了病人的急性與慢性的醫療網絡,守護大新莊居民的每口呼吸,呼吸治療師Can Help! 劉偉倫主任指出,政府推動安寧緩和療護超過10年,安寧緩和療護的意義是為了讓人們在生命最後的旅途中,圓滿的走完這趟旅程,讓彼此不再有遺憾 醫師除治療生理病痛外,更重要的是關懷撫慰拯救心靈,才是完整的身、心、靈全人照護,當聽到家屬有想幫病人完成心願,在能力範圍內,絕對竭盡所能的幫忙。 輔大醫院位處新莊、五股及泰山中心,落實醫療分級,發展急重難癌,推動區域聯防,收治多位外院使用呼吸器病人,藉由完整的垂直式照護及橫向互助合作網,擔任鄰近醫院的最佳後盾,強化醫療互助網,守護新北市民的健康。也期許輔醫能成為一間「有靈魂的醫院」,開院至今幫助多位病人完成心願夢想,以最動人的方式,用力地在人生每個階段努力著,善盡醫療傳愛、全人照護、社會關懷,是輔醫的責任與使命。

老翁中風後肌肉無力,動一下就好喘⋯醫教「1方法」幫助肺部復原

老翁中風後肌肉無力,動一下就好喘⋯醫教「1方法」幫助肺部復原#呼吸衰竭

60多歲陳姓先生,2年前中風後行動變得緩慢,而且只要稍微活動一下就容易呼吸喘。最近2個月,因反覆「急性呼吸衰竭」發作,由家人送醫院急診就醫並入住加護病房。醫院使用非侵襲性呼吸器及藥物治療,期間醫療團隊積極安排心肺功能訓練及日常生活訓練,不僅成功讓陳先生住院3週後返家,而且還能順利執行居家氧氣治療。

臺大醫院完成高難度活體肺葉移植手術 點燃11歲女童生命之光

臺大醫院完成高難度活體肺葉移植手術 點燃11歲女童生命之光#呼吸衰竭

臺大醫院於2022年10月27日為一位因呼吸衰竭且依賴葉克膜維生長達四個月的11歲女童,成功執行台灣罕見高難度的「活體肺葉移植手術」,兩位健康器官捐贈者分別為女童的父母親。術後女童的父親已順利返回職場工作,女童的母親也已恢復正常作息,專心陪伴女童的術後復健。此項創新醫療技術,不僅為台灣的器官移植寫下新的里程碑,也為急待捐贈器官拯救性命的國人,開啟另一種治療的選擇。 器官捐贈分為兩種捐贈來源 器官移植手術的器官捐贈來源可分為以下兩種方式:大愛器官捐贈(deceased donor,如腦死器官捐贈及心死後器官捐贈),與活體器官捐贈(living donor,如親屬間的活體器官捐贈)。在台灣由於器官來源不足,多年來肝臟與腎臟這兩類型的器官移植手術,使用親屬捐贈的活體器官來進行的手術案例,早已多過使用大愛捐贈器官。台灣的肺臟移植長期以來皆使用大愛捐贈器官來執行器官移植,臺大醫院在2005年7月獲得當時行政院衛生署(現為衛生福利部)核可准予執行「人體之活體肺葉移植」新醫療技術,這次成功完成台灣罕見高難度的「活體肺葉移植手術」,病童及捐贈家屬都順利回復正常生活。 多科別齊力完成活體肺葉移植手術  點燃女童生命之光 團隊合作一直是臺大醫院的職場文化,本次「活體肺葉移植手術」在外科部、麻醉部、小兒部、護理部以及復健部通力合作之下順利完成,本院身為國家級教學醫院,肩負守護台灣病人健康之任務,也將秉持生命無價,健康至上價值持續為器官移植的病患努力,本次移植手術的女童,在臺大醫院的協助下,開啟了她的生命之光,也期待這次罕見的案例能給有同樣需求的病友及家屬帶來一絲希望。

咳血不一定是肺病!醫揭「6大原因」恐至呼吸衰竭

咳血不一定是肺病!醫揭「6大原因」恐至呼吸衰竭#呼吸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名70歲老先生因有心臟病長期服用抗凝血劑藥物,近年來出現咳痰偶有血絲情形,後因咳血情況加劇,至醫院胸腔內科進一步檢查為支氣管擴張症併肺炎,卻在住院接受治療期間,突發性大咳血致呼吸衰竭,最後接受左上肺葉切除手術治療,術後出院定期回門診追蹤。另一名50歲女士在家休息時,突發性大量咳血、呼吸變喘,家人緊急將她送至急診室,並因呼吸衰竭接受呼吸道插管處置,住進加護病房治療,診斷為支氣管擴張症併肺炎感染。然而經治療後穩定,拔掉呼吸管後轉至普通病房,又再次突發大咳血、呼吸衰竭,且血氧生命徵象無法穩定。經胸腔外科醫師決定緊急開刀,以支氣管鏡清除氣管內血塊,使血氧相對穩定後,再執行右上肺葉切除手術控制出血,術後轉入加護病房並繼續抗生素等藥物治療,至穩定拔管無再出血狀況。6種原因皆可能導致大量咳血、呼吸衰竭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陳照坤表示,以往講到咳血,若只是偶爾一點點血絲,大部分人都會不以為意,如果大量咳血,常常讓人聯想到肺癌或是肺結核等,以為是末期、或擔心會傳染等;更有部分病患可能會將吐血或是口腔、鼻腔出血誤以為是咳血。咳血原因可分為: 呼吸道肺部疾病,如:支氣管擴張症、肺結核、肺癌等 心臟血管系統 細菌感染,如:麴菌等 凝血功能異常 外傷 藥物陳照坤說明,咳血若會造成明顯的呼吸道阻塞、影響到肺部呼吸氧氣的交換功能、甚至造成生命徵象不穩定,都被稱為「大量咳血」或「有生命威脅的咳血」(massive hemoptysis / life-threatening hemoptysis);如果以量來說,24小時內有150毫升以上或是半杯的咳血量,或量少但有導致合併症狀,仍皆會帶來生命危險,建議盡速前往醫院急診處置。咳血第一處置,先保護呼吸道、穩定生命徵象當發生大量咳血影響呼吸時,第一時間是要保護並穩定呼吸道,若已知病患是右側出血,可採左側躺姿勢,讓出血側在下方,有需要則進行呼吸道插管處置,穩定生命徵象,後續進行抽血檢驗檢查等,診斷病因並鑑別出血位置,針對病因選擇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式。陳照坤也提醒,咳血不一定是肺癌或肺結核,良性的病灶也可能帶來致命風險。針對大量咳血的治療,希望可以在病人穩定的狀況下開刀,盡量減少因生命徵象不穩定緊急開刀所帶來的風險。建議民眾如果有咳血的情形切勿輕忽,提早就醫進行診斷治療,避免因病情加重而導致併發症及生命危機。

10大燒錢疾病 慢性腎病533億元奪冠

10大燒錢疾病 慢性腎病533億元奪冠#呼吸衰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去年全台10大最花錢疾病,慢性腎病年燒533億元居冠,洗腎人數從9萬人增至9.2萬人。醫師呼籲,出現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都是腎病警訊,務必儘早就醫。健保署近日公布去年10大最燒錢疾病費用排行榜,由慢性腎臟疾病居首位、治療費用高達533億元,其次依序為第二型糖尿病308億元、齒齦炎及牙周疾病180億元、齲齒164億元、原發性高血壓140億元、到院抗腫瘤治療(如放、化療)134億元、呼吸衰竭125億元、慢性缺血性心臟病122億元、思覺失調症115億元、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110億元。腎病盛行率全球第一 65歲以上發生率攀升綜觀各種疾病數據,每人平均治療費用最高的疾病由呼吸衰竭居冠,雖然患者僅有4.1萬人,每人卻得花上30.2萬元醫療費用;其次為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共有6萬人接受治療、每人花費約18.3萬元;第三名為到院抗腫瘤治療,患者約7.7萬人,每人治療費用約17.3萬元。慢性腎臟病是台灣重要的公衛議題,健保署統計,全台洗腎人數從前年9萬攀升至去年的9.2萬人。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治醫師姜至剛表示,台灣的腎病患者不論在盛行率、發生率都是全球第一,受惠於醫療進步,65歲以下腎臟病發生率已逐年下降,但65歲以上高齡者發生率仍持續攀升。藥品宣稱不含類固醇 醫:實際上相當傷腎姜至剛醫師指出,民眾年逾40歲,腎功能每年平均衰退1%,理論上到80至90歲都還夠用,但糖尿病、不明原因腎病、藥物使用、空污等都是導致腎功能衰退的重要危險因子。全台9萬名洗腎患者中,有46%新洗腎患者是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臟病變。用藥也是民眾常見迷思,很多藥品廣告宣稱「不含類固醇、不傷身」,實際上,這種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相當傷腎,恐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未來將訂定慢性腎病友用藥指引,避免錯誤用藥加劇腎臟負擔。近年民眾愈來愈關心的空污問題也是腎臟一大殺手,姜至剛醫師指出,空污的懸浮微粒當中含有很多重金屬、多環芳香烴、發炎物質等,不僅會對肺部造成傷害,也會隨血液進入全身循環,增加腦血管、心血管、糖尿病風險,同時也會傷腎。早期發現腎病 掌握「泡水高貧倦」5字訣姜至剛醫師呼籲,早期發現腎病掌握「泡、水、高、貧、倦」5字訣,只要出現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等症狀就應儘早就醫,找出傷腎源頭,如果只是腎炎有機會完全痊癒,但若是因糖尿病造成腎臟病變,應即時控制糖尿病,才能避免繼續傷害腎臟。

腎病友狂嗑西瓜 恐肺積水、呼吸衰竭

腎病友狂嗑西瓜 恐肺積水、呼吸衰竭#呼吸衰竭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67歲的李阿姨每週固定到診所洗腎,近幾日醫師發現她的手腳嚴重水腫、比平常胖了5公斤,詢問之下原來是因為天氣太熱,忍不住狂吃西瓜,導致體內水分無法順利排出,造成四肢嚴重水腫。竹南診所腎臟內科醫師陳孟財表示,夏日喝冰涼汽水、大口吃刨冰或大嗑西瓜的消暑解渴方式,對腎臟病友來說是非常危險的行為。腎臟病友每日飲水量應控制陳孟財醫師提醒,隨著腎臟功能變差,尿液量會慢慢減少,若因天氣熱而喝大量的水或吃含水量高的西瓜,會造成體內水分累積,出現水腫的情形,嚴重還會導致肺部積水、呼吸急促、血氧濃度下降、甚至呼吸衰竭等緊急狀況。因此,對腎臟病友而言,水分控制相當重要,每天的飲水量(包括:水、湯、茶、飲料等)應是整天尿量再加400-500ml,夏天則可增加到600-700ml。醫師提醒 腎臟病友勿食楊桃除了水分控制之外,由於腎臟病會影響體內電解質的調節,容易造成電解質異常,如:高血鉀、高血磷,加上腎臟病也會導致高血壓,因此低鉀、少磷、低鈉是腎臟病友飲食上需把握的重點。另外,陳孟財醫師提醒,由於楊桃有神經毒素,需透過腎臟排出,若腎功能不好會造成毒素累積在體內而引起中毒,因此腎臟病友千萬不能吃。腎臟排除體內的毒素,也排除體內過多的水份。當腎臟的功能惡化,造成體內毒素的累積、或是水份過度累積時,腎臟科醫師就會嚴肅的告訴您,毒素、水份的累積已經影響了身體的正常機能,若不立即排除,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腎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通常一有症狀,都是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腎臟病的症狀通常有下列五項:泡 (泡沫尿) 、水 (腫) 、高 (血壓) 、貧 (血) 、倦(疲倦) 。炎熱的夏天的確會讓人忍不住多補充水分來消暑解渴,但建議腎臟病人在吃含水量高的食物前,應先向醫師諮詢,以決定食用的份量,才不致為滿足口腹之慾,而影響自身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