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癌症

孩子高燒不退、體重莫名下降⋯卻找不到原因?醫列「9大警訊」恐罹癌

孩子高燒不退、體重莫名下降⋯卻找不到原因?醫列「9大警訊」恐罹癌#兒童癌症

新竹4歲王小弟,過去身體一向健康,最近2週突然高燒不退、食慾不佳,體重降低了4公斤,卻沒有任何呼吸道感染的常見咳嗽或流鼻水症狀,家長帶去多間診所反覆檢查,篩檢過各種盛行的病毒也沒有發現病原。經轉診至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檢查後,確診為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賽諾菲成立非營利部門 提高兒癌罕病用藥可近性

賽諾菲成立非營利部門 提高兒癌罕病用藥可近性#兒童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我們可以做更多!」賽諾菲為深化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善用其在醫藥產業的領導地位,改變世界,賽諾菲執行長Paul Hudson宣布,將成立非營利事業部- 賽諾菲全球醫療志業(Sanofi Global Health),對全球最貧窮的40個國家提供30項必須藥品。並且每年資助千名罕病患者,以及投入兒童癌症、小兒麻痺、昏睡病之創新研究。賽諾菲全球醫療志業專注四大方向:提升藥品可近性、對弱勢族群的支持、環境保護、多元包容的工作環境,讓未來更健康美好。投入全球40個最窮國家 提供30種涵蓋不同治療領域藥品Paul Hudson表示,「這場全球的流行傳染病迫使我們重新思考生活中所有層面事物,包含生活方式和工作型態,以及我們如何與社區和地球共存。即便充滿挑戰,但對賽諾菲來說,這讓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我們的目標。面對危機與挑戰,更促使我們對企業社會責任策略的抱負,希望以賽諾菲的使命與願景,幫助人們改變生活和實現更美好的未來。」透過廣泛多元的藥品及全球布局優勢,賽諾菲全球醫療志業將專為全球40個最極端貧窮國家,提供高達30種涵蓋不同治療領域的藥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結核病、瘧疾和癌症,也同時為當地醫護提供培訓資源。此外,賽諾菲更承諾每年捐贈10萬瓶所需藥品給予1000名未獲治療的罕病患者,延續過去30年來賽諾菲為罕見疾病患者的不懈努力,為更多罕病生命點亮希望。捐贈數億支疫苗 幫助全球全面消除小兒麻痺在中低收入國家,兒童死於小兒癌症的機率是高收入國家兒童的四倍。賽諾菲也將投入小兒癌症治療領域並研發創新藥品,降低兒童因癌症不幸被奪走生命的死亡率。尤其針對小兒麻痺以及昏睡病治療領域,賽諾菲訂立目標,將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努力,誓言在2030年前,消除這些容易被忽視,卻為全球10億多人口帶來痛苦與殘疾的疾病。過去40年來,賽諾菲已為全球供應數十億支小兒麻痺疫苗,包含捐贈數億支疫苗幫助全球全面消除小兒麻痺。在環境保護方面,賽諾菲目標為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5%。預計在2025年前使所有新產品均符合永續設計, 2027年全面替換疫苗的塑料包裝,以及2030年前,賽諾菲所有工廠100%使用可再生電力,所有業務車隊均達到碳中和目標。身為跨國製藥公司,從領導團隊到員工,所有的工作都將以服務病患所需為中心。賽諾菲更致力使員工均享有公平機會擔任公司內所有職務,從而確保並促進整個公司的多元和包容。

每年逾500童罹癌 9大警訊速就醫

每年逾500童罹癌 9大警訊速就醫#兒童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台每年新發兒童癌症個案約500人,早期發現、治療,存活率高達8成以上。醫師表示,兒童癌症有9大警訊,不明原因發燒、冒腫塊、疼痛、停止生長、貧血或出血等都是重要警訊。14歲以下常見白血病 15至18歲骨癌多每年9月是「癌症兒童關懷月」,金絲帶是關懷癌童的共同符號,象徵癌童的生命如黃金般珍貴,也代表癌童對抗癌的勇氣與堅韌。兒癌基金會董事長林東燦表示,全台18歲以下的新發兒童癌症個案約有500人,14歲以下的孩童以白血病、腦瘤、惡性淋巴瘤最常見,15至18歲則以惡性橫紋肌瘤、骨癌較多。國內因生育率下降,癌童人數也隨之下降,但發生率卻有微幅上升趨勢,可能和基因、環境污染等因素有關,所幸兒童癌症5年存活率有高達8成,比成人癌症高許多。林東燦指出,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細胞再生能力好,對於化療的耐受性也比成人好,加上支持性療法進步,都有助療程進展,但即便如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關鍵。神經母細胞瘤症狀多元 2/3發生在腹部兒童常見癌症有9大警訊,像是超過一星期不明原因發燒、突然冒出腫塊、突然停止長高或體重減輕、不明原因疼痛、莫名貧血或出血症狀,這都是比較容易發現的警訊。另外是淋巴結腫大,孩子頸部、腋下、鼠蹊部等淋巴結出現腫大,觸摸時固定硬塊不動、無壓痛;以及神經症狀,包括突然出現頭痛、嘔吐、複視、肢體無力、運動不能協調(寫字歪扭)、無法捧碗或用筷子,走路歪斜易跌倒等,都應儘速就醫。還有神經母細胞瘤症狀相當多元,有2/3發生在腹部,出現腹部腫大或腫脹情形,若癌細胞侵犯骨頭可能導致骨頭痛,轉移至骨髓會導致臉色蒼白,轉移至眼窩時,可能導致眼窩周圍瘀青。「貓眼」視網膜母細胞瘤 瞳孔出現白色反光另有被稱為「貓眼」的視網膜母細胞瘤,則可透過眼底鏡檢查及早發現,若腫瘤已大,瞳孔會出現白色反光且拍照後雙眼瞳孔反光不同,呼籲父母、師長提高警覺。

父每日吸菸20根 子罹癌率增42%

父每日吸菸20根 子罹癌率增42%#兒童癌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就如同大多數藥物,孕婦吸菸(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尼古丁)會透過血液將尼古丁傳送給胎兒,有吸菸習慣的母親生下的嬰兒,尿液中的可替寧濃度幾乎與主動吸菸者一樣高,這些嬰兒出生一段時間後,體內的尼古丁濃度下降,尼古丁戒斷症狀也會隨之出現。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液的攜氧能力孕婦吸菸也會把氰化物與一氧化碳傳給肚子裡的寶寶,這2種化合物對發育中的胎兒非常不好,請記住,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液的攜氧能力,身體組織所含的氧氣會因此大量減少,此外,尼古丁會使輸送血液給胎兒的血管收縮,進一步限制氧氣的供應。有吸菸習慣的母親所生下的嬰兒,體型比不吸菸的母親生下的嬰兒更小、更輕,頭圍也比較小,此外,懷孕期間吸菸也可能對嬰兒的大腦與心智功能產生長期(甚至永久)的影響,就跟喝酒一樣,一些研究已發現,懷孕期吸菸與孩子童年時期的語言、數學能力低落及過動症有關。懷孕抽菸 孩子染菸癮可能性增母親在懷孕期吸菸,生下的孩子成年後對尼古丁上癮的可能性也較高,有趣的是,孩子嘗試吸菸的可能性,並不受母親懷孕是否吸菸影響,但如果母親在懷孕時吸菸,孩子吸菸後染上菸癮的可能性就會顯著增加,這項發現暗示了影響個體嘗試吸菸的主要因素來自社會,但是上癮的傾向與生物學特性的關聯可能較為密切。嬰兒出生之後,大腦仍需經歷相當的發育,因此也應該避免讓嬰兒及幼童接觸二手菸,研究顯示,母親若有吸菸習慣,嬰兒出現猝死症的風險也會增加,這可能是環境中的香菸煙霧所致,也可能是寶寶在出生前就因母體吸菸而遭受傷害,或者是懷孕期與產後接觸香菸的雙重因素。父親有吸菸習慣的孩子易罹癌研究也指出,父親有吸菸習慣的孩子,比父親不吸菸的孩子更容易罹患兒童癌症,牛津兒童癌症研究中心針對3000多個父母進行研究,得出的結果是,父親每天吸菸超過20根,孩子罹患癌症的風險會增加42%,父親每天吸10~20根,風險增加31%,父親每天吸菸少於10根,風險則增加3%。(本文摘自/藥物讓人上癮/大家出版)

醫訊/小小戰士~兒童癌症知多少

醫訊/小小戰士~兒童癌症知多少#兒童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兒癌之警訊:臉色蒼白、紫斑或出血、莫名發燒、莫名疼痛、莫名腫塊、淋巴腺腫大、肝脾腫大、神經症狀、眼睛異常反光。有鑑於此,台大醫院(台北)總院健康教育中心特規劃衛教講座,主題為「小小戰士~兒童癌症」,由該單位徐婉茹個管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小小戰士~兒童癌症時間:102年7月17日(三)下午14:00~15:00地點:台大醫院總院1東第7講堂(台北常德街1號;近捷運紅線台大醫院站出口3或台北車站出口m8)洽詢:02- 2312 3456轉62114

認識年輕成人的急性淋巴性血癌

認識年輕成人的急性淋巴性血癌#兒童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一般稱為急性淋巴性血癌,是兒童癌症中最常見的,也是兒童癌症中治療成功率相當高的疾病。依照目前台灣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小於18歲的急性淋巴性血癌長期存活率約8成。然而18歲以上的成人急性淋巴性血癌的五年存活率約3~4成。成大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鄭兆能表示,兒童與成人的急性淋巴性血癌的疾病本質就是有差異的。兒童淋巴性血癌的染色體突變常常是屬於對治療的反應比較好的;相反的,成人淋巴性血癌的染色體突變較多是屬於對治療的反應差的,最惡名昭彰的就是第9號與第22號染色體轉位的費城染色體。再者,化學治療療方的差異也導致成果的不同。兒科的急性淋巴性血癌化療處方劑量較強、療程較密集、治療期間也較久,只要可以忍受此段辛苦的化療,成果相當好。已經有不少國際上的研究證明,在年輕成人的急性淋巴性血癌使用兒科的療方治療比起使用內科的療方治療成果要好得多。鄭兆能說,或許內科與兒科血液腫瘤科醫師的特質不同也導致治療成果的不同。曾經有過研究,讓內科醫師使用兒科療方在內科病房治療,成果仍然比不上年齡相仿的一群人讓兒科醫師使用兒科療方在兒科病房治療。原因可能是兒科醫師除了有愛心外,對待小病人是屬於軍事教育的,星期二要打針,絕不能允許拖到星期三;相反的,內科醫師與病人就常常需要溝通住院時間,考慮東考慮西的。 鄭兆能也指出,以往內科急性淋巴性血癌存活率約3~4成,因此常需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以提升存活率,這些病人在兒科醫師手上使用兒癌療方治療後,或許只靠化學治療即可達到長期存活,可避免骨髓移植所可能產生的長期併發症,而導致生活品質不佳的情形。年輕成人的急性淋巴性血癌,應該要歸屬於兒科血液腫瘤的範疇,期待這群年輕族群病人的治療成果更美好。(照片來源:成大小兒血液腫瘤科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