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死因

北市十大死因 癌症連49年居首、少年首位是自殺

北市十大死因 癌症連49年居首、少年首位是自殺#十大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台北市衛生局公布2020年北市十大死因統計結果,慢性疾病就佔了七項,每100人中約有64.5人死於慢性疾病,癌症則連續49年居首,十大癌症死因又以肺癌連續35年蟬聯榜首,女性乳癌列居次。15至24歲青少年首位死因是自殺,25歲以上成人首位死因則是癌症。2020年台北市民死亡人數為1萬7196人,比2019年減4.6%(828人),死亡者年齡中位數為80歲,較全國77歲為高。標準化死亡率是每十萬人口289.6人,低於全國標準化死亡率390.8人,是全國22縣市中除金門縣之外,標準化死亡率最低的縣市。死亡率男高於女 高血壓疾病增最多若依性別觀察,台北市死亡人數、死亡率與標準化死亡率都呈現男高於女,兩性死因前五名皆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男、女性標準化死亡率分別較前一年減6.6%及減6.1%,其中增幅最顯著分別為男性高血壓性疾病增32.7%,女性血管性及未明示之癡呆症增7.8%,而減幅最大為男性肺炎減19.3%,女性事故傷害減23.3%。十大死因第一名是惡性腫瘤(29.9%),其餘依序為心臟疾病(16.3%);肺炎(9.1%);腦血管疾病(6%);糖尿病(4.3%);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2.9%);慢性下呼吸道疾病(2.7%);高血壓性疾病(2.4%);事故傷害(2.1%);自殺(1.8%)。若與2019年死因統計比較,高血壓疾病上升2名至第8名,自殺上升1名至第10名,事故傷害則退居1名至第9名。平均每天14人死於癌症 肺癌蟬連癌王癌症死亡人數為5146人,平均每天約有14人死於癌症,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96.1人,死亡者平均年齡為72.4歲。十大癌症死因以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居首,其次依序為女性乳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和肝內膽管癌;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卵巢癌;口腔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前一年相較,卵巢癌前進2名至第8名,口腔癌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別退後1名,至第9名與第10名。十大癌症死因中,卵巢癌、前列腺(攝護腺)癌、女性乳癌標準化死亡率都比2019年增加。依年齡層觀察,2020年台北市15至24歲青少年死因前三名分別為自殺(28.4%)、事故傷害(25.7%)及惡性腫瘤(9.5%)。25至44歲壯年則以惡性腫瘤(28.2%)為首、心臟疾病(14.5%)及自殺(14.1%)次之,45至64歲中年仍以惡性腫瘤(46.0%)居首、心臟疾病(14.7%)及腦血管疾病(5.3%)次之;65歲以上老年則以惡性腫瘤(26.9%)、心臟疾病(16.9%)及肺炎(10.8%)分列前三名。北市衛生局提醒,癌症已蟬聯國人死因第1名39年、台北市十大死因之首49年,民眾若落實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檳等生活型態,可預防癌症的發生。

十大死因癌症蟬連39年榜首 癌症時鐘慢3秒

十大死因癌症蟬連39年榜首 癌症時鐘慢3秒#十大死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衛福部公布2020年國人十大死因,11年來首次出現死亡人數及死亡率負成長,癌症已連續第39年高居國人死因榜首,共奪走5萬161人,比前一年略減,每10分30秒有1人因癌症死亡,癌症死亡時鐘慢了3秒;肺炎死亡率降近1成,顯見防疫有成。2020年國人死亡人數17萬3067人,較前一年減少2357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733.9人,下降1.3%;以世衛2000年世界人口結構調整後的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390.8人,下降4.3%。去年國人齊心防疫 死亡人數及死亡率首度負成長依死亡率排序,109年十大死因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與前一年相較,高血壓性疾病排名由第8名升至第7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則降為第8名。衛福部統計處科長陳雅俐表示,長期而言,死亡人數與死亡率隨人口數增加及老化程度遞增,一向呈增加趨勢,不過去年國人齊心防疫,為近11年、除了2016年霸王寒流災害外,首次反轉為負成長。且死於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肺炎的減幅也都因為防疫的關係,大幅下降約1成。 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3萬4676人,占總死亡人數77.8%,與前一年相較,2020年以高血壓性疾病(+7.2%)、糖尿病(+3.2%)、心臟疾病(+3.0%)死亡人數增加較多;慢性下呼吸道疾病(-10.2%)、肺炎(-9.5%)減幅較大。  青少年死因事故傷害居冠 25至44歲主因為癌症與自殺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1人,占總死亡人數29.0%,死亡率每十萬人口212.7人,較2019年下降0.1%,為自2009年以來首次反增為減;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17.3人,亦下降3.3%。  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10.卵巢癌。就年齡別觀察,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歲以癌症與自殺居前2名;45歲以上則以癌症與心臟疾病居死因前兩名。

北市十大死因出爐 肺癌連34年居冠

北市十大死因出爐 肺癌連34年居冠#十大死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北市衛生局公布108年台北市十大死因,慢性疾病囊括七項,每100人就有約63人死於慢性病,癌症居首位。十大癌症死因仍以肺癌連續34年蟬聯首席。衛生局統計室主任沈忠憲指出,108年台北市民癌症死亡人數為5326人,較107年增加30人,平均每天約有14.6位市民死於癌症;死者平均年齡為71.6歲。青少年死因前兩名為自殺、事故傷害108年台北市十大死因中,慢性疾病囊括七項,佔63%,惡性腫瘤29.5%仍居首位,其餘依序為心臟疾病15.5%;肺炎11.0%;腦血管疾病6.4%;糖尿病4.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2.9%;慢性下呼吸道疾病2.8%;事故傷害2.1%;敗血症1.9%;高血壓性疾病1.9%。十大死因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7成8。衛生局資料顯示,108年台北市民死亡人數為1萬8024人,比107年減少26人,依性別觀察,死亡人數、死亡率與標準化死亡率都是男高於女,男女死因前五名皆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依年齡層來看,15至24歲青少年死因前三名為自殺、事故傷害及惡性腫瘤;25至44歲壯年死因前三名為惡性腫瘤、自殺及心臟疾病;45至64歲中年仍以惡性腫瘤居首、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次之;65歲以上老年死因前三名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和肺炎。十大癌症死因 女性乳癌躍居第二十大癌症死因仍以肺癌居首,其次依序為女性乳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和肝內膽管癌、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口腔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卵巢癌。台北市衛生局呼籲,癌症已分別蟬聯38年國人死因第一名與48年台北市十大死因之首,落實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遠離菸檳的健康生活型態,可預防癌症的發生。

肺癌化療人憔悴 中醫調節緩解副作用

肺癌化療人憔悴 中醫調節緩解副作用#十大死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對夫妻一起來看診,先生牽著太太的手,扶著她慢慢坐下來,她看起臉色蒼白。先生說:「蔡醫師,我太太半年前發現肺癌第三期,有做化療、標靶治療,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身體也變得很不舒服,想要來用中醫調理身體。」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肺癌更是明顯地快速增加,根據統計,肺癌已超過肝癌位居男女癌症死因第一位。根據衛生署統計,在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快速增加,而且每年超過7000人死於肺癌,比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胃癌死亡人數的總合還多。保存體力撐過治療 中醫扮關鍵角色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在台灣,非小細胞肺癌約佔所有肺癌的8-9成,其中肺腺癌是常見的類型。肺癌治療方式複雜且日新月異,包括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等,而不同的分期與其治療上差異甚大,但是,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患者體力的保存,身體能撐過治療才算是成功,中醫就是在這時候扮演關鍵的角色。中醫古代並無肺癌這個病名,而是分布於「息賁」、「肺壅」、「息積」、「肺積」、「肺岩」等各篇當中。而肺癌的病因病機,在古籍《雜病源流犀燭》中提到:「邪積胸中,阻塞氣逆,氣不得通,為痰、為食、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勝,正不得制之,遂結成形而有塊」有清楚的描述,正氣內虛,加上肺氣賁郁、積聚成痰,痰凝毒聚、臟腑陰陽失調,久積痰結而致胸中有形結塊。中醫對於肺癌的治療,著重在臟腑病機的調理,尤其是肺、脾兩臟密切相關,而腫瘤期數越後面的,與「痰結」的調理更是重要,不管是第三期、第四期,復發或是轉移,都有很大的關係。中醫會按照每個人不同的體質、不同的證型、不同的病程,加上搭配目前正在接受的西醫治療,給予每個人不同的調理,可以降低化療、放療、標靶、免疫療法的不舒服,提高整體的治療成效。依體質調理 避免化療藥越用越重臨床上化療常見的副作用,會因為不同種類的腫瘤、及使用不同的化療藥劑而有所不同,但是幾乎都會有下面症狀:疲勞、反胃嘔吐、便秘或腹瀉、口腔潰爛、掉髮、皮膚癢或脫皮、神經和肌肉痲痹、聽覺改變、造血問題、生育能力下降等,其實這都是和細胞的特性有關,化療藥物進到我們身體之後,會優先破壞分裂速度較快的細胞,像是腫瘤細胞、造血細胞、黏膜細胞、毛囊細胞、生殖細胞……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出現上述副作用的原因。    中醫對於腫瘤患者,不管是化療前、化療中、化療後,都有相配合的調理,依照體質配合服用中藥,可以減輕局部血液灌流量變差、穿透力降低的變化,才不會出現化療藥物越用越重、越用越毒的情形,並能加速局部清除壞死細胞的功效。中藥調理可以使化療充分發揮抗癌效能,提高藥物作用效率,配合中藥對腫瘤細胞具有抑殺作用,可輔助破壞癌細胞,另外中藥具有整體調節作用,可改善機體免疫狀態,增強抗癌能力,抑制腫瘤轉移,也可以對腫瘤細胞的耐藥、抗藥基因具有逆轉作用,減少出現化療藥抗藥性。減輕化療骨髓毒性 甚可恢復造血功能如果化療副作用已經發生了,也可以透過中醫調理,像是培正固本或養陰解毒的中藥,將治療的毒副作用降到最低,讓患者有體力完成既定的療程,以達到治療的最好結果。例如:益氣補血、滋陰溫陽及活血化瘀中藥,可減輕化療的骨髓毒性,甚至可恢復骨髓造血功能。健脾理氣中藥,可以降低胃腸道毒副作用。養陰生津中藥,可以降低黏膜毒副作用。中醫調理可以加速身體的恢復,只要我們活得好,對能提高打敗腫瘤的能力了。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衛福部估 11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衛福部估 11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十大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衛福部統計我國已於82年成為高齡化社會,107年轉為高齡社會,依國發會推估將於11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我國老化程度較日本約晚25年,加上日本平均餘命較我國多4歲,所以我國現階段及未來5年死亡率約為日本20年前狀況,即死亡率介於7‰~8‰之間。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 居主要死因前三位依死亡率排序,107年十大死因依序為1)惡性腫瘤(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55歲以上之高齡族群 癌症占8成5107年死亡率(死亡人數除以年中人口數)為每十萬人口733.1人,較上年上升0.5%;以WHO 2000年之世界人口結構調整後之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415.0人,降2.2%。受人口高齡化影響,107年死亡率上升0.5%。自99年以來,十大死因都一樣,排名順位則自105年以來維持相同。107年死亡人數以肺炎增7.5%及心臟疾病增4.5%較為明顯,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減5.2%、糖尿病減 4.8%較大。長期而言,因人口老化影響,肺炎及高血壓排名逐漸往前。長期觀察胰臟癌、食道癌排名往前107年與106年比較,十大主要癌症的順位皆不變,肺癌及肝癌已連續39年排名前2。長期觀察,口腔癌、 前列腺癌、胰臟癌、食道癌排名往前。胃癌、子宮頸癌排名往後 年輕族群自殺人數及死亡率略升107年事故傷害在1-14歲及15-24歲為死因排首位,107年事故傷害死亡人數為6,846人,其中運輸事故3,20人(占46.9%)、跌落及溺水1,735人(占25.3%)。24歲以下年輕族群自殺死亡人數及死亡率略升,須關注年輕族群自殺問題。

北市十大死因出爐 慢性疾病占7項

北市十大死因出爐 慢性疾病占7項#十大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103年臺北市十大死因出爐了,惡性腫瘤仍續居首位,慢性疾病占了7項,每100人中有66人死於慢性疾病,十大死因與102年相比僅排名順序異動,自殺則連續7年退出十大。十大癌症死因仍以肺癌蟬聯第一,大腸癌則超越肝癌升至第2名。台北市衛生局指出,十大主要死因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7成7,慢性疾病占了7項(占65.6%),惡性腫瘤(占28.9%)仍居首位,其餘依序為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敗血症。肺癌仍居首   腸癌前進1名103年臺北市民癌症死亡人數為4,903人,較102年減少16人,平均約每1小時47分鐘就有1位市民因癌症死亡。而十大癌症死因仍以肺癌居首,其他依序為結腸直腸癌、肝癌、女性乳癌、攝護腺癌、胃癌、胰臟癌、口腔癌、卵巢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102年比較,結腸直腸癌前進一名為第2名,肝癌退後一名為第3名。因此,衛生局為幫助民眾及早發現疾病,也提供篩檢服務,與11家特約醫院診所及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合作,免費提供四大癌症篩檢:子宮頸癌、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及成人健康檢查。而衛生局也呼籲民眾平日除了飲食均衡、少鹽少油多蔬果、每週運動至少150分鐘、不抽菸的良好習慣外,也不要忘了每年定期接受健康篩檢,以降低罹癌與慢性病風險。

苗栗10大死因出爐!口腔癌發生率大幅下降

苗栗10大死因出爐!口腔癌發生率大幅下降#十大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102年全國十大死因出爐了,根據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連續四年高居苗栗縣前五大的死因排名,為主要死亡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上升為苗栗縣內十大死亡原因的第10位,肺炎上升為縣內十大死亡原因的第7位,因此,苗栗縣衛生局,積極推動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針對75歲老人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予以免費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為的就是希望守護民眾們的健康,並喚起對健康的重視。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高居死亡率前三名苗栗縣衛生局表示,苗栗102年十大主要死亡原因,所有死亡原因每十萬人口死亡率819.6,死亡原因前十名及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由高到低依序分別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肺炎、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而102年癌症每十萬人口死亡率215.0,癌症死亡原因前十名及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由高到低依序分別為肝和肝內膽管癌、氣管、支氣管和肺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前列腺癌、女性乳癌、食道癌、胃癌、口腔癌、胰臟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注重慢性病防治 共同創造健康人生除此之外,苗栗縣的女性乳癌罹患率與101年相較,死亡原因排名由第4位降為第5位,口腔癌從則是全國第5大癌症死因降至第8位,不僅如此,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雖為主要死亡原因,但在也下降為第8位及第9位,有鑑於此,衛生局在宣導慢性病防治,有了顯著的效果,而這項數據除了提供衛生單位做為醫療保健政策的參考,亦值得縣民一起關心、重視,用預防醫學的角度,共同創造健康人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