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性骨折

骨頭也會累?足部不明疼痛竟是疲勞性骨折

骨頭也會累?足部不明疼痛竟是疲勞性骨折#疲勞性骨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些人的腳莫名地隱隱作痛,感覺足部骨頭不太對勁,但卻看不出原因,當然就很容易被誤診。我遇過一名中年病人,因為腳部疼痛到處就醫,許多醫生可能都因為他並未有任何受傷情況,所以都沒有幫他照X光,也因此沒能找到他足部疼痛的真正原因。直到最後流浪到我的診間,透過X光片,發現他在第二蹠骨的地方有很細微的裂縫,與一般外傷所造成的骨折不同,斷定是第二蹠骨的疲勞性骨折,才真正找到病因,解決了他的困擾。車禍的車子vs.慢慢開到壞掉的車子 損壞狀況不同究竟,疲勞性骨折和一般骨折有何不同呢?足踝外科醫師朱家宏提出一個簡單的例子,一樣是牆壁毀損,使用大榔頭敲打和因為時間因素而自然崩解,所造成毀損的痕跡絕對不同;車禍壞掉的車子和慢慢開到無法再開的車子,其損壞的狀況也不一樣。 同樣的道理,透過X光片會發現一般受傷性的骨折與疲勞性骨折發生的位置不太一樣。兩者所受應力不同,「一般骨折」是因為外力的扭轉與撞擊,而「疲勞性骨折」則是因為長久的壓力,使骨頭沒有足夠的時間恢復。比如說,疲勞性骨折會發生在某些特定的位置,蹠骨和小腿是兩個最常見的部位,而且仔細觀察也會發現與一般骨折不同的奇怪紋路,這時再配合精密的骨骼掃描,就可以推斷其真正成因。 發生「足部疲勞性骨折」的2大原因第一、職業:相對於其他骨科重症,足部疲勞性骨折並不算是大毛病,只要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及固定,就可不藥而癒。*軍人,因為職務所需,是屬於疲勞性骨折的好發族群,不但無法得到足夠休息時間,還必須頻繁使用患部,所以它又有個別名─行軍腳或新兵腳。*運動員,像世界知名三鐵冠軍Jan Frodeno,或曾經破日本馬拉松紀錄的好手設樂悠太,也都曾發生疲勞性骨折。由於疲勞性骨折需要一段時間休息及保護固定,對運動員寶貴的運動生涯有很大影響,因此專業運動員都有專業教練與整套訓練計畫來防止過度訓練造成的傷害,但因為運動場上成績日新月異競爭激烈,這種疲勞性骨折還是時有所聞。 第二、骨頭品質:談到衡量骨頭品質,多數人都會直接連想到「骨質密度(BMD,bone mineral density)」。世界衛生組織是以骨質密度的高低來定義骨質疏鬆症,而國內也多以骨質密度來判讀骨頭品質的好壞。事實上,骨頭品質的好壞,不僅只是考慮「骨質密度」而已,還有骨頭的脆度、彈性與形狀,也都應該同步考量。聽起來很抽象吧!正因為它很抽象,也很難測量,所以迄今還沒有一個公允的指標可以標定出這些內容。這也就是為何有些人雖然骨質密度很好,但是由於骨頭較脆、彈性不好,一旦碰撞,還是很容易出現骨折現象。 此外,個人先天的體質也對骨頭品質有影響,例如蛋白質、鈣質、維他命D等營養吸收的能力;女性動情激素的分泌;服用ibuprofen 錠(治療關節炎用的止痛藥)或某些消炎藥;平常有無適度運動鍛鍊的習慣等,也都會影響到個人的骨頭品質。一旦骨頭品質不佳,偶然的跌倒、輕微的外力衝擊,當下雖然並未造成骨折,但仍會對骨頭產生細微的傷害,再加諸後續並未適度休息,在日積月累的壓力下,也會比較容易出現疲勞性骨折。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給腳一些時間自我癒合朱家宏醫師指出,事實上疲勞性骨折就是一種過度使用、休息不夠造成的骨折。要治療疲勞性骨折,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採取保守療法,將患部打上石膏或使用輔具固定強迫休息,就會慢慢痊癒。像前述中年病患,當被斷定出第二蹠骨疲勞性骨折後,只要穿上石膏鞋固定,休息2、3個月,便會慢慢自行痊癒。大體而言,疲勞性骨折並不常見,但是當足部出現不明疼痛時,千萬不要忽視它,因為「痛覺」是來自身體的重要訊息。 除了積極尋求醫師確認症狀外,也要耐心接受醫師正確的治療,因為X光片裡的骨頭看起來好像無生命、像機械構造,但別忘了,骨頭其實是活的,所以骨頭可以被修飾,也因為它是活的,新的組織進來,舊的組織出去,骨頭每隔幾年便會被完全代換過一次,就像蛇在蛻皮一樣。在骨頭新陳代謝的過程中,若外來施於骨頭的力量大於它可以自行修復的承受力,那就會發生骨折。 患者常常在手術矯正骨頭或復位內固定後短期內就抱怨:「為什麼腳還會痛?為什麼還會腫?」朱家宏醫師說,我常苦口婆心地告訴患者:「我是在開刀,不是在做傢俱!」醫師雖然可以提供正確的治療,但更多時候,病患個人必須更具耐心地對待自己的身體,花時間慢慢等待它自我痊癒。

骨頭也會累?足部不明疼痛千萬別輕忽

骨頭也會累?足部不明疼痛千萬別輕忽#疲勞性骨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些人的腳莫名地隱隱作痛,感覺足部骨頭不太對勁,但卻看不出原因,當然就很容易被誤診。我遇過一名中年病人,因為腳部疼痛到處就醫,許多醫生可能都因為他並未有任何受傷情況,所以都沒有幫他照X光,也因此沒能找到他足部疼痛的真正原因。直到最後流浪到我的診間,透過X光片,發現他在第二蹠骨的地方有很細微的裂縫,與一般外傷所造成的骨折不同,斷定是第二蹠骨的疲勞性骨折,才真正找到病因,解決了他的困擾。車禍的車子vs慢慢開到壞掉的車子 損壞狀況不同究竟,疲勞性骨折和一般骨折有何不同呢?專精足踝外科醫師朱家宏於《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一書中提到一個簡單的例子,一樣是牆壁毀損,使用大榔頭敲打和因為時間因素而自然崩解,所造成毀損的痕跡絕對不同;車禍壞掉的車子和慢慢開到無法再開的車子,其損壞的狀況也不一樣。 同樣的道理,透過X光片會發現一般受傷性的骨折與疲勞性骨折發生的位置不太一樣。兩者所受應力不同,「一般骨折」是因為外力的扭轉與撞擊,而「疲勞性骨折」則是因為長久的壓力,使骨頭沒有足夠的時間恢復。比如說,疲勞性骨折會發生在某些特定的位置,蹠骨和小腿是兩個最常見的部位,而且仔細觀察也會發現與一般骨折不同的奇怪紋路,這時再配合精密的骨骼掃描,就可以推斷其真正成因。 發生「足部疲勞性骨折」的2大原因第一、職業:相對於其他骨科重症,足部疲勞性骨折並不算是大毛病,只要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及固定,就可不藥而癒。*軍人。因為職務所需,是屬於疲勞性骨折的好發族群,不但無法得到足夠休息時間,還必須頻繁使用患部,所以它又有個別名─行軍腳或新兵腳。*運動員。像世界知名三鐵冠軍Jan Frodeno,或曾經破日本馬拉松紀錄的好手設樂悠太,也都曾發生疲勞性骨折。由於疲勞性骨折需要一段時間休息及保護固定,對運動員寶貴的運動生涯有很大影響,因此專業運動員都有專業教練與整套訓練計畫來防止過度訓練造成的傷害,但因為運動場上成績日新月異競爭激烈,這種疲勞性骨折還是時有所聞。 第二、骨頭品質:談到衡量骨頭品質,多數人都會直接連想到「骨質密度(BMD,bone mineral density)」。世界衛生組織是以骨質密度的高低來定義骨質疏鬆症,而國內也多以骨質密度來判讀骨頭品質的好壞。事實上,骨頭品質的好壞,不僅只是考慮「骨質密度」而已,還有骨頭的脆度、彈性與形狀,也都應該同步考量。聽起來很抽象吧!正因為它很抽象,也很難測量,所以迄今還沒有一個公允的指標可以標定出這些內容。這也就是為何有些人雖然骨質密度很好,但是由於骨頭較脆、彈性不好,一旦碰撞,還是很容易出現骨折現象。 此外,個人先天的體質也對骨頭品質有影響,例如蛋白質、鈣質、維他命D等營養吸收的能力;女性動情激素的分泌;服用ibuprofen 錠(治療關節炎用的止痛藥)或某些消炎藥;平常有無適度運動鍛鍊的習慣等,也都會影響到個人的骨頭品質。一旦骨頭品質不佳,偶然的跌倒、輕微的外力衝擊,當下雖然並未造成骨折,但仍會對骨頭產生細微的傷害,再加諸後續並未適度休息,在日積月累的壓力下,也會比較容易出現疲勞性骨折。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給腳一些時間自我癒合朱家宏醫師指出,事實上疲勞性骨折就是一種過度使用、休息不夠造成的骨折。要治療疲勞性骨折,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採取保守療法,將患部打上石膏或使用輔具固定強迫休息,就會慢慢痊癒。像前述中年病患,當被斷定出第二蹠骨疲勞性骨折後,只要穿上石膏鞋固定,休息2、3個月,便會慢慢自行痊癒。大體而言,疲勞性骨折並不常見,但是當足部出現不明疼痛時,千萬不要忽視它,因為「痛覺」是來自身體的重要訊息。 除了積極尋求醫師確認症狀外,也要耐心接受醫師正確的治療,因為X光片裡的骨頭看起來好像無生命、像機械構造,但別忘了,骨頭其實是活的,所以骨頭可以被修飾,也因為它是活的,新的組織進來,舊的組織出去,骨頭每隔幾年便會被完全代換過一次,就像蛇在蛻皮一樣。在骨頭新陳代謝的過程中,若外來施於骨頭的力量大於它可以自行修復的承受力,那就會發生骨折。 患者常常在手術矯正骨頭或復位內固定後短期內就抱怨:「為什麼腳還會痛?為什麼還會腫?」朱家宏醫師說,我常苦口婆心地告訴患者:「我是在開刀,不是在做傢俱!」醫師雖然可以提供正確的治療,但更多時候,病患個人必須更具耐心地對待自己的身體,花時間慢慢等待它自我痊癒。

運動小將狂練投球 疲勞性骨折找上門

運動小將狂練投球 疲勞性骨折找上門#疲勞性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幾年前上映並創下高票房的《KANO》衍生熱情棒球魂迄今不衰,一名高一棒球隊男選手,加強自我鍛鍊以求取佳績,但卻因手肘痛就醫。經骨科醫師診斷發現,肱骨小頭出現疲勞性骨折。幸好經體外震波治療,加上充分休息與物理治療,這位運動小將的傷勢得以復原。過度訓練投擲 手肘韌帶鬆弛造成骨頭碰撞而骨折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醫師李佳霖表示,這位青少年選手因為手肘疼痛就醫,經理學檢查發現手肘內外側都有壓痛情形,手肘外翻壓力測試顯示內側副韌帶鬆弛,X光顯示肱骨小頭有不規則及骨碎片的狀況,顯示有剝離性骨軟骨炎,屬於疲勞性骨折的一種。發生原因是棒球隊的小選手過度訓練投擲,長期下來導致肘關節的內側副韌帶鬆弛,繼而發生外側橈骨頭及肱骨小頭碰撞,一段時間後就發生疲勞性骨折。短時間過多跳躍、跑步訓練 足踝發生疲勞性骨折先前另有一名15歲男選手,因右足踝疼痛就醫。身為田徑五項混合運動代表隊一員,前幾周為了準備比賽,特地加強訓練強度,尤其是跨欄訓練。在診間初步檢查,發現壓痛點在中後足偏內側,關節活動度雖正常,卻有些微腫脹,X光及超音波檢查都沒有發現異常。正逢比賽前,先建議他接受類固醇踝關節注射,但沒想到仍持續疼痛,教練因此建議他暫停出賽。沒想到休息幾周,這位小選手恢復訓練後右足踝疼痛又反覆發作,再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距骨及舟狀骨的骨髓明顯水腫,證實有距骨及舟狀骨的疲勞性骨折,推測是這名國中生運動員短時間做太多跳躍及跑步的動作導致。年輕運動員訓練切忌揠苗助長 疲勞性骨折預防勝治療李佳霖醫師提醒,治療疲勞性骨折,預防遠勝於治療,青少年運動員的訓練切忌揠苗助長,常常一次受傷影響年輕運動員往一生的運動生涯,需注意避免此一運動傷害。目前主要治療疲勞性骨折的方式,建議採用體外震波治療,加上充分休息與物理治療,有助於復原傷勢,讓這些運動小將能盡早重返運動競技場。

路跑愛好者不可不知:疲勞性骨折

路跑愛好者不可不知:疲勞性骨折#疲勞性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7歲的陳先生因左腳掌疼痛難忍還有些紅腫,已疼痛達2個月,就醫診斷為左腳蹠骨骨折。陳先生疑問,本身沒有受外力造成傷害也沒有遭到車禍撞擊,平時只有路跑習慣,比賽過程中也沒有扭傷或是摔跤,怎麼會骨折?原來陳先生是位愛好長跑的跑者。醫師表示,這就是典型的行軍性骨折(march fracture)也稱疲勞性骨折(fatigue fracture)。足部疲勞性骨折 運動選手、長期受訓運動員容易發生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骨科主任裴有成解釋,足部疲勞性骨折主因為當足部持續反覆運動,使足部肌肉及骨骼新陳代謝增加,壓力使骨的重組比骨骼吸收慢,也會造成骨化和再吸收功能失衡。因足部的及骨骼疲勞無法承受超過的壓力骨骼代謝失衡就會產生線狀骨折、甚至移位骨折。通常運動選手、長期受訓的運動員皆為疲勞性骨折危險族群。因長跑路跑屬於有氧運動、距離長,跑者如長期超負荷運動、施力不均、運動姿勢錯誤等原因引起疲勞性骨折。所幸疲勞性骨折不需開刀,服藥後消炎,等待骨頭癒合再開始承重,慢慢恢復肌力,並且停止半年長跑運動才可恢復健康。因此,患者想要返回跑場急不得。跑太久、姿勢錯誤、鞋子不穩定皆可能是原因裴有成主任強調,路跑活動路面通常在混泥土、柏油路,堅硬、路不平或坡度起伏較多會增加腳衝擊和壓力,應注意足部的承受力。跑步時間過長、姿勢不正確、穩定性不足的跑步鞋,造成壓力較大的腳掌內側能無法接受支撐等原因皆會造成疲勞性骨折。跑者應穿著路跑機能性布鞋,運動完不適立即就醫治療。跑步要循序漸進增加距離和速度,緩緩提升訓練強度,掌握自身負荷量避免造成後續傷害。長時間或劇烈運動後出現前足或骨骼疼痛症狀休息一下後可能會逐漸消失,但持續運動症狀則會復發,有疼痛感時務必立即就醫和休養防止骨骼斷裂。行軍性骨折在X光檢查中骨骼裂縫非常細小,是一種不完全骨折。若患者持續運動訓練,隨後部位疼痛則會越來越嚴重。全球興起跑步風潮,各式各樣的路跑活動也越來越多,年輕到中年都熱衷於參與路跑、馬拉松。裴有成主任提醒,跑步運動要量力而行,勿超負荷訓練,避免造成後續傷害,才能跑得更長久。

瘋迷路跑要當心 以免四大問題找上你

瘋迷路跑要當心 以免四大問題找上你#疲勞性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普遍民眾都知道,多運動有助於身體健康,可遠離肥胖、大腸癌等疾病纏身,所以,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民眾沉迷於路跑、健走、騎腳踏車中,特別是馬拉松,不管是5公里、半馬、全馬,只要每完成一場賽事,就會充滿著成就感,因此,吸引著多數民眾著迷,但卻也常聽聞許多人在熱血運動後,深受運動傷害困擾。對此,黃致源物理治療師表示,雖然肌肉、骨骼會跟著訓練一起增強,但若是暖身做不足、訓練量大、賽事過於密集,沒有充分的時間讓身體好好休息,就容易會產生足底筋膜炎、疲勞性骨折、跟腱炎及跑者膝四大問題上身。問題一/足底筋膜炎一般來說,足底筋膜炎是因足底筋膜與跟骨結合處的軟組織結構受到傷害最常見,如反覆受傷、過度拉扯,當患者早晨下床的第一步,或長時間休息後起步,足跟內側會有如針刺般的劇烈疼痛,內側足跟骨有明顯壓痛,甚至會擴及整個足底筋膜,這就可能是足底筋膜炎在作祟。問題二/疲勞性骨折當壓力長期反覆落在脛骨上,而脛骨來不及修復,就會造成骨骼出現裂隙,若長久置之不理,等到骨折變的明顯,且劇痛、腫脹到無法承重及活動時,就已經非常嚴重了,雖然骨折通常可完全復原,但復健的過程漫長,影響層面廣大,也沒有任何縮短復健期的方法,因此,預防出現疲勞性骨折會比較如何治療還重要。問題三/跟腱炎阿基里斯腱是一條小腿延伸至腳踝後側肌肉的主要肌腱,當它反覆使用,卻沒有適當的休息時,導致身體超過所能負荷的量,進而使得慢性發炎上身,又加上此時的阿基里斯腱柔軟度差、容易沾黏,只要一個不小心,就會拉傷、撕裂肌腱,且要特別注意的是,只要出現溫熱感時,就代表它可能已經發炎了,若是反覆發作就更代表已經出現問題了,所以,此時應盡速就醫檢查,以免出現腫脹症狀,影響到局部組織的循環功能。問題四/跑者膝正式名稱是髂脛束症候群,當膝蓋彎曲時,髂脛束會滑過股骨外髁,當髂脛束肌肉過於緊繃,與股骨外髁過度摩擦,就會造成疼痛,而受傷的原因大半與訓練有關,像是熱身不足、太急於增加路跑距離等都是誘發的因素之一,所以,需先加以預防,以免嚴重實影響走路。讓修復跟上訓練 就能避免問題找上門既然如此,在訓練時到底要避免做哪些事,才能降低各種問題發生率?黃致源物理治療師表示,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過度訓練,並給身體足夠的恢復時間才對,當民眾在進行肌力、心肺超負荷訓練時,會產生一種超補強的現象,需要休時1至3天,待恢復之後,就會應增加原本身體所能負荷的強度。但若是在訓練的過程中,突然增加過多訓練量,就會出現反效果,所以,建議每次在訓練時,強度增加應以1~2成為限,且至少做一休一,讓恢復跟上訓練,才能避免各種問題上身。乳酸堆積 約兩小時即可代謝完畢最後,也要提醒民眾除了訓練過程要注意外,也要避免賽事過於頻繁,給肌肉、身體大量的休息,也可利用促進循環的按摩、熱敷,來加快恢復的速度,一般來說乳酸堆積,約2個小時就能代謝完畢。但有研究指出,如果隔天還會感到肌肉痠痛等不適,則可能是肌肉中的細小纖維微小撕裂所致,所以,需花費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修復,也就是休息時間要延長。只要謹記以上的原則,才能讓你將運動的好處,發揮到最大,而不是誘發其他問題的發生率。

路跑太密集 當心疲勞性骨折上身都不知

路跑太密集 當心疲勞性骨折上身都不知#疲勞性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隨著運動風氣的興起,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民眾沉迷於路跑、健走中,特別是馬拉松那種不斷挑戰自我的感覺,更讓許多跑有們紛紛上癮,每完成一次長跑,那種渾身舒暢的感覺,更是令人難以忘懷,於是開始越跑越多、越跑越長,每次的訓練量也跟著增加中。雖然肌肉及骨骼系統會跟著訓練一起增強,但黃致源物理治療師表示,對於長期訓練的高強度跑者來說,因為訓練量大,且經常賽事過於密集,沒有足夠的緩衝時間讓肌肉骨骼恢復,所以,就容易造成疲勞性骨折上身。脛骨反覆受傷未修復 當心恐無法繼續跑疲勞性骨折,指的是長期反覆的壓力落在脛骨上,而脛骨來不及修復,造成骨骼出現微小的裂隙,若長久置之不理,等到骨折變的明顯,且劇痛、腫脹到無法承重及活動時,就已經非常嚴重了,甚至還可能會影響跑者生涯。「休息是讓疲勞性骨折復原的最好方式」黃致源物理治療師說,雖然骨折通常可以完全復原,但由於復健的過程漫長,影響層面廣大,也沒有縮短復健期的方法,又加上每位跑者的狀況不同,所需的休息時間也會有所不一,因此,預防出現疲勞性骨折會比較如何治療更重要。預防先從瞭解症狀開始 在做好3大預防措施預防的方式,主要是從瞭解症狀開始,因為疲勞性骨折不易發現,容易與其他症狀混淆,所以,一旦出現任何蜘絲馬跡時,如:跑步後的小腿骨疼痛反覆發生,長期不癒、X光上有細痕,細痕及疼痛區附近有骨痂反覆生長等,都需要盡快就診檢查,透過電腦斷層掃描來確定,以免長期累積下來問題越來越嚴重。除了了解症狀外,黃致源物理治療師表示,還有3大預防措施要注意,如此一來,才能真正預防疲勞性骨折找上門:1)嚴格控制訓練量/患者本身需讓脛骨在訓練時能保護脛骨,若已出現類似的症狀,應以安全為優先,調整訓練量,來是減少脛骨的壓力,把可能受傷的情形減至最低。2)減少足部的衝力/鞋子其實很重要,對於跑者而言,最好選擇一雙足跟夠寬、有彈性的跑鞋,才能吸收衝力。3)鞋墊位置/鞋墊位子不能馬虎,應該要把它放在能撐在跟骨的正確位子才對,以避免跟骨歪斜造成足踝力學失衡,而使脛骨承受過多的壓力。平時多留意微小症狀 疲勞性骨折可預防最後,黃致源物理治療師提醒民眾,若平常能仔細注意微小病症及提早就醫,疲勞性骨折是可以預防,舉例來說,當你跑完一場賽事後,如果腿部的狀況,在一般正常的生活作息、輕度訓練上來說,都維持相同狀況的話,代表沒什麼問題,但只要出現任何一點異狀時,都應該要提高警覺,盡速就醫檢查,以免發生疲勞性骨折。

超音波熱療改善血液循環 醫師:治療疲勞性骨折效果好

超音波熱療改善血液循環 醫師:治療疲勞性骨折效果好#疲勞性骨折

Lamigo桃猿隊球員林智勝日前因肋骨出現疑似疲勞性骨折狀況,球團讓他暫時休息一段時間,除了充分休息、做放鬆療程,也為他安排到醫院做超音波熱療。林智勝的主治醫師、桃園壢新醫院復健科醫師林頌凱今(3)日表示,「超音波熱療是利用深層的熱能,加速組織血液循環,對疲勞性骨折治療效果不錯。」超音波熱療是物理治療師很常用的治療工具,主要用於治療軟組織損傷,比如肌肉、韌帶、肌腱的損傷,有消炎、加快受損組織的修復、改善血液循環、降低疼痛等作用。 林頌凱醫師指出,會發生疲勞性骨折,主要是身體某部位過度使用,長期下來導致承受壓力太大,因此產生骨頭裂傷的情形,「通常是肋骨、小腿脛骨容易發生疲勞性骨折。」林頌凱表示,林智勝因為是棒球選手,比賽需要,上半身長期必須猛力旋轉,身體長期承受壓力,肋骨出現小裂傷與發炎狀況,研判應該是肋骨疲勞性骨折。林智勝目前除了充分休息、做SPA放鬆療程、補充營養外,超音波熱療也是重要的治療工具;林頌凱說,超音波熱療運用深層熱能、產生熱效應,讓身體組織的血液循環更好,可以加速傷處的復原。

愛長跑、瘋高爾夫球? 醫師:當心疲勞性骨折!

愛長跑、瘋高爾夫球? 醫師:當心疲勞性骨折!#疲勞性骨折

最近中職桃猿隊林智勝因肋骨出現疑似疲勞性骨折狀況掛傷號,「疲勞性骨折」也引起一些人注意;桃園壢新醫院復健科醫師林頌凱今(3)日表示,「發生疲勞性骨折的主因是身體某部位過度使用,長期下來導致身體承受壓力太大,因此產生骨頭裂傷的情形。」林頌凱指出,通常棒球選手、高爾夫選手最易出現疲勞性骨折的情況,「因為這些選手很需要常用上半身去做猛力旋轉揮棒、揮桿的動作,長期下來,上半身像是肋骨部位承受壓力大,就容易造成肋骨疲勞性骨折。」林頌凱提醒,像是愛好長跑、熱愛打高爾夫球的民眾,如果骨質不好,「加上長期身體承受壓力,常進行長跑運動者容易產生小腿脛骨疲勞性骨折的情形,愛打高爾夫球的人則易發生肋骨疲勞性骨折。」林頌凱說,骨頭如果有裂傷或發炎情況,因此發生疲勞性骨折的部位常會感到疼痛,「如果不是很嚴重的裂傷或發炎,以熱敷、電療等方式治療,且人體骨頭也會有自我修復能力,加上充分休息就可痊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