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

早篩揪子癲前症高風險族 保命避風險

早篩揪子癲前症高風險族 保命避風險#檢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孩子再辛苦都值得,因為命孕相依!」孕媽咪在懷孕的日子裡,會隨著月份愈來愈大引起背痛、頻尿、便秘、水腫等不適,總讓孕媽咪吃盡苦頭!這些辛苦媽咪都能忍,但萬一懷孕過程面臨了嚴重的併發症時,難道媽媽與寶寶只能任由命「孕」擺佈嗎?子癲前症影響媽媽和胎兒 及早篩檢避風險禾馨醫療營運長暨禾馨婦產科院長林思宏醫師表示,在眾多婦產科併發症中,子癲前症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最大!子癲前症初期幾乎沒有病癥,可一旦併發將導致胎兒生長遲滯、胎盤剝離或早產;孕婦則可能出現高血壓、癲癇、中風、腦水腫或是出血休克等症狀;此外,又當併發時孕期小於34週,則屬於早發型子癲前症,將會有胎死腹中的風險。面對子癲前症媽媽和寶寶並非都束手無策,只要每一位孕媽咪能及早篩檢就能把握治療良機,脫離險境。子癲前症血壓飆200 胎兒恐併發症林思宏醫師說明,導致子癲前症併發的根本原因是胎盤功能的不良,雖然剛開始寶寶仍然可以按照正常的生長速度成長,但若懷孕後期高阻抗的血管已不足以應付胎兒成長過程所需的大量血液時,母體就會以升高血壓的方式來增加血液供輸給胎兒。通常當血壓超過140mmHg已可確診罹患子癲前症,若血壓飆升超過200mmHg的孕婦,不僅大幅增加生產困難度、在懷孕過程中併發癲癇症狀,更會因此連帶胎兒也身陷併發症風險。早篩揪高風險族群 20週再評估保命「孕」因此,林思宏醫師提醒,若由早期篩檢評估為高風險併發族群後,除了透過懷孕週期的治療盡量延遲早產發生的時間,更應切記在懷孕20週之後必須再次接受「中晚期子癲前症」的篩檢,以評估未來一個月內併發症的發生機率,當篩檢結果顯示可溶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sFLT-1) /胎盤生長因子(PIGF))的比值超過38,即說明了胎盤功能的不良已大幅提升了子癲前症的併發機會將高達八至九成;此時,醫師會依據臨床症狀為孕媽咪選擇適當的時機生產,藉此減少甚至完全排除80 - 85%的早發型、嚴重型子癲前症發生的機會。林思宏醫師根據臨床經驗呼籲孕媽咪,最佳的子癲前症篩檢時機是第一孕期,可透過抽血檢查孕婦胎盤生長因子(PLGF),以及懷孕相關蛋白質生化值(PAPP-A),並配合病史了解、血壓測量以及超音波子宮動脈血流檢查,讓篩檢率可高達95%以上,及早篩檢及早治療,才不會讓疾病發生時必須在媽媽和寶寶的命「孕」中做出痛心的割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呼吸中止罹這病機率高 市民免費檢查

呼吸中止罹這病機率高 市民免費檢查#檢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枕邊人睡覺直打呼,不只你睡不好,他的健康也可能出問題。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推估,台灣至少有100萬名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而大部分患者都會打呼,睡再久醒來還是沒精神,而且大增心血管疾病及猝死風險。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喉科主任李立昂醫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造成病人血氧過低、缺氧的情形,還會影響全身系統及白天精神狀況,據研究發現,病患將來發生高血壓的機會是常人2倍以上,中風機率是1倍以上,而發生心肌梗塞的情形甚至高達到數十倍。市聯醫推居家睡眠檢測 導線較少檢測更方便然而打呼不代表就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篩檢就很重要。日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舉辦一場《名醫面對面》深度剖析疾病背後的潛在風險,也在婦幼院區及和平院區推行免費的「居家睡眠檢測」服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黃弘孟院長表示,一般市民到了市聯醫,耳鼻喉科門診可以協助安排居家睡眠檢測,另外,院方也在諮詢台上提供疾病相關資訊, 民眾經過衛教團隊教育使用方式後,就能回家自我檢測。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耳鼻喉科徐欣健醫師說,睡眠呼吸中止症若是到醫院做檢查,檢測項目會比較多,包括腦波、心電圖、肌電圖等等,還會貼上很多導線,需要在醫院過夜,睡眠環境可能不熟悉,且排隊等候時間長,1到6個月不等。市聯醫推出居家睡眠檢測,是希望可以便利民眾,透過3條導線,就能檢測出主要的項目,進而更有效率地初步判斷檢測者是否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李學禹理事長坦言,居家睡眠檢測已經是目前台灣的趨勢,因為能早期診斷,才更有助於早期治療。這些民眾都是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能在早期發現後就接受治療,對於整個政府後續重大疾病衍生的醫療預算降低也有幫助。男性、肥胖族罹病風險高 2020年底前台北市民免費檢查以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為例,男性、肥胖、脖圍粗都是高風險群,也可能因此造成莫名高血壓或血壓難控制,治療方式以非侵入式正壓呼吸器為主,其他還包括止鼾牙套、手術治療等等。戶籍於台北市的民眾,即日起到2020年12月31日為止,每週一、三、四上午能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及每週四下午在和平院區,免健保及掛號,就能做居家睡眠檢測。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不要忽視「高呼聲」背後的警訊。(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換水大腸鏡檢查 可增加瘜肉發現率

換水大腸鏡檢查 可增加瘜肉發現率#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大腸鏡檢查是預防大腸癌和切除大腸息肉的重要方法,但因為檢查時的不麻醉檢查疼痛難忍,造成可能無法完整檢查至盲腸,使很多人不想做檢查及追蹤,因此錯失治療時機。為改善大腸鏡檢查過程的不適感,醫界不斷改良檢查方式,然而「換水法大腸鏡檢查」經美國腸胃科學會票選為2018年十大最重要進展之一,透過研究證明,換水法可以減少大腸鏡檢查時的疼痛,嘉惠害怕大腸鏡檢查疼痛,但又擔心麻醉風險的民眾,更重要地是,因換水時可以將大腸洗乾淨,不會有東西阻礙醫師觀察腸道狀況,因此可以增加瘜肉發現率,有助於降低大腸癌風險。換水大腸鏡檢查 可增加瘜肉發現率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曾志偉指出,最近這一兩年研究發現,換水大腸鏡除了能增加瘜肉發現率外,更可增加右側大腸的瘜肉發現率,因為右邊大腸通常比較髒,過去的研究顯示,傳統大腸鏡對於左邊大腸癌的預防比較有效果,但由於右側大腸較髒,比較不易觀察,使用換水法後,對於提高右側大腸瘜肉的發現率能有所幫助。換水大腸鏡檢查法 讓腸道更乾淨換水大腸鏡檢查法,其原理是先抽出大腸多餘空氣,再以「一邊灌水、一邊抽水」的方式,反覆灌入乾淨的水、並吸出髒水。過程中不僅能洗淨腸道,讓腸鏡看得更清楚,也可改善病人以往充氣造成乙狀結腸變彎的情況下,大腸鏡通過轉彎處時的疼痛。雖然美國普遍在做大腸鏡檢查時會使用麻醉,不需考慮疼痛問題,但麻醉對於瘜肉檢查的品質及大腸的狀況沒有任何幫助,若是病人事前準備沒做好,也無法幫忙清洗腸壁,而使用換水法,可以提升大腸鏡檢查品質,十分有價值。曾志偉指出,目前大林慈濟醫院也參與國際研究團隊,制定換水大腸鏡國際治療的共識,未來希望能提供短期的見實習機會給其他醫院的醫生,讓這項檢查更為普及,嘉惠更多病患。

7症狀宜早就醫 Hold住口腔癌

7症狀宜早就醫 Hold住口腔癌#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曾因做生意而接觸菸酒檳榔的王先生,自97年發現口腔有腫塊而就醫,從此展開了十一年的抗癌過程,其間經歷了十多次大大小小的手術,但一直無法康復曾一度想自我了斷。後經過台東馬偕醫療團隊的鼓勵與醫師精湛的開刀技術,讓他重拾信心。經十多次手術的王先生,雖然只剩四顆牙齒下巴外形也異於常人,但他勇敢站出來分享自身的生命經驗,呼籲民眾遠離菸檳酒,而一旦發現癌症也要勇敢面對接受治療。若口腔內有白斑、紅斑或粗糙不平 應盡早就醫台東馬偕口顎外科張哲綸醫師表示,近年來積極推動口腔癌癌前病變的發現及治療,在會中表示:癌前病變是漸進式,民眾若發現口腔有白斑、紅斑或粗糙不平,應儘早就醫由醫師為你做詳細檢查,即可能就是癌前病變。在癌前病變階段,我們用二氧化碳雷射予以清除,即可避免衍生癌症及癌症後忍受大手術之苦。口腔癌症狀: 口腔出現不正常腫脹、增厚或硬塊 口腔黏膜上出現無痛潰瘍,超過10天以上沒有癒合 口腔在沒有刺激的情況如剔牙、刷牙,出現不明原因出血 口腔有不明原因的疼痛或麻木 黏膜表面有白色或紅色斑塊 說話發音不清、沙啞,或者舌頭活動受限制 頸部摸到異常硬塊高危險群 應每2年做1次口腔癌篩檢張醫師也以統計數字向民眾呼籲,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顯示, 自71年起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37年高居國人死因首位,而台東縣107年的癌症死亡人數為6百人,其中口腔癌死亡人數54人居惡性腫瘤第三名。台東縣男性口腔癌每十萬人口死亡率更高達44.8%,遠高於全國平均值12.1%(3.7倍)。推論與台東地區農業特性及檳榔相關產業人口之特殊性,及台東縣男性抽菸吃檳榔比率高達五成相關。一旦罹患口腔癌,到第四期發現治療後五年的存活率僅12%,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存活率相對提高,尤其若能在癌前病變前接受處理,還可以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鼓勵民眾若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做1次口腔癌篩檢。台東馬偕癌症中心為守護台東縣民健康,於「12/3檳榔防制日」前辦理這場「檳榔入口健康失守」免費癌症篩檢闖關活動,吸引很多民眾參加趣味闖關遊戲及免費癌症篩檢,會中宣導台東民眾無檳健康生活,並定期接受篩檢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遠離癌症之危害。

久咳勿輕忽 及早檢查免延誤病情

久咳勿輕忽 及早檢查免延誤病情#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陳阿嬤咳嗽超過1個月,以為是感冒到耳鼻喉科診所看診多次,拿了5-6種藥,老人家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藥,吃了手抖、心跳加快、全身不舒服,轉診到醫院進一步詢問病史及安排胸部X光檢查,發現右上肺有病灶,高度懷疑是肺結核,立刻安排隔離房住院,最後確診為「開放性肺結核」。林先生咳嗽超過2週,也自認感冒,去過2-3間診所看診,吃了藥也沒改善,最後因發燒轉診到醫院胸腔科門診,安排抽血和胸部X光檢查發現左肺有病灶,不是單純的肺炎而是「肺膿瘍」,醫師安排住院給予針劑抗生素,住院期間檢查出病人有糖尿病,安排飲食衛教及用藥,病人才逐漸康復。王女士咳嗽超過1週且有背痛情形,遊走在耳鼻喉科及家醫科診所,醫師診斷是感冒及神經痛,吃了止咳藥、止痛劑、肌肉鬆弛劑及抗生素,症狀無好轉且疼痛加劇,經轉診到醫院門診,接受照胸部X光檢查,結果發現肺部有腫塊,住院詳細檢查與切片化驗,確診為「肺癌合併骨轉移」。咳嗽超過一週認為只是感冒?咳嗽原因有很多,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科柯政昌主任呼籲,咳嗽超過一週未改善,建議至大醫院找胸腔科醫師做更詳細檢查。人類呼吸系統以咽喉區分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上呼道簡單指鼻、咽、喉;下呼吸道指氣管、支氣管及肺。一般人若是出現鼻塞、流鼻水、喉嚨痛、伴有耳鳴不適、頭痛及發燒等上呼吸道症狀,可以先到一般內科、耳鼻喉科或家醫科看診,若是有咳嗽、咳痰、咳血、呼吸困難、胸痛伴有發燒現象則是下呼吸道症狀,建議找胸腔科醫師看診。在居家附近診所就醫 若症狀尚未改善就應轉診至大醫院詳細檢查柯政昌主任提醒,有鑒於近年中央健康保險署大力鼓勵分級醫療及轉診制度,呼籲民眾看病到厝邊診所,若症狀尚未改善或到診所看診超過2次以上,經治療仍持續存在且超過一週,許多基層醫師也會視需要將病人轉診至大醫院檢查與治療,由胸腔專科醫師診查評估與安排胸部X光檢查,必要時還要安排肺功能與電腦斷層檢查,透過轉診民眾也可優免部份負擔。依疾病嚴重程度不同,病人選擇適合的醫療層級,讓醫療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才能做出正確的鑑別診斷,以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能盡速恢復健康。

免抽血非侵入性 肝臟檢查新利器

免抽血非侵入性 肝臟檢查新利器#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肝臟穿刺(切片)檢查肝臟纖維化或發炎仍是當前診斷肝病嚴重程度的「黃金準則」,但是大多數人聽到穿刺或切片就害怕,同時肝切片屬於侵入性檢查,有千分之一的出血、感染、氣胸、死亡等風險,且一次穿刺取得的組織只有肝臟整體的五萬分之一,代表性不足並且無法重複施作。因此目前盡量以非侵入性的「肝臟纖維化震波檢測儀」檢查為主,若診斷肝硬化就應立即治療,除非一定要確定肝纖維化的程度或是研究上必須更精確的判定肝硬化嚴重程度,才會以穿刺進行檢查。肝臟纖維化震波檢測儀 為目前臨床檢查運用最多的肝病是國人常見的疾病,年齡(40歲以上)與中度肝纖維化(F2)都是大幅增加肝癌風險的重要危險因子。目前可用來評估肝纖維化及肝硬度的儀器,包括肝臟纖維化震波檢測儀(Fibroscan)及高頻超音波(ARFI, 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imaging)兩種常用的超音波儀器,以及附加特殊軟體之核磁共振造影等,其中「肝臟纖維化震波檢測儀」是目前臨床檢查上運用最多的一種,目前認為其準確度已達九成,幾乎可以取代肝穿刺檢查。此方法是將超音波探頭放在右胸外側下方肋間肝臟位置處,頂端對皮膚表皮施壓,將脈衝波傳導至肝臟,肝臟會出現「反彈波」,以此反彈波來計算肝臟的軟硬程度。亦可測量脂肪肝 但健保未提共給付關心自身肝臟健康,除抽血篩檢,也應了解肝纖維化狀態,及早發現肝纖維化主因並進行治療,讓纖維化停滯不繼續惡化,可大幅降低肝硬化、肝癌風險。中度肝纖維化(F2)以上患者幾乎沒有明顯症狀,難以敏銳察覺早期發現。許多患者就醫時通常已是重度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甚至是肝癌,難以醫治。定期篩檢、及早診斷益為重要。現今此儀器已相對普遍、臨床使用較為廣泛,不少醫院有此設備,但目前健保尚未給付。不過,此儀器只能偵測到皮下2.5 -6.5公分的位置,因此,對於有腹水或肝腫瘤者較無法精準測量。另外此儀器可以同時評估脂肪肝的程度,對於時下盛行率逐漸上升的酒精性肝病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評估與追蹤可提供一個客觀的臨床數據,做為是否介入更積極治療的重要參考。

北市送萬元禮卷 鼓勵女性定期抹片

北市送萬元禮卷 鼓勵女性定期抹片#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107年十大死因,惡性腫瘤為臺北市十大死因首位,又以乳癌、子宮頸癌最威脅女性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子宮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輕忽,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每3年至少應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7成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臺市衛生局與臺灣癌症基金會共同辦理「開心篩 粉樂送」婦癌篩檢活動,邀請知名主持人陶晶瑩與資深媒體人陳文茜,一起呼籲女性朋友「愛自己,多一點」,提醒女性朋友重視自身健康,定期篩檢。北市「開心篩 粉樂送」婦癌篩檢送萬元禮券 總獎金高達46萬元臺北市「開心篩 粉樂送」婦癌篩檢活動,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只要符合以下幾個條件,可至北市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或參加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社區婦癌篩檢活動。1)設籍臺北市2)年滿45歲至69歲或40歲至44歲二等親內(外祖母、祖母、媽媽、姊妹、女兒)曾罹患乳癌3)107年迄今未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者4)年滿30歲至69歲,且106年迄今未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者完成篩檢即可各獲得刮刮卡1張,每個月都有萬元高額禮券,活動總獎金高達46萬元,並且還有超過9,000份窩心小禮,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參加!定期子宮頸抹片 可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財團法人臺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執行長表示,乳癌高居女性癌症發生首位,105年有1萬2,672名女性罹患乳癌,平均每天有近35位女性被診斷乳癌。賴執行長表示「乳房X光攝影檢查」是目前唯一經過大型臨床試驗,被證實能夠有效降低乳癌死亡率的篩檢工具,可偵測出乳房鈣化點或微小腫瘤,及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世界衛生組織實證,女性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以降低2至3成的乳癌死亡率。呼籲女性朋友應每2年定期篩檢、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適度釋放壓力並遠離菸、酒等致癌因子。千萬不要有僥倖的心態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女性為自己健康一定要Do in action。更呼籲大家,政府每年編列免費癌症篩檢預算,臺北市政府又提供這麼多的誘因鼓勵北市女性來篩檢,這種資源千萬不要浪費不用,不要等生病才去治療,這才叫做浪費政府資源,大家應該好好珍惜臺灣的寶貴醫療資源!揪閨蜜一起篩檢 還可抽禮券、好禮再加健身券北市衛生局提醒符合篩檢資格市民為了自身健康,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凡設籍「臺北市」,完成婦癌篩檢(乳房X光攝影或子宮頸抹片),即可各獲得刮刮卡1張,就有機會獲萬元禮券,把握機會儘快完成檢查。8月份起,只要揪閨蜜至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參加社區婦癌篩檢活動,倆人皆可獲得1組健身券,送完為止。

預防乳癌 妳的乳癌檢查只做一半嗎?

預防乳癌 妳的乳癌檢查只做一半嗎?#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在台灣平均每35分鐘就有一位女性確診為乳癌,每天有6人死於乳癌。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底出版的癌症登記報告,乳癌已蟬聯多年的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初次診斷年齡更是相較於歐美國家年輕十歲左右。目前國民健康署針對45歲到69歲的女性(二等親內有乳癌家族史,可提早至40歲),提供每2年一次免費的乳房攝影檢查;透過安全的低劑量X光射線以高解析度的影像品質,讓許多乳癌早期的癌前病變癥兆(如乳管微鈣化、結構不對稱等)無所遁形。乳房檢查常只做一半!台灣本土的大規模數據已經確認,乳房攝影篩檢是非常高敏感度又有效的乳癌篩檢方法,可以降低近4成的乳癌死亡率、並減少3成晚期乳癌的發生。但台灣女性整體的乳房攝影受檢率僅4成,不如其他先進國家過半數的普及度,仍然有很多努力空間。如果因為「忙碌沒注意」、或「聽說攝影檢查會被夾得很痛」等原因而錯失保衛時機。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 揪出腫塊二大利器女性乳房檢查方式只需在月經結束後一週,帶健保卡及身份證到醫院檢查,乳房超音波和乳房攝影,兩者可相輔相成。1)乳房超音波檢查:因台灣女性的乳房組織較為緻密,及乳癌確診平均年齡較為年輕化的狀況來說,乳房超音波檢查就是極重要的加分工具。乳房超音波對於的微小鈣化不敏感,這對大部分早期無症狀之乳房原位癌常無法偵測,因此並不適合單獨作為乳癌篩檢工具2)乳房攝影檢查:乳房攝影都是第一線的檢查工具,它最大的功能在於偵測出「不正常的微小鈣化」,這是早期乳房原位癌最常見的表徵。在影像解析度上,乳房超音波檢查不如乳房攝影來得高,但是它不受年齡限制的可近性、影像的即時性與立體感,更是補足了乳房攝影在平面影像上的不足。為了您的健康,建議45歲以上婦女,除了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也要定期至醫院作乳房超音波檢查,尤其是乳癌高危險群或有症狀的婦女更要提早就醫檢查,及早發現,早期乳癌治癒率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