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

這世上的公主 從來都不是天生的

這世上的公主 從來都不是天生的#獨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很佩服一個女孩,大家都叫她婉兒。當宿舍的紗窗拆下來清洗,晾乾後卻怎麼也裝不回去,大家一籌莫展之際,婉兒看到了,拿起紗窗三兩下就搞定了。完事後拍拍手,不費吹灰之力。當其他女生大加稱讚,問她從哪學來的?她非常詫異的反問:「難道你們從來沒有裝過紗窗?」這句話,問得現場所有女生啞口無言。婉兒會的,還不只這些;她會修電腦、修腳踏車鏈子;水管堵了她捲起袖管就開始處理;出門採購日用品,大包小包的東西,也是一個人拎回宿舍,從不喊累。所以,我們常暱稱她是個「女漢子」。像婉兒這樣的「女漢子」,可不是「假小子」,也不是「男人婆」,更不同於網路上流行的女漢子那種標準──平時或上網聊天口無遮攔,外表不修邊幅。不是所有的「女漢子」都是金剛芭比,「女漢子」的特徵,應該更多是表現在內心,而不是外表。她們化著精緻的妝,穿兩吋半的高跟鞋,但所有苦差事從不拒絕。她們遇事沉著冷靜,不抱怨、不矯情,從來不想這個問題該由誰解決,而是她們自己該怎麼解決。她們外表柔弱,但內心強大;看似弱不禁風,實則能抗八級地震。婉兒便是如此。沒有人理所當然為你付出 包括你父母你說,你想有一個人,能在你逛街累了的時候,一通電話打去他就能跑來把你送回家。你說,你想有一個人,能在你手忙腳亂、事情處理不好的時候,對你說:「放下吧,我來。」你說,你想有一個人,能在你無聊寂寞的時候,耐心回應你的任性和撒嬌。你說,好羨慕那些大學一畢業就結婚的女生,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始終有一個人站在她身邊,給她幫助,給她溫暖。但是,女孩們,請記住,沒有誰天生就是公主。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理所當然為你付出,包括你的父母。你必須學會自己堅強。學會遇到問題時 不是先想著抱怨學會在身邊沒有肩膀可以依靠的時候,自己動手。不要總是想著讓別人來做,如果你不嘗試,就永遠也學不會,也永遠無法進步。人不能總是眼高手低,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扎實向前,才不會跌跌撞撞。學會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是先想著抱怨、發牢騷。不要先糾結於為什麼,不要推卸責任,而是著眼於如何做才能最快、最好的解決問題。抱怨只會讓事情愈來愈糟糕。沒有人喜歡和一個充滿負能量的人交往,這只會讓別人更加對你反感。學會在孤單寂寞、沒人陪伴的時候,找些事情來做。看看平時沒時間看的書報雜誌,或是瀏覽一下國內外新聞以增長見識,哪怕是看一部有意義的電影來充實自己的內心,也好過單純為了打發時間排遣寂寞,在網上尋找所謂的存在感。什麼是真正的「堅強」?在夜裡自己躲著棉被裡抱頭痛哭,第二天起來又和沒事人一樣照常學習、工作。打碎牙齒和血吞,所有酸水苦水都自己吞下肚,一個人默默承受,卻依然微笑著面對生活,積極樂觀的過每一天。什麼是真正的「強大」?不是美若天仙或才貌雙全,不是「男人婆」也不是「假小子」,而是在悲傷、脆弱、失落和孤獨之後,迅速平靜內心,受到打擊遍體鱗傷之後,依舊保持內心的美好與溫暖。不要總把自己當成高傲的公主,只懂得坐享其成。你羨慕那些擁有一個隨時可以依靠的堅實臂膀的女生,你說她們很幸運,她們是上天的寵兒。可你卻忘了,這個世界上,沒有誰天生就是公主。水晶鞋和南瓜馬車都不是平白無故得到的。若不是灰姑娘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的態度感動了教母,她怎麼會有機會在麻雀變鳳凰般華麗的轉身之後,成功找到英俊的王子呢?(本文摘自/從此不再為難自己/發光體文化)

父母的放手課題!養成孩子的獨立自主

父母的放手課題!養成孩子的獨立自主#獨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在,艾文帶著兩個兒子住在阿姆斯特丹,都市區比她兒時生活的寧靜村莊熱鬧許多。兒子還小的時候,她擔心車輛會對他們造成危險,所以當他們在外玩耍,她會定時查看他們的位置。不過,現在艾文說:「我覺得讓孩子擁有和我們小時候一樣的自由很重要,在父母的視線之外玩耍也很重要。」荷蘭小孩升上中學後必須獨立自主她的長子萊斯八歲時就開始自己騎車去練習網球和曲棍球,他有支老舊的手機,可以在結束練習要回家時打電話給母親。現在萊斯已經十歲了,有時會自己先從學校回家等父母回來。外婆寶琳補充說:「你必須讓小孩培養責任感,不然他們長大之後會不知道該怎麼辦。」仔細想想,我發現荷蘭小孩升上中學之後必須要獨立自主,其實是有現實層面的原因:這個年齡層並沒有課後社團,因此父母會希望他們自己上下學,並且獨自顧家等待父母下班。自從艾文的兒子滿九歲和六歲,他們在白天就必須自己顧家約一小時。艾文還沒試過讓他們在晚上顧家,不過這是明年的計畫,她說:「當然,要是出了什麼差錯,我一定會非常自責。」在英國,儘管沒有規定在特定法定年齡以下的孩子不能獨自在家,但如果法律判定此舉對孩子造成危險,家長可能會因此被起訴,也確實有這樣的案例。至於什麼情況足以造成危險,仍然是懸而未決的爭議點。最近,一位家裡有小孩的英國朋友告訴我,他的鄰居語帶威脅的說,如果他再讓六歲的孩子獨自在前廊玩,就要通報主管機關 ──這種狀況在荷蘭人眼中簡直是荒謬。寶琳說她有告訴女兒該怎麼在失火時逃出房子,由於他們的房間位在閣樓,遇到緊急狀況可以用繩梯從窗戶爬出去。有一次,寶琳和丈夫出遠門到阿登(Ardennes)度週末,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則待在家中。結果青少女艾文生病了,當時還沒有手機,無法輕易聯絡到父母,不過艾文的姊姊主動打電話給醫生,單靠自己的力量便順利解決了問題。顯然,寶琳是個稱職的母親,教出了懂事又自立的孩子。學著放手確實,在現代荷蘭繁忙的市中心,可以騎單車的孩子比較少了,整體社會風氣也偏向多保護孩子一點,不過和英美家長過度保護的焦慮心態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這一代的荷蘭家長都是在沒有大人陪同的戶外活動中成長,而現在他們也有意試著讓自己的孩子享受一樣的童年。因此儘管我訪問過的荷蘭家長確實會擔心小孩在水邊玩、跑到樹林裡,或是在擁擠的單車道上騎車,他們還是試著客觀面對自己的恐懼,避免自己不合理的約束或限制孩子。從外人的角度看來,這可能是種隨性又放鬆的育兒方法,但事實上,對於這些家長們來說並不容易──他們必須主動做出決定,為了孩子著想,而放下自己的恐懼。就我的觀察,荷蘭父母並不是沒有意識到潛在的危險,警覺的程度並不亞於英國的父母,他們只是選擇用比較冷靜的方式去面對。我每週去上瑜伽課都會接觸到「放下」這個課題,今天班上只有三位母親,每個人的孩子都即將面對全新的挑戰: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媽媽,她十八歲的兒子剛剛踏上旅途;有一位年輕的媽媽,兒子才剛上小學:而我兒子則是剛升上中學。我們討論到將來要面對的變化,年紀最長的媽媽說:「孩子每踏出一步,我們就要學著放手。」她說的沒錯。(本文摘自/荷蘭式教養:自由開放X適性教育X簡單生活,打造快樂家庭的13個祕密/大好書屋)

自己解決 開放面對問題的能力

自己解決 開放面對問題的能力#獨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今天的課程是要去大安森林公園找陌生人玩遊戲。宥辰一聽到,立刻「麼?」、「真的假的,今天是要去教室外面玩?」,他簡直樂呆了,講話的聲音,完全高上八度,尖銳而興奮的語調,不斷的從他嘴巴裡,興奮得冒出來、冒出來,直到要步出門口,打開鞋櫃的那一剎那。孩子缺乏安全感 都是家長造成的「我們不帶家長去嗎?」像這種「原本要出門的興奮一下子全不見了,語氣透露著擔心,好像少了家長跟出門,自己連呼吸都有困難」的情況並不誇張,此時的宥辰非常非常缺乏安全感,想著萬一出門等一下口渴怎麼辦?萬一待會肚子痛怎麼辦?還可能會在半路踩到個石頭,摔個狗吃屎怎麼辦?這些孩子的擔心也表示,平時孩子只要一個眼神,一聲唉唷,家長就會立刻填補孩子的憂心。或是當孩子「看起來」有一絲危機要發生,家長就會立即出聲「不可以」,神之手隨時駕臨,保護無所不在。或許這很像是平常總是會帶著導航出門的,今天導航送修了,開著車子在路上,突然感覺到的那幾許徬徨。缺乏經驗 會對新事物感到憂心想像一下,如果一個孩子身邊就像有一個隱形防護罩,一切的危機跟嘗試都被阻隔在外,平常孩子感受不到真實事件發生的自然結果,缺少自主機會,一切都有一個人在旁邊嘮嘮叨叨,管東管西;然後突然有一天,孩子可以離開保護罩探索真實與新鮮了,這可真是一個天大的禮物,從天而降。不過,當真要拆開禮物,除了興奮,還真有點膽怯,他們膽怯的是,究竟這個禮物該不該拆?過去從沒發生過這種事情,萬一裡面是一個炸彈,那怎麼辦?或是什麼噁心的東西,不對!搞不好根本是一個「恐怖箱」,才不是什麼禮物咧!遇到第一次發生的問題,不安跟緊張、需要別人幫忙的念頭快速浮現腦袋,這似乎是每個人遇到緊張焦慮時,都會有的共同反應。然而這樣的狀態愈多,也愈表示,孩子的自主機會太少,缺乏生活經驗,因此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孩子雖然感覺到快樂,但是很快的時間之內,孩子又會擔心自己沒有能力解決接下來將發生的問題,因此在面對到快樂的同時,突然又會快速的轉進憂傷。遇到這類型的孩子,爸媽該怎麼做?1) 多讓孩子擁有生活自主嘗試機會/例如:自己收書包、吃完飯自己收碗盤、自己洗碗。給孩子多一點打理生活的機會跟時間,甚至故意把生活中的問題丟給孩子,例如:爸爸媽媽突然口好渴、腳好痠,怎麼辦?讓孩子試著去解決問題,爸爸媽媽會發現孩子能做的事情變多了,獨立性也變高了。提醒爸爸媽媽,在開放孩子自主經驗的同時,請不要一直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現在又做對了什麼?又拿捏、問題的衡量。如果不管孩子怎麼做,都是得經過家長的頭腦來判斷好壞,孩子是沒有學會自主能力的。2) 開放孩子的真實生活經驗/事件發生的當下,可以提醒孩子等一下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但也可以連提醒都不要),但請絕對不要干涉孩子的行為,讓孩子體驗真實結果。好比當孩子在椅子上扭來扭去,眼看手上的布丁就要打翻了,爸爸媽媽可以提醒孩子:你一直扭來扭去沒有坐好吃,我擔心等一下布丁就會翻倒了。但請不要直接移動孩子布丁的位子,或是幫他把椅子拉遠一點。就坐著看孩子打翻布丁,並且教他如何承受這個後果,怎麼自己解決。(當然,如果你已經忙到快斷氣了,那就先照顧好自己吧!)當孩子的真實生活經驗增加,獨立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多,遇上自己沒有接觸過的事物,孩子會更願意自己試試看;這個時候你將發現,面對到雀躍機會時,孩子不再快速轉變成憂傷、焦慮,而是會顯得興奮、快樂(當然也還是會有緊張),因為此時的他,已經深深的相信,他有能力可以掌握自己,也相信自己能在過程中表現得很好,展翅高飛。(本文摘自/孩子的天才,需要蠢事許可權/大寫出版)

成為好父母前 要先對自己負責

成為好父母前 要先對自己負責#獨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常常忘了,陪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自己也在長大。初當父母時,我開始慌了,不知怎麼扮演好這個角色?陪著荳芽姊妹長大,從幼兒階段到青少年階段……兩個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不一樣、行為模式不同,對我來說,就像每天都在面對新考題,而且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只能邊走邊看,有時茫然,有時驚喜,有時憤怒,有時傷心,這就是真實的家庭生活。把陪伴孩子「玩樂」認真經營從小到大,我們都被賦予了某種期待,那是人生最無奈的現實,但我對生命有更深刻的期待,希望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因為喧囂,我開始尋找寧靜;因為挫折,讓我更加懂得珍惜。小時候總是活蹦亂跳,快樂似乎是我天生的祝福與禮物;不過我也是個很晚開竅的人,成績平平,各種挫折不斷,卻總是遇到貴人,絕地逢生,是許多人眼中「傻人有傻福」的基本典型。這股傻勁後來轉換成一種熱情,讓我努力去追求自己的興趣,從不放棄自己的目標。當了媽媽之後,卻成了非典型的母親,把陪伴孩子「玩樂」當作重要的家庭生活內涵來經營。我更知道在真實的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挫折與無奈,就像行駛在大海中的船隻,總會遇到風暴,若要船上成員齊心去面對一切,就必須有更多情感的凝聚。最大的挑戰在於理解孩子不同特質陪伴孩子,帶孩子去認識我所愛的大自然,與她們分享我所知道的土地故事,是我最擅長的部分。孩子感受到我的熱情,自然而然會耳濡目染;但是她們畢竟有著不同的靈魂,我所愛的一切,孩子不見得會照單全收,衝突也在所難免。而我經常為此擔心或是懷疑,多年來,發現最大的挑戰就在於學會如何理解孩子不同的特質、如何讓自己放心、如何真正相信孩子……甚至,我們得學著放手,在一旁看著她跌跤,陪著她流淚,再陪著她建構自我,重新出發。要對孩子誠實表達自己很慶幸因為從小帶著孩子到處遊山玩水,讓我和孩子擁有深厚的親密關係,女兒即使進入了青春期,仍然願意和我討論她的各種想法。雖然我們也經常吵架,但我總是非常誠實地表達自己的無助與擔憂,讓女兒知道我的不完美,同時也明白我是如何深愛著她。基於這份信任與情感,比較能夠以同理心來面對彼此的差異與期待。王浩威醫師閱人無數,也輔導過許多親子家庭,他說:「沒有一個家庭是沒問題的,但是父母必須在其中學習成長,變成一個更成熟的人。不要以為孩子不成熟,其實有更多『沒長大』的父母。」父母也要照顧好自己的心靈為人父母要盡量讓自己變成更美好的人,在我看來,首先是讓自己成為獨立快樂的人;我最怕碰到那種一天到晚告訴孩子自己為他犧牲了多少夢想,並不斷要求孩子以成果或成就來作為報答的爸媽。孩子要尋求自己的人生,父母也要掌握好自己的人生,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是本能,也是天職,但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卻是更重要的功課,要成為好父母之前,要先成為對自己生命負責的人。(本文摘自/沒有牆壁的教室/時報出版)

迎接孩子獨立 先打好心理預防針

迎接孩子獨立 先打好心理預防針#獨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給身為父母的你:我們都是一邊長大,一邊遺落某些幼時曾有過的夢想或願望,這些失落,或許是因為能力的限制,環境的不允許,或是經濟方面的不足,帶著這些遺憾往前走,直到有一天,當我們成為「父母」,有些人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曾經有過的夢想有機會實現,並在孩子身上投射我們自己的期待,渾然忘記: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非我們用來填補遺憾與失落的工具。孩子聽話 容易使我們忽略他們的聲音孩子,更不是我們的「事業」,別把他們當成事業來經營,尤其是當孩子乖巧、聽話,更容易使我們慣性忽略他們的聲音,而只專注在我們自己身上,他們有自己的成長議題得面對,也會有自己的生涯、婚姻與家庭,這些課題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路走來,我們都深刻有感,卻總在面對稚幼的孩子時拋諸腦後。順從與聽話 容易讓父母誤以為沒感覺給身為孩子的你:相對的,親愛的孩子,我也希望你能明白:很多時候,父母以愛與保護為名,實則出於他們自身的焦慮,並不自覺強加他們的價值觀在孩子身上,走在他們以為安全舒適的軌道上,但他們沒有能力覺察,導致你需承受這些不合理的期待,以及他們的失落。基於對父母的愛,你選擇順從、聽話,默默承受這一切,卻讓自己越來越辛苦,因為,順從與聽話,容易讓父母誤以為你喜歡,或是你沒意見、沒感覺,日積月累下來,反倒愈加鞏固他們「慣於主導孩子生命方向」的互動模式,以為這樣對子女是好的,並且越來越難加以鬆動。強化父母心理 親子間減少衝突與傷害隨著他們日漸老邁,適應與調整能力也會漸弱,若此時才被迫去面對子女的不順從,不也是種殘忍?就像我在諮商室裡時常被問到:「我這樣做,對我爸媽會不會太刺激?他們承受得了嗎?」而我,通常會反問:「如果你什麼都不做,1年後的他們,會有辦法承受嗎?」子女,往往出於好意,不忍父母難過與失望,所以不敢跨出那一步。然而,假使「獨立自主」是你期盼的道路,那麼或許真正該思考的是:可以如何幫父母打「心理預防針」,強化他們的心理準備度?即使無法以優雅的姿態面對孩子獨立紀念日的到來,至少親子間可以少些衝突與傷害,甚至避免如同上述故事中的孩子與父母那般,付出過大的代價,招致我們最不樂見的「雙輸局面」。 (本文摘自/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寶瓶文化出版) 

愛不缺席 別讓父母變成代名詞

愛不缺席 別讓父母變成代名詞#獨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親情本來是一道有形的牆,自靈魂降生到脫離母體子宮,剪斷臍帶,打破第一道牆面,嬰孩成了一個獨立的人,也建立起無形的家庭關係,於是有了父親、母親、兄弟姊妹。感覺不到愛 逃避血緣上的意義親情從來無從選擇,而且不代表情感的自動延伸,它需要不斷地嘗試和學習。但是,很多人忘了怎麼開始?為何繼續?如何面對?當我開始築起牆面,選擇逃避一切血緣上的意義,其中有著千千萬萬的迫不得已……活著到底是怎麼樣的一件事呢?我看著父親,思考這類無以名狀的問題,試圖從破碎的親情中,看清生命的本質。心裡滿是問號 和母親之間只有沉默「稀尹,妳爸進醫院,跟媽媽回去!」混亂的一天,從媽媽出現在教室門外開始。母親只簡單說了這句話,然後站在門口等我出來,我急忙把所有東西掃進書包,奔到媽媽身邊,媽媽瞧我一眼也不瞧,就邁開大步,我還得小跑步才跟得上。親情是什麼?在前往醫院的車上,我看著有點熟悉又陌生的母親,還真不知道。母親穿著一件長袖T恤、黑長褲、黑外套,映著暗沈的臉色;她嘴唇緊抿著,雙手環抱胸前,死死瞪著前方,眼神透出來的絕望,像是無底洞一般,把我也跟著拉下去。我背著書包,肩膀挺直、手放在膝蓋上,心裡滿是問號,一句話也不敢說,和母親之間只有沈默。當愛變成恐懼 父母只是代名詞也許沈默是最好的存在吧,在母親消失這麼久以後。若是連這些都沒有,那還真是什麼都不剩。懂事以來,父母只是個名詞,只有在爭吵的時候,恐懼令人正視他們的存在。「要走就走啊!永遠都不要回來!回來我打死你!」「我再也不會回來!」躲在牆角的我,直勾勾地看著父母親冷戰、對峙,像兩隻被困住的野獸,把挫敗鬱悶化成激烈的言語,將怒恨摔在地上。這些在眼前血淋淋上演的戲碼,不是八點檔,而是生活中的劇情。在我幼小心中所不解的是,到底是怎麼樣的深仇大恨,讓原本因相愛而結合的兩人,反目成仇?若是如此,這世界還有愛嗎,或者,這就是愛?<尋路線索>˙仰望星空,再多的失意都能夠迎風而散,相信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壓力化為恐懼 愛的反面是忽略「說!爸媽離婚,你們要跟誰住!」這不是問句,而是極度尖銳的攻擊。爭吵的最後,問題永遠回到我與哥哥身上,好像孩子才是始作俑者、混亂的根源。弱小的膝蓋在崩裂的親情之前,逼得我只能俯首,祈求著脆裂的愛,能夠在一覺醒來之後,什麼事都沒有。龐大的壓力形成最深的恐懼,每晚在夢裡化成厲鬼或惡魔驚嚇著我,孤立無援的我,無能為力。有人說,愛的反面是恨。但是年紀小的我已經知道,愛的對立面是──忽略。婚姻失敗 父親對情感更加忽視 比起母親,父親卑微消極的形象、情感的忽視,似乎更加沈重。記憶中的他,幾乎不說話。婚姻失敗之後,他最常一個人坐在餐桌前默默喝酒,暈黃的燈光下,人影顯得更加單薄萎靡;有時一出門就消失,直到隔天早上,才看見他在房裡睡著。父親永遠都說很忙很忙,即使不知道做了什麼事情。一開始的他是不是就這樣,我不知道,只是懂事以來,一天之中和父親說話的機會,指頭數得出來。不斷遷徙 成為愛的遊牧民族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父親是善良的,只是小時候的我,不懂。不懂屬於他的逃避,把喝酒、忙碌當成保護傘,卻只是保護了他自己,把周遭的人推入更深的旋渦之中。為了逃避母親,他將孩子當成籌碼,拒絕她的探視權,也讓我徹底失去母愛;為了逃避現實中失敗的婚姻,他怪罪一切,用消極代替溝通,把孩子送往親戚家,眼不見為淨,似乎才有辦法稍解挫敗。因為如此,我從大伯、姑姑、外公外婆家裡全住上一輪,搬家、轉學成了家常便飯。不斷遷徙的我,和誰都無法建立美好的關係,成了愛的遊牧民族,永遠被拋在界外。<尋路線索>˙當流下的眼淚都能化為一顆顆珍珠,鑲在走過的每條崎嶇彎道,尋路之旅就能變得不那麼孤單。(本文摘自/迷路回家:生命為我拐了許多彎/博思智庫)

別剝奪孩子獨立的機會!3件事父母最好不要做

別剝奪孩子獨立的機會!3件事父母最好不要做#獨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將孩子視為自己(認為是自己的分身)、否定或攻擊孩子與生俱來的長相及人格、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等,都是父母絕對不能有的想法。不管孩子再怎麼幼小,他就是個獨立的人。如果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就算是為了孩子好而採取的行動,也可能不符合孩子的需求。以下所列出的事項更要特別避免。1)將父母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我希望他變成這樣」、「我希望他做這個」,像這樣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並不是健康的心態。當然,我們可以理解爸媽就是因為重視孩子,對孩子的將來有所期待,才會有這樣的想法。但站在重視每個孩子自身的想法與個性、培育孩子內心的角度來看,還是要盡量避免。2)過度保護孩子/爸媽預先為孩子做太多事、給孩子太多「你要這樣做」的細微指示與命令、老是為孩子收拾善後等,對孩子來說也不是件好事。不讓孩子做他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是種過度保護,也可說是爸媽為了自己方便,出自「想快點把事情完成」的想法而產生的行為,並不是真正疼愛孩子。孩子隨時都想挑戰比現在的能力更困難一點的事物,所以會經歷很多失敗;也因為一步步的挑戰,孩子才能更加成長。應該讓孩子知道「失敗的話,這樣善後就可以了」、「下次這樣做就對了」,讓他學習承擔後果與責任,以後孩子才能自立。經過多次從錯誤中學習的經驗後,當孩子成功時的那種成就感,會為他帶來自信,也能提升他的自我肯定感,請爸媽不要從孩子身上奪走這麼重要的學習機會。3)過分情緒化/當爸媽太忙、精神太緊繃時,務必注意,不可把孩子當成宣洩情緒的出口。不要讓氣話脫口而出,而是先閉上眼睛、深呼吸,思考究竟該說什麼。有話跟孩子說時,也請先自己演練一下聲音的大小和語氣,再以冷靜的態度對孩子說話。若無論如何都無法抑制自己的怒氣,可在確認孩子處於安全環境下,先暫時離開現場,整理一下情緒。此外,爸媽也應特別注意,不要被當下的情緒影響,而以陰晴不定的態度對待孩子。比方說,孩子有話想說,你有時間就會好好地聽,沒時間則對孩子非常冷淡──這樣的態度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就算沒時間聽孩子說話,也要先告訴他,你有聽他說話的意願,只是現在情況不允許。就算是「親子」,孩子也是個獨立的人,請不要否定他的人格。(本文摘自/走進孩子的心/大好書屋出版)

樂閱讀/保持一點距離 讓孩子不孤單卻很獨立

樂閱讀/保持一點距離 讓孩子不孤單卻很獨立#獨立

擔心也要適度,別讓孩子依賴成性。我對「教養」的定義是:「將孩子養育成自立的人」。或許這是我在閱讀過的眾多育兒書籍中曾經看到的話。當孩子過了整天只會睡的新生兒時期後,我心中隱約浮現出「自立」這個關鍵字。自立是什麼?其實就和動物一樣。以動物園裡的母獅子為例,母獅子會待在離小獅子有些距離的地方。牠們看起來好像在打盹,刻意不和小獅子黏在一起,其實目光從沒離開過小獅子。只要小獅子一有什麼動靜,牠們就會立刻衝上前去。像這樣,在一旁盯緊孩子,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好好地成長、自立。雖然腦子裡是這麼想,但也只是從書上讀來的知識,腦中的知識和實際的行動本來就很難合而為一。實際上,我就是過著和孩子幾乎形影不離的生活。因擔心而管太多,孩子始終學不會「獨立」。由於我還有在做些簡單的工作,所以沒辦法24小時和孩子在一起,不過,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會和孩子黏在一起。比起理想中的「母獅子教育法」,我對孩子可說是過分干涉了。因為過度擔心,所以總是忍不住想插手。只是有一點小感冒的跡象,就馬上帶去看醫生。想著「必須讓孩子交朋友」,因此我每天都帶孩子去公園。為了讓孩子快點交到朋友,我甚至代替女兒對其他小朋友說:「你好啊,我們一起玩吧!」姿態變得很低,還跑去請教其他媽媽前輩們的意見。當孩子們在搶玩具時,我其實可以不要管,但是,我就是會忍不住插手,告訴孩子該怎麼解決。雖然腦中想著要將孩子養育成「自立的人」,可是我卻因為管得太多,讓孩子變得無法獨立。儘管知道這樣不對,卻又因為不耐煩或不安,忍不住出手干涉,事後再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焦慮,不斷上演生悶氣的情形。心中所認定的「教養鐵律」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行,讓我感到很痛苦。無法達到理想目標,讓我對自己感到很生氣。隨著孩子的成長,從未有過的煩惱也慢慢浮現,我開始感受到養孩子的艱辛。於是,我的育兒生活開始出現煩惱。 (本文作者/江藤真規)(摘自/平凡媽媽教出會唸書的孩子/采實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