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38週孕婦「產程痛較久」堅持催生,怕病危阿公等不及的最後心願,讓醫也心軟

38週孕婦「產程痛較久」堅持催生,怕病危阿公等不及的最後心願,讓醫也心軟

文.整理/游資芸 圖/嘉義醫院院長暨台中醫院婦產科醫師黃元德提供【本文照片經黃元德醫師授權刊登】 為了爸爸最後看孫的心願,孕婦忍痛催生。嘉義醫院院長暨台中醫院婦產科醫師黃元德在臉書分享一位台中孕媽咪的感人故事,她忍著較久的疼痛產程催生,就為了完成爸爸抱孫的願望,讓醫師聽了也感動不已。 黃元德還記得,那一天產科門診很忙碌,一位產檢的孕婦問他說:「醫師,我38週了,假日可以幫我催生嗎?」 他一聽,心裡嘀咕著:「我咧⋯假日吔?」默默地想著,催生不是罕見的事,除了醫療上的必要外,其實大多是人情世事的需求,例如:「有好八字,生個郭x銘、x雪芙,國民女婿羅x鈞的;還是農民曆或星座相剋的……」他說,產科醫師對這種要求,已經見怪不怪,但孕婦還要求「假日」催生,實在有點為難,不過他還是決定內診看看再說。 「哇,子宮頸的條件不好催呀!再等等吧?」黃元德內診後,告訴孕婦:「否則產程會痛比較久喔!」他以為這麼說,就能嚇跑孕婦,沒想到,她竟回答:「我可以的!」 怕外公不能等!產婦再痛也願意忍 「娃娃的外公心臟手術後血管已經壞掉了,現在只能喘著、坐著睡。他最後的願望就是看看自己的孫,我怕來不及……」孕婦邊說邊快急哭了,強調父親病況危急,又喘又水腫無法躺床,只有坐著才能呼吸,讓醫師聽完後,心都軟了。 黃元德評估孕婦腹中胎兒已足月、胎兒各方面指標皆正常,於是便同意讓媽媽週五晚上住院催生。「媽媽強忍著拖長的產程,不敢叫出聲音,終於平安生來了。」產程經歷了20多個小時,期間因開指緩慢,醫師勸媽媽放棄她仍堅持,讓他也感動到陪產婦一同努力,最後順利產下一名體重達3,000克的健康女嬰。 黃元德笑說,雖然整整一天都必須在醫院裡待命,但聽到寶寶宏亮的哭聲及媽媽滿足的微笑,那一刻,所有的疲憊都頓然消失了。醫師評估母女均安,住院3天後就能出院,產婦也笑說,終於可以讓爸爸看孫!想到外公見到孫女的團圓畫面,讓人忍不住淚流滿面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孩子去公園小心「毛毛蟲皮膚炎」!紅疹劇癢嚴重恐休克,沒接觸毛毛蟲也會得!

孩子去公園小心「毛毛蟲皮膚炎」!紅疹劇癢嚴重恐休克,沒接觸毛毛蟲也會得!

文.整理/游資芸 圖/黃柏翰皮膚專科提供 家長帶孩子去公園玩,回家後如果皮膚出現一點一點、紅紅的疹子,覺得癢到不行,甚至有刺痛感,小心孩子可能得到「毛毛蟲皮膚炎」! 「毛毛蟲皮膚炎」患者幾乎都去過公園,不治療恐休克 皮膚科醫師黃柏翰表示,2021年2月出現過許多毛毛蟲皮膚炎的病例,當時僅半個月門診就收到10例病患,患者幾乎都去過公園,徵兆大約在1至2小時內就會出現,通常皮膚會出現大片丘疹、感到奇癢難耐,甚至無法入眠,不得已來就醫。「很多人會以為這是被蚊蟲叮咬造成的過敏,發炎過兩天自己會好。但它嚴重會造成休克,所以若有不適,請儘速就醫,不要亂抓,因抓破皮容易造成傷口感染。」 沒觸碰毛毛蟲,也會得「毛毛蟲皮膚炎」 黃柏翰醫師強調,很多患者或家長聽到這個是「毛毛蟲皮膚炎」時,都會滿頭問號的看著醫師,無法理解自己並沒有觸碰到毛毛蟲啊,為何會感染?每當,醫師在診間請病患回想,這幾天是否有經過草地、公園、修剪樹木花草?「通常大家會睜大眼睛看著醫師說:醫師,你怎麼知道?!但我當天身上沒有碰到毛毛蟲啊?」 事實上,毛毛蟲皮膚炎並非一定要人體觸碰到蟲體,主要藉由「風」當成媒介,把毛毛蟲身上有毒的「剛毛」,吹向空氣中,只要不小心接觸到,就會引發過敏反應,最嚴重可能還會休克。 患者過敏的原因,來自於毛毛蟲身上的「剛毛」帶著毒素所造成。「剛毛」之所以叫「剛」,來自於它的硬度,它甚至可以穿透衣服刺入肌膚。所以,黃柏翰醫師建議,在春天修剪樹木時,最好還是要穿戴防護用具喔。 紅疹劇癢刺痛!毛毛蟲爬過的疹子呈線狀 爸爸媽媽如何簡單辨認孩子可能得了毛毛蟲皮膚炎?黃柏翰醫師分析,感染症狀以分散性的紅斑、不對襯丘疹、膨疹或水泡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毛毛蟲在身上爬過,則這些疹子就會排列成線狀。」此外,疹子的出現,會在接觸到這些「剛毛」後立刻出現,也可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後才產生。「病灶最常分佈的位置為脖子、腋下、四肢內側、腰部及足部,普遍會有劇癢或刺痛感。」 孩子去「這些」地方玩,記得穿薄外套與長褲 並非只有小孩會感染毛毛蟲皮膚炎,大人也會得!黃柏翰醫師提醒,患者皆有去過公園遊玩,或是曾經過草地、修剪樹木花草,或在樹下活動的病史,因此建議參與以上活動時,儘量穿著薄外套與長褲比較好喔。 若疑似感染者,一定要儘速到就近的皮膚科治療,當天的衣服也要趕快洗滌,建議可以熱烘或是陽光曬過。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嬰幼兒也會脊椎側彎!專家建議六個月前應仰睡

嬰幼兒也會脊椎側彎!專家建議六個月前應仰睡

《媽媽寶寶》編輯部 我家寶寶脊椎側彎,這該怎麼辦?台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王廷明表示,新生兒脊椎側彎原因有多,一般認為和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的壓迫,與剛出生的六個月睡姿有關,為避免造成斜頸、頭形異常、髖關節脫臼等,建議讓寶寶維持仰睡,讓脊椎發育正常,還可避免嬰兒猝死症。 「小寶寶也可能脊椎側彎」王廷明說,嬰幼兒脊椎側彎是指3歲以前診斷的脊椎側彎,比率相當低,男孩反而比女孩多,比例約為3:2,而四分之三以上屬於左側的側彎。 一般來說,簡單的X光檢查即可確定診斷,並可評估其癒後情形,針對脊椎側彎角度大於40度以上的病患,需要核磁共振造影檢查(MRI),以排除脊椎病變的可能性。如果側彎角度在25度至30度之間,考慮背架或石膏固定治療,必須整天使用,石膏固定治療效果較佳。 至於,必須開刀治療的小病患很少,除非側彎角度大於45度以上,追蹤的過程中發現角度有惡化的情形,並考量病患整體發育與內臟機能壓迫的情形下,才會考慮開刀,原則上採用非脊椎融合手術。 王廷明表示,許多家長得知寶寶脊椎側彎,相當緊張,認為孩子可能因此長不高,事實上,3歲以前的脊椎側彎,除了某些脊椎病變之外,九成患者會自動痊癒,通常建議持續觀察即可,家長不需過於緊張。 此外,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仰睡新生兒仰睡,除了可以使脊椎發育正常外,也可以避免發生嬰兒猝死症,建議家長多多注意寶寶的睡姿,才能讓寶寶良好發育。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幼兒染疫最怕「引發併發症」!台大醫師:孩子落在兩大年齡層重症率高!

幼兒染疫最怕「引發併發症」!台大醫師:孩子落在兩大年齡層重症率高!

文.整理/黃煜嵐 新北幼兒園新冠確診持續擴大,部分學校已經採取停課機制,而稍晚指揮中心也將在記者會上公布,孩子們感染的病毒,是否與惡名昭彰的Delta基因序相同。 目前疫苗的注射族群,並未涵蓋12歲以下的孩童,導致很多家長都十分擔心,自己每天送孩子去上學,是否是正確的選擇,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的窘境,無形之中造成好大的心理壓力。   雖然兒童染重症機率低,但易有「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 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表示,雖然無論國、內外皆顯示,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後多為輕症,重症、死亡跟後遺症的比例都比成年人低,但我們要別注意的是「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這容易讓孩子引起心臟併發症,要格外小心! 根據李醫師在節目「年代向錢看」中指出,0到18歲感染新冠病毒的孩子們,以1歲以下的寶寶,和17~18歲間的青少年,這兩者重症死亡比例較高,其他中間年齡層相對較低,大部分都是輕症。 而兒童染疫會有一種與成人不同的是,有不少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簡單來說,就是身體自體免疫激化,會引起心臟的併發症。而且新冠病毒會造成血管發炎、血栓,嚴重的話更會影響到全身器官,當血管栓塞在腦部的話是最危險的情況。   神經系統受侵犯,孩子智力、人格、運動功能皆可能變化 國外也有些研究也發現,神經系統受到侵犯的寶寶,會留下不少後遺症,包括:智力、人格、運動功能等皆會與染疫前不同。而幼兒染疫的症狀與成人有什麼不同嗎?李醫師根據統計後給出答案,他表示與成人並無太大差異,但寶寶腹瀉比例會比成人高約10%左右,但一般還是以呼吸道症狀為主。 但若孩子的年齡層較低,不太能自己表達不舒服的症狀,像新冠病毒會造成嗅味覺異常、喉嚨痛等,很容易讓爸媽認為是一般感冒,因此在這個比較緊張的時期,爸爸媽媽要多留意回想一下是否有接觸史、地緣,又或是確診足跡的重疊。已有消息指出,昨日台大麻醉師確診個案,該染疫來源是因為與新北幼兒園確診的孩子同住一個社區。 因此,以目前的情況判斷,若一有懷疑就不要猶豫,馬上帶孩子去做檢驗。因為現在仍有社區感染的風險,不要把所有的感冒都當成是一般輕微的病毒感染,不緊急處理的話,可能會成為日後的破口,讓病毒散播開來!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愛吃漢堡、薯條,5歲女孩胸部竟提早發育

愛吃漢堡、薯條,5歲女孩胸部竟提早發育

文/《媽媽寶寶》編輯部 採訪諮詢/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侯家瑋 五歲小花是個愛吃漢堡、薯條、雞塊等速食的小胖妹,最近媽媽幫她洗澡時,意外發現,胸部已開始發育,驚覺不對勁,就醫檢查發現,小花骨骼年齡已八歲多,骨骼生長快速,大於實際年齡,如果沒有妥善處理,恐出現性早熟,長不高、初經提早。 什麼是性早熟?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侯家瑋解釋,女生八歲前出現任何一個第二性徵的表現,例如乳房發育、長陰毛或腋毛、月經來潮、突然快速長高;男生九歲前出現睪丸發育、長陰毛或腋毛、突然長高、變聲等現象,就屬於性早熟,看似發育比別人快,但最後反而矮人一等。 一般來說,性早熟可分為中樞性性早熟、周邊性性早熟等兩大類,前者係因中樞神經的病變造成,如腦傷(腦性麻痺、腦炎)、惡性或良性腫瘤所致,但大部分找不到任何腦部病變,治療方式是打抑制性荷爾蒙製劑,讓男性激素及女性激素恢復到青春期前的濃度,緩和第二性徵的進展。 至於周邊性性早熟則較少見,主要跟某些疾病有關,如腎上腺、卵巢或睪丸長腫瘤、卵巢囊腫等,或是誤接觸或誤食雄性或雌性荷爾蒙藥物導致,例如誤食口服避孕藥。  如何確診性早熟?侯家瑋醫師建議家長,幫忙孩子記錄發育狀況,例如身高體重紀錄,以及何時出現第二性徵,例如女生胸部發育,或是男童睪丸變大,通常後者較難以察覺。 一般以X光檢查左手,觀察骨齡是否超前實際年齡,並以抽血檢驗性荷爾蒙濃度,以骨盆腔或陰囊睪丸超音波,來了解性器官發育狀況,以及可能隱藏的病變。 無論是中樞性或周邊性性早熟,目前治療成效都不錯,包括注射性釋素相似物,或是服用雌激素轉化酶抑制劑,輔以飲食控制調整、避免過重、停止接觸外來的荷爾蒙藥物等,以改善性早熟。 如何預防性早熟?侯家瑋醫師提出四大密招,首先為均衡飲食、多運動,預防孩子肥胖,臨床證實,肥胖者容易出現性早熟,建議小朋友少吃油膩食物及甜食。 再者,孩子不可亂吃補品、藥膳,或是長期食用富含性荷爾蒙食物,侯家瑋醫師指出,山藥,蜂王乳、雞皮或雞屁股等食物因富含雌激素,都可能促進早熟,「吃得太補,反而揠苗助長。」 第三則為了解並避開環境荷爾蒙,體內的塑化劑濃度愈高,性早熟愈明顯,建議民眾少用塑膠玩具、容器、含香氣的生活用品,避免使用亮光漆。使用電器後,應拔掉插頭或關掉延長線開關,才不會因發熱,而釋出塑化劑。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應避免接觸「泛情愛化」資訊及情色視覺等刺激,如果孩子常看愛情影片或小說,就可能加速學童性發育,為此,兒少法就規定,校園周邊200公尺內為賭博、色情、暴力特種行業「禁區」。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幫寶寶洗澡囉!但你有這些疑難雜症嗎?

幫寶寶洗澡囉!但你有這些疑難雜症嗎?

文/高凡淳 採訪諮詢/新店耕莘醫院新生兒中心護理長馮鈺婷 寶寶需要每天洗澡嗎?肚臍該如何清潔?要使用沐浴產品或清水洗澡?這些都是新手爸媽經常遇到的狀況,以下整理出6大洗澡問題,由專家為您一一解答。 寶寶需不需要每天洗澡? 有些爸媽會覺得新生兒最常待的環境就是家裡,還需要每天洗澡嗎?新店耕莘醫院新生兒中心護理長馮鈺婷表示,即使寶寶不需外出,但身體仍會分泌油脂,且每天都有大、小便數次,若清潔不適,寶寶可能會有泌尿道感染等問題,因此,原則上希望寶寶能夠每天洗澡。 至於擔心冬天氣溫低,寶寶洗澡容易感冒,馮鈺婷護理長提到,可利用暖氣來控制室內溫度,建議保持在24~26度,就不用擔心寶寶冷到問題。她補充說明,其實寶寶很喜歡洗澡,泡在水裡的感覺,與在媽媽子宮內的環境差不多,馮鈺婷護理長也建議,爸媽能利用洗澡時光,幫寶寶按按摩,增進親子關係,寶寶也會更好入睡。 要用沐浴乳洗,還是清水就好? 部分爸媽擔心,新生兒皮膚脆弱,若是使用清潔用品清洗,容易造成過敏,馮鈺婷護理長指出,可選擇天然成份,溫和不刺激的沐浴乳、洗髮精、酵素粉等產品,或單純使用清水洗澡,只要在寶寶洗完澡後,確實將身體擦乾,不要濕濕黏黏的,影響寶寶皮膚的油脂分泌。 馮鈺婷護理長提到,保持寶寶身體的清潔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屁股、泌尿道、會陰部等部位,因為新生兒一天排泄次數多,若是沒將排泄物清潔乾淨,可能會出現感染問題,因此建議還是每天幫寶寶清洗,確保衛生。 洗澡時,該幫寶寶準備哪些物品? 若能在寶寶洗澡前,先將用品準備好,能夠避免新手爸媽手忙腳亂。馮鈺婷護理長提到,換洗衣物方面,建議先將紗布衣跟包屁衣套好,擦乾身體的毛巾、尿布事先鋪好,萬一寶寶哭鬧或是噴尿,才能及時掌控狀況,趕緊處理。 如果擔心寶寶的皮膚比較乾燥,可以準備天然、成分不複雜的乳液,洗完澡後適時塗抹於寶寶的肌膚上,薄薄的一層即可,達到鎖水保濕的目的。另外,也可準備護膚膏,在幫寶寶穿上尿片前,可在屁股上塗上厚厚的一層,避免寶寶因長時間與排泄物接觸,長出疹子,變成「紅屁股」。 至於需不需要幫寶寶準備吹風機?馮鈺婷護理長認為,一般的寶寶髮量並沒有太多,爸媽們確實用毛巾擦乾即可,若是髮量較多的寶寶,可用吹風機吹乾。 寶寶在哪些情況下,不建議洗澡? 有些寶寶在出生時,因為某些疾病例如較嚴重的臍疝氣,身上有開刀傷口,馮鈺婷護理長建議爸媽這時就別讓寶寶洗澡,只要用擰乾的毛巾幫寶寶擦拭身體即可,等到傷口拆線,或是貼有防水膠帶,再視情況下水洗澡。 若是寶寶身體不舒服,尤其是發燒時,許多爸媽會覺得寶寶發燒,是不是不要洗澡比較好?馮鈺婷護理長提到,其實針對寶寶發燒的症狀,可採「溫水拭浴法」,讓寶寶泡在約36℃~37℃的溫水中,不需要使用任何清潔用品,慢慢的降低身體溫度,她解釋,生病並沒有不適合洗澡,只要多留意洗澡時間,清潔完後馬上穿衣,適時搭配「溫水拭浴法」,能幫寶寶減緩不舒服感,也能睡得更好。 寶寶肚臍該如何清潔? 出生時,醫師會將臍帶剪下,只剩一小段留在肚臍上,約7~10天就會自動脫落,臍帶未脫落前要如何清潔護理?馮鈺婷護理長表示,在媽媽出院時,醫院都會發放臍帶護理包,有濃度95%的酒精,還有消毒過的棉花棒。媽媽在幫寶寶洗完澡之後,將消毒過的棉花棒沾點酒精,把臍帶的根部撥開,沿著根部塗繞一圈即可,她也提及,寶寶臍帶附近沒有神經分布,因此媽媽不需要擔心在消毒過程中,寶寶會覺得痛,剩餘的臍帶因為在出生時就使用臍夾夾斷,血液已沒再循環,因此不需特別消毒。 有些寶寶在臍帶快掉時,會有滲血狀況出現,馮鈺婷護理長表示,媽媽不需要過於擔心,若是覺得不妥,可以多消毒幾次。若是肚臍掉了,在洗完澡後,媽媽可利用毛巾輕輕按壓、保持乾燥即可,但馮鈺婷護理長特別提醒,爸媽需注意寶寶臍帶是否有惡臭,或是肚臍周圍開始泛紅,可能是因為爸媽過於緊張,不敢幫寶寶消毒到根部;也有可能是因為尿布把整個肚臍包起來,導致發炎、化膿,若有以上的症狀出現,建議馬上就醫。 若是屁股、脖子出現紅疹子,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有些寶寶喝母奶,會有母奶便,加上排便次數多,屁股的肌膚就容易紅紅的,馮鈺婷護理長建議,若是爸媽時間允許,每次幫寶寶換尿片時,用溫水清洗屁股是最恰當的方式,也可改善「紅屁股」的現象。 脖子則是因為有時寶寶吐奶,或是流汗,在洗澡時又沒能徹底清潔乾淨,因此長出紅疹,馮鈺婷護理長提到,身體髒汙容易藏在身體的皺摺處,在寶寶喝完奶、洗澡時,多用濕毛巾清潔,能降低紅疹發生的機率,若是需用護膚膏來減緩症狀,建議只要塗上薄薄的一層即可。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後腦相連」連體小姐妹分離手術大成功!「第一次對看照」感動所有人

「後腦相連」連體小姐妹分離手術大成功!「第一次對看照」感動所有人

文.整理/黃煜嵐 連體嬰的分離手術本身就非常困難,尤其當連接的器官碰到需要一分為二的時候,更是風險極高,若不幸只能保留一位孩子時,對父母來說更是無比煎熬。 關於連體嬰的成因,目前學術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胚胎一分為二的過程比正常時間晚了一些,於是原本應該是雙胞胎的寶寶,因為只完成了部分的分離,導致成為了連體嬰;另一種的說法為,可能在胚胎分離之後,兩個胚胎的某些部位貼在一起,於是這些身體部分在發育過程中相連了。常見的連體嬰部位多在胸部、腹部或者髖部。 以色列有一對1歲大的連體嬰姐妹,而她們相連的部位在後腦勺,一直以來都如同背對背擁抱的她們,原以為永遠無法面對面見到彼此,再經過專家與醫師的共同努力下,幸運的透過分離手術看到對方!   經歷12小時的艱難手術,手術不僅成功且恢復狀況良好 根據外媒《BBC》報導,為了這次的連體嬰分離手術,以色列的醫學中心特別聘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事前準備好幾個月,包括:將充氣矽膠袋植入孩子頭部,循序漸進延展她們的肌膚、頭骨重建後,以植皮方式恢復女嬰頭部的完整性、為了讓女嬰的家屬們放心,還採用3D虛擬實境模型。 歷經長達12小時的手術後,終於完成姐妹倆的頭皮移植,手術完成後,她們的恢復非常良好。姐妹的整形外科負責醫師表示:「她們目前都能獨立呼吸和進食。」而讓人開心的是,這樣的腦部連體嬰分離手術,全世界只有20例動刀個案,這次手術也是以色列醫學史上第一次。參與的醫療團隊都感到與有榮焉。 也因為分離手術把握孩子發育前的黃金期進行,導致雖有生理缺陷,但若如期康復,身體及認知能力能趕上一般孩子,讓姊妹們可能可以完全恢復正常生活,這也是為什麼醫療團隊希望盡早進行分離手術的原因! 這對雙胞胎姐妹從連接到分離就像一場奇幻旅程,如今終於像是重獲新生,可以「獨立」的面對未來的生活,而他們的父母也對參與這場手術的所有人,感到萬分的感激,自己的寶貝孩子們,終於可以「面對面」看到彼此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期吃這些東西,會影響寶寶膚色?

孕期吃這些東西,會影響寶寶膚色?

文/楊雅亭 採訪諮詢/萬芳醫院營養師魏賓慧 寶寶生出來皮膚黑,難道是媽媽懷孕時吃太多醬油的關係嗎?坊間常常流傳這樣的說法,想要寶寶皮膚白晰,多吃蘋果等食物準沒錯!真的是這樣嗎?營養學家告訴你真正的密秘。 有人說身為孕婦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想像小寶寶出生時的模樣,是否有著一對明亮的眼睛,小巧的鼻子、嘴巴,還有美麗的肌膚呢?有趣的是,眾人都深信,孩子的五官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基因,但是膚色呢?卻有另一番看法。坊間我們經常聽見婆婆媽媽對著媳婦女兒們,傳授如此偏方:「懷孕時吃了沾上醬油的食物,嬰兒皮膚就會變黑;如果經常喝豆漿、牛奶,多吃珍珠粉、燕窩,嬰兒的皮膚才會白嫩嫩。」 孕婦吃進的食物會影響寶寶的膚色嗎?其中有哪些營養學原理?還是這一切只不過是缺乏實證的傳說罷了? 膚色天生就註定 「膚色從受孕那一刻就決定了,皮膚黝黑的父母,生出小麥色肌膚的寶寶機率較高;相對地,膚色白晰的父母容易生出白寶寶。」萬芳醫院營養師魏賓慧表示,胎兒的膚色主要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基因,與孕期的飲食無關,千萬別過量補充偏方。反而容易導致準媽媽的飲食不均衡,影響健康;建議準媽媽們不妨養成均衡飲食的好習慣,體內維生素不虞匱乏,寶寶的皮膚自然也會比較健康。 以下就最常被討論的影響膚色的食物類型,一探究竟。 【迷思1】造就白寶寶的食物 *牛奶 絲裐般色澤的牛奶、豆漿以及杏仁奶茶,不禁讓人想到經常喝這些飲料的孕婦也比較容易生出白嫩嫩的小寶寶?魏賓慧營養師表示,孕婦牛奶、豆漿為豐富的蛋白質食物來源,有助於孕婦及胎兒的組織修補、建造,胎兒生長發育良好。牛奶除了提供豐富蛋白質外,每杯(240c.c./杯)牛奶亦含有250-280 毫克的鈣質,有助於胎兒的骨骼生長,並可降低媽媽懷孕中後期的抽筋現象,建議孕婦們每天要喝2杯牛奶。 *豆漿 而有「植物性牛奶」之稱的豆漿,則提供有乳糖不耐症的孕婦的另一種選擇,雖然豆漿的鈣含量遠低於牛奶,但鐵質含量卻是牛奶的4倍,是補充蛋白質食物的良好來源,為避免攝取過多的糖分加重身體的負擔,魏賓慧營養師建議孕婦可考慮選擇低糖或是無糖的豆漿,並增加其他含鈣食物的攝取〈例如小魚乾、豆類製品、綠色蔬菜〉, 以補充足夠的鈣質。 *杏仁奶茶 那麼「杏仁奶茶」營養成分又如何呢?魏賓慧營養師表示,堅果類的杏仁含有豐富礦物質鎂,適當地補充可以安撫孕婦緊張、焦躁的情緒,對神經系統有穩定的作用,除了減少孕婦的情緒化的反應,亦可以調節肌肉收縮的現象,改善抽筋的問題。不過,市售的杏仁奶茶,要小心糖分問題。  *蘋果、梨子、芭樂 「想要胎兒白,孕婦就要多吃蘋果、梨子,還有芭樂。」針對這個觀點魏賓慧營養師表示,水果中的維他命C,除可以增加免疫力外,亦有助於膠原蛋白的合成,但是不足以影響胎兒的膚色。她強調不同水果,含有不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植物性化學物質,只要適當地均衡攝取,皆有助於寶寶的發育。 *珍珠粉及燕窩 有不少孕婦相信,懷孕時吃了有滋補養顏聖品之稱的珍珠粉或是燕窩,寶寶肌膚想必也會白晰亮麗。魏賓慧營養師特別提醒媽媽們,在補充這些補品時,必須留意產品的成分、來源及建議用量,以免造成一些微量物質殘留身體,危害健康。 【迷思2】造就黑寶寶的食物 *醬油 醬油則是坊間最盛行的造就黑嬰兒的流言,魏賓慧營養師表示,此為無稽之談,只是孕婦的確必須減少攝取高鈉食物,舉凡由醬油、味素、辣豆瓣醬等醬料,或醃漬、罐裝食品均須少吃,以改善孕婦在懷孕中後期所出現的水腫現象,特別是高血壓的孕婦;因此烹調用鹽要減少、選擇新鮮食物為主要的飲食重點。 【迷思3】造就黃寶寶的食物 每天大量地吃木瓜及芒果,你很可能出現皮膚泛黃的現象,這是β -胡蘿蔔素攝食過量產生的副作用——胡蘿蔔素血症,於是有人好奇如果孕婦大量地吃著含有β-胡蘿蔔素的南瓜及芒果,寶寶會不會也成了黃寶寶?魏賓慧營養師表示,別擔心,β-胡蘿蔔素並沒有毒性,只要孕婦減少β -胡蘿蔔素的食用量,維生素自然就會代謝掉了,泛黃的膚色自然有所善。 均衡飲食 選擇顏色多變的蔬果 魏賓慧營養師指出,懷孕期間最重要的是適當地攝取均衡飲食,而選擇顏色多變的蔬果,自然能夠吸取多種維生素及抗氧化物質,無論是對準媽媽或是胎兒的肌膚都能產生最佳的保護作用。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12歲男童性侵10歲女童,辯:爸媽每天都這樣!別讓幼兒看見父母做愛,撞見更別說謊

12歲男童性侵10歲女童,辯:爸媽每天都這樣!別讓幼兒看見父母做愛,撞見更別說謊

整理/游資芸 當幼兒看見爸媽做愛別當沒事,因為你不知道孩子會怎麼想!越南順化一名年僅12歲男童到鄰居家玩耍,發現大人不在家,竟將10歲女童拉到房間內性侵,男童被逮捕後對警方說:「爸媽平時在家都這樣。」他只是「有樣學樣」而已,令人震驚! 受害鄰居女童被性侵後身心受創,向外婆訴苦,讓她氣得趕緊報警!男童來到警局供稱,自己會這樣做是看到爸媽每天做一樣的事,於是自己也學起來。而男童媽媽回答警方的話更讓人搖頭,她說:「兩個小孩子在一起根本不會發生什麼事,只不過是鬧著玩而已,我兒子平時很乖的。」 偵辦警察對於兩人說法雖無法置信,但由於男童年僅12歲,按照越南法律規定,無法追究男童的刑事責任。 孩子最好別看見父母性行為 這起男童性侵女童事件提醒父母,性教育刻不容緩。當代心理學網站2019年10月7日發表「我的孩子看到了我做愛!」文章提醒,孩子最好不要看到爸媽的性行為,保持適當的「界限」很重要!父母在做愛前,應該先鎖上房間的門。 如果撞見了,請不要說謊 但是,如果孩子無意中看見父母做愛,爸媽千萬別叫喊、生氣或羞愧,否則孩子會意識到父母情緒不對,就會跟著害怕,「父母需要隱私,但性並不可恥。」 如果父母已建立隱私的「界限」,那麼第一句話可以說:「你敲門嗎?」對孩子重申尊重隱私的重要性。如果剛好正在做愛,孩子走了進來,可強調:「請回到你的臥室,我們很好,但現在需要隱私。」 日後孩子問起父母當時在做什麼,都要誠實回答:「我們正在做愛,這是大人在彼此關心時所做的,但我們需要隱私,所以鎖門,也希望你敲門。」 小心孩子留下心理傷害!不同年齡做法不同 性學家列維科夫(Logan Levkoff)表示,不同年齡的孩子,父母要用有不同的方法。嬰兒時期可能還好,孩子還無法理解父母所做的事。但到了幼兒時期,「孩子有時會認為這是暴力或令人恐懼的事,應該加以解決。」 一位媽媽曾分享,當兒子在學步期時,一次她和先生做愛時,她的「聲音太大了」,兒子認為繼父正在傷害媽媽。 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助理教授高松景強調,當孩子不小心看見父母在親熱,可能會感到好奇、或受到驚嚇,以為爸爸在欺負媽媽。當夫妻行房被孩子撞見,許多人因為當下感到尷尬、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向孩子解釋,便以各種理由搪塞,例如:做瑜珈、摔角、玩遊戲等等。 但高松景指出,不應迴避孩子的疑惑,要用健康的心態應對,告訴孩子事實:「爸爸媽媽很相愛,在做親密的行為。」在孩子3歲以前,不需要談到性交的細節、跟孩子做過度的解釋,重點是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讓孩子在心裡留下陰影,產生錯誤的聯想。 若孩子已經年紀比較大,仍然感到好奇,會進一步追問,家長可以尋找合適的繪本,讓他了解性行為是愛的表現,也能藉機介紹生命的誕生。但高松景提醒,雖然夫妻之間的性行為是一種愛的展現,但夫妻在做愛時仍不宜讓孩子看見,因為性是隱私的事情。 當孩子上小學後,對性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另有專家建議,若孩子對性話題太不舒服,可以先不用熱烈討論。但當孩子到10歲以上,如果不小心發現了父母做愛,甚至表現出極大的反感,「這是一個好時機,讓孩子了解性在成人關係中是一種令人愉快的私人活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把讚美換成敬重與欣賞,婆媳間不再劍拔弩張

把讚美換成敬重與欣賞,婆媳間不再劍拔弩張

文/曾郡秋 讚美,比罵人的學問還多,還要更複雜,婆媳間該如何讚美?才能真正表達你內心的感謝和由衷之意?才不會被人視為背後隱藏著心機或挖苦之意? 人們常說要讚美別人,但讚美別人真的不容易。仔細觀察,在美言之後,事實上隱藏許許多多關係上的錯縱複雜與位階高低。所以在職場上,當一個主管讚美下屬:「你處理這件事很有效率,非常好!」有可能只是一種便宜行事的開端,因為主管想要這個下屬在短時間內完成更多事。 有時候,同儕間的讚美:「你的包包好好看喔!你變瘦囉!你好美喔!」可能是她正在隱藏自己對社交上面的不安;有時候,親子之間的讚美,恐會成為情緒勒索的開端。 婆媳相處掌握2原則 亞洲的婆媳關係,確實缺乏了讚美,心理師葉北辰表示,當我們談讚美一個人,或稱讚一個人,其實是站在一個有位階高低關係上。如果我們把「讚美或稱讚」換成「敬重與欣賞」這樣的角度,就會消除位階高低。因為我敬重或欣賞你,不一定有位階高低,若是站在這個觀點,婆媳間如何在生活裡表達對對方的敬重與欣賞,便可以依循二個簡單的原則來處理: 1.具體事實 比如當老人家行動不是那麼方便,走路都有困難,但她出門為全家買早餐,這是一種照顧力的展現。當媳婦的人就可以說,「謝謝你」、「我很佩服,我覺得這很不容易」,因為對一個走路都有困難的人來說,這確實不容易。 所謂的具體事實,就是: 1.你看見了對方做了什麼。 2.你真心覺得這件事以對方的能力來說非常不容易。 3.你真心覺得在這件事裡,你可以看到對方的用心、努力,和為什麼事情在付出的態度。 因此,根據具體事實而發生的讚美,不能是刻意的或多出來的。比方,如果上述老人家行動自如,且常常出門運動後順便幫家人帶回早餐,你可以對老人家說「謝謝。」但若又多說了「我很佩服,我覺得這很不容易。」真的會讓人覺得很詭異。一句好話若變成了有詭異感,就不如不說! 2.比例原則 如果媳婦之前老是吃很辣,婆婆都會念,又或者可能忘了把某件物品放在原位,或交代要買某個東西卻買錯了,但有一天,婆婆在某一種情境下居然不念了,當然可以對她做適度的表達。 倒過來也是一樣的,比如婆婆常常穿黑衣服,有一天,突然穿了件花色的衣服顯得整個人很精神,又或者不常化妝卻突然為了出席某個場合化了妝。 生活小細節 都能延伸成任何讚美 對於這些生活裡不常見,但對方突破了原本的習慣做了某些改變的事,就值得去表達敬重和欣賞。你可以說「謝謝你接納我這麼做」、「謝謝你願意表達支持」、「我很感謝你有看到這件事」、「你的支持對我來說很重要」、「我很欣賞你對我做的這件事」等。 葉北辰表示,婆媳之間,要常常靠著話語,鼓勵好行為的出現,或是鼓勵對方做多一點讓彼此感覺更好的事。一段關係若是常存在著善意,就會引發更多的善意,表達方式「對的」、「無對立位階感」的善意,也會更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那種關係裡不必要的緊張,也會消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