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N號房事件後,性教育不能等!告訴孩子保護隱私處.不要只說「泳衣遮住的地方不能摸」,那大腿呢?

N號房事件後,性教育不能等!告訴孩子保護隱私處.不要只說「泳衣遮住的地方不能摸」,那大腿呢?

文/周雅淳 當「身體」成為日常生活中能自在談論的話題,才能讓孩子以正面積極的方法看待自己,但問題來了:「隱私處」的禁忌和規則在這個社會中就是真實存在,如果不要用負面的方法,例如「隱私處不能讓別人摸」這樣的方式跟孩子談,到底要怎樣傳達或者讓孩子認識社會規則?專欄作家周雅淳提供正確觀念及建議! 我的建議是:放掉簡單解釋「隱私處」的企圖,這個概念既然是在社會中形成的規則,我們在跟孩子討論的時候,就必須同時考慮社會規則、個人、他人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泳衣遮住的地方」不足以定義隱私處 茉莉‧帕特所著繪本《我的小弟弟和妳的小妹妹》定義隱私處的方式,可以做為討論的起點:她提出了兩個概念補充「隱私處就是泳衣遮住的地方」此種定義方式的不足。她指出,「成年人通常不會在大庭廣眾下露出身體的某些部位」,以及「有些人選擇在公共場合遮蓋住身體更多的部位,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 這兩個修正最重要之處在於,她提醒讀者「隱私處」並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概念,它需要經過學習,也會因為不同社會文化有所改變。在孩子學習社會規則的過程中,這些都必須好好討論,無法用灌輸的方法達成,否則就會出現「泳衣遮住的地方不可以摸,大腿、小腿、甚至頭髮呢?」這樣讓孩子感到矛盾或困惑的狀況。 我跟孩子的討論方式是,最高原則還是「任何人要對你做任何事,都必須先徵得你的同意」,關於隱私處,我跟孩子討論「社會文化的規範形成」,以及「有些大人是透過違反這種規範,達到傷害別人的目的」。在公共場所故意暴露生殖器官的人是最典型的例子,其實他沒有碰觸任何對象,是透過「破壞大部分人都遵守的規則,達到傷害或驚嚇對方的目的」。 讓孩子了解露出身體的不同規則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我們可以在講述故事及討論的過程中,介紹不同社會文化中的不同服飾規則,如非洲許多部落服飾不分男女均不遮蓋性器官等,能讓孩子了解在不同時空文化裡,展現或限制身體的規則各不相同。我們也能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向他們介紹法律層次的規範,再引導他們觀察社會一般的規則,例如,在不同季節或不同場合,可能露出身體的方式或程度就不一樣,讓孩子試著歸納規則,給他們「試錯」的空間,學習看到自我跟社會可能的差異,並且練習求取平衡。這樣的過程,要怎樣避免失去個人獨特性,一味只是從眾?或者變成天平的另一端,認為所有社會制度就是要被推翻打破的,所以根本不必遵守?這又是另一個重要的課題了,我們在下個月的文章中,試著找到不要推至這兩種極端的可能。 ※原文刊載於2020年04月號《媽媽寶寶》398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columnist/articles/16890 ※延伸閱讀 教孩子性教育,請從好好使用正確器官名稱開始 孩子的性教育除了性器官,更重要的是愛與關係教育!父母別再畫錯重點啦~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提早準備孩子的「離家空巢期」

提早準備孩子的「離家空巢期」

文‧圖/吳品萱 大概是大學畢業沒多久,我和國中好友聊天,她說她母親這一年來很憂鬱,因為妹妹到了南部念大學,好友本人也到法國留學,家裡頓時變得空蕩蕩的,母親很寂寞、很不快樂、找不到人生的重心。 避免成為不可愛的老母親.開始學習放手 好友的母親是我們從小最佩服的對象,外表高䠷美麗,北一女、台大法律的高學歷,婚後為了專心帶小孩才辭去工作。這樣優秀的女強人會「感到憂鬱」,當時對我來說,感到很震撼,但也因為這個故事,我很早就意識到——原來小孩長大離家後,母親會感到寂寞、空虛、哀傷,也有可能因此和小孩關係不好。 由於我從小立志增產報國要生一堆孩子,也樂於在家當個全職母親,每天能和Mitch&Marty玩在一起、膩在一起,更是我人生最大的快樂,「離家空巢期」八九不離十會發生在我身上。為了避免二十年後的我變成不可愛的老母親,不如現在就來練習慢慢放手。 妥善規劃自己及陪伴孩子的時間 兩兄弟的嬰兒時期,我把所有時間都給了他們,連朋友聚會都在家裡。因為新生兒最需要陪伴照顧,很多意外和猝死都發生在這個階段,所以我用百分之百的時間和心力來陪伴他們。 一歲開始到三歲這兩年多,我們上寶寶課、戶外活動、旅遊,這個時期的小孩活動量越來越大,媽媽人累心累,休息時間少很多,於是我開始給自己放假喘息。每個禮拜找一兩天放鬆,請家人幫忙顧小孩,參加朋友聚會、婚宴、週末喝一杯。練習離開孩子,也讓他們不要一直黏著媽媽。三歲之後,雙胞胎上幼稚園,每天多出了六七個小時空擋,我開始接通告、運動,聚會,白天安排滿滿行程。不過,這個階段的工作,還是以不影響帶小孩為主,畢竟一下子小孩就長大了,我很珍惜和Mitch&Marty相處的時光呀! 一步步慢慢放手,我還在練習中。希望你們「離家」那天來臨的時候,是個獨立自主的大人,而那時的我,能擁有自己的事業並且好好生活,做個讓你們放心又驕傲的母親。 ※原文刊載於2020年04月號《媽媽寶寶》398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columnist/articles/17014 ※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宅在家,爸媽組成互助會!吳品萱分享「偷懶行程」,意外讓孩子學會獨立、不需要大人的陪玩 看到孩子興奮地向同學介紹自己.名模媽吳品萱:「我要當個讓你們驕傲的媽媽!」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部落客打扮漂亮又能輕鬆賺錢!」金老佛爺:熬夜是家常便飯、工作被瞧不起…道出創業背後辛酸!

「部落客打扮漂亮又能輕鬆賺錢!」金老佛爺:熬夜是家常便飯、工作被瞧不起…道出創業背後辛酸!

文/劉敏涵 圖片提供/部落客金老佛爺 韓裔部落客金老佛爺,從大約10年前開始經營部落格,和先生發展出自己的事業,至今已經在臉書吸引30多萬粉絲追蹤,讓很多人羨慕不已!不過,一路創業以來,她也經歷不少風風雨雨,抱持多方嘗試的心態,並每天持續學習、摸索不同工作項目,才得以累積出專業與名氣! 韓流席捲各地,熱門韓劇像《愛的迫降》、《屍戰朝鮮》等,近期在台灣引發許多話題。 分享韓國的美.多方嘗試不侷限自己 金老佛爺當初正因為熱愛看韓劇,興致勃勃地開始寫部落格,分享韓劇男女主角的穿搭,因為主題新鮮有趣,漸漸在網路上累積人氣。韓劇穿搭為很吸引人的題材,但金老佛爺不想以此為限,「我想做更多嘗試,不想侷限自己。」她逐漸挖掘不同主題,以道地人的身分,推薦韓國旅遊景點,蒐集韓國藝人資訊。藉由分享韓國不同面向、特色,讓更多人一窺韓國的美。 韓國流行文化深受台灣人喜歡,金老佛爺表示,當時還在公司上班時,許多同事很想買韓國的衣服、美妝產品等,但因為看不懂韓文,紛紛請她在韓國網站買東西,漸漸開啟團購的道路,隨後和先生Alan的努力之下,一同創立電商品牌CHIC KIM & MIU,引進韓國最新時尚潮流。 創業付出代價.遭受冷言冷語 金老佛爺坦言,「當部落客沒大家想像中輕鬆!」熬夜回覆網友問題、趕文章是家常便飯。「在這個行業,很多時候要用照片說故事。」她說,像是為了拍攝產品圖片,常常得尋找合適的拍照場地,但曾屢次被拒絕,遭受冷眼冷語。「很多地方都不歡迎部落客,甚至會有很多人看不起這個行業。」 不少人羨慕她能免費收到廠商許多保養品、化妝品,但她說,和廠商談商業合作時,自己一定會先親自試用產品,覺得好用才會推薦給網友,由於不是每家品牌的產品都適合自己的皮膚,再加上頻繁試用不同商品,皮膚也會受不了,有時甚至會引發一些皮膚問題,這也是背後要付出的代價。和先生自創品牌之後,要做的事情更是五花八門,研究衣服穿搭、拍攝、剪輯影片、拍照等,每件事都要投入許多心力。 這幾年,金老佛爺也多了媽媽的身分,隨著雙寶咪咪、果果加入家庭中,工作上觸及的領域變更廣,除了韓國美妝、時尚穿搭,也會不時分享許多育兒相關內容。她笑說,以前自己的妝容、打扮,一定要呈現得美美的,才會分享在社群軟體上。然而,當媽媽之後,心態隨之轉變,更願意分享生活照,展現私底下的一面,讓更多人走進自己的生活日常。 「做」就對了!成功沒有捷徑 金老佛爺分享韓國最新流行穿搭、美妝資訊,並經營自己的品牌,在韓國親自挑選產品、甚至開啟批貨教學,至今已經10多年,累積了高人氣與專業。「很多人問我,你是不是一開始就那麼會穿搭、那麼會挑東西?其實沒有!」 她分享,過去到韓國東大門批貨採購時,為了挑選皮帶而猶豫不決,老闆見狀便問:「你是不是菜鳥?」金老佛爺笑說,當時她一聽嚇了一跳,很好奇老闆如何知道她是新手,並進一步詢問老闆:「我該怎麼脫離菜鳥身分?」 老闆便回答:「你要多做、多看!」當時,她無法理解老闆的話,直到現在才體會出這些話的道理。「沒有所謂的成功法則,就是要『做』就對了!」金老佛爺回想起創業之初,無論是學習寫文章、批貨、拍照、穿搭等,都是透過腳踏實地反覆地做,才能更熟悉整體流程,了解下一次怎麼做會更好,經過長時間的累積,才能具有一定的成績。 ※原文刊載於2020年04月號《媽媽寶寶》398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focus-people/articles/16917 ※延伸閱讀 媽媽別忘了找回自我價值!有了孩子不一定要放棄所有.正視內心需求,才是愛自己也愛孩子的最佳正解 媽媽投入太多而不甘心?問題不在於付出,而是委屈!你的投入是否值得,別讓別人決定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簡嫚書首次跟女兒拍封面!慶幸眼光好選到神隊友,開啟幸福的可能

簡嫚書首次跟女兒拍封面!慶幸眼光好選到神隊友,開啟幸福的可能

跟髮型師老公雲昌隆結婚後,簡嫚書生了兩個女兒雲大、雲二,過著簡單幸福的日子。在IG上,常常能發現簡嫚書在許多照片上親筆用黑色簽字筆畫畫或是留下可愛註記。日前,簡嫚書首次與女兒雲大拍攝《媽媽寶寶》四月號封面,合體登上雜誌。現場老公幫老婆弄頭髮,公公婆婆也來幫忙帶小孩,全家人聚在攝影棚,每張照片都洋溢著幸福的痕跡 單親家庭長大,也有幸福的可能 從前簡嫚書很喜歡看心理學的書籍,單親家庭長大的她,花了很多的時間去了解自己。而在有了小孩之後,她反思得更多。在陪伴女兒的過程中,她療癒了自己,也獲得了更多愛人的能力。 「我的父母在小二的時候離異,我曾經以為單親會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後來我才發現,單親對於小孩有沒有感受到被愛,沒有絕對的影響。最重要的是主要照顧者對他的付出,是否是正確的、剛好的愛。小時候我雖然是單親,但是在五歲前那段期間,身邊的大人給我的愛,都是非常充足的。我們是深深被愛過的小孩,有愛的基礎,就有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儘管後來爸媽離婚,我們也因此沒被影響太多。所以自己後來帶小孩,我也是從母嬰時期就盡量滿足小孩對愛的需求。」 如果愛是科學,那麼簡嫚書的實驗果然可以證明她的理論。兩個女兒不到一個月就睡過夜了,雲大小小年紀,也可以自己在其他家人家住很久,沒有分離焦慮!雲二的個性也很溫柔淡定。「也許,就代表她們有很充足的安全感吧!」簡嫚書說。 給自己愛的鼓勵,慶幸好眼光選到神隊友 簡嫚書說自己很喜歡地聞小孩身上的奶香,她欲反抗愈要吸!老公雲昌隆則忍不住開口笑說:「 那就讓她喝奶都不要吃別的東西,就可以一直保持乳香了! 」 說起老公,簡嫚書笑得甜甜的。「老公真的是神隊友,但是我覺得我要給我自己鼓勵,我選得好啊!因為在結婚前,我就認識他的家人,知道那是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跟這樣的人一起有了小孩,一定是被愛充滿的,所以我們不用分你我 而是大家一起同心協力去做好。」 如何培養神隊友?她的秘訣就是:接受彼此的不完美,並且相信隊友可以一起做到!「老公要出自於內在想去做,而且真心體諒,才是所謂的神隊友。我們要相信隊友可以一起做到,而不是指揮他該怎麼做,並起要達到我們的標準,那你永遠不會有滿意的一天。他未必一定會做得好,但我們也沒有這麼厲害啊!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努力想去做好,如果我們都這麼厲害,就沒有共同成長的空間了!」 偶爾當個懶媽媽沒有關係 簡嫚書自有一套當媽媽的哲理:「如果媽媽如果一直覺得小孩應該要怎麼樣做、到達怎麼樣的標準才會好,那她永遠不會到達你想像的好。所以,媽媽自己也放輕鬆吧!有時候懶惰一下,也沒事的。當然在安全範圍之下,放下心讓她去嘗試,大家才有機會成長。如果都攬在自己身上,大家都不需要幫忙,你永遠不會看到驚喜發生。」 現在,每天都是驚喜,有時間做做瑣事就是隨心所欲的幸福。如今的簡嫚書是一個以家庭的單位,在一個盡量完美的節奏上面,過著喜歡的小日子。這樣享受著當媽媽的簡嫚書,真的很美。 ※原文刊載於2020年04月號《媽媽寶寶》398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coverstory/articles/16924 ※延伸閱讀 簡嫚書當媽媽之餘還考上北藝大研究所!成為母親依然可以實現自我,只要記得自己還有夢,還要有家人強大後援 艾莉絲 勇敢跨出舒適圈,才能看見幸福!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StyleandFun 4風格親子穿搭,穿出生活的樂趣!

StyleandFun 4風格親子穿搭,穿出生活的樂趣!

親子穿搭是一種生活的療癒、育兒生活的救贖。照顧小孩的日子不只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一起打扮得漂漂亮亮一起拍照,也是生活的樂趣,看到發光的自己和可愛的孩子,面對日常瑣事也才會更有動力!這個月我們訪問了部落客陳欣欣,與《媽媽寶寶》分享親子穿搭的時髦靈感。 親子穿搭是一種生活的美好儀式感  陳欣欣X CC 時尚部落客陳欣欣,在有女兒之前,就因為穿衣服的好品味,在網路上累積了許多粉絲,雖然身為KOL/blogger/品牌採購,但她現在最喜歡的身分是「時髦的媽媽」!而兩歲半的女兒CC也因為媽媽的潛移默化,不管事格紋外套、喇叭褲都駕馭自如,時髦又可愛,儼然是迷你的時尚部落客。 Mombaby:你平時怎麼幫孩子穿衣打扮,你怎麼幫孩子塑造他的風格? 陳欣欣:小一點的時候沒得挑,但現在兩歲半了,就會什麼都讓她試試。風格其實不太需要特別建立,她每天研究媽媽怎麼穿,就會建立基本審美。現在女兒已經會主動說要穿洋裝,想要跟媽媽一樣!品味基本上就是生活中的累積,因為常看爸媽的穿搭模仿,所以她比起同齡小孩穿搭其實很浮誇(笑)! Mombaby:平常跟孩子一起拍照,你的搭配祕訣是? 陳欣欣:因為我的鏡頭都是對準爸爸&女兒,所以會刻意讓他們穿同色系拍起來才好看。牛仔褲、風衣、奶茶色;橫條紋都是經常使用的素材。 Mombaby:平常最常幫孩子和自己買衣服的地方是? 陳欣欣:因為工作的關係,孩子還有老公的衣服都是我挑我買,我是家裡的衣櫃大臣,採購地點都是韓國。如果沒出國的話,我通常會在GAP&ZARA買小孩和老公的衣服。自己的衣服則是自家社團出品的。 Mombaby:孩子對於衣服有自己的意見嗎?對於媽媽的服裝有意見嗎? 陳欣欣:CC滿有主見,有些顏色款式怎樣都不喜歡,如果太運動太休閒也拒穿,所以她比較常穿襯衫搭配牛仔褲,最喜歡喇叭褲&浮誇的褲子。平常也常說:「CC想穿洋裝」! Mombaby:如何兼顧媽媽角色,同時又把自己打理好?照顧好自己? 陳欣欣:照顧自己是一種生活方式,從來不需要刻意。生活需要儀式感,好比說早上我習慣比家人早起一小時,看網路新聞、吃自己喜歡的優格早餐。出門前一定要化妝,前一天一定要燙衣服,這些小小的儀式感,可以增加生活的樂趣,會覺得自己在過生活,而不是被日子拖著走。就算有小孩之後,我還是把鬧鐘設定在CC起床前的一小時,用這一小時先把自己打理好,等小孩起床後就能專心陪她,這些都是我的習慣。 陳欣欣依場合打扮女兒TIPS 公園:會穿得休閒一點,長褲搭配oversize衛衣。下半身一定是長褲避免摔傷。 百貨公司&正式場合:我會幫她穿上比較女孩的打扮,像是雪紡材質或是lady感設計的服飾。 朋友聚餐或是親子餐廳:會幫女兒穿上襯衫,搭配牛仔褲,或是舒服的細肩帶搭配西裝外套。看起來就很有型! ※原文刊載於2020年04月號《媽媽寶寶》398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focus-people/articles/16850 ※延伸閱讀 蔡詩芸時尚孕婦穿搭,善用one piece、洋裝一件搞定 親子穿搭除了同款式,更可以同色系!初學者建議從鞋子入門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我為什麼要聽你的?一句話擊碎媽媽心!嚴立婷碎念式教養,幽默不說教,孩子叛逆但服氣

我為什麼要聽你的?一句話擊碎媽媽心!嚴立婷碎念式教養,幽默不說教,孩子叛逆但服氣

群:文/游資芸 照片提供/時報出版《控制狂媽媽》 嚴立婷育有一對可愛的兒女Willson和Tammy,她常在臉書粉專分享和兒子甜蜜又好笑的相處,讓人很想知道她有哪些獨到的教養法,可以讓兒子如此貼心又會撩媽,尤其當孩子叛逆時,怎麼教他心服口服卻還是愛媽媽?嚴立婷一語中的:「把碎念當做日常,遇到重要的事,稍微運用一點幽默感,多管齊下的教養才有意義。」 我為什麼要聽你的? 有一天,Willson問了媽媽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聽你的?」這句話常嚇到她,驚覺孩子叛逆期終於來了,這問題得好好處理。 她沉住氣,先回答第一句:「你問得很好,」因為她在開車,兒子坐旁邊,「現在我停路邊,你下車,自己回家。」Willson聽到明顯嚇到了,她繼續問:「你覺得你能自己回家嗎?」他說:「不可以。」她就笑了,「你每天去學校買個牛奶包子,誰給你錢?等到有一天這些事你都能靠自己時,你就不用聽我的。那你知道為什麼要聽我的了吧?」她直言:「等有一天你變強了,你就只要聽你自己的;但你要讓自己夠強大,你現在連家都回不了,你覺得你有資格問這一題嗎?」 嚴立婷說完後,兒子就不講話了,從此也沒有再問。她說,許多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常常不知道怎麼辦,便以上對下壓他,「有些媽媽甚至會感嘆,辛苦為了什麼,孩子這麼不聽話!其實他不需要你辛苦啊,有時候有點情緒對孩子,後來我發現,他根本不明白你累什麼,他還太小也怪不了他,這種時候需要的是冷靜,當他從伶牙俐齒到一句話也講不出來時,就是你贏了。」 我是你媽不是朋友.請尊重我! 嚴立婷提到,很多父母希望與孩子當朋友,但親子之間如朋友,有時會讓孩子忘記禮貌,所以她告訴Willson:「媽媽很願意跟你聊天做朋友,卻永遠不會只是你的朋友,我就是你的母親,對待長輩父母,你還是要存在該有的尊重,要尊重我的想法,以及記得禮貌。」她強調,親子間可以無話不談,但不能把父母當朋友那般肆無忌憚地說話,「Willson有時跟我講話,好像跟同學在聊天那樣,忘了我是他媽。我願意是他的朋友,但不會為了想當他的朋友而模糊了彼此尊重的界線。」 孩子寧願聽故事也不願聽你說教 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期間,醫師囑咐儘量不要揉眼睛、摳鼻孔,這些動作有機會讓病毒入侵,然而這樣對Willson說的時候,他的反抗意識就起來了,「是喔,這跟揉眼睛有什麼關係?」嚴立婷說:「因為手很髒!」 為了防疫,於是她跟Willson天馬行空講了一個故事:「病毒有眼睛有鼻子,有一天走在路看見你,他開心說太好了,我要準備入侵你,可是他想著要怎麼入侵?既然沒人幫他,他就慢慢靠近你看有沒有機會……啊哈,剛好你揉眼睛的那一刻,他就進去了!」看到兒子聽得入迷了,她馬上幽默補槍一句:「所以你生病是自找的!」 Willson說:「那我如果沒有揉,是不是病毒就進不去?」她聽到這個回答,知道這個故事成功了!嚴立婷笑說,他嘗過吃壞肚子的痛苦,所以聽到生病會害怕,而幽默教養的方式有點像給孩子看動畫,讓他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把媽媽變成動畫片就對了!」 她跟孩子講道理,會用比較幽默好笑的說法,「畢竟我也知道,孩子寧願聽你說故事也不願聽你說教。」 ※原文刊載於2020年04月號《媽媽寶寶》398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focus-people/articles/16795 ※延伸閱讀 嚴立婷自認控制狂媽媽,兒子4歲就要自己洗澡,「控制,是為了讓你學習獨立。」 母親群像Her Stories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太早開始學英文,學不好母語?外師教英文發音才標準?資深英文老師:老師具備這三能力才重要!

太早開始學英文,學不好母語?外師教英文發音才標準?資深英文老師:老師具備這三能力才重要!

文/劉敏涵 「太早開始學英文,就會讓孩子學不好母語」、「讓外籍老師教孩子,孩子的英文能力才會比較好」,相信不少家長都聽過這些說法,但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只是迷思呢?我們邀請英文老師Rosa為爸媽一一解答! 一談到孩子的英語學習,家長往往感到很焦慮,更對於市面上流傳的各種說法感到疑惑。 1.孩子太早學英文,會干擾孩子學母語? 由於在幼兒階段,孩子的語言仍在發展當中,在孩子還未熟悉母語的情況下,就讓孩子接觸英文,是否變演變成兩種語言都學不好的情況?Rosa老師指出,當語言成為一種浸泡式的學習,自然而然地融入在孩子的生活中,其實兩種語言的學習並不會互相干擾。她舉例,「像是家長用水幫孩子洗澡時,跟孩子說water,在這樣的情境下,孩子並非在強制背誦單字、water的拼音,而能自然體驗到water的意思,並不讓孩子產生混淆的情形。」 2.比起本土老師,幫孩子找外籍英文老師,學習成效比較好? 在不少家長的眼中,歐美國籍的英文老師因為母語為英文,能帶給孩子更好的英文教育、體驗。「外籍老師因為在英美語系國家長大,優勢是體驗英文的時間比較長,但事實上,很多本國籍老師也曾留學在國外,從事英文教育長達10年以上等,當英文老師的英語能力、教學能力達到一定的水準,不代表本國老師的英語能力會比較差。」 Rosa老師提醒,良好的英文老師,除了擁有語言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具備以下3個重要教學素養: 1.能因材施教 「無論是本土老師或外籍老師,都必須用心留意孩子的學習情形。」Rosa老師說,老師應該能因材施教,確認哪種方式對孩子的學習成效最好,根據孩子不同的氣質、個性,而適時調整教學方式。 2.具備多元化的評量方式 現今的教育趨勢,除了孩子的紙筆測驗,也要重視孩子是否能發揮創意,具有批判性思考,因此老師應透過多元化的方式,像是讓孩子玩角色扮演、團隊辯論、合作專題、讀者劇場,以更趣味性的方式,評量孩子的學習情況。 3.擁有個人專長 除了具有語言、教學能力之外,每個老師宜發揮他的專長或興趣,利用專長或興趣,啟發孩子對於英文的熱忱。Rosa老師說,像她常常在教學中融入戲劇表演,以身教影響孩子,讓孩子能從表演當中建立自信,更樂於開口講英文,或如果老師具有歌唱專長,擅長引導孩子用歌曲學英文,孩子更能掌握語言的韻律、節奏。 父母本身的英文不好,就不適合陪讀英文? 很多家長希望能陪孩子學英文,但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好,沒辦法提供孩子協助。然而,畢竟家長並非是英文老師,陪同孩子接觸英文的重點,並非是要「教」孩子。在幼兒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對英文產生興趣,因此陪伴在孩子身邊,讓孩子感覺像是有著同伴一起學習,就是讓孩子喜歡上英文的關鍵! 不用擔心發音不標準 有些家長自己的發音不標準,念故事給孩子聽,或跟孩子講英文,會影響孩子的英文聽力、口說。其實,家長不必太擔心!Rosa老師建議,可透過市面上的有聲書播放CD或網路影片等,讓孩子聆聽正確的英文發音。應用台大史嘉琳教授的回音練習——聽完要停留兩三秒,再請孩子跟著念,家長也能在過程中跟著孩子一起學習,大家自然而然學會正確的發音。 ※原文刊載於2020年04月號《媽媽寶寶》398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education/articles/16926 ※延伸閱讀 親子共讀英文繪本,別一邊翻譯給孩子聽!資深英文老師分享共讀2撇步,讓孩子自然體會英文! 求知不分貧富!貧窮男孩用香蕉葉抄筆記,不自卑、不放棄,才是讓孩子受用一生的大能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防疫後遺症.消毒滅菌卻傷膚

防疫後遺症.消毒滅菌卻傷膚

文/黃煜嵐 諮詢採訪/林嵩雅診所院長林嵩雅 武漢肺炎讓人人自危,在戴上口罩阻擋飛沫、使用酒精消毒雙手的同時,卻也因此讓皮膚出現問題。該怎麼做才能既可阻擋病菌,又不影響皮膚健康,是大家在防疫期間關心的問題。 戴口罩保護呼吸道.卻讓雙頰冒痘難消 現在防疫所使用的口罩共有3層防護,從內到外分別為:吸水層、靜電過濾層、防水層,屬於較不通風透氣的不織布、紗布等材質。林嵩雅醫師指出,長時間配戴口罩,之所以較容易在T字部位產生紅腫、痘痘的原因有二:一為口罩本身悶熱的材質,再加上飛沫沾附於口罩內層,自然成為了細菌的溫床;二為有些民眾說話、咳嗽時,口罩易在皮膚表層摩擦形成小傷口,因此通常建議民眾通常3~4小時便需要更換口罩,已確保皮膚接觸到的地方是乾淨的口罩。林嵩雅醫師也說明,現在是特別時期,在口罩不那麼足夠的情況下,建議本身肌膚較為敏感的民眾,如:酒糟肌,配戴口罩30分鐘後,應將其取下並休息1分鐘,讓肌膚能稍微透氣、舒緩不適。 上妝宜淡雅.保養品因時制宜 戴口罩除了衍生肌膚問題外,對於上班需要化妝的民眾也造成困擾,底妝和口紅都會將口罩弄髒,若只化半張臉,吃飯時又因得拿下口罩而感到尷尬。林嵩雅醫師說明,若非得上妝,應以淡妝為主,若不想要底妝將口罩弄髒,上妝完可噴定妝噴霧以加強定妝效果,再以衛生紙按壓鼻翼兩側,待都沒有餘粉殘留在衛生紙上後,便可安心將口罩戴上。使用保養品時,也應特別注意質地的選擇,由於目前配戴口罩,保養品的選擇應以相對清爽的質地為主,若選用較為滋潤的保養品,可能會因長時間悶住,而造成肌膚出現悶痘的狀況。 反覆噴灑酒精.不如正確洗手5步驟 除了出入公共場合應戴口罩,勤洗手也是防疫的一大重點。因為諸多疾病的傳染途徑正是雙手接觸是,因此很多場所都會在門口放置酒精,提供民眾使用。此外,乾洗手及次氯酸水等產品具有殺菌效果,也紛紛被民眾搶購,對此,林嵩雅醫師特別提醒,原本就有接觸性皮膚炎或富貴手的患者,不建議使用這類產品消毒雙手。與其頻繁使用酒精、乾洗手、次氯酸水來達到消毒滅菌的目的,還不如遵守洗手5步驟和正確的洗手時機來得有效果,唯有此才是預防疾病最實惠又有效的方法。 一般民眾在市面上買到的酒精,噴灑揮發後會將皮膚表層的水分和油脂帶走,長時間使用,可能會造成皮膚出現乾癢、龜裂等症狀,若出現強烈不適時,應儘速讓專業醫師診治。 護手霜或凡士林.保養手部的最後步驟 平時洗手,建議使用較中性滋潤的洗手乳或肥皂,若手部出現乾癢、乾裂的症狀,可先塗抹醫師開立的藥膏,約5~10分鐘後,再上後續的護手霜或凡士林等保養步驟,林嵩雅醫師特別提醒,由於此時雙手肌膚已經出現受損情形,選用的護手霜成分應以溫和簡單為主,而凡士林滋潤效果好且無藥性,是不錯的選擇。 ※原文刊載於2020年03月號《媽媽寶寶》397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special/articles/16660 ※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5謠言不要信,照做可能害慘孩子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做好5件事保護孩子健康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楊千霈收服婆婆的心靠這招!帶婆婆去動物園浪漫約會

楊千霈收服婆婆的心靠這招!帶婆婆去動物園浪漫約會

楊千霈與二女兒Q妹首次在雜誌上合體拍攝封面。這天,她的先生、婆婆、大女兒也來到了攝影棚。雖然正在攝影機前拍照,但眼角一瞄,她就知道十公尺外的孩子需要換尿布了!下午茶飲料送到,她馬上脫下高跟鞋,穿著華服走出攝影鏡頭外,在長桌旁細心地為家人擺上吸管。此刻的她,是女明星、是有心電感應的媽媽,是一個無微不至的好媳婦。就跟你我一樣,她是個拼命把每個角色做到最好的女人。 Q妹和娃寶,每天上演可愛版的甄嬛傳 Q妹現在五個月大,遺傳了爸爸的淡定,娃寶現在一歲10個月,Q妹出生以後,古靈精怪的娃寶,心中的小劇場又更多戲了!「看到妹妹哭了,娃寶會叫我們去安慰她,但若我們真的去抱Q妹了,娃寶又會大喊:媽媽不要」……千霈還給我們看一個超好笑的影片:娃寶在影片裡,嘴裡親密地叫著妹妹,底下的腳卻在踹妹妹!又愛又恨的情結,讓人看得哭笑不得。而妹妹也不是省油的燈!當她看到姊姊在鬧脾氣的時候,嘴角得意的偷笑,也是饒有深意。千霈無奈笑說:「我們家現在就是每天在上演這種爭寵的劇碼啊……」 帶婆婆去動物園約會 千霈說,生了娃寶、Q妹之後,婆婆就一路陪著她,一起顧小孩。懷Q妹的時候,她大著肚子,婆婆就幫忙哄娃寶睡覺。那是一種深深的革命情感。兩人有時甚至會聊天到三更半夜,直到老公來催了,才上床睡覺。 她憶起有一天周末下午,小孩正在娘家,老公突然想去動物園約會。這時千霈想到:婆婆一輩子一直在為家人忙碌、在南崁的紡織工廠工作,很少上台北,更別說去動物園。於是她提議:跟婆婆一起去約會吧! 於是就這麼臨時動議,一路上先去接婆婆,再去娘家接小孩,在兩個小時後,他們就已經從南崁的家移動到木柵動物園了!看著娃寶帶著奶奶往前衝,兩個人興奮地看著長頸鹿、無尾熊、熊貓……婆婆臉上掛著跟小孩一樣大大的笑容。千霈看著兩人的背影也笑了,心想:這樣隨性的約會,其實還蠻浪漫的! 「我很喜歡這樣。婆婆辛苦了一輩子,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要帶她去享受、看看這世界,有時候跟老公約會還不夠,我還更喜歡跟婆婆一起約會啊!」 老公太理性,跟女兒撒嬌,滿足雙魚座的浪漫 雙魚座的千霈,嫁給了理性的老公,卻也因為孩子,生命中多了更多的浪漫。  「我一直都是蠻夢幻的人,雖然有孩子之後,生活比較實際了,但是內心還是有想要被呵護的感覺。現在每天早上,女兒對我說:媽媽早安,或是我在跟孩子討抱的時候,都感覺自己好像也變回一個小女孩,好像在跟她們撒嬌一樣。」 原來生命中可以浪漫的不只是愛情。與婆婆一起約會,每天跟女兒撒嬌……生了小孩後,楊千霈用經營愛情的心來經營家庭,讓她把平凡日子,也能過成浪漫的日常。 ※原文刊載於2020年03月號《媽媽寶寶》397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coverstory/articles/16683 ※延伸閱讀 艾莉絲 勇敢跨出舒適圈,才能看見幸福! 劉香慈聊教養:「太想當好人,可能變壞人。」寧可孩子不合群,也不要傷害別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教孩子性教育,別只強調傷害!自在討論身體,孩子才會對大人敞開心胸

教孩子性教育,別只強調傷害!自在討論身體,孩子才會對大人敞開心胸

文/周雅淳 在上個月的專欄裡,我們談了「大人在無意間失去孩子信任」的一些狀況,這個月我想聊聊「大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了解自己的立場,並且打開對話的空間」。 由於這個社會將性侵害視為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雖然事實上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導孩子相關議題的過程中,大人常常充滿恐懼:害怕孩子受害、害怕孩子無法保護自己……,這樣的恐懼導致在試圖建立孩子身體界線的過程中,因為太強調傷害,不自覺地形成了某種「身體很麻煩」的感受,反而忽略了「身體是用來體驗世界的」這樣重要的正面意涵。 從小跟孩子說話.習慣展開身體對話 洗澡時間就是一個最好的時機。從周米謎尚未真正聽懂人話的嬰兒時期開始,我就用自言自語的方法對她介紹身體的每個部位。一來我們要多跟小嬰兒說話以促進語言發展,二來這是大人的自我訓練,開始習慣跟孩子關於身體的對話。 身為爸媽也應詢問孩子的意願 等小嬰兒長到可以聽懂人話,就開始在每個步驟介紹、說明並詢問意願:「我可以幫你的腳底抹肥皂嗎?」這個小操作的重要性在於,孩子跟大人都同時學會「任何人,就算是爸爸媽媽,要對我的身體做什麼,都需要經過我的同意。」 讓孩子自己給答案、認定關係 等孩子略有語言能力,就可以開始用討論的方式,讓孩子辨識自己對不同人的身體距離。例如我在周米謎不同年紀時,都會問她的兩個問題是:「誰可以幫你洗澡?」「誰可以帶你上廁所?」要注意的是,答案是孩子給,而非大人,讓這個名單是孩子自己認定的關係親疏,大人要做的,是追問孩子名單上的每個人(包括父母本人)「為什麼可以」,以及針對非父母的人選,跟孩子討論「我們必須問他願不願意做這件事」,若我們覺得孩子遺漏了需要列在名單上的人,也可以問他:「XXX可以嗎?」這樣的作法,能讓孩子學到自己可以是決定彼此關係是什麼的主體。 用科學觀點解答孩子的疑問 當孩子年紀再大些,會問實質問題了:例如不同性別的生理差異、成人與孩子的身體差異。面對這個情況最重要的關鍵是:不要害羞,用科學的觀點回答每個問題,例如,從「媽媽身體裡的小房間沒有新的小嬰兒住進來」到「精子卵子沒結合成為受精卵」,用不同年齡的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正確回答。 有很多爸爸媽媽問過我「怎麼知道要講到哪裡」,我總是回答「講到小孩失去興趣跑掉為止」,被考倒了就立刻上網查資料。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孩子知道什麼問題都可以問你。這樣的自在是很重要的,包括對身體議題的自在、對身體主權的掌控、對大人的信任關係等,必須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一點一滴累積而來。 ※原文刊載於2020年03月號《媽媽寶寶》397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columnist/articles/16705 ※延伸閱讀 與孩子開口談性好尷尬?幼兒性教育的4大疑問 性教育從家中開始.0~6歲教學重點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