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父母即使愛孩子,也可能無意中給予傷害!想教孩子自我保護 先成為孩子信任的人

父母即使愛孩子,也可能無意中給予傷害!想教孩子自我保護 先成為孩子信任的人

群:文/周雅淳 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的第一件事,並不是要孩子去學會什麼,而是我們要成為一個「孩子認為值得信任的大人」。 這樣說好像太讓人摸不著頭緒,爸媽可能會覺得「我跟孩子關係很好,他什麼都會告訴我!」或者「我有告訴小孩,什麼事都要告訴大人啊!為什麼他還是不說?」我想說兩個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當時小小的我,是怎樣進行說與不說的決策,以及不信任感是如何在日積月累下形成。 面對性騷擾 產生對家人的不信任 我在國小中年級第一次遭到陌生人性騷擾,在擁擠的公車上,爸爸、媽媽、弟弟在遙遠的另一邊,坐在我旁邊的叔叔以雙手環胸的掩飾對我襲胸。事後,我沒有告訴媽媽,因為當天出門時,我不慎穿了已經過短的上衣露出肚子,媽媽整天都一直設法把衣服往下拉,一邊拉,一邊罵我「女孩子家這麼不注意、難看、不端莊」。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以為「叔叔很噁心,但我是自找的」。 高年級時,我第一次遭到熟人性騷擾。同年齡的親戚半夜闖入房間摸我的外生殖器,我思考許久,終於鼓起勇氣告訴媽媽,不是為了讓對方受到懲罰,而是希望不要再有受害者。媽媽聽完後面色凝重地告訴我,我不是家族中第一個受害者,還說:「不要再跟別人說了,不然對方的媽媽會傷心。」(這是為了家族和諧,長大後的我可以了解原因。) 大人愛孩子 但也可能無意中給予傷害 我在演講時常舉這兩個例子。我會跟大人說,我們當然知道世界是複雜的,因此有很多種判斷取捨的標準,但我們通常無法跟孩子說清楚,並且因為孩子弱小難以反抗,甚至常會不自覺地選擇了讓他們委屈的方案;對孩子,我會說,大人常常說要信任他們,但他們是怎麼做決定的,卻連自己也很難跟小孩解釋清楚,最愛的大人有時會傷害小孩,雖然他們不是故意的,但小孩就是受到傷害。 在理智層次,大人小孩其實都能懂,但在情感層次,孩子卻很難不受傷。信任的建立不是靠保證,而是日常生活中的涓滴累積。例如,一邊告訴孩子「你被亂摸、性侵、霸凌的話,一定要告訴大人」,卻每天責備他的學校成績不夠好,對孩子來說,「被欺負」和「成績」都是生活中的大事,他要怎樣安心地相信大人會認為「成績沒有被欺負重要,所以我一定不會罵你」的保證,以及大人真的可以堅定捍衛孩子嗎?有時候,這種堅定是必須付出非常多代價的。 16歲那年暑假,移民巴西的表哥回台學中文,他跟嚴格管教的爸爸關係很差,台灣的長輩們都一直勸他「爸爸只是態度不好」,有一天他跟我這樣說,我記了一輩子。他說:「你想想,如果有一個人,每天開口不是罵你就是叫你做事,你怎麼可能喜歡這個人?」 要做一個讓孩子信任的大人,可能要以「從想起自己還是孩子時,是怎樣開始不信任大人的」做為起點。 ※原文刊載於2020年02月號《媽媽寶寶》396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columnist/articles/16428 ※延伸閱讀 【兒童自我保護】「小心陌生人」的迷思 單親媽媽和她的小孩:當「弱隊友」想練習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那些名模媽咪想記錄的事:當個讓你們驕傲的媽媽

那些名模媽咪想記錄的事:當個讓你們驕傲的媽媽

武漢肺炎疫情嚴重,除了戴口罩和勤洗手,公共場合也得少去,正逢寒假和過年,也有很多孩子延後開學,父母頭疼又累人,這次我終於找到了一個輕鬆省力的好辦法,要來分享給大家啦! 每個人都有夢想,而她的夢想,就是成為一位媽媽。擁有雙倍幸福的伊林名模吳品萱,在經歷了人生的不如意,現在的她,最珍惜的是當下,想好好記錄與孩子成長的每個時刻,以及自己的蛻變。 有鑑於暑假經驗 這次寒假「大家一起玩」 因為孩子爸爸和家人都不在台灣,平時我自己帶Mitch和Marty,在上學的日子,我還能應付得來,但去年長達三個多月的暑假,我居然累到生病,還生理失調胖了十多公斤(我是絕對不會分享照片的),有鑑於之前暑假的「教訓」,這次寒假,我們幾個同學媽媽就有了共識──大家一起玩。 一起唱KTV、一起打籃球、一起上游泳課,還安排一起露營,七八個小孩玩在一起,根本不需要大人陪,小孩玩得開心,大人更是樂得輕鬆。有人規劃行程、有人安排食物、有的負責接送。我個人最愛的「偷懶」行程就是到同學家玩,小孩們玩玩具、看故事書,大人在餐桌上聊天喝飲料,居然可以玩上一整天!媽媽們的「互助會」還不只限於玩樂,因為大人小孩每天玩在一起熟悉彼此,也會互相幫忙接送上下學或短暫托育,大人放心,小孩更開心。 不需要大人陪玩 孩子變得更加獨立 看似父母們的偷懶計畫,居然也讓Mitch和Marty帶來意想不到的「成長」,原本規劃大家一起玩只是為了讓父母們不要太累,但一個多月過去,我可以明顯感受到雙胞胎「獨立」多了,因為開始習慣不需要大人陪著玩,兩兄弟在公園、親子館、籃球場都可以自己玩,搶玩具和打架的時間少了,更多的是互相幫忙、互相合作,還會自己規劃要去哪裡玩,也主動認識了新朋友,跟我說可以不用陪他們沒關係,此時此刻他們兩人正在親子館玩,而我在隔壁的速食店寫稿。 這個寒假,我深刻體會到「團結力量大」,原來大家一起帶小孩會是一件這麼輕鬆快樂的事。看著雙胞胎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會交朋友,媽媽雖然有點不捨,但很開心他們又長大了一點! ※原文刊載於2020年02月號《媽媽寶寶》396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columnist/articles/16501 ※延伸閱讀 余湘,非典型母親:「一個人最大的成就,莫過於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了! 」 「放心,我挺你!」吳品萱歷經離婚、喪母之痛 ,只想做兒子最大的後盾。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挑選產後護理之家 這些因素是各位孕媽咪會考慮的嗎?

挑選產後護理之家 這些因素是各位孕媽咪會考慮的嗎?

文.整理/高凡淳 攝影/莊永鴻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 不同於以往在家坐月子的傳統觀念,現今多數產婦願意花錢到產後護理之家度過這段時光,少則10天,多則由40天,主要原因在於,希望透過產後護理之家的護理師及相關專業人員,協助提供照護寶寶的技巧及注意事項,更重要的是,趁這段時間將自己的身體調養好,讓自己更有能量面對育兒生活。 月子中心VS.產後護理之家  大多人認為月子中心不就等於產後護理之家嗎?其實兩者是不一樣的!傳統的月子中心大多雇用具保母或家事服務員資格的人員,提供產婦及寶寶基本的生活照顧,立案名稱可能以xx月子中心、xx月子會館等,僅需辦理營業登記。 而產後護理之家則是具有專業的護理人員,除了日常生活照顧之外,還提供專業的護理照護服務,並針對傷口恢復、新生兒照護、母乳哺餵等進行指導,其立案名稱多以xx產後護理之家、xx醫院附設產後護理之家為主,須依照衛福部相關法規申請開業執照。 建議把握的5大挑選重點 每家產後護理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與不同的收費標準,有的千元就能住上一晚,有的則是須花費萬元以上,該如何挑選,取決於孕婦本身的喜好,但前提是把握一項原則,就是所挑選的產後護理之家是要有「合法立案」,根據衛福部109年的評鑑基準,針對「行政組織、經營管理與服務對象權益保障」、「專業服務與生活照顧」、「環境設施與安全維護」進行審核,若孕婦想了解該家是否為合格機構,可上衛生福利部產後護理機構(https://ma.mohw.gov.tw/masearch/)查詢。 除了價錢是多數孕婦的先決條件外,以下也整理其他可把握的5大挑選重點,供各位準媽媽在準備下訂時參考: 1.嬰兒照護 對於爸媽來說,新生兒照顧必然是一大重點,特別是初為新手爸媽,在照護上更是希望能有專業人員幫忙。根據衛生福利部規定,合格的產後護理之家的護理人員,須經過護理人員考試及格,並依護理人員法領有護理人員證書者,而嬰兒照顧人員,則是領有保母人員技術士證,或是護理、幼兒保育相關學科、系、所畢業,且人力與嬰兒床比例須為5:1,以確保新生兒受到妥善的照護。 2.房間擺設、備品 根據「產後護理機構設置標準」,房間不得位於地下室,要有自然採光的窗戶。由於產婦產後要餵奶、學習照顧嬰兒,睡眠品質本就不好,若房間又過於黑暗,不免易造成產婦出現產後憂鬱,若能具備寬敞空間,搭配優美風景,有助產婦保持愉悅心情。至於備品,現今產後護理之家也都會先幫媽媽準備好哺乳衣、寶寶衣物等,讓剛出院的產婦不致手忙腳亂。 3.月子餐點 經過約280天的孕期,再加上生產消耗體力,此時產婦的身體較為虛弱,除了能有足夠的休息時間,藉由飲食調理來輔助也是一大重點。不同於傳統的多肉、多油,現今產後護理之家多由營養師、中醫師專業人員,兼顧產婦本身所需營養及發奶考量設計菜單,一天至少5餐,餐點內容多元,還會有中西合璧的巧思,讓產婦不再覺得吃月子餐吃得有負擔。 4.公共空間、會客時間 由於產後護理之家為室內空間,除了待在房內餵奶、休息,多數產婦也會想到房外走走、喘口氣,因此產後護理之家所設計的公共空間,建議孕婦也能先納入考量,像是空間是否舒適、能夠與訪客見面的空間是否足夠等。另外,對於多寶媽來說,大寶來找媽媽時是否有地方能待,也是須納入的考量之一。 即使入住產後護理之家可獲得較完善的照護,但對於寶寶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而言,要看到孩子可能就沒那麼容易,建議孕婦可將各家的訪客規則詢問清楚,並提前與家人討論,達成較平衡的共識。 5.課程規劃 剛生完的媽媽,要做的事相當多!要學習餵奶、洗澡,還有產後身材的恢復,除了專業的護理師能夠提供協助,產後護理之家也會提供相關課程,讓媽媽在閒暇之餘能夠吸收新的知識,有些甚至從產前就會開始安排,解決產前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產後,對於部分想要恢復身材的媽媽,產後護理之家也會提供適合媽媽的運動課程,或是能夠放鬆的SPA服務等,這些孕婦都能在產前先考量對自己是否需要,實際入住後再決定是否有時間參與。 ※原文刊載於2020年02月號《媽媽寶寶》396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regnacy/care/articles/16447 ※延伸閱讀 懷孕和產後媽媽放過自己吧!妳不需要和生活在另一個氣候的人比較,那些都是生命過程成熟淬練後的痕跡」 產後心情Blue,媽咪沮喪情緒如何排解?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第二胎報到!老公鼓勵別放棄夢想!家 成就更好的劉香慈

第二胎報到!老公鼓勵別放棄夢想!家 成就更好的劉香慈

文/游資芸 在《新兵日記》、《女兵日記》、《女力報到》扮演長官的劉香慈,戲劇中翻轉社會對女性的既定印象,在現實生活中也不辜負女力形象,堅持在婚姻中保有自我,以「堅定而溫柔」看待在家庭的角色。 第二胎悄悄來 不小心做了重訓! 剛懷第二胎時,劉香慈不知道肚子裡有二寶,一直持續做著本來就在進行的重量訓練,還好胎兒安然無恙,後來在醫師的建議下,於懷孕初期先暫停重訓運動,以伸展運動為主。 懷孕初期她選擇做瑜伽,「孕前覺得做瑜伽不刺激,也不能馬上看到效果,但懷孕後上課後才發現,瑜伽除了練習伸展動作,同時能建構肌肉。」劉香慈上的是一對一的課程,所以老師會針對孕期狀況去調整,例如:訓練背後肌肉或大腿肌肉,可支撐肚子的力量,較不會腰痠背痛。 進入懷孕中期之後,劉香慈發現懷孕後常閃到腰,她猜測可能是原本在做的重訓停掉後,身體無法適應這樣的改變,於是在第二孕期在諮詢醫師後,回復一些強度減弱的輕量重訓,如:舉啞鈴,她強調:「孕前都舉到20公斤,懷孕中期只敢舉3公斤,強度減弱很多!」之後的孕期便以瑜伽和輕量重訓為主,再視自身狀況調整。 婚姻禁忌來自失去聆聽的能力 談起夫妻相處,劉香慈笑說,老公做過最浪漫的事,雖然只有在交往時送過一束花,但曾在散步時有感而發:「孩子會長大,以後會有他自己的生活圈,我們要為自己活,等孩子大了一起出國玩,讓孩子追求自己的人生。」讓她聽了很感動。 如何看待婚姻裡的愛情?她緩緩地說:「有了家庭,我們的愛是一種昇華,有人會覺得,昇華等於沒有了愛情,我認為不是,這樣的愛是更有能力去愛,愛彼此的家人,比交往時獨佔對方的愛更有層次。」 除了愛,婚姻相處最大的禁忌,來自不聆聽對方說話,「就像演對手戲時,對方有在聽你講話,情感才能真正交流。有了小孩後,夫妻會不自覺以孩子為主,不小心忽略對方,只要有一方一意孤行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聽對方說話,常是問題的開始。」她提醒。 夫妻倆也會為不聽彼此說話而爭吵,但劉香慈說:「老公發脾氣後很快會『懸崖勒馬』,我看到他只要有一點示好,也會『見好就收』,所以我們幾乎不會吵到第二天。」她說,他們都不是聖人,不可能對彼此尖銳的語言沒反應,但只要老公有一點點示好和示軟,她就不會繼續生氣,而老公也會跟著休戰。 女人沒那麼脆弱 想要的只是關心  劉香慈懷兩胎都沒有太多不適感,上一胎是自然產,這一胎也希望比照,完全遵照醫師指示以科學方式看待懷孕、補充營養。因為她表現太正常了,老公很容易忘記她懷孕這件事,常常叫她動作快一點,結果肚子就抽筋了,她形容:「這感覺就像做100下仰臥起坐,太不舒服了!」 很多孕媽咪希望另一半陪同產檢,婦產科醫師也呼籲準爸爸應儘可能陪伴,這對孕期心理很重要!然而,女力滿點的劉香慈說:「我沒有這麼脆弱!」她強調,懷第一胎時,老公每一次都陪同產檢,但第二胎真的比較有經驗,「其實老公沒有必要每一次都陪,這個時間他可以做更重要的事!」 雖然老公常問她需不需要陪,但老公上班地點時而新竹、時而台中,工作真的很忙,她覺得真的沒關係。其實,人夫們不一定需要隨伺在側,但真心的關懷和行動不能少,只要準媽咪感受到準爸爸的在乎,真有公事必須忙排不開都不是問題。 不排斥生第三胎 會不會再生第三胎?劉香慈阿莎力地回答:「不排斥!」小時候雖然跟弟妹吵很兇,還跟妹妹打架,長大後卻很謝謝爸媽生了弟妹陪伴她,「很多怕爸媽擔心的事可跟弟妹商量,也希望跟我們的小孩一起長大,所以不會只生一個,人多熱鬧!」雖然會因為生養小孩犧牲掉某些部分,但過程中可跟孩子一同學習成長,老公也會幫忙帶小孩。 ※原文刊載於2020年01月號《媽媽寶寶》395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coverstory/articles/16237 ※延伸閱讀 劉香慈聊教養:「太想當好人,可能變壞人。」寧可孩子不合群,也不要傷害別人! 香蕉哥哥&草莓姐姐的天使寶寶來報到~期待成為兒子的大玩伴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婦、寶寶過年懶人包 食衣住行一次Get!

孕婦、寶寶過年懶人包 食衣住行一次Get!

文/高凡淳 採訪諮詢/木生婦產科診所婦產部醫師李佳珩.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沈仲敏 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能夠穿新衣、戴新帽的年節就要來啦!在為期7天的年假,孕媽咪不僅能好好休息,也能帶著孩子到處拜年。然而,在歡樂的日子,仍有一些生活大小事必須注意,以確保健康平安,此次的特別企劃製作「過年懶人包」,一次整理食、衣、住、行等其他叮嚀事項,讓孕婦與寶寶放心過好年! 食 三餐定時定量 以天然、原型食物為主 過年期間免不了大魚大肉,木生婦產科診所婦產部醫師李佳珩表示,孕婦不要因過年能夠大吃大喝而忘了節制食量,即使桌上的菜餚再怎麼豐富,仍要按照平時飲食的節奏,三餐定時,飲食內容以天然、原型食物為主,高糖分、高熱量、重鹹、油炸類的食物儘量少吃,而過年不可或缺的糖果、開心果等,則是淺嘗即可,吃的時機儘可能選在白天,以免這類高糖分的零食,在睡前來不及代謝,影響其睡眠品質。 明確告知不適合孩子的食物 看到可愛的寶寶,長輩們總是會想抱一下、摸一下,有好吃的東西也會想分享,但在旁的爸媽心中總是很緊張,擔心孩子會因此吃壞肚子,沈仲敏醫師建議,由於不確定這類的食物是否會造成過敏,以及衛生上的考量,爸媽應清楚明確地讓長輩知道「哪些食物不適合孩子」,同時也呼籲不是爸媽的成人,別輕易餵食不是自家的孩子,以免引發寶寶不舒服而徒增誤會。  衣 穿著的件數可以多 但避免厚重 李佳珩醫師建議,由於荷爾蒙變化的緣故,孕婦的皮膚變得較為敏感,穿著厚重的衣物,容易引起皮膚的不適,這時建議穿著的件數可以多,但不要過厚,以保暖、寬鬆為原則,到了晚上天氣稍涼時,再一件一件添加。面對寒冷的天氣,孕婦則是可以運用隨手可得的禦寒小物,像是圍巾、手套等,包住手腳及頭頸,有效達到保暖效果。 各地溫差大 寶寶穿衣可參考成人 根據不同天氣幫寶寶穿衣,並不件難事,爸媽可參考自己的衣著。原則上,寶寶是比成人怕冷,但也比成人怕熱,因此「天氣冷時,寶寶就比爸媽多穿一件;天氣熱時,就比成人少穿一件」,對於溫差變化大的天氣,則是採用洋蔥式穿法,行李箱內多準備幾件小外套、襪子等,根據所處的天氣環境穿脫。 住 月亮枕帶不出門 棉被是最佳替代品 多數人會用月亮枕作為睡眠輔助,但要到外頭過新年,體積大的月亮枕不方便帶出門,這時要怎麼讓自己在外頭也能睡得舒服?李佳珩醫師提到,其實運用身邊的小物就能解決這樣的困擾,孕婦可使用一般枕頭直直的夾在雙腿之間,或是將小被子捲成長條狀,放在側邊或是腰後,都能解決這些問題。她補充,目前市面上也有販售充氣式抱枕,買來時小小的,到達目的地之後再充氣,方便好攜帶,也能根據不同孕婦調整抱枕大小,是孕婦的另一項好選擇。 自組嬰兒床 厚重棉被不可行 甚至是遊玩住所,都能備有嬰兒床,沈仲敏醫師表示,若家有6個月以內的寶寶,建議爸媽可購買市面上的攜帶式睡籃,由於體積不大,輕鬆收納,方便出門遊玩使用,若不想特地購買,能利用手邊較輕薄的棉被,替寶寶圍出一個睡覺空間,能避免被大人壓傷,也能避免寶寶掉下床。同時,她也強調,務必不要使用厚重的棉被,數量也不要太多,避免在夜晚因沒有堆疊好,整坨棉被掉落在寶寶身上,因此造成窒息的悲劇。 行 出遊車程約1小時最佳.避免人擠人景點 懷孕中期,是孕婦適合出遊的時間點,因孕婦及胎兒的狀況相較穩定,若無明顯不適,都建議出門走走、踏踏青。如只是想跟家人到各地景點走走,即使胎兒及孕婦狀態良好,也不要選擇距離太遠的景點,車程預估在1小時左右最佳,這樣剛好也方便孕婦下車上廁所。 寶寶上車 請將安全汽座帶上 「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座椅!」近年來,多數家庭因尚未落實安全座椅的使用,不少開心的出遊,都變成無法挽回的社會悲劇,沈仲敏醫師提醒,只要是開車出門,就必須讓孩子坐在安全汽座內,並繫緊安全帶,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路程中,能在下交流道時,暫時抱離給予安撫,但若孩子無法乖乖地坐在汽座上,就會建議家長往後的回鄉行程,就先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為主,雖沒有自家車的方便,但路途時間能縮短不少,也能減少孩子的危險。 ※原文刊載於2020年01月號《媽媽寶寶》395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special/articles/16387 ※延伸閱讀 過年是寶寶作息大亂的開始!面對惱人的鞭炮聲,爸媽該如何應對?同時提醒,孕婦也別因貪玩而熬夜不睡覺! 過年「行」的安全!孕婦避免人擠人景點、寶寶確實坐進汽座,親子開心出遊去!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想買玩具給孩子?了解0~6歲選玩具攻略!

想買玩具給孩子?了解0~6歲選玩具攻略!

6歲以前,是寶寶培養各種能力的黃金關鍵期!玩具不只是孩子的玩伴,更能帶領孩子探索世界,協助刺激孩子的大腦與肢體,激發無限的潛力!  玩玩具能促進發展能力 亞東紀念醫院兒童發展中心職能治療師蕭翔安表示,孩子在操作玩具的過程中,能讓孩子在自然情境中練習做出不同肢體動作,促進大小肌肉能力的發展;孩子也能從不同材質、類型的玩具中,接收不同感官刺激,以及促進認知能力,從玩玩具的過程中辨識不同顏色、形狀等。因此,玩具除了能滿足孩子的玩樂需求,更是孩子學習各種能力的好幫手。 給予陪伴 觀察孩子的興趣 每個孩子的氣質、個性都不同,喜歡的玩具類型也會有所差異。蕭翔安治療師表示,爸媽在替孩子挑選玩具時,首要應該考量孩子的興趣,才能提高孩子玩遊戲的動機、玩玩具的持久度,進而讓孩子從玩樂中慢慢學習。更重要的是,父母陪伴孩子一起玩,並從中觀察,正是了解孩子喜好的關鍵。 考量孩子發展階段 挑選適齡玩具 蕭翔安治療師指出,爸媽在選購玩具時,也應考量到孩子目前的發展階段,評估玩具的操作方式是否太困難或太簡單。「例如,形狀配對的玩具若給1歲以下的小朋友玩,孩子可能只會丟、敲打玩具,玩具就難以充分發揮功能,讓孩子從玩中學。」 她提醒,反之,如果孩子年紀已經比較大,但爸媽仍給予孩子變化性較少,玩法較單一的玩具,如只能按壓、發出聲光效果,玩的過程中較無法提供孩子解決問題或思考策略能力挑戰的機會,就難以讓孩子維持興趣,也對於孩子的發展沒有太大的助益。 0~1歲 累積感官經驗 1歲以下的寶寶,主要以感覺、動作探索周遭環境,蕭翔安治療師表示,1歲以下的孩子通常會透過敲打、抓握、咬、撕等方式玩玩具,因此,很適合給予孩子固齒器,或具備豐富視覺、聽覺等感官刺激的玩具,如搖鈴、聲光玩具等,讓孩子累積豐富的感官經驗。 1~3歲 練習大小肌肉 蕭翔安治療師指出,1~2歲的孩子,其大小肌肉的發展更成熟,可以做出推拉、投擲、打開及關上等動作。因此,在孩子能夠站立後,爸媽可為孩子選擇會移動或能拉著走的玩具,如小汽車、手拉車等。 2歲以上的孩子,已具備堆疊、拆除物品的能力,適合讓孩子堆積木、塗鴉,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能力也更加成熟,爸媽可提供孩子簡單的4片拼圖,或顏色、形狀配對的圖卡,讓孩子從玩樂中建立基本的邏輯概念。 3~6歲 培養合作能力 @內:蕭翔安治療師說,3~4歲的小朋友對各種新鮮的東西都會很感興趣,很適合讓孩子玩黏土、組裝類型的玩具,藉此發揮創意,創造出各式各樣的作品。 4歲以上的孩子活動量變得更大,適合玩一些攀爬、奔跑或互相丟球的遊戲,5歲以上的孩子已經具備充分的遊戲能力,因為大小動作已經大致發展完全,能帶孩子多多到戶外跑跳、溜直排輪。在這個時期,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更好了,更能和3~6個孩子玩一些合作或競爭的遊戲。 ※原文刊載於2020年01月號《媽媽寶寶》395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education/articles/16179 ※延伸閱讀 玩具開箱Follow me,1~3歲小朋友開箱試玩給你看 【寶貝教養不出錯】孩子吵著買玩具該怎麼辦?這樣與孩子「有效」溝通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郭銘蘭 關於旅行,我相信孩子!

郭銘蘭 關於旅行,我相信孩子!

版權:文/Kate Chen 圖/郭銘蘭 一個人當背包客,會見識到一個不同的世界。而帶著三個孩子當背包客呢? 因為先生工作關係,帶著兒子們一起移居中國的郭銘藍,2017年踏上背包客旅程,還帶著孩子們一起。短短二年多,從埃及到俄羅斯,一人帶著孩子們走遍十多國。她實行「窮遊」路線,雖然出入儉樸,內在收穫卻豐盈多彩;在接連不斷過場的異國景象中,她與孩子們共同演出一部猶如最親密、最日常又最坦誠的公路電影。 一起搭過夜火車、住青年旅舍,一起長大 當然,從手忙腳亂的生手走到這裡,雙方都需要一些練習。 「因為我們已經出去(旅行)好幾次,經歷很多適應、很多溝通,了解彼此的感受,」牡羊座的郭銘蘭開朗地說:「和愛人出去也是要磨合呀!」 要抱怨其實很簡單,尤其郭銘蘭至今帶孩子去旅行過的,譬如埃及、土耳其、越南、俄羅斯等地,經常不是外人眼中普遍覺得方便又先進的國家。坐動輒七、八小時的長途巴士必須忍耐飢餓、只能吃點心,住青年旅社不可以打攪到別人,  還有搭過夜火車時無論是凌晨或深夜抵達,再睏也得起床之類狀況,因為先跟孩子說明清楚了,侷限的條件往往因此轉變為探險般有趣經歷。 超越恐懼與不適,勇氣便從中長了出來,對孩子是,對媽媽也是。 「以前是職業婦女,忙碌得不得了,本來以為當媽媽之後也會是這樣,被工作塞滿,假日才能帶孩子出門。」她感嘆:「沒想到!」 沒想到近三年前開始,她一人帶兒子們旅遊了十多次,短則四、五天,長到七十五天。從在蒙古作國際志工到在越南爬梯田,從海拔三千八百多公尺的青海湖到長征般的西伯利亞鐵路;蹲路邊沖泡奶粉、半夜被陌生司機丟包、小孩暈車暈機都是家常便飯,甚至帶著四歲和兩歲半的兩個兒子在埃及、土耳其旅遊時搬行李感覺下腹部有些疼痛,才發現原來老三已經在肚裡十二周了。 但她沒有因此就乖乖待在家,當然。懷孕二十八週時,郭銘蘭還挺著大肚帶兩個兒子,搭了十五小時絕對稱不上舒服的臥舖火車,到中國北方、零下三十九度的漠河等地遊玩了十多天。 「我們第一次去倫敦就遇到西敏寺恐攻,去埃及有四十度,漠河又是零下四十度……我覺得一定要相信小孩。他們的適應力比我們好很多,所以不要給自己太多設限、太多壓力,也不要一次不好,就說以後我們不要再去了,要給彼此機會。從一起整理行李開始,到出去如何有時間觀念、怎麼保持生活禮儀…。和孩子慢慢練習,就算有狼狽的時刻,以後想起來也是很好的回憶!」 種種謹慎考量過、充滿新鮮感的嘗試之間,旅行中分外令郭銘蘭珍惜的,是與孩子獨處的機會。在漫長的車程中、在旅館安頓好入睡之前,母子有好長的時間可以聊天、對話,交流今天的心得與各式念頭;這如詩般的時光,像小寶石一樣鑲嵌進全職主婦的瑣碎日常,增添了生命的內蘊光彩。 ※原文刊載於2020年01月號《媽媽寶寶》395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entertainment/articles/15944 ※延伸閱讀 【母親群像】柴女阿美:當媽媽經常會忘記自己,所以你要刻意挪出時間 ,把照顧自己當作一件重要的事 【母親群像】青鳥書店蔡瑞珊帶著小孩去上班:「她跟書店一起長大。因為對我來說,我和女兒是不需要分開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大稻埕懷舊之旅~迪化街親子散步地圖

大稻埕懷舊之旅~迪化街親子散步地圖

平時的大稻埕迪化街一帶,總帶著濃濃的懷舊氣息,除了歷史遺跡,還有一些巴洛克式的建築,非常適合散步及拍照。 一日晴朗的午後,去感受一下早期台灣的風情,才發覺這裡進駐了不少的文藝商家,還有許多陶製品及茶藝等文化,舊文物結合新理念,形成了一條歷史長廊,時光隧道,好適合當成北部小旅行的備案啊! 以下就是我們這天小旅行的私房景點,推薦給大家做參考。 迪化街大稻埕散步地圖 1.URS155 我們一踏入迪化街,就被這家小店給困住了,因為裡面的鍋碗瓢盆們實在太可愛了,而且有許多以食物為主題融入當地特色的文創小物,是間充滿創意及文青味的店家。  2.大華行(竹木造咖) 這間店也是來到大稻埕,一定要進去逛逛的店家,裡面有許多阿嬤時代的器物,琳瑯滿目,有「阿嬤界的LV提袋」之稱的「茄芷袋」,買菜時超好用,集時尚、流行、復古與實用於一身。 3.高建桶行 開業超過70年的高建桶店,是非常可愛也很有個人特色的一間店家,賣很多木製竹編的產品,品質看起來都還不錯,有檜木浴桶、藤編包包、收納籃、蒸籠、竹編的提袋、塑膠提袋及木製湯匙叉子等,應有盡有。 4.保安捌肆 Boan 84 Cafe 在醫院裡喝咖啡?沒錯,這間保安捌肆Boan 84 Café的前身,就是順天外科醫院,目前已變成咖啡店與展演空間,但建築體仍保存著古老建築的樣貌,在這裡探險,每個小地方都能感受到古早台灣的歷史氛圍。 5.老綿成燈籠店 創立於1915年的老綿成商行,是迪化街第一家的金紙批發商,後來轉型製作廟會祭祀用的燈籠,現今則由第三代傳人接手經營。現在的老綿成燈籠,結合了流行元素做出許多改良過後的製品,有復古有創新,也有小朋友喜歡的卡通造型,為燈籠增添了不少巧思與趣味。 6.綻堂文創(綻堂Bloom) 綻堂文創位於大稻埕老街內,迴廊非常古色古香,裡面有畫展和餐飲店,二樓則是定期更換的藝術展覽,這裡提供了藝術家的展覽空間,致力推廣一般民眾也能買得起的文創藝品。 看完之後,是不是已經蠢蠢欲動,想要手刀前往了呢?趕緊安排個一日遊吧! ※原文刊載於2020年01月號《媽媽寶寶》395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entertainment/articles/16128 ※延伸閱讀 從小帶著孩子環遊世界!親子旅遊作家見證孩子的成長 親子旅遊不只留下美好回憶.也能養成孩子的獨立能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小心陌生人」的迷思

「小心陌生人」的迷思

文/周雅淳 為了避免孩子遭受傷害,爸媽常常教孩子要「小心陌生人」、但在實際教導時,相信很多大人都覺得孩子難以學會。 我們為學齡前兒童建立人際界線及危機意識時,「小心陌生人」經常是重點之一: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拿陌生人給的食物或禮物、陌生人要強行對你做不好的事情時要大聲呼救、遇到壞人是一件恐怖的事等。但在實際操作上,我相信很多大人都覺得「孩子很難學會」。 1.「陌生人」對孩子來說是困難的概念 大人可能覺得「陌生人不就是不認識的人嗎?」但對孩子而言,絕大部分的大人都是不認識的人,但對孩子而言,絕大部分的大人都是不認識的人,「爸媽硬要我叫他叔叔」和「我跟他講話之後,爸媽告訴我以後不可以跟陌生人說話」的對象到底差別在哪裡,我們很少仔細解釋給孩子聽。 好好向孩子介紹大人朋友並且為兩人建立關係,是在日常生活中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學會「陌生」概念的方法。 2.「壞人」的形象被固定或刻板化 繪本、卡通裡的壞人,經常以黑衣、邪惡、奸險表情等方式具像化,導致孩子常以反應社會偏見或歧視的方式,建立對壞人的想像。 建議爸媽跟孩子討論的過程中,避免以直觀的方式評斷行為,落入只有好壞二元對立的方式,多與孩子討論行為背後可能的動機,建立判斷「壞事」的能力,而非標籤化的「壞人」。 3.孩子個性大不同 不同孩子之間,也有很大的差異,足以影響他們與世界的互動方式,例如謹慎觀察與外放冒險、個性害羞或健談不怕生的孩子,他們與世界應對的方式就會有很大的差距。若能循著不同特質發展不同策略,而非壓抑孩子去適應單一的標準和規則,會讓孩子發展出更多元、更能自行操作的方法。 傷害孩子的 最常見是身邊親近的人 甚至回到最根本,陌生人真的是兒童性侵中最大宗的加害者嗎?根據衛福部保護司統計,在民國103至107年接受通報的0~6歲兒童受害案件中,加害者的身分以直系親屬為最大宗。 相反地,加害者為陌生人的通報案中,每年都不到20人,並且在民國105年後,案件量都降低到少於10人。 意思是,我們把大部分教育孩子自我保護的資源和能量投注在錯誤的對象上,教導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也不適用於這個對孩子而言,擁有絕對權威,以及是全世界最該好好愛他,卻狠狠地傷害他的對象。所以我們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定義「自我保護」。 ※原文刊載於2020年01月號《媽媽寶寶》395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columnist/articles/16218 ※延伸閱讀 網路曬娃把握「1不3多」.杜絕孩子照片被不當利用 【即時新聞】最新調查:3成孩子想交網友.5大保護措施不能少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幼兒園交友生活狀況多?先別急著插手!記住2觀念讓孩子從中學社交!

幼兒園交友生活狀況多?先別急著插手!記住2觀念讓孩子從中學社交!

「沒人想跟我玩」、「我跟朋友吵架了!」當孩子在幼兒園面對交友困難,爸媽不免會感到心疼。陳奕安心理師提醒,當孩子在學校和同儕互動時發生一些狀況,父母不應急著介入,建議先把握以下兩個原則! 不被孩子的情緒牽著走 友緣基金會臨床諮商心理師陳奕安指出,由於小小孩與他人互動的經驗較少,尤其對於家中沒有手足的孩子來說,平時可能更缺乏與同儕互動的機會。因此,孩子上了幼兒園,首次進入較固定的社交圈,第一次碰到很多事情,自然會感覺事情很嚴重。例如,孩子若從來沒有跟朋友吵架過,事件發生時,可能會覺得特別難受,因此反應會較強烈。然而,事實跟孩子的感覺往往會有一些落差。 若家長的情緒比孩子更加焦急、強烈,急著替孩子解決事情,可能會讓孩子遇到事情時,都習慣交給爸媽幫忙解決,讓孩子失去從不同事件中學習的空間。因此,爸媽不妨將這個觀念放在心裡,提醒自己先不必過度感到緊張,等情緒比較平穩時再處理問題。 釐清問題 協助孩子了解不同觀點 陳奕安心理師建議,爸媽可以先聆聽孩子的說法,再適時詢問老師關於孩子在班級上的狀況,蒐集多一點資訊再採取行動。他提醒,「這樣的做法,並不是要檢核孩子有無說謊,告訴孩子他的想法是錯的,而是幫助孩子理解每人對於同一件事情,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 例如,孩子認為自己無緣無故被同學排擠,感到很委屈,但沒意識到自己因講話很大聲、口氣比較兇,而讓其他孩子感到害怕。爸媽可以跟孩子分享老師的觀察,藉機讓孩子了解到別人的感受,調整與別人互動的方式,提升社交上的能力。 ※原文刊載於2020年01月號《媽媽寶寶》395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education/articles/16289 ※延伸閱讀 心理師媽媽給她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時的一封信 媽媽分離焦慮症!寶寶不在視線範圍內真焦慮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