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

樂閱讀/情緒和感覺都是保護我們健康的衛兵

樂閱讀/情緒和感覺都是保護我們健康的衛兵#情緒

我們的心理情緒與生理的感覺,都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它們是介於我們內在環境與外在環境之間,用於偵測我們內、外在環境的。它們就像在國界間城牆上守望的衛兵一樣,內部有變,或外面有人、事、物越了界,國家就要靠這些士兵通風報信。因為情緒與感覺介於內外環境間,所以,它們不但能偵測外在環境,比如小嬰兒被掐,不但屁股會痛,心裡也會生氣;它們同時也能察覺內在環境的改變,比如,人的血糖急速掉進谷底時,不但很餓,而且還會想發脾氣。生理感覺與心理情緒的任務不但相同,而且它們都同時源自於體內的神經系統。生理感覺源自於神經系統裡的感應器(sensor),這些感應器遍布全身,包括內臟。當內、外在環境給予我們刺激時──這些刺激可能是有人掐我們,或者體內脫水;身體的感應器偵察到這些刺激後,它就形成感覺,比如被掐會皮膚痛,脫水了會口渴。而我們的心理情緒,則是在邊緣腦(limbic brain)裡的杏仁體(amygdala)中產生,邊緣腦是一組位於腦中的神經組織,除了掌管我們的情緒外,它還深深地影響我們的行為和記憶。當外在環境越了我們的界限時,比如有人掐我們,我們不但會痛,而且會生氣;或者體內環境有變,如脫水時,我們除了口渴,還可能很焦躁,這個生氣和焦躁的情緒,就是產自邊緣腦中的杏仁體。這些生理與心理感受把偵察到的內、外環境,向體內通風報信,把訊息匯整到下視丘中。下視丘再把這些收集來的情況,送進大腦的意識中做分析,大腦有了這雙重資訊,才能做出明智的行為決定。下視丘也同時會把從內在環境匯整的資訊,透過腦垂體往內分泌系統送,用以調整內在環境,以達到體內平衡(homeostasis),提供人體生化運作的最佳環境,以支應外在的變化。我們可以說,就因為有心理情緒與生理感覺,我們的生理與心理環境,才有了雙重的保護。從這來看,身體感覺和心理的情緒對身體來說,其實並沒有差別,因為從生理上來說,它們都是在人體的組織結構內生成;從作用上來說,它們都是讓人了解內、外環境的衛兵,用以調節與保衛自己的生理與心理環境。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生理感覺和心理情緒都是於我們的潛意識中生成的,因為它們在體內的形成,是經由內、外環境的刺激,而非我們所能操控。這就是為什麼,接納自己的感覺與情緒,會是如此重要的一門功課。因為,如果我們不懂得接納、肯定情緒與感覺,那麼,它們就無法從潛意識進入意識中。也可以說,當我們不懂得接納情緒時,潛意識就無法作用,下視丘與神經系統間的電話就打不通,腦子接收不到這些重要訊息,不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決定。所以,當人不懂得觀察、接納自己的生理感覺時,身體有症狀,想警告我們做生活與飲食上的修正,訊息卻傳達不到我們的大腦裡。這樣的人,很多時候都要等到腫瘤全身亂竄,才知道已出大事。同樣的道理,如果人不懂得觀察、接納自己的心理情緒,外在人、事、物與我們之間的互動出了問題,情緒想警告我們做調整時,訊息也傳不到大腦裡。這樣的人,常常都要等到自己與人、事、物的關係都惡劣到快結束時,才知道已出大事。所以,我們不但不應對生理感覺與心理情緒有差別待遇,而且我們更不應該扼殺這些源自於體內的感覺。因為扼殺感覺和情緒,就像把城牆上的衛兵給殺了一樣,如此一來,就等於把我們通風報信的整個機制都關閉了。所以,如果你想擁有健康和快樂,就一定要學習聆聽自己的感覺,不只是身體的感覺,還有心理的感覺。(本文作者/賴宇凡)(摘自/身體平衡,就有好情緒!/如果出版)

樂閱讀/「瞋」即是無法抑制的憤怒

樂閱讀/「瞋」即是無法抑制的憤怒#情緒

「瞋」,就是指自己無法控制的憤怒。很多人脾氣暴躁,很容易生氣,因而一時失去理智,就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等到事後冷靜一想,才發現自己並非是有心想要發怒,只是一時控制不了騰騰的怒氣,這就是「瞋」。這也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一種心毒,一旦怒氣爆發時,好不容易才獲得平靜的心,又變得波濤洶湧,這是非常不愉快的感覺,夜裡也難以入眠。總之,與人見面就不爽快,常會發生摩擦。再舉另一個例子,有人在公司的業績非常好,且頭腦靈活、能力很強,外表也很體面,但總是得不到升遷。這些人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瞋」,易怒、愛生氣。由於他們常常會突然性情大變,所以好不容易得到99分,差一點就滿分時,結果就被暴怒毀於一旦。每當上司準備提拔他的時候,就立刻有人反對:「他愛亂發脾氣,發生狀況時根本靠不住!」、「要是他和客戶吵起來怎麼辦?」、「他要是進了管理階層,肯定天天罵部下!」、「他有時候還頂撞上司呢!」、「他總是鬧情緒,不合適成為管理階層吧!」等等。因此,此人始終無法升職,即便是能力很強,但性格急躁通常是難以出人頭地的。這也是一種動物性的表現;動物們是很容易露出牙齒的,不管任何動物都是如此。一旦感覺到危險,就會立即露出尖牙,豎起利爪,渾身毛髮直豎,可以說易怒之人也是如此。比如說,其他人接近自己的地盤時,就會立即發出攻擊,彷彿野豬一般,猛然對著週遭之人豎起渾身的針;這就是動物的一種本能。因此,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怒氣,時常保持平和之心,才是適合修行的狀態。不過,這也有例外。我方才所講的憤怒,都是指「私憤」,人應該控制私憤。與此相對,世間還存在「公憤」,即公眾的憤怒,這是絕不可消除的。若是完全失去了這種公憤,就沒有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了。例如一直持續著嚴苛的暴政、封建體制,且民不聊生,農民們忍無可忍了,此時就會有人像明治維新的志士那般發起革命。這也是源於憤怒的行動,但卻並沒有錯,因為這是一種公憤。公憤是絕不能喪失的,因這與正義相關聯。因此,請各位知道這一點。人們要消除私憤,即自己個人的、本能的、反射的憤怒,但卻必須在某種程度上持有公眾的憤怒,即內涵理性的憤怒。否則,社會就不會有進步。宗教改革等大多都內藏著這種公憤。「現今的宗教無法拯救世人,因此,要站起來改革!」這種能量就是公憤。這與「瞋」是不同的,請各位不要混淆。此外,就個人的情況而言,「憤怒」和「批評」也是完全不同的。並不是看到他人犯錯時,自己坐視不管,或嬌縱放任就是好的,有時候還必須要「批評」。例如孩子一直搗亂不聽話的時候,身為家長就必須嚴加批評。若是不批評、嬌寵下去的話,孩子就會越來越任性。就像這樣,對於不成熟的人進行強硬的指導時,這種行為並沒有錯。請各位要知曉,「瞋」存在以上兩種的例外情況。(本文作者/大川隆法)(摘自/覺悟的挑戰/九韵文化出版)

樂閱讀/人生苦惱的原因

樂閱讀/人生苦惱的原因#情緒

「脫離無明」,正如字面意思所示,這個「無明」就是指沒有光明的狀態。就像是夜裡趕路時,在山中摸索前進的狀態,不知道會在何處摔倒,亦不知道會碰到什麼,或有什麼東西朝自己飛來。總之,手所碰、腳所觸之處,無不令人膽顫心驚。這個佛教用語以英文來說,就是「ignorance」,亦可稱為「無知」。在某種意義上,這就是「沒有智慧的狀態」。實際上,可以說「無明」幾乎是人生苦惱的全部原因。正是因為在沒有光明,或者說沒有智慧之光的狀態下度過人生,所以才會產生各種的苦惱。大多數人都被掩埋在這種煩惱、痛苦之中,無法自拔。一言以蔽之,這就是「無明」。但無明的狀態,到底會衍生什麼呢?對此,我認為需要加以考察,這亦是覆蓋佛教整體的大課題。在此,我不會做太詳細的分析,但若舉出代表性的概念,那就是「心之三毒」的思想,即毒害人心的三種事物。三種事物,就是「貪、瞋、癡」。所謂「貪」,就是貪欲。「瞋」,就是憤怒、憎恨的情緒。而「癡」,就是「愚癡」。自古以來,「貪、瞋、癡」就被視為蒙蔽人心的「心之三毒」,不僅出家者是如此,對於在家者也是一樣,這三者就是一切迷惑的根源。(本文作者/大川隆法)(摘自/覺悟的挑戰/九韵文化出版)

樂閱讀/接受悲傷 為情緒找到出口

樂閱讀/接受悲傷 為情緒找到出口#情緒

為什麼想要獲得幸福,就得鍛鍊「心靈耐性」呢?那是因為人類都活在悲傷與痛苦中,我們的一生無不由悲傷和痛苦編織而成。有個故事是這麼說的。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婦人因為痛失愛子而陷入半瘋狂的狀態,她懇求釋迦牟尼給她靈丹,讓自己的孩子死而復生。釋迦牟尼聽完婦人的心願後,請她去找製作靈丹的藥材──芥菜子,而且這顆芥菜子,必須來自從來沒有死過人的家庭。婦人在村裡挨家挨戶地找,卻怎麼也找不到符合這個條件的芥菜子,因為世上根本沒有從未經歷親人死亡的家庭,每個人都在忍受悲傷、克服痛苦的過程中繼續活下去。「啊,原來悲傷的不只有我!」婦人明白了這一點後,終於慢慢地從喪子的悲痛中站了起來。像這樣,悲傷與痛苦好比人生的親戚,人只要還有一口氣,就無法擺脫它們,即便忽視悲傷,悲傷也不會從心底消失。因此,治癒悲傷的方法只有一個:接受它、忍耐它!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我在美國的那段時間,曾經頻繁出入印地安居留地,與當地的印地安人深入交流,並在寢食起居中學習他們的文化、自然觀、哲學以及人生智慧。像印地安人、愛斯基摩人、毛利人這些民族,與近代文明保持距離,在殘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並且繁衍子孫,他們對於「如何應對人生無可避免的悲傷和痛苦」尤其了解。向印地安人學習「接受現實」的智慧。在事事不如己願的逆境中生存,正是人生的本質,所以若想克服悲傷和痛苦,必須先從「接受現實」開始。印地安人不僅用身體和內心學會這個真理,更領悟了「放棄」的智慧。這裡所謂的「放棄」,指的不是完全死心,而是了解大自然的不可抗力,明白人類的力量有限,並在仔細看清眼前的現實後,全盤接受。與親愛之人離別的悲傷,即便多麼令人無所適從,也不能逃避;即便多麼令人難以面對,也要完全接受,將事實收進心底。唯有「全盤接受」,才能跨越悲傷和痛苦,產生心靈的耐性。長年在嚴峻環境下求生的印地安人,對這個道理再清楚不過了。像這樣一邊強忍悲傷,一邊積極面對後,我們終能從中明白某些道理。那就是:悲傷其實也存有溫柔,而所謂的救贖亦由悲傷而生。或者也可以這麼說:「幸福中埋有不幸的幼苗,而不幸中也藏著幸福的種子。」這樣的人生真諦,也許必須經歷無數次的悲傷,彷彿內心積了一層雪後,才能逐漸理解。(本文作者/衛藤信之)(摘自/幸福,很近很小/采實文化出版)

樂閱讀/三方面創造更好的價值

樂閱讀/三方面創造更好的價值#情緒

1)從言語裡/對事物都盡量以正面的方式表達,不說不好聽的話。負面的語言雖然有時也有正面的幫助,但是那中間必須有一個轉化的過程。好比曾經跟一位主管相處,他說話很直接,在和他合作的過程,當他遇上看不過眼的事情,他會說:「你這樣不行!」剛開始會覺得心裡受挫,但相處久了,就知道他並不是在責備你,他只是沒有意識地說出這樣的話語。其實這位主管也沒什麼特別的意思,我可以透過長期的相處而了解他,但是許多人與人的接觸,有時並沒有機會彼此多了解。2)從行為裡/就像時常聽見的「以身作則」,我們在許多行為當中已經表達出我們的選擇和思想,雖然它是無聲的,但是所呈現出來的力量卻很大。像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雖然我並不是那麼熱愛奇幻小說,但是羅琳的風範卻是我非常敬仰的,她沒有因為成名而迷失了自己,成功以後,她依然過著簡僕的生活,從她的行為,許多崇拜她的讀者,學到了小說之外更多的事情。3)從夢想裡/Dream Big and Dream High!讓自己的夢想不僅只對自己有價值,對他人和對這個世界也有幫助,如此不只是滿足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也會創造出一個幸福的世界,只要你認為有價值,就努力地將它實現吧!(本文作者/趙大鼻)(摘自/就算衰到爆,也要窮開心/春光出版)

醫訊/罹癌後心情如何調適及放鬆

醫訊/罹癌後心情如何調適及放鬆#情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情緒起起落落,高高低低的……有時明明還好,有時又很沮喪,到底怎麼辦,生病讓我們面臨身體病痛與內心的折磨,過多負面的情緒,讓我們思緒翻騰、情緒波濤。疾病讓身體心情都受影響,生活好像被情緒帶著走,該如何自我調適和整理腳步?癌症病友常要面對死亡的威脅與恐懼、身體上的痛苦、治療副作用的變化、外形的改變、醫藥費的慢慢支出、家庭與家人的負擔。因此心理壓力也比常人容易大很多,最嚴重可能會引發心神症狀或疾病。現在,癌症希望基金會高雄中心特規劃「癌症溝通系列講座」,特邀請美和科大講師根秀欽護理師主講,根講師是癌症領域資深護理師,分享讓心情轉彎的好方法。參加對象:癌症病友及家屬。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癌症溝通系列講座時間:102年7月27日(六)上午10:00~11:30地點:高雄中心(高雄左營區翠峰路22號)洽詢:07-581 0661 轉 116李護理師

樂閱讀/試著掌握處理你的心煩意亂

樂閱讀/試著掌握處理你的心煩意亂#情緒

當我們把大門關上、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工作,或是關上行動電話與電腦,即使已經盡了最大努力,試著把令人分心的因素降至最低,但我們依然可能會覺得心煩意亂。因此,請先傾聽你內心的需求,例如,目前你那麼容易覺得心煩,可能是因為你已經疲倦、或是負荷太大,或者處在一個神智不太清楚的狀態、處在無法用心的地方、或者這項工作在你接手之前就已經很無趣、或者是覺得焦慮等等。你對這些令人分心事物的敏感度,正是你能否專注的訊號。它告訴你什麼訊息?當你面對令你分心的事情時,「用心留意周遭」的這項能力,可以充分發揮其功能。它可以讓你在當下,做出有意識的決策,而且不會造成任何情緒的波動,例如選擇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至一件新事物上;或者是注意到一項事物,但因為不太重要,因而將注意力再轉移回來。在這裡,掌控自己回應事物的選擇權,是一項真正的課題。你掌握自己的專注力;你決定是否要隨著這些刺激物的引誘而起舞。請坐進這個駕駛座吧。比如,有一則關於電視明星的婚外情新聞,突然在你的電腦螢幕跳了出來,你真的現在就要看嗎? 或者,你接到一通朋友打來的電話,他想要跟你聊天,或者他才剛剛從同事的住處離開,想要來你家聊聊八卦。當他們敷衍的問你「有空嗎?」這個問題時,你能否禮貌的暫時拒絕他們,並且告訴他們,你其實很想與他們聊天,但可否晚一點再回電? 對這些令你分心的事情說「不」,其實並沒有那麼的困難。(本文作者/保羅.哈默納斯醫師、瑪格麗特.摩爾、約翰.漢克)(摘自/練好專注力,事情再多也不煩!/大寫出版)

樂閱讀/情緒智商:你的EQ是什麼?

樂閱讀/情緒智商:你的EQ是什麼?#情緒

走在惠普公司資訊系統區的走道上,我們注意到一張彩色影印紙貼在一個小房間裡。上面的字映入我們眼簾:「在企業的世界裡,讓你受雇的是智商,而讓你升官的是情緒智商。」這是從我們的朋友,《紐約時報》的科普編輯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所寫的暢銷書《EQ》中摘錄的一段話。瞭解情緒智商的五個層面,對於培養更平衡的情緒狀態非常有幫助。這些層面是:• 觀照力或自我意識/正如我們一直在說的──只有當你知道你感覺到什麼,你才能做出帶給你快樂和滿足的決定。• 管理你的感受/在你沒有意識的情況下,控制你生活的是你的情緒反應和習慣。學會認出和控制情緒衝動,好舒緩焦慮和不安,在充滿壓力的場合緊張的交鋒之後恢復平衡,以及有適當但不過分誇大的焦慮或憤怒,這都需要高水準的專注和技巧。• 動機/你的態度和意圖,將會影響你對困難情況的情緒反應。培養樂觀、信任、信心和尊重的態度,對提高你的EQ大有幫助。• 同理心/你對別人已說和未說出的感受的敏感度,是另一個發展良好關係的重要關鍵,無論是在愛情上還是在工作上。• 社交技能/面對他人激烈而往往不平衡的情緒反應,發展持續觀照的能力、保持中心和輕鬆自在,將幫助你建立和保持品質良好的關係。擴展觀照力的練習,情緒智商已經建立了一個非常強大而有效的「雙連擊」(譯註:拳擊中連續兩次的攻擊),幫助我們許多客戶獲得一種可以操作的工具,能以更有效地方式處理壓力的工作,並在他們的生活中找到更大的平衡。一旦人們記住,唯有自己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一條令人謙卑又興奮的學習之路就要展開了。這個評分關鍵,不是根據你從沒有失去平衡;而是根據你有多常失去平衡、你多麼強烈地失去平衡,以及失去的時間有多長來決定。如果你以這種方式衡量你的成功,你會發現,隨著真誠的練習,你的情緒平衡將會提高。(本文作者/喬爾.勒費博士、米雪.勒費)(摘自/平衡生活:讓你的生活少費一點力/新星球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