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喝豆漿恐致乳腺癌?醫:無根據

喝豆漿恐致乳腺癌?醫:無根據#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採訪報導)生活作息不正常,缺乏運動,下半身肥胖的人,常聽信許多網路謠言,一下吃減肥藥瘦身,一下喝豆漿減肥。但網路流傳「豆漿減肥法」恐導致乳腺癌,因此減肥中的女性都不敢再喝豆漿,甚至徹底與豆類食物斷絕關係。此說法到底正不正確?就讓專業醫師來解密!豆漿可預防乳腺癌形成豆漿中所含的大豆異黃酮是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也在食物中的分佈廣泛,不同分子的類型有4種:如扁豆和穀物中的木酚素類、黃豆芽中的香豆素類、大豆中的異黃酮類、花生中的真菌雌激素類真菌雌激素類。一提到雌激素,許多人就有所顧慮,因為過量的雌激素會引起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的疑慮,烏日林新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李必忍表示,其實植物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樣的。加州大學教授研究文獻中提到,豆漿對人體是有幫助的,餐前喝無糖豆漿還可幫助減肥、強身健體、防止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支氣管炎等。豆漿是植物性雌性荷爾蒙,可預防乳腺癌形成。痛風患者、腸胃不好者少喝豆漿李必忍主任表示,豆漿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並且非常多有利於身體吸收,所以日常應該多喝豆漿。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豆漿,痛風患者、嬰兒以及腸胃不好的患者等等,最好還是少碰豆漿。另外,糖尿病病友適合攝取無糖豆漿。根據《英國癌症雜誌》的資料顯示,大豆裡的大豆異黃酮不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反而會降低乳腺癌的發生率。李必忍主任也表示,喝豆漿可以預防癌症發生的機率,但千萬不可以過量,攝取過量豆漿恐會刺激乳房細胞的惡化,另外,預防乳腺癌應該要調整生活作息、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才可降低癌症的發生率。

每天服用600單位維他命D 可降罹癌風險

每天服用600單位維他命D 可降罹癌風險#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大部分的民眾聞癌色變,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於2015年公佈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34年位居十大死因之首,平均每3分12秒就有1人死亡,死亡時鐘比2014年快了一秒,罹患癌症有年輕趨勢。其中罹癌原因可能與基因、環境污染、飲食西化、肥胖有關,日前有研究發現,每天服用600單位以上的維他命D3「可能可以」預防大腸癌、乳癌的罹癌風險。維他命D可以幫助鞏固骨骼和牙齒安南醫院藥劑科主任陳麗芳表示,維他命D可以幫助體內鈣質與磷的利用以鞏固骨骼與牙齒。皮膚曝露在陽光下可以製造維他命D,我們也可以從某些食物中吸收。缺乏維他命D可能導致骨骼變弱,兒童稱為佝僂病,成人則為骨質疏鬆。安南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梁永昌指出,維他命D2是天然植物製造,D3則是當我們皮膚曝露在紫外線B陽光照射後由身體自然產生。人體需要攝取適量的維他命D,成人及8歲以上的兒童最高安全攝取量為每日100μg (4000單位/天)。專家不建議過度曝曬陽光來增加維他命D的產生,因為會增加皮膚癌風險。曬太陽而曝露在紫外線會導致維他命D產生陳麗芳主任補充,早期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居住在南半球陽光較多的人罹患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低於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專家們認為因曬太陽而曝露在紫外線會導致維他命D產生,因而推測維他命D濃度變化可能與癌症相關,但需要有強力的設計來證明高維他命D濃度與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有關。維他命D可減少人類罹癌的風險?梁永昌主任強調,有多篇流行病學研究分別於2009、2010、2011年發表,認為高劑量補充維他命D可能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陳麗芳主任表示,目前正在進行的二個第一期臨床試驗是探討維他命D可以預防大腸直腸癌、攝護腺癌及肺癌使用的劑量。在我們期待大型臨床試驗結果報告時,最新研究論文顯示,每天服用600單位以上之維他命D3是「可能可以」預防大腸癌、乳癌之罹癌風險。其他癌症之預防則沒有明顯統計學上的相關性。

停經後增胖10% 罹乳癌率高1.5倍

停經後增胖10% 罹乳癌率高1.5倍#乳癌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國外研究發現,正在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稍高,但停藥10年後,乳癌發生率與一般婦女相同,至於荷爾蒙替代療法雖可降低更年期不適症狀,但長期(5年以上)使用複合型(複方)荷爾蒙替代療法(雌激素與黃體素合併使用),會輕微增加罹患乳癌的危險。常吃高熱量、高脂肪食物 恐增乳癌風險不過,在停用5年後則危險率降至正常範圍,而使用未達5年並不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對於無子宮而單獨使用雌激素者,也不會增加乳癌發生率。常吃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的婦女會增加乳癌發生的風險,而且罹患乳癌的機率是一般婦女的2倍,乳癌和攝取過多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有密切關係,尤其是動物性食用油,如牛油、豬油等,若食用過多,會增加乳癌的罹患率,此外,炸雞、薯條、甜點等高熱量食物都會增加脂肪量,而脂肪量和雌激素呈正比關係,脂肪愈多,雌激素愈多,也就增加罹患乳癌機率。每天攝取酒精超過14克 增乳癌機會規模的實驗報告發現,女性停經後只要增胖10%,罹患乳癌的機率上升1.5倍,原因在於肥胖導致高脂肪,使得過多雌激素從脂肪裡製造出來,此外,成年後體重增加超過10公斤的婦女也較不超過2公斤者,高出40%的乳癌罹患率。酒精會增加血液中的雌激素濃度,每天攝取酒精超過14克(約等於354毫升啤酒或147毫升葡萄酒或44毫升烈酒),又沒有攝取足量葉酸的婦女,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會。抽菸的女性也較易罹患乳癌。一般來說,抽菸超過5年以上、或長時間大量吸菸(一手及二手菸),乳癌的發生率都會增加。生活、晚婚、離婚 導致乳癌發生率上升緊張的生活、晚婚、離婚、不孕、失去工作、遷居、家屬及親近朋友死亡等與增加乳癌的危險有關,因為壓力增加會改變免疫系統,導致乳癌發生率上升。很多乳癌患者的癌細胞與女性荷爾蒙的多寡有關,這些女性荷爾蒙的來源,有部分來自環境荷爾蒙。所謂環境荷爾蒙,是指透過環境及食物進入人體,產生類似荷爾蒙作用干擾內分泌系統的人工化學合成物質。小心環境賀爾蒙日常生活充斥了許多環境荷爾蒙,如:殺蟲劑、農藥、殺菌消毒劑、二手菸、化妝品、清潔劑、廢氣、塑化劑、食品添加劑、金屬…等,尤其國人很喜歡使用塑膠製品,但塑膠製品釋放的環境荷爾蒙可能會增加乳癌機率,如:用塑膠袋盛熱湯,飲食中吃下塑膠遇熱溶出的化學分子,都可能會轉化成女性荷爾蒙,誘發乳癌發生。(本文摘自/預見/百香果出版)

驚!乳癌病史患卵巢癌率高2倍

驚!乳癌病史患卵巢癌率高2倍#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日前衛服部公布癌症十大死因,卵巢癌首度進榜,讓女性的健康又多一項威脅。不僅如此,若本身有乳癌病史的女性,發生卵巢癌的機率又比一般女性高達2倍。常腹脹、腹痛 提前做檢查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婦科主任林敬旺表示,卵巢癌和乳癌一樣都是會受荷爾蒙刺激而形成的腫瘤,因此乳癌患者會有2倍的機率罹患卵巢癌,然而卵巢癌不像乳癌可透過乳房攝影提前做有效篩檢,通常出現腹脹、腹痛或異常的子宮出血等症狀時,大多已是晚期。卵巢癌年輕化 多生育、哺餵母奶可預防卵巢癌的好發年紀大多在更年期後,約50-60歲,因現代人晚婚、晚生子且生得少,加上環境汙染、飲食西化或不當使用荷爾蒙等影響,導致卵巢癌的發生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想要預防卵巢癌,林敬旺主任鼓勵婦女朋友要多生育及哺餵母奶,因為在懷孕和哺乳期間卵巢不會排卵,可暫時休息,不受荷爾蒙刺激。發現就治療 存活率有80-90%目前卵巢癌的治療方式,首要為開刀,醫師會進行卵巢癌腫瘤摘除及減積手術,將看到的腫瘤清乾淨之後,再視卵巢癌期別搭配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由於卵巢癌預後狀況及復發機會和癌症期別有關,若在第1期就發現並治療,一般5年的存活率就有80-90%,復發率也較低,然而若是到第3、4期,5年的存活率就會下降到3%左右,復發機率也相對提高許多。定期做檢查 降低威脅性有性行為的女性每年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時,可一起做骨盆腔檢查或陰道超音波檢查來篩檢有無卵巢腫瘤。除此之外,尤其是有乳癌、子宮內膜癌家族史或本身有病史者,想要對抗卵巢癌,務必定期至婦產科門診做骨盆腔檢查或陰道超音波檢查,以確保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卵巢癌的威脅性。

活動/婦癌篩檢刮刮樂-開心篩,粉樂送

活動/婦癌篩檢刮刮樂-開心篩,粉樂送#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103年最新統計資料顯示,臺北市乳癌及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癌症的第1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推動「婦癌篩檢刮刮樂-開心篩,粉樂送」活動,凡設籍臺北市女性,符合乳房X光攝影篩檢資格及2年以上尚未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之女性市民,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於臺北市醫療院所或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完成任一項篩檢者,即可參加刮刮卡活動,每月送大獎禮券1萬元,數量有限,發完為止,請把握機會。臺北市女性有一半未定期婦癌篩檢  根據臺北市衛生局105年統計資料顯示,臺北市30歲至69歲女性逾四成(48.92%)2年以上未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而45歲至70歲女性逾六成(61.9%)女性2年未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臺北市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一般民眾可能會心存僥倖,覺得癌症不會找上自己,沒時間檢查等原因忽略定期篩檢重要性,臺北市衛生局呼籲女性關愛自己健康,定期進行婦女癌症篩檢。婦癌篩檢1次也不能少康寧醫院醫師尹長生認為「婦癌篩檢1次也不能少!」,門診時發現不少已婚女性竟然有6、7年甚至10年未定期接受抹片檢查,甚至1位50多歲的女性10年沒有抹片,直到不正常出血來診卻發現子宮頸癌已第二期了,另有1位才兩年未做抹片,也發現原位癌,提醒女性朋友未定期抹片檢查,可能會喪失及早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的先機。適用對象為鼓勵女性朋友定期進行檢查,以維護自身健康,即日起設籍臺北市、年滿45歲到70歲、40-44歲二等親(外祖母、祖母、媽媽、姊妹、女兒)內曾罹乳癌且105年迄今未接受過乳房X光攝影的女性,以及年滿30至69歲且104年迄今尚未接受子宮頸抹片者,即日起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完成女性癌症篩檢後,可分別獲得刮刮卡1張。名稱:婦癌篩檢刮刮樂-開心篩,粉樂送時間: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地點:臺北市醫療院所或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 

活動/社區乳房攝影篩檢活動

活動/社區乳房攝影篩檢活動#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性步入中年之後,可能會感到生理上的改變,如果出現乳房有腫塊、不自然凹陷的情形,一定要盡速就醫,尋求專業協助。定期身體健康檢查,才能保障自我身心安全。有效的癌症防治包括預防、篩檢和治療三大策略,本次篩檢講座針對婦女衛生健康問題,由身心科主任李志銘給予建議,期望能讓民眾維持良好體能、在預防癌症上達到最大的效果。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社區乳房攝影篩檢活動時間:106年6月2日 星期(五) 下午15:00-20:00地點:南投市衛生所(南投縣南投市三和一路13 號)洽詢:049-2231150#2323或2317

拒當少奶奶! 台灣乳癌照護接軌國際

拒當少奶奶! 台灣乳癌照護接軌國際#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容忽視!根據國健署癌登報告顯示,乳癌已居國人女性前十大癌首位!近年數據指出國內乳癌患者死亡率下降,平均存活率提升;鑑此,中華民國乳癌教育暨防治學會為推動癌友的全人照護,將於上周六(27日)在台中市舉行第一屆的「翻轉護理,接軌國際」研討會,學會理事長劉良智醫師表示,國內乳癌醫療以往著重在藥物治療的學術研討,而今年的國際研討會將強調:癌痛的照護、乳癌治療心理層面、病患衛教技巧與多科團隊照護等議題,希望透過國際交流,讓台灣的乳癌照護品質再次提升。多科別合作 給予患者最佳照護品質劉良智醫師表示,中國附醫在去(2016)年9月收一名45歲的乳癌病患,確診時腫瘤已4.8公分大,癌細胞亦轉移到淋巴,當時團隊即採用新輔助型治療方式,也就是先用化療與標靶藥物治療,半年後,腫瘤已縮小至1.5公分,此時再做腫瘤切除手術,達到保留更完整的乳房外觀。中國附醫中醫部的陳盈佑醫師也表示,由於乳癌治療的方式相當多元,建議可以合併中醫藥療法,幫助患者在手術前後或化療期間恢復精神體力,緩解化療的副作用,提高病患生活品質;而中國附醫乳癌治療團隊也將在本次研討會分享如何整合多科別互相合作,給予患者最佳照護品質。乳癌治療團隊三大特點 實為患者福音中國附醫乳癌治療團隊特點有三:一,採新輔助型治療方式,即根據不同個案的腫瘤特性做治療,達到縮小腫瘤大小,保留較大的乳房體積;二,乳房保留手術結合微整形手術,因手術往往容易造成乳房的凹陷,在美觀上會讓病人產生心理不適,團隊結合微整形手術,著重照顧病人心理層面;三,以全人照護為宗旨,即整合各科別做治療,包含中醫科、復健科、身心科,並結合專科護理師、個管師等,提供病患及時的各種協助。(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罹患乳癌年齡每降1歲 死亡率增5%

罹患乳癌年齡每降1歲 死亡率增5%#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北市議員陳玉梅因罹患乳癌,年僅50歲病逝,星座專家薇薇安同樣因乳癌早逝,得年43歲,兩人年紀輕輕都因乳癌結束寶貴性命。乳癌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天平均有5人因乳癌死亡,罹患乳癌真的容易早逝嗎?每天相當於26位婦女被診斷出罹患乳癌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高居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死亡率第4名,每年有逾萬名女性罹患乳癌,死亡人數近2000人,相當於每天有26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5位因而失去性命。愈年輕罹患乳癌愈短命嗎?馬偕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源清指出,根據文獻資料統計,罹患乳癌的患者中,年齡每下降1歲,增加死亡率達4至5%;不過,隨著醫學分子生物特性進展,以及日新月異的治療方式,不同分類的乳癌有適合的治療藥物,精準個人化治療可大幅降低死亡率,並且提升活存率。年輕乳癌患者 三陰性、HER2陽性居多張源清醫師指出,台灣早發性乳癌患者較歐美國家比率高,也就是35歲以前罹患乳癌的族群,這群患者中以罹患三陰性、HER2陽性的乳癌較多,且乳癌細胞較為惡性,加上警覺性不足,一旦確診,也多為晚期。張源清醫師舉例,以荷爾蒙接受體為陰性、HER2陽性的HER2陽性乳癌為例,目前已有標靶藥物治療,合併化療藥物治療,都能獲得很好的治療成效;而荷爾蒙接受體陰性、HER2陰性的三陰性乳癌患者,則以化療為主要治療方式。化療藥物安全性高 有藥可降副作用不過,許多患者聽到化療,就害怕產生掉髮、噁心、嘔吐、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張源清醫師強調,目前化療相當安全,搭配止吐劑、白血球生成劑,可降低副作用的程度,建議患者勇敢接受治療。乳癌口服化療藥物 延長生命、維持生活品質針對第4期的乳癌患者,也有口服化療藥物可選擇。張源清醫師認為,晚期乳癌的治療原則,在疾病進展及藥物毒性之間取得平衡,而口服化療藥物具有毒性較低、維持療效、方便使用的優點,患者在家就能接受治療,並延長有意義的生命,可維持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