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

心律不整裝置調節器 竟引發心內膜炎 醫:若發作死亡率七成

心律不整裝置調節器 竟引發心內膜炎 醫:若發作死亡率七成#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從工程業退休的67歲藍先生,先前有心律不整4-5年病史,在三個月定期追蹤檢查中,赫然發現心律調節器的心內電極導線感染,藍先生在看診的當下也出現了發抖、畏寒、血壓飆高的狀況。住院後發現細菌感染造成心內膜炎,要更換原舊有的電極與幾乎密布心臟的導線,但手術複雜困難,「開刀移除電極」卻是唯一選項,如勾在心臟肌肉上的導線不小心拉扯到心臟導致破裂,恐怕就會造成大量失血而過世。藍先生因心動過速--心動過緩綜合症候群,接受過心房顫動消融手術治療,將心律調節器植入。9個多月前因為左胸心律調節器傷口感染接受移除手術,1個月後於右胸重新置放一個新的心律調節器,出院後也定期服藥。卻在此次住院前2個月開始又有心律不整現象,經藥物調整後仍未改善,因此住院進一步治療。萬芳醫院心臟外科李紹榕主任表示,當下懷疑是心內電極導線所引起的心內膜炎,若真是急性心內膜炎的話,死亡率將有70%之高,因此決定「開刀移除電極」,但又顧慮會造成術後的縱膈腔炎,因此利用微創瓣膜手術。藍先生先接受9天的抗生術治療,並進行一系列術前檢查後,心臟外科團隊在9月手術,將感染細菌贅生物及心律調節器、電極及新舊導線全部移除。病患術後4天已可下床走路,並於一個月後出院。當病人發生反覆性抗藥性細菌心內膜炎,要考慮開心手術卻又擔心術後演變成縱膈腔炎時。李紹榕主任指出在台灣「開刀移除心律調節器的心內電極」並不能像國外一樣用雷射燒熔處理,最大的問題之一,便是當心內電極導線效果不彰想要予以置換時,在台灣並無合適的方法進行。於是許多的病人只得接受將舊的留著、繼續放新的導線,使得整個心血管系統內充滿導線,倘若出現合併有反覆性抗藥性細菌心內膜炎時,取出心內電極導線則又變成一個困難又不得不去進行的難題。(圖片:萬芳醫院提供)

雲端心電圖即時監測 降低國人猝死率

雲端心電圖即時監測 降低國人猝死率#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為了選手健康,預防突發的心電異常,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將於12月16日舉辦的台北馬拉松競賽中,進行雲端心電圖即時監測測試。國內猝死的案例時有所聞,在猝死案例中因為心臟疾病而導致的占80%以上。國人死於心臟病的機率,僅次於癌症,其中男性又占更大的比例,而一個50歲的健康人,出現心肌梗塞的機會約為每年1%。因此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以及陽明大學共同開發雲端心電圖即時監測系統,以預防突發的心電異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目前已將此設備應運在居家病患上,當病患發生心肌缺氧時,系統會發出異常訊號給醫護人員做即時的追蹤,因此系統必須要在任何地點與任何時間都能使用。為了讓此系統在任何地點都能使用,開發出微型無線心電感測裝置,使用低成本、低功率、低複雜的建構理,搭配GPRS系統,讓心電儀收集到的心電訊號能在任何地點同步自動化上傳至雲端。建構雲端電腦自動化分析平台,讓此系統妥善分析心電資料,在任何時間都能使用,並有自動通知值班醫師數值異常的功能,將能在任何時間監控使用者的心電訊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希望藉由二方面技術的整合,使雲端心電圖即時監測系統達到使用更簡便,分析更強大,讓每位患者在家中,也能照顧到自身的健康。

分級正確運動 心臟病童動得安心

分級正確運動 心臟病童動得安心#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每隔一段時間,偶會傳出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學童因從事運動發生不幸死亡的消息。依教育部的公布,每年每十萬個學生,就有0.2到1.4人猝死,而猝死的頭號殺手是心臟病。據統計,國內學童患有先天性及後天性心臟病的比例為千分之十八,其中五成的人會自然痊癒,另一半則需接受治療或手術。事實上,隨著醫學進步,心臟病童的存活率和治癒率已大為增加,不論是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心臟病,大部份經過治療復健後,都與常人無異。隨著兒童心臟學的診斷與治療的進步,包括心導管介入性之治療以及開心外科手術等的進步與發展,心臟病兒童之存活率已大為增加,大多數的心臟病童也能與其他健康的孩童一樣,上學並參與各種不同的活動,但需要依心臟病的情況而加以指導,家長常擔心病童是否能夠運動,往往盲目限制各種活動,在學校,老師也因對心臟病童的疾病與現況不完全瞭解,禁止參加運動,妨礙心臟病童正常的發育,甚之遭受同儕、社會、環境等排擠,失去互動的生活功能。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每年舉辦心臟病兒童運動會倡導心臟病童分級正確運動,協同兒童心臟科醫師與體育界專家學者共同研擬制訂「心臟病學生活動強度分類與建議」,事先為病童們做運動分級,提供學校老師作為學生從事體育課指導依循,由體育推廣老師指導心臟病兒童及家長正確的分級運動,有助於促進心臟病童身心健康。

國內145萬人具心血管疾病!醫師籲定期檢查

國內145萬人具心血管疾病!醫師籲定期檢查#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秋冬來臨,寒冷的天氣無疑對具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造成負擔。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65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另衛生署也統計,國內大約也有145萬人有心血管疾病。對此,醫生呼籲具心血管疾病之患者,應要定期檢查,以保健康。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施志遠表示,15歲以上民眾,每19人就有一人罹患心臟病,其中大多數是心血管疾病,而65歲以上老人則每5人就有1人是心臟病患者,心臟疾病對國人健康的威脅可見一般。雖然癌症持續排名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一位,但心血管相關疾病已經連續25年(2011年止)蟬聯十大死因第二或第三名,相較於癌症,心血管疾病反而無明顯病徵,很容易被忽略,是民眾不可輕忽的重大疾病。然而,心血管疾病,發病之前,通常無明顯的徵兆,病發時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因此,施志遠呼籲,具有心血管疾病之患者,應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失業不僅傷荷包 還更傷「心」!

失業不僅傷荷包 還更傷「心」!#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景氣差,失業率節節升高,不僅讓人感到憂慮,現在根據一項發表在《內科醫學檔案》上的新研究顯示,失業還可能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研究人員說,失去一份工作或花費太多精力在失業上,可能不利於你的健康,並容易誘使人們吸煙或變得更加肥胖。美國杜克大學的這項研究共涉及美國1.3萬的成人。研究發現,失業或者無法找到工作會增加人們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失去工作對任何人(不分種族、不分性別)來說,都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研究人員指出,失業後第一年,患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風險最高。而失業狀態、失業的次數以及失業的累計時間都會增加風險。該研究的數據收集了健康的51歲至75歲的退休中老年人,從1992年至2010年,每兩年對他們進行一次採訪。在此期間,大約有1061人患AMI(7.9%),14%的人失業,超過60%的人曾失業過一次,35%的人曾花費時間糾結於自己的失業狀態。美國心臟協會的Donna博士說,該研究也證實了早前的研究成果,生活壓力大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但研究人員說,目前尚不知道壓力是如何影響心血管增加風險的,要解開其中的關聯性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長時間久坐會增加糖尿病、心臟病風險

長時間久坐會增加糖尿病、心臟病風險#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身為上班族的你,有算過一天坐在辦公椅上的時間是多久嗎?根據一項英國的研究指出,長時間坐著,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臟疾病和死亡的風險。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鍛煉身體並不能完全抵消這種風險。據英國萊斯特大學和拉夫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其中包括 749,577 名參與者。這項發表在《Diabetologica》上的研究顯示,長時間坐著,會增加糖尿病、心臟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即使是根據身體的活動準則進行調整,如每天鍛煉身體30分鐘,仍無法改變這危險的處境。 研究要求參與者每週花費14小時看電視,另一些研究要求他們自己統計每週坐著的時間。研究人員說明,雖然不能確定到底坐多長時間才會對你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但久坐帶來的後果確實是不好的。一個成人每天花費70%的時間久坐,包括:工作,看電視,或坐車。雖然,許多人會去健身房鍛煉來降低危害健康的風險,但是也需要意識到每天剩下的23.5個小時(扣除每日大約運動半小時)裡面,他們坐了多長時間。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和糖尿病間存在強烈的關聯性。事實上,有證據顯示,長時間坐著會影響身體的血糖水平,提高胰島素阻抗引起高血糖。但科學家們還不知道這種確切的關係的機理是什麼。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減少坐在電腦旁的時間,可把電腦放在文件櫃上,以便可以站著操作;而在午餐時間,應多活動;每天也須減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時間。

登山客身體不適 警消急救援

登山客身體不適 警消急救援#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適度運動可以維持身心健康,但運動過程中可得隨時注意身體狀況!臺北市日前又發生登山客在陽明山登山過程中身體不適,所幸消防救護人員來的快,為患者做緊急處置,待生命跡象穩定後,趕緊送醫救治。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表示,救災救護指揮中心(119)於101年10月1日14時33分接獲民眾報案指出,在大屯山主峰有一名登山客疑似心臟病發,119立即派遣消防車、救護車各1輛及消防人員共6名前往救援。 消防局指出,當消防車趕抵大屯山主峰石碑後,消防人員迅速沿著石梯趕往現場,發現一位52歲女性登山客,在進行大屯山主峰登梯時,有心跳加速、手腳發麻、疑似呼吸困難隨時有窒息的可能,已癱坐在石椅上且身體虛弱、呼吸急促。消防人員立即詢問同行者有關病患者過去病史,同時評估其生命徵象後,隨即為該名病患做緊急處置,指導她調節呼吸,使患者在獲得心理支持後,取得患者同意,在救護人員的協助下,送往榮民總醫院就醫。

響應世界心臟日 落實安「心」人生!

響應世界心臟日 落實安「心」人生!#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您以為心臟病較常會發生在男性身上嗎?」這是一般人常有的誤解,事實上,缺血性心臟病不是男性專利,心臟病是女性的第二大死因,死亡率在停經後以每5歲翻一倍的速度衝高,與男性快速接近,到85歲以後甚至超越男性。女性心臟病症狀不明顯,呼籲女性對心臟健康保持警覺,心臟病症狀常常是以噁心、極度疲倦、頭暈、失眠、焦慮、消化不良等非典型症狀出現,很容易被忽略,以為只是壓力過大。現代女性朋友要兼顧事業與家庭,又要照顧家人的健康,更要留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也因此,國民健康局特別關心女人「心」的健康,提醒女性朋友要多愛「心」、護「心」,希望喚起國內女性對心臟病疾病的重視,教導女性如何愛護自己的心臟,並宣導心臟病發作時可能會出現的病徵,讓女性平時可做到自我檢查,進而自我發現、及早治療。國民健康局響應今年世界心臟日宣導主導「one world,one home,one heart」,不僅重視婦女健康,更呼籲孩子們應從現在就要開始落實健康生活型態,希望更進一步推展讓全家擁有健康,透過四大行動「規律運動」、「健康飲食」,以及「拒菸」、「掌握三高腰圍健康密碼」的落實,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共同邁進健康永續的安「心」人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