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

「心因性猝死」突然意識喪失到死亡一小時內

「心因性猝死」突然意識喪失到死亡一小時內#心臟病

據上月媒體報導,新竹縣東元醫院34歲男護士,於開車途中身體不適猝死駕駛座,坐在身旁的女友立刻打119,並為男友做CPR,再送往醫院急救,可惜最後仍救不回一條年輕生命。在法醫相驗遺體後,確認死亡原因可能與死者身材較肥胖、心室顫動有關。心臟科醫師說,去年至今發生多起職場過勞死事件,亦可能為心因性猝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中行解釋,「心因性猝死」是指在沒有其他明顯原因下,因心臟血管系統問題,突然意識喪失並在一小時內非預期性的死亡。統計上,三份之二的非外傷性猝死(Sudden non-traumatic death)是心因性的。林中行指出,心因性猝死約八成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大部分是因為2條以上的心臟冠狀動脈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心因性猝死中,75~80%的心律一開始是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林中行說,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子主要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抽煙、老化、男性、遺傳等。根據去年10月份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一篇關於男性心因性猝死的論文指出,抽菸長達十年以上,會增加心因性猝死症27%的風險。家族中有冠心症病史者,會增加62%的風險,第二型糖尿病會增加75%的風險。高血壓患者之收縮壓每上升10毫米汞柱,會增加13%的風險。接受心肺功能體適能量檢測,每增加一個新陳代謝等值量(MET),會降低心因性猝死症22%的風險。林中行提醒民眾,平常如有容易喘氣、半夜需端坐呼吸、疲倦、雙腳沉重、胸痛、胸悶、心悸、暫時性失去意識、水腫,就要小心是不是有心臟問題。有些病患在死亡前,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昏厥等徵兆,但是有些病人沒有任何徵兆,所以需做好平時預防。林中行表示,一般預防主要是針對前述的危險因子,要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戒菸、增加活動量、攝取少量酒精、減肥等…。對於一般大眾而言,控制危險因子、培養健康生活習慣是預防猝死的第一步。林中行提醒民眾,冠心症是心因性猝死的主因,因此好好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並避免抽菸,可有效減少心肌梗塞發生。在生活習慣上,抽菸及肥胖都會增加猝死機率,情緒上的壓力也與猝死發生有所關連。延伸閱讀「心因性猝死」: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156

「預防三高四癌」社區整合篩檢一次全到位

「預防三高四癌」社區整合篩檢一次全到位#心臟病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今年(民國100年)3月~9月於12區特別精心規劃了61場社區「整合性預防保健篩檢」活動。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參加。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均為98年臺北市之十大死因,約占所有死亡人數的58.3%。但此類慢性疾病可透過定期篩檢,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民國98年癌症為臺北市民十大死因第1位,另依臺北市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統計資料顯示肝癌,大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分別位居臺北市主要癌症死因之第2位、第3位、第4位、第8位及第9位。民國93年至98年,北市因大腸癌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19.73上升至22.64,乳癌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15.2上升至17.49,口腔癌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5.26上升至5.66,子宮頸癌自84年開始篩檢,已有不錯的成效,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6.51下降至5.11。上述5項癌症均具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良好等特性。台北市衛生局提醒市民朋友平日除攝取均衡飲食、養成規律運動外,也不要忘了每年要定期接受健康篩檢。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參加社區整合篩檢活動,相關活動訊息請洽台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延伸閱讀「篩檢小常識」: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130

擔心猝死意外 勿輕忽心血管狹窄及心律不整症

擔心猝死意外 勿輕忽心血管狹窄及心律不整症#心臟病

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名列國人十大死亡第二、三位,且因現代人飲食過油過甜、運動少、如又有抽菸飲酒習慣,則相當容易造成血管壁硬化及狹窄,埋下罹患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的未爆彈,甚至將自己安置在猝死風險的行列中。台大預防醫學博士暨康聯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陳皇光醫師針對近期報導有關猝死與過勞死個案的指出,民眾平日若過度輕忽自身的心血管健康狀況,很可能因為一些外在環境因素或行為引發猝死。一般而言,心血管疾病到死亡是一個漸進式的發展過程,最初的導因還是在於不當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一旦心血管壁開始硬化或狹窄,高血壓、腎臟病、心臟病甚至眼睛病變及周邊血管阻塞等問題就接踵而來。而且心血管狹窄情況者,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下或長時間處於低溫環境下引發血壓爆衝,太久未進食造成身體脫水而引起腦部或心臟血管灌流不足,以及突然進行超過身體負荷之激烈運動引發心肌梗塞都是造成猝死的主因。且若有心律不整或曾出現心悸症狀者,更要避免過度飲用會造成神經亢奮之提神飲料,以防範心律不整症狀發生而引發死亡危機。到底要如何了解自己的猝死風險呢?陳醫師說明,目前在健康檢查項目上,除了基本的抽血檢查可以針對血脂、血糖及血球進行常規檢查外,針對「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sCRP)」及「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兩項血管硬化因子也可反應出受測者當時的健康狀態。另外,不妨輔以「動脈硬化儀」檢查周邊血管、以及「頸動脈超音波」了解中風危機,與「電腦斷層冠狀動脈鈣化指數」、「電腦斷層冠狀動脈照影」與「心電圖」等儀器多管齊下,全方位掌握自己的心血管健康。陳皇光醫師也叮嚀,健康檢查只能呈現個人單一時間的健康狀態,若要真正遠離死亡威脅,還是得從健康的生活習慣下手,除了三低一高(低鹽、低油、低糖及高纖)的飲食原則外,養成定時運動及戒除菸酒都只能算是基本配備,最好應在家中擺放血壓計,每日定時量測1~2次;且每年至專業醫療機構接受心血管全方位健檢,才是真正的「護心大計」。

關節炎?心臟病?法布瑞氏症症狀難辨別

關節炎?心臟病?法布瑞氏症症狀難辨別#心臟病

關節炎?心臟病?腎臟病?法布瑞氏症症狀難辨,病友平均花10年才確診!台北榮民總醫院遺傳諮詢中心主任牛道明醫師表示,法布瑞氏症是一種罕見遺傳疾病,因製造α-半乳糖苷酵素(α-Galactosidase)的基因缺陷,造成體內醣酯質無法代謝,這些醣脂質會堆積在全身許多細胞內的溶小體中,造成包括腎臟、心臟、腦部、神經與眼部等各種器官的傷害,嚴重恐威脅生命,最常見的是因心臟病變而猝死。牛道明醫師指出,典型法布瑞氏症患者的症狀牽涉多種器官,症狀也隨著年紀越大而越複雜。最早是神經疼痛的症狀,患者在學齡期出現運動時、甚至天氣變化時,四肢即出現如針扎酷刑般的疼痛,因此許多患者只能被迫放棄自身興趣或運動習慣。甚至有病患成年後,因發病造成暫時性失能而必須放棄工作。隨著年紀增長,病患的器官開始受損,例如腎臟、心臟等,此時就會出現這些器官受損的症狀,甚至引發腦中風危機。然而,部份法布瑞氏症患者並不會有上述明顯疼痛症狀,僅有心臟肥大或高血壓的症狀,因此往往被誤以為一般的心臟疾病來治療,導致無法對症下藥而造成身體不可逆的損害,被診斷出來時,心臟已過度肥大甚至出現心臟纖維化等現象,即為「法布瑞氏症」,導致患者長期處於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而猝死的風險下,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極為重要。由於法布瑞氏症症狀多樣難辨,許多患者經歷不停的轉診、治療,都未能找出病因、有效治療。根據法布瑞氏症病友訪談結果發現,病友的求醫之路坎坷,心臟內科、腎臟科、家醫科、風濕免疫科都有人看,但往往因症狀與其他疾病雷同而難以確診甚至誤診。統計發現,有6成病友在出現症狀後,經過10年以上才被確診,這些病友可能從學齡期就開始出現手腳肢端疼痛灼熱、腹痛與拉肚子、以及排汗能力差等現象,30歲左右開始出現蛋白尿、腎功能不全或心室肥大的現象,但在未能確診的情況下,患者只能在忍受不明疼痛、生活不便中渡過,甚至三十幾歲就開始洗腎,病友因此錯失治療機會而失去性命大有人在!從小學就出現四肢末端疼痛症狀的法布瑞氏症病友尹老師表示,幼年發病時的疼痛導致她無法像一般人般運動、奔跑,甚至行走都有困難,卻因此被老師誤會是偷懶不想上體育課,讓她深受委屈;長大後一度懷疑自己是營養不良,而白白打了六年營養針卻未見改善!而中年後出現胸痛、胸悶及心律不整的症狀,也被誤認為心臟病,差點因此延誤治療,造成致命危險! 病友心聲「三懼」高遺傳機率更讓家庭陷入龐大心理壓力聯手催生病友會! 盼病友家庭相互扶持 醫療支持體系更健全由於對疾病的不理解和生活上的種種不便,造成患者和家屬心中莫大的陰影。根據調查指出病友有「三懼」心聲︰7成病友懼怕異樣眼光,不願主動告知病情,尋求外界協助。逾8成病友懼怕因發病時的疾病疼痛導致雇主質疑工作能力、以及外界過度給予特殊待遇,造成自身心理極大壓力。面對遺傳疾病威脅,多數病友及家屬憂心疾病遺傳給孩子,懼怕下一代像自己一樣因疾病疼痛阻礙求學、求職、人際關係的發展。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暨現任董事,也是台灣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理事長陳莉茵女士表示,多年來持續關心罕病大家庭之運作,此次看著法布瑞氏症病友們從相識到逐漸凝聚,並即將成立協會,也感到溫暖,現場代表罕見疾病基金會,捐贈台灣法布瑞氏症病友協會10萬元運作經費,希望能有好的開始。此外,也呼籲社會大眾皆能熱心募捐,以幫助病友們成長茁壯!募捐詳情請洽台灣法布瑞氏症病友協會專線(02)2789-2162。延伸閱讀「法布瑞氏症/醫藥小辭典」: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968

孕育「心」生命 先天性心臟病友順利懷孕

孕育「心」生命 先天性心臟病友順利懷孕#心臟病

在台灣,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13,也就是說每年約有2,000多名的新生兒寶寶患有心臟缺損、血管或瓣膜狹窄、血管錯位等症狀。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早年接受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治療的兒童,有機會長大成人,但多數仍存有循環生理問題需要長期照護。依據健保局2000~2006年的統計資料,台灣目前有超過11萬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其中年滿18歲以上者將近三萬人(26.1%),這群病友邁向成人期後,開始面對就業、結婚、懷孕等問題,同時仍也可能罹患成人常見的其他心臟疾病。因此先天心臟病病友之照顧需要整合性的醫療團隊,提供病患專業的醫療建議與治療,但根據台大醫院的統計資料,曾在該院接受開心手術的先天性心臟病童,約有50.9%於手術復原後並未繼續接受定期追蹤,個人健康上可能埋有不定時炸彈而不自知。台大醫院於兩年前率先成立成人期先天性心臟病中心,是國內唯一針對這類病患而成立的跨科部整合性醫療中心。中心成立後由個案管理師主動找回或經轉介的失聯病友共有297位,其中178位是完全未定期追蹤病情的病友,此類病友若未定期追蹤,可能會面臨心臟衰竭、心律不整、運動功能變差、感染性心內膜炎等問題,若正值生育年齡之女性病友則將面對更大的懷孕生產風險。台大醫院成人期先天性心臟病中心可以為患者量身打造個人化的健康照護計畫。日前一位30歲女性病友,因打算懷孕生子,前來中心接受懷孕前評估,該病友於10歲時曾接受心室中隔缺損修補及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必須長期服用抗凝血劑且合併有主動脈擴大及左心室出口以及動脈瓣狹窄等症狀,如果貿然懷孕可能造成畸胎及面臨多項懷孕及生產相關危險因子,醫療團隊先為病友換豬瓣膜代替原先的金屬瓣膜,術後不必再服用任何藥物,術後一年順利懷孕,目前持續接受懷孕中追蹤,中心兩年來共完成73位病友的懷孕前評估。另有一位曾在嬰兒時期接受大血管轉位顯微手術的病友,二十多年來並未接受適當追蹤,在最近突然發生心搏過速、血壓下降的情況,經急救後評估有冠狀動脈出口問題,以及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導致心肌功能下降。緊急安排手術,術後恢復狀況良好。此類病友如果術後未接受追蹤,容易發生心律不整甚至有猝死的可能性。台大醫院成人期先天性心臟病中心的成立宗旨之一即是希望能夠藉由整合性的醫療服務,以成人期先天性心臟病醫師為主軸,結合小兒心臟科醫師、小兒心臟外科醫師、成人心臟科醫師、婦產科醫師、復健科醫師、專科護理師、心臟功能評估團隊與社工人員等,提供整合性全人醫療服務,讓患者充分的了解自己疾病的情況,提供專業的醫療建議與治療。成人期先天性心臟病中心提供的服務有:每週二上午於兒童醫療大樓第35診設置成人期先天性心臟病特別門診,除院內外轉診病患之外,病患也可以自行掛號就診,此外中心個案管理師亦積極安排連絡未能定期追蹤的病友回診,以期早期發現問題並提供及時且適切的治療,並且於必要時安排轉診復健科(運動建議及功能評估)、婦產科(高危險性妊娠及避孕評估)、基因醫學部(遺傳諮商)、心臟外科(手術評估)。在治療方式的選擇上,除了心臟外科手術之外,我們也提供侵襲性更低的經心導管手術治療,例如心房中隔缺損、開放性動脈導管、心室中隔缺損關閉器的置放,氣球導管擴張或血管內支架置放,3D立體定位高週波灼燒術治療心律不整,心臟去顫器或雙心室同步化節律器置放,短期內亦將使用經由心導管植入瓣膜的最新技術,用以治療嚴重肺動脈瓣膜逆流、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或逆流的病患。為每位患者製作個人化健康護照,內容包含疾病中英文詳細診斷及圖解說明、曾接受之特殊治療或手術、目前使用藥物與特別需要注意的狀況、日常運動以及飲食建議。不僅有助於病友了解自身疾病的狀況,在發生緊急情形或至其他醫療機構就診時可作為相關醫療人員的重要參考。對生育年齡的女性病患我們會提供詳盡的懷孕前評估,對於容易造成懷孕及生產時母親本身或胎兒風險增加的危險因素,於事前盡可能加以矯正,並且於懷孕中持續密切監測母親及胎兒的狀況。成人期先天性心臟病醫療諮詢網醫療資訊網站http://www.ntuh.gov.tw/Ped/adultchd。諮詢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諮詢專線(02)2312-3456 轉 70356。

想『瘦』嗎?愛美,網購「藥」小心

想『瘦』嗎?愛美,網購「藥」小心#心臟病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接獲民眾檢舉有賣家於網路販售私自輸入減肥藥,經本局送驗結果檢出「sibutramine(西布曲明)」、「fluoxetine(富魯歐西汀)」等西藥成分,查該賣家涉嫌從國外購得宣稱可作為減肥用之藥品後,帶回國內透過網路私下販售,目前全案已依違反藥事法第82、83條規定,移請本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偵辦中。「Sibutramine(西布曲明)」用於治療體重過重,副作用包括服用後可能會引起血壓上升及心跳加速等,該成分為有名的減肥藥「諾美婷」,日前更因國外研究指出可能增加心臟病和中風危險,美國FDA考慮是否要下架該產品,目前行政院衛生署刻正考慮評估其風險及管理措施;「fluoxetine(富魯歐西汀)」用於治療抑鬱症、暴食症、強迫症,其副作用為口乾、流汗、寒顫、腹瀉、噁心、焦慮、心悸、眩暈等。民眾從國外私自帶回未經行政院衛生署核准之藥物販售,已屬藥事法第22條所稱之「禁藥」。依據藥事法規定,藥品未經核准擅自製造係屬偽藥,製造或輸入偽藥或禁藥可依藥事法第82條規定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千萬元以下罰金。另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偽、禁藥者,可依藥事法第83條規定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衛生局提醒民眾,有疾病問題應尋求合格專業醫師;有藥物問題應洽詢藥師,不購買攤販、夜市、地下電台等不合法場所販賣之藥品,也不要聽信購買誇大不實以及來路不明的產品,倘若因服用這些違規產品造成傷害,將會求償無門。另外衛生局也呼籲網路賣家,切勿於網路販售藥品及醫療器材,以免誤觸法令。如發現有違規販售不法藥物情事,請儘速向衛生局舉發【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1043】,以上訊息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

辦公室壓力大悶鍋 心臟病風險增2.2倍

辦公室壓力大悶鍋 心臟病風險增2.2倍#心臟病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和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將於下週99年9月26日(星期日)上午假國父紀念館東側廣場共同舉辦「世界心臟日」衛教園遊會活動,現場提供「心臟風險評估」讓民眾認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並以「護心10步驟」健康生活型態攤位的有趣闖關體驗,增進健康生活型態有益心血管健康的觀念,歡迎市民踴躍參加!今年世界心臟日主題「Wellness in the Workplace」,強調以「職場健康,用”心”工作」。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成長,醫療科技發達使臺北市民平均餘命延長,臺北市97年底已達81.87歲,男性平均為79.66歲,女性則為84.11歲。但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改變,吃多、動少,加上生活緊張等因素,致罹患心血管疾病情形有日益增加與年輕化的趨勢。根據98年臺北市死因統計年報資料顯示,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與高血壓性疾病,分別為十大死因第2、3、9位,其死亡百分比各佔11.9%、7.6%、2.6%,合計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百分比為22.1%,亦即北市將近每4至5名死亡個案中,有1名死於心血管疾病。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程俊傑醫師表示:「除了年齡、家族史、性別、抽菸、三高疾病等已知危險因子,研究顯示 ,工作壓力亦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高壓工作者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風險,是低壓工作者的2.2倍!」。2010世界心臟日特別針對職場健康提出「護心10步驟」,除呼籲民眾養成良好運動及健康飲食習慣外,也要增加減壓時刻提醒,積極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其步驟如下:健康飲食:天天五蔬果,少吃飽和脂肪,少吃再製品,少吃鹽。規律運動:要有足夠的運動,養成每天運動三十分鐘的習慣。拒菸和戒菸:只要戒菸滿一年,心臟病危險性就大幅降低。保持適當體重:維持理想體重(BMI 18至24)應從小時候開始,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及有恆的運動是最佳的途徑。記住你的健康密碼:包括血壓,體重,BMI,腰臀比,血糖值,血脂值。少喝酒:男生一天兩杯,女生一天一杯。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支持環境戒菸:真正做到時時刻刻無菸害環境。把運動習慣帶進辦公室:早晚走兩站去辦公室,多走樓梯,工作中間起身活動,自己作也鼓勵你的同事這麼作。主張並要求健康的食物:推薦給你的同事到辦公室附近提供健康食物的餐廳用餐。短暫的舒壓時刻:走出去吃午餐,工作中間出去走走,做5分鐘伸展操,一天6次累積運動30分鐘,也可達運動效果。

天冷泡湯熱 醫師提醒心血管病患多注意 以免丟了健康

天冷泡湯熱 醫師提醒心血管病患多注意 以免丟了健康#心臟病

最近台灣全省各地受到寒流侵襲,又濕又冷的天氣讓泡湯熱潮湧現。能在寒冷的冬天中泡泡熱呼呼的溫泉,頓時讓寒意與疲勞全消,怪不得有如此多人為它著迷。泡湯固然舒服,但醫師提醒上了年紀、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不遵守正確的泡湯規則,可能導致身體不適,甚至丟了性命,那可就划不來了!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羅明原醫師表示,一到冬天,許多民眾喜歡三不五時泡個湯、做做水療、SPA以放鬆自我身心,常常一泡就是幾個小時,但如果本身罹患有高血壓的患者泡上如此長的時間,可是很危險的行為。醫師指出,由於泡湯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其熱度能使皮膚表面血管擴張並溫熱,將熱能運送至身體內部,因此全身溫度都會隨之上升,並促進血液流通。但是時間一長,高溫使得血壓急速上升,有些人便會出現呼吸不順、胸悶、心跳加速等情形,表示身體可能無法負荷,應該趕緊離開水面才是。醫師進一步指出,有心臟血管方面疾病、腦中風等患者並不適宜全身泡湯、做水療或SPA,因為水溫及室溫差異過大,易造成刺激血管收縮、血壓高低起伏過大、胸悶等不適情況出現。因此建議此類患者應儘量避免從事全身泡湯、三溫暖等活動,如果仍想享受泡湯樂趣,建議以足浴、半身浴為主。另外入池前應先熱身,並從腳、腰、肩部再至全身緩緩進入水中,逐漸讓身體適應水溫;並控制水溫在舒適的範圍內不宜太高,隨時注意自己心跳及血壓的變化。只要一有心悸、頭暈、胸悶等不適現象,應該緩緩起身離開浴池,在陰涼處休息片刻。如果不適情形仍沒有改善,就要馬上就醫以策安全。羅明原醫師提醒民眾,凡事都應適量而止,泡湯也不例外。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如真要泡湯,事前便需熱身、多注意水溫及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是上了年紀的銀髮泡湯族,應避免獨自一人去泡湯,最好結伴去洗溫泉,如有突發狀況發生,才有人可以馬上幫忙做處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