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

生鮮蔬果殘留農藥 13件不符規定

生鮮蔬果殘留農藥 13件不符規定#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為維護市民食用生鮮蔬果之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依計畫按月前往各蔬果零售業者、超市、大賣場、農產公司批發市場等販售場所抽驗生鮮蔬果殘留農藥情形,5月共抽驗73件產品,檢驗結果13件不符規定,不合格率17.81%。本次抽驗73件生鮮蔬果中,有46件檢出殘留農藥,其中33件檢出量尚在「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標準」限量範圍內,符合規定;另13件不符規定產品,為10件蔬果檢出農藥超量、2件蔬果檢出於該類農作物不得使用之農藥、1件蔬果同時檢出農藥超量及不得使用於該類農藥。針對不合格產品,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除要求業者下架回收、不得販售外,來源廠商屬外縣市者,已移請來源所轄衛生局查辦,另無法交待來源之業者,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處分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殘留農藥含量超過安全容許量者,處以新臺幣6至600萬元罰鍰。該局特別表示,食品安全首重源頭把關,於市面抽驗產品屬於終端的管理,只有落實源頭田間監測及產地加強輔導農民於栽種時正確施用農藥,才能有效減少蔬果殘留農藥的問題。為維護民眾食用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農友於栽種蔬果施用農藥,應符合相關法令。同時提醒消費者在選購蔬果時,最好選擇具有良好信譽之商家產品,或具農政機關核發之農產品標章,以確保飲食安全。另為減少攝入蔬菜可能之殘留農藥,建議清洗蔬菜時應去除外葉,先用水沖洗蔬菜根部,將泥沙清除,並將根部摘除,以水浸泡10至20分鐘,接著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2至3遍,可有助於去除殘餘的農藥。此外,一般消費大眾亦可用烹煮、選擇當季蔬果等方法,來減低農藥的殘留,炒菜時,將鍋蓋打開,亦可促使農藥隨蒸氣而揮散。

30歲後骨質減少 小心骨質疏鬆找上身

30歲後骨質減少 小心骨質疏鬆找上身#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人到30歲以後骨質逐漸減少,到了50歲以後骨質流失更形嚴重,75歲以上老人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女性在停經後骨質疏鬆比率亦高達20%~35%,約有50萬左右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正遭受骨質疏鬆的威脅。「骨質疏鬆症」患者只要一個輕微的跌倒,或是彎腰搬運物品就會造成骨折,50歲以上骨質疏鬆症患者過去一年跌倒次數平均都在2次以上,比沒有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跌倒次數來得多,在骨鬆和跌倒的加成效應下,容易發生跌倒、骨折、住院、失能等不良預後,不僅增加整體醫療耗費與社會公共健康照護體系之負擔,骨折的老人長期臥床的結果經常併發感染而造成死亡。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100年年底,以20%的老人骨質疏鬆盛行率估計,約有50萬左右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正遭受骨質疏鬆的威脅。經常節食及體重過輕會減少雌激素分泌,加速骨質流失,造成骨質含量變少及肌耐力降低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過重、肥胖則會增加骨頭、關節的負擔,依國民健康局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相較於正常體位的民眾,在過輕、過重、肥胖的情況下會有較高的骨質疏鬆比率。 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建議民眾,維持理想體重,不但可以減少骨質疏鬆問題,同時也可以預防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當身體質量指數 BMI<18.5或≧24,就要注意維持及控制自己的體重了!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呼籲,年輕時儲存骨骼「骨本」,平常多攝取牛奶、起司、豆腐等含鈣質食物,避免過度飲用咖啡、適度曬太陽、避免熬夜,多走路、慢跑、爬樓梯、啞鈴操等運動,讓肌肉骨骼獲得訓練,降低骨質疏鬆症發生的機率。

了解骨鬆之因 方能享受咖啡美味

了解骨鬆之因 方能享受咖啡美味#骨質疏鬆

公關公司緊湊的工作步調,生活作息不正常,七年級的小美每天幾乎都要靠2杯以上的黑咖啡來提神,公司的李大姐忍不住告誡她,這樣喝咖啡會導致骨質疏鬆,建議她戒了喝咖啡的習慣。但沒有咖啡提神,怎麼能安然面對每天緊繃的壓力?於是小美開始改喝加了牛奶的拿鐵,因為牛奶含有鈣質,這樣既可以有提神作用,又可以有鈣質的補充,可說是一舉兩得。沒想到,公司安排的年度健檢報告出來,小美的骨質密度數值不但低於標準,被註記「有提早流失的現象」,醫生還提醒要她多運動、多走出戶外曬太陽。小美大為不解,喝咖啡真的會造成骨質流失,甚至骨質疏鬆嗎?那麼她從此就不能喝咖啡了嗎?咖啡因與骨質疏鬆的研究如同小美的例子,都市生活中愛喝咖啡的人越來越多,多年來我在健檢解說時常常都會被問:「醫師,我已經習慣天天要喝咖啡,但對骨質密度到底有沒有影響啊?」基本上,這並非一個簡單yes or no的問題。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可樂及巧克力等,都會因為咖啡因的藥理作用而產生利尿及增加體內排出鈣的作用。但是臨床上咖啡因是否會造成骨質疏鬆症?很多專家做出的結果都各不相同,所以至今未有定論。有一個有趣的研究顯示每天喝2杯以上咖啡的族群有明顯骨質疏鬆的現象;若同時有喝牛奶的習慣的族群,咖啡因引骨質疏鬆的效應就會被牛奶所含個高鈣所抵消。所以事實上小美改喝拿鐵是對的,但是一定還有她未注意到的原因!很多關於咖啡與骨質疏鬆的研究都是找停經婦女來當研究對象,所以可以知道,其實年齡老化與雌激素不足才是骨質疏鬆最重要的原因。有些研究竟然發現喝茶的停經婦女不但沒有骨質疏鬆,竟然骨質比沒喝茶的婦女還來得好,理由可能是茶葉裡含有類黃酮(flavonoids),或這些婦女有喝奶茶習慣,同時補充了類似雌激素作用的類黃酮及牛奶中的鈣質,反而對身體產生了保護作用。2012年5月份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甚至還發表了一篇針對40萬年齡介於50歲至70歲的族群做與喝咖啡與死亡率的長期研究,結果竟然發現每天喝咖啡的族群死亡率低於每天喝不到一杯咖啡的族群,而且與喝咖啡量有正相關。所以咖啡雖然不是仙丹妙藥,但對人體確實能發揮保護作用,一般認為是咖啡裡所含的抗氧化劑延緩了老化的作用。骨質疏鬆的原因人類骨質密度在25歲時達到顛峰,大約可以維持10年左右。35歲以後不論男女的骨密度則以每年0.3~0.5%的速度流失。女性停經後的前5到10年,骨質密度每年會下降2~4%,導致骨密度最終會減少停經前的25~30%。引起骨質疏鬆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為性別(女性多於男性)、年齡(年齡越大骨質流失越厲害)、性荷爾蒙(女性50歲左右停經而使雌激素下降;男性在65歲左右睪固酮製造不足)、缺乏運動、體重過輕、鈣質及維生素D攝取不足。所以在生活上,特別要強調的並不是咖啡,而是對骨質疏鬆有不良影響的吸菸與酗酒。因為特殊疾病需要長期使用類固醇或者本身有甲狀腺或副甲狀腺亢進,也是產生骨質疏鬆的重要因素。掌握扭轉骨質流失的原因由此可知,骨質疏鬆的預防重心並不在咖啡或含咖啡因飲料,而是在於我們的生活習慣,例如:不少女性因為愛美而不曬太陽,使得身體的維生素D製造不足;為了苗條身材而過度減重,容易造成骨質大量流失;工作與生活多偏靜態,又沒有養成固定運動習慣等等,都容易造成骨質密度愈來愈不足,也因此,原本大家以為只有老年人才會有的骨質疏鬆症,現在越來越趨向年輕化。此外,現代人飲食不均衡,鈣質經常攝取不足。根據衛生署統計,超過九成台灣女性鈣質經常不足。再加上大多數人有外食的習慣,不少加工食品如泡麵、碳酸飲料、汽水等,都含有高量的磷,會影響身體對鈣質的吸收。坊間流傳很多無科學證據的專家說法,竟然將最重要的鈣質來源牛奶及奶製品說成是骨質疏鬆的元兇,完全與研究結果與營養學知識不合,民眾切勿輕易相信。預防勝於治療 為骨密加分 成年人每日需要的鈣質約800到1200毫克,建議盡量由奶製品、蝦米、小魚乾、紫菜、黑芝麻、豆類製品及深綠色蔬菜等食物攝取,或在醫師及營養師的指導下服用鈣補充劑。預防鈣質流失飲食上要注意下列幾件事:少喝高磷的發泡飲料及過鹹的食物,才能避免鈣質流失。在補充牛奶、含鈣飲食或服用鈣片時,盡量要跟茶葉及綠葉蔬菜等高草酸及高纖維食物分開食用,才不會妨礙鈣質的吸收。對咖啡一族,要如何才能預防骨質疏鬆呢?對喜歡喝咖啡的人來說,基於健康的理由,每天的咖啡攝取量,盡量少於2杯250~300cc.的咖啡量。一般茶飲的咖啡因含量約為咖啡的二分之一,所以容許量約為咖啡的2倍。不要過量飲用咖啡,其實還考慮到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造成心悸、影響睡眠及過度利尿等不良作用。引起骨質疏鬆的性別年齡因素是無可阻擋的,荷爾蒙補充的功效與併發症仍未有好的解決方法,所以培養運動習慣、補充充足的鈣質與維生素D、維持正常的體重、避免酗酒是預防骨質疏鬆最重要的功課。若真的出現嚴重骨質疏鬆問題,建議至新陳代謝科、內分泌科、婦產科或骨科門診就醫尋求協助。任何事情過猶不及都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只要掌握骨質疏鬆的預防重點,任何人都可以盡情享用咖啡。

愛喝咖啡又怕骨質流失怎麼辦?醫師教您如何預防

愛喝咖啡又怕骨質流失怎麼辦?醫師教您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緊湊的工作步調,生活作息不正常,許多人每天幾乎都要靠2杯以上的黑咖啡來提神,不過也常聽到許多人說,喝咖啡會導致骨質疏鬆,但是這樣的說法正確?康聯預防醫學院長陳皇光指出,其實愛喝咖啡是否會造成骨質流失的問題,並非是一個簡單yes or no的問題,但對愛喝咖啡又怕骨質流失快速流失的人來說,只要掌握骨質疏鬆的預防,不要過猶不及,其實還是可以盡情享用咖啡。陳皇光院長解釋,引起骨質疏鬆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為性別(女性多於男性)、年齡(年齡越大骨質流失越厲害)、性荷爾蒙(女性50歲左右停經而使雌激素下降;男性在65歲左右睪固酮製造不足)、缺乏運動、體重過輕、鈣質及維生素D攝取不足。所以在生活上,特別要強調的並不是咖啡,而是對骨質疏鬆有不良影響的吸菸與酗酒。因為特殊疾病需要長期使用類固醇或者本身有甲狀腺或副甲狀腺亢進,也是產生骨質疏鬆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骨質疏鬆的預防重心並不在咖啡或含咖啡因飲料,而是在於我們的生活習慣,例如:不少女性因為愛美而不曬太陽,使得身體的維生素D製造不足;為了苗條身材而過度減重,容易造成骨質大量流失;工作與生活多偏靜態,又沒有養成固定運動習慣等等,都容易造成骨質密度愈來愈不足,也因此,原本大家以為只有老年人才會有的骨質疏鬆症,現在越來越趨向年輕化。對咖啡一族,要如何才能預防骨質疏鬆呢?對喜歡喝咖啡的人來說,基於健康的理由,每天的咖啡攝取量,盡量少於2杯250~300cc.的咖啡量。一般茶飲的咖啡因含量約為咖啡的二分之一,所以容許量約為咖啡的2倍。不要過量飲用咖啡,其實還考慮到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造成心悸、影響睡眠及過度利尿等不良作用。引起骨質疏鬆的性別年齡因素是無可阻擋的,荷爾蒙補充的功效與併發症仍未有好的解決方法,所以培養運動習慣、補充充足的鈣質與維生素D、維持正常的體重、避免酗酒是預防骨質疏鬆最重要的功課。若真的出現嚴重骨質疏鬆問題,建議至新陳代謝科、內分泌科、婦產科或骨科門診就醫尋求協助。

骨質大量流失 竟是副甲狀腺腫瘤惹禍

骨質大量流失 竟是副甲狀腺腫瘤惹禍#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48歲的賴女士,一年多前出現左大腿痠痛及無力症狀,嚴重時需要用拐杖才能走路,到醫院檢查卻找不出原因,只好每天忍痛繼續過日子。直到去年十月,胸痛加上大腿痠痛實在讓她受不了,才到台北中山醫院骨科求診,照X光後發現賴女士嚴重骨質流失,醫師建議她要特別注意且持續治療。沒想到一週後,賴女士起床一出力竟聽到左大腿「喀」一聲,她驚覺不妙,原來是左大腿骨頭斷掉。台北中山醫院骨科施俊雄醫師表示,賴女士除了左大腿骨折外,也發現胸腔肋骨有三處骨折,另外脊椎第十節也出現壓迫性骨折,初步判斷為骨質疏鬆症引起的全身性骨折。經抽血檢查,發現賴女士體內的鹼性磷酸酶比正常值高出12倍,而副甲狀腺素更高出正常值的28倍!安排做完超音波後,檢查出患有副甲狀腺腫瘤,經切片化驗終於找出賴女士骨質流失特別快的原因。施俊雄醫師說,人體有四個副甲狀腺,位於頸部甲狀腺後方,分泌副甲狀腺素調節體內磷、鈣的代謝平衡,是調節血鈣最重要的荷爾蒙之一。副甲狀腺腫瘤會分泌太多副甲狀腺素,造成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將骨頭內的鈣質排出到血液,造成骨頭缺鈣,引起骨質疏鬆。幸好賴女士罹患的是良性腫瘤,手術後副甲狀腺未恢復功能,會出現短暫性低鈣情況,在補充鈣質及雙磷酸鹽之後,目前賴女士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已經可以使用柺杖走路。施俊雄醫師說,台灣65歲以上民眾罹患骨質疏鬆症之盛行率估計為9.24%,由於缺乏運動,國內更有高達20%的年輕女性上班族有骨質疏鬆現象。一般而言,四十歲之後兩種細胞的功用均會衰退,而造骨細胞的衰退速度遠大於破骨細胞,於是骨質開始流失,因而造成骨骼結構鬆脆,即所謂的「骨質疏鬆症」。 施俊雄醫師提醒,由於骨質疏鬆症沒有症狀,若出現背痛或變矮等狀況,應該就要有所警覺,千萬不要強忍或只吃止痛藥。另外,台灣婦女約有1/3、男性約有1/5在一生當中有發生過至少一次骨折,尤其是出現脊椎及髖部骨折,可能都是骨質疏鬆症的前兆。建議平常應養成補充鈣質及運動習慣,尤其是適當進行戶外活動,曬曬太陽,可以有助鈣質與維生素D正常運作,降低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運動預防骨質疏鬆 可選擇健走

運動預防骨質疏鬆 可選擇健走#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發現,國人30歲後骨質逐漸減少,50歲後流失更嚴重,65歲以上的人約50萬人面臨骨質疏鬆威脅;75歲以上長者,幾乎每4人中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問題;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程度更高達3成5。許多人常以為運動可以改善骨質疏鬆,但根據「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像是走路、爬樓梯或者是啞鈴操可以提升骨質密度,但是游泳以及自行車等運動,則無法提升骨密度,最主要的關鍵就是雙腳的負重力,踩自行車、游泳,雙腳都懸空,屬於非負重式運動,因此無法拉高骨質密度,騎單車雖可甩掉熱量,又可以增加肺活量,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想增加骨密度,可是白做工。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想運動保骨最好是健走,走路可改善下肢骨頭骨密度,快速健走效果又比慢速散步好。慢跑可改善成年人腰椎、腳跟處跟骨等骨密度;停經後婦女多走路、慢跑或爬樓梯,能改善腰椎、大腿骨連接骨盆處的股骨頸等多部位的骨質密度,而透過雙腳直接跟地面接觸時則可以提供外來的壓力來對抗地面,才能訓練肌肉、骨骼,防止骨鬆;而除了運動,飲食也能增加骨本,多攝取鈣質食物如牛奶、起司、豆腐,少喝咖啡和避免熬夜,但還是要依個人體能調整,以免保骨不成先掛病號,最重要的是做合適的運動才能真正達到「保密防跌」。

高齡化社會 骨質疏鬆成頭號殺手!

高齡化社會 骨質疏鬆成頭號殺手!#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成大醫院骨科統計,98年至101年4月因骨質疏鬆症導致髖部(即大腿上端與骨盤相接的關節)骨折至該院接受手術治療的65歲以上民眾,其中女性121位、男性62位,術後曾接受骨質疏鬆藥物治療者為42%。因此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骨科羅春生主任表示,民眾對於骨質疏鬆症的認知與治療仍不如其他疾病普及與重視,呼籲民眾應多加重視。成大斗六分院骨科羅春生主任表示,依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資料指出,75%的骨質疏鬆性骨折都發生在65歲以上。其中髖部骨折有最高的死亡率及併發症,髖部骨折後的第一年死亡率可高達20至24%;有40%的人會因髖部骨折而無法獨立行走, 但因骨質疏鬆症導致髖部骨折接受手術治療後,而能持續藥物治療一年以上者僅為18.5%。可以看出民眾對骨質疏鬆的認知不清以及對醫囑遵從性偏低。羅春生醫師指出,多數至該院骨科求診的50歲以上民眾皆是因為骨質疏鬆引起骨折問題,由於老年人對外界的反應比較遲緩,因此在突發性意外或是環境改變、壓力等因素之下,容易因跌倒而造成骨折;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因為女性賀爾蒙減少分泌,不但心血管產生變化,骨質疏鬆的問題也逐漸浮現;但別以為骨質疏鬆是女性的專利,男性骨質疏鬆以及骨折的機率也不斷上升。隨著我國進入高齡化社會,伴隨而來的骨質疏鬆症正是老年人的頭號沈默殺手,但由於骨質疏鬆症並無明顯症狀,因此民眾常輕忽,直到跌倒、彎腰甚至咳嗽等小動作導致脊椎變形或骨折,才發現骨質已嚴重流失,所以骨質疏鬆症於50歲以上之年齡層中,是特別需要重視的疾病。羅主任醫師補充,一旦骨折,終生都有再骨折的風險,因此需要持續藥物治療,以免骨質繼續流失而再發生骨折,除了可抑制骨質流失,也可以增加骨質密度,並降低骨折發生率。羅春生醫師呼籲民眾必須建立起保持良好生活飲食習慣,運動及日照習慣,定時追蹤骨質密度檢測,預防跌倒,遵從醫師囑咐按時服藥治療,這樣才是保骨本、好骨氣的最佳良方。

骨質疏鬆治療 經皮氣球式椎體整形術

骨質疏鬆治療 經皮氣球式椎體整形術#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是指人類在老化過程中,骨質經由吸收與形成的不平衡,以致骨質密度逐漸減少。脊椎結構的組成就好像堆積木般,若是積木本身結構出問題,容易造成積木倒塌或壓扁,造成進一步的駝背與後遺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羅浩儒說,這些病患通常一開始會有嚴重的背痛,需要長時間臥床與背架固定,造成患者身心問題,引發心肺功能的併發症。昔日治療方法是長期臥床與背架治療,加上止痛藥物的長期給予,甚者需要開刀治療脊椎因骨折而不穩定的問題。傳統開刀需要打上鋼釘與骨融合手術,但是此方法的傷口大,破壞正常骨頭與組織較多,而且患者多是老年人,開刀的風險亦增加許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引進新的「經皮氣球式椎體整形術」,即是透過骨髓針將人工骨水泥注射入脊椎體,傷口僅有針孔大小,先經由氣球充氣,將塌陷的椎體撐起並創造出骨水泥空間,之後注入骨水泥以填充因為骨質疏鬆引起的脊椎體壓迫性骨折,不只增強脊椎穩定性,並且可矯正因壓迫性骨折而引起的駝背問題,病患手術後皆快速達到止痛效果,隔天即能下床活動,幫助早日恢復正常生活作息,且亦達到矯正駝背的變形,減少後遺症發生。羅浩儒指出,經皮氣球式椎體整形術適合的病人包括由骨質疏鬆、轉移瘤、血管瘤等造成的壓迫性椎骨骨折引起的急性疼痛,一般術後只需住院觀察1至2天,配合背架使用,就能早日下床活動,減少患者與家屬照護上的負擔。醫學研究證實能有效改善背部疼痛與恢復正常脊椎生物力學的穩定性,而且併發症低於百分之一,為目前治療壓迫性骨折的一項安全與有效的選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