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青少年打BNT還不夠 醫:HPV、流感疫苗也重要

青少年打BNT還不夠 醫:HPV、流感疫苗也重要#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BNT陸續抵台,校園施打作業正如火如荼進行,但家長們知道除了COVID-19疫苗外,青少年還有哪些疫苗應接種嗎?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理事長陳志道提醒,家長目前專注於COVID-19疫情,很可能忽略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與流感等疫苗,而這些疫苗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也同要重要。青少年於幼兒期應接種的疫苗*水痘疫苗未曾接種疫苗且未得過水痘者,建議自費接種一劑,13歲以上則應注射兩劑,兩劑至少間隔 4~8 周。 *B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與肝硬化、肝癌有密切關係,該病毒經體液或血液,例親密接觸、輸血、注射等途徑傳染,許多人容易在青少年期因無足夠保護措施導致感染。若已接種,隨著時間抗體力價可能消失,建議檢測B 型肝炎抗體,再進一步諮問醫師是否建議補打一劑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均飛沫傳染。施打該疫苗可預防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睪丸炎、卵巢炎,影響生育能力;若懷孕婦女早期感染德國麻疹,會導致流產、死胎或畸型。隨著時間抗體力價亦可能消失,建議青少年可檢測MMR抗體。*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的混合疫苗(Td)建議在11-12歲間若未曾施打Td 者,可以直接追加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非細胞型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 Tetanus-diphtheria-acellular pertussis),其後每十年則建議再追加一劑Td。建議青少年接種的疫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HPV是重要的性接觸傳染病原,與生殖道疣及女性子宮頸癌有關,建議9-26歲女性及高風險男性接種,青少年開始有性行為後,感染HPV的機會將大幅增加。施打疫苗的最佳時期為尚未有過性行為或未受到HPV感染者,但若已有性行為,也呼籲青少年施打,保護自己及伴侶的健康。*流感疫苗流感病毒極易產生變異,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幾乎稍有不同。社交活躍期的青少年容易互相傳播,建議青少年每年接種一劑流感疫苗,提升群體免疫力,以免受流感疫情威脅。高風險族群應接種的疫苗*A型肝炎疫苗A型肝炎經糞口傳染,好發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食用遭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感染,導致急性肝臟發炎。若前往A型肝炎盛行區的旅遊者建議施打,兩劑間隔6-12個月,保護力可達20年以上。*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腦膜炎雙球菌全球都有感染個案,主要流行地區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橫跨非洲中部的「非洲流腦帶」地區,容易在人口聚集場所或活動造成疾病傳播,建議高風險旅遊或留學生施打。若有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者、慢性心肺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氣喘、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者,可考慮自費以下疫苗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其病菌經飛沫傳染,可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建議高危險族群之青少年施打。

HPV引發六癌一病非女性專屬 男女都該打疫苗

HPV引發六癌一病非女性專屬 男女都該打疫苗#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癌症不會傳染,但小心感染病毒會增加罹癌風險!以往國人認為HPV(人類乳突病毒)是造成女性子宮頸癌的元凶,因此防治對象皆以女性為主,然而美國研究卻發現男性感染HPV的風險正在急速攀升,男性終其一生的感染機率高達91.3%,超越女性的84.6%。除了子宮頸癌,長期感染HPV若無法自行清除,還可能引發口咽癌、頭頸癌、外陰癌、肛門癌、陰道癌與俗稱「菜花」的生殖器疣,顯示不僅女生要注意HPV,男生更該小心防範。口咽癌、頭頸癌正取代子宮頸癌 成為最常見HPV癌症台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科教授婁培人表示,口咽癌與頭頸癌正在取代子宮頸癌,成為最常見的HPV相關癌症。丹麥研究預估,當地HPV相關口咽鱗狀細胞癌的新增案例數將於今年超越子宮頸癌,英國和美國則早在2016和2020年就出現類似現象。婁培人分享醫學文獻一名64歲女性案例,出現左耳疼痛症狀,連續2年被誤診為中耳炎、鼻竇炎,甚至被當蛀牙進行根管治療,直到接受核磁共振和組織切片檢查,才證實罹患HPV相關頭頸癌,追查之下,發現其腫瘤與6年前確診HPV相關頭頸癌的丈夫,都是同一種HPV病毒型別。顯示HPV相關頭頸癌不易診斷,病毒也可能傳染給另一半,男女共同預防才是上上策。 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教授周宏學表示,女性HPV的篩檢已有標準化的檢驗方式,能夠幫助子宮頸抹片提高子宮頸癌前病變的偵測率,但男性缺乏標準化的HPV檢驗方式,加上其感染機率高、暴露後呈現持續性感染的比例較女性高,一旦感染甚至導致癌變,例如口咽癌或頭頸癌,往往難以及早發現。除了腫瘤採樣,如何評估自己的頭頸癌可能與HPV有關?美國臨床研究發現,最常見的初期症狀為脖子出現腫塊,比例超過5成;其他則為喉嚨疼痛、口腔腫塊、吞嚥困難、耳痛與喉嚨異物感等。頭頸癌不易察覺 確診後及早治療痊癒率很高目前國際趨勢認為,無論男性或女性,要打贏HPV相關癌病戰爭,最好辦法之一就是共同接種HPV疫苗。婁培人表示,HPV引發的相關頭頸癌不容易被察覺,可是確診後及早治療的痊癒率很高。周宏學副指出,目前已有多種疫苗可以大幅降低HPV帶來的疾病威脅和癌症風險,除了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與肛門癌,最近台灣也繼美國之後,成為全球第二個取得HPV疫苗預防口咽及其他頭頸部位癌症的國家,有助國人打贏HPV大戰,遠離因HPV引起的相關癌症與疾病威脅。

傳最快8日又有BNT 陳時中:盼郭董一同接機

傳最快8日又有BNT 陳時中:盼郭董一同接機#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首批93萬劑BNT疫苗今天清晨到貨,外傳下批將於8日抵台。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鬆口,時間很接近,屆時希望邀情目前還在檢疫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一起接機。今增1例本土、1例死亡個案此外,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今新增1例本土病例,為30多歲男性,因其他原因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為無症狀感染,衛生單位已啟動醫院及社區調查與防治,已匡列接觸者1名,其餘疫調中。今新增1例死亡個案,為6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史及萬華區活動史,5月21日出現喉嚨刺激感、咳嗽等症狀,5月27日就醫採檢並住院治療,6月3日確診,6月27日死亡。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31日累計公布1萬4796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3692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92.5%。今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美國、俄羅斯、南非入境,入境日介於8月19日至27日。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6006例確診,分別為1424例境外移入,1萬452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 837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27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0例、台北市317例、基隆市28例、桃園市26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台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10例為境外移入。

BNT要來了!陳時中證實班機已起飛 明晨抵台

BNT要來了!陳時中證實班機已起飛 明晨抵台#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證實,載送BNT疫苗的班機已起飛,預計明天清晨抵台,由於檢驗試劑已提早送抵台灣,加上檢驗封緘時間,9月中開放施打應該沒問題。此外,指揮中心公布國內今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今增1本土、1死亡病例今新增1例本土病例,為60多歲女性,因曾接觸其他確診個案,由衛生單位安排居家隔離,8月23日出現流鼻水、喉嚨癢等症狀,因症狀輕微未就醫;8月31日進行解隔離前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隔離期間無接觸他人,故無匡列接觸者。今新增1例死亡個案,為6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史及其他確診個案接觸史,5月30日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發燒等症狀,當日就醫採檢並住院治療,6月3日確診,8月30日死亡。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30日累計公布1萬4792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3692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92.6%。今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奈及利亞、尼加拉瓜、美國入境,入境日介於7月2日至8月30日。

BNT擴大優先對象 將開放18至22歲族群登記

BNT擴大優先對象 將開放18至22歲族群登記#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BNT疫苗即將抵台,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BNT疫苗接種除原先規劃的12至17歲學生族群以造冊方式到校接種外,也將開放18至22歲年輕族群先接種,將盡快規劃讓這些人到預約平台登記意願。今新增3例本土、1例死亡病例此外,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今新增3例本土病例,為2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60多歲,其中1例於8月16日發病,另2例於8月30日發病。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例、台北市1例;其中2例關聯不明,1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8月8日於越南確診,8月28日搭乘醫療專機返台後至醫院採檢並治療,8月29日確診,8月30日死亡。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29日累計公布1萬4784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3676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92.5%。今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為英國籍30多歲男性,未接種COVID-19疫苗,自述6月曾於英國確診,8月17日持搭機前三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來台工作,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採檢陰性並檢疫,8月30日進行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台期間並無症狀,集中檢疫期間無接觸他人,故無匡列接觸者。

憂心孩子開學染疫 醫:家人打疫苗可降低兒童感染

憂心孩子開學染疫 醫:家人打疫苗可降低兒童感染#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開學在即,各校都在為防疫做準備,因學生還未施打疫苗,家長也十分焦慮,紛紛詢問「小孩上學安全嗎?」醫師提出三點建議,除了最基本的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家人接種也可降低兒童感染力,5歲以下孩童則除公費13價肺炎鏈球菌,6至12個月可再自費施打一劑,讓保護力更完整。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主任陳思融表示,美國兒童住院率上升84%,兒童加護病房甚至爆滿,讓台灣家長也很焦慮,但大部分美國加護病房的兒童原本就有先天性疾病,或早產或是同時有呼吸道融合病毒、副流感病毒造成共同感染,導致呼吸窘迫,才需要住進加護病房。陳思融指出,delta 病毒與呼吸道融合病毒或副流感病毒的合併感染確實造成許多肺炎、呼吸窘迫的嬰幼兒入住加護病房,但只要學生上課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就可以預防,家長不需要焦慮。對於5歲以下的孩童,父母可檢視寶寶手冊,是否已經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公費疫苗,公費目前提供出生滿2個月、4個月和12個月施打,建議6至12個月可自費施打第四劑,讓保護力更完整。根據兒科醫學會聲明,施打4劑保護力約86~96%,比施打三劑保護力約67.2~86%,高出一成左右。從兒科的感染控制和疫苗控制,有一個概念是包覆性保護策略,就是對小孩無法打到某種疫苗,但是他們又是脆弱的族群,希望親密生活的家人,能打疫苗盡量去打,透過大人身上完整的保護力,得病機率低,就可以好好保護小孩。去年秋冬流感病毒平靜 今年慎防大流行感染科主任張凱音指出,國外已經有很多流行病學研究,提醒開學後要注意其他的呼吸道病毒流行,近期許多西方國家,冬天常流行的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等,在去年冬天COVID-19流行期間相當平靜,但今年夏季開學後,反而出現許多呼吸道病毒的大流行。COVID-19混和以上所述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個案數也不少,有機會以嚴重、需住院,甚至需加護病房照護的肺炎表現。張凱音提醒家長,今年步入後半段,應注意秋冬季的流感疫苗消息,避免誤延疫苗的注射時間。

今增3例本土病例全在新北 無人死亡

今增3例本土病例全在新北 無人死亡#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新增3例本土病例,為2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1例為8月29日發病, 2例為無症狀感染,個案分布均在新北市;其中1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新增5例境外移入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均為男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分別自印尼、泰國、荷蘭、菲律賓入境,入境日介於8月27日至29日。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28日累計公布1萬4761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3673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92.6%。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5991例確診,分別為1413例境外移入,1萬452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3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25例本土,另9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打疫苗多喝水非人人適用 這兩種人可能肺積水

打疫苗多喝水非人人適用 這兩種人可能肺積水#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苗正在各地施打,醫師常提醒民眾施打完後要多喝水,但一名75歲有心臟病的張姓老翁,兩星期前打了莫德納疫苗後猛喝水,卻造成肺積水住院。衛福部彰化醫院心臟科主任何東錦提醒,患有心臟病、腎臟病的人短時間內勿喝太多水,要慢慢喝,避開肺積水風險。 老翁表示,他聽說打完疫苗後要多喝水,才會接連幾天都喝了不少水,也不知喝了多少,但一次大概就喝1公升,想說多喝水也不會有壞處。他在施打完疫苗的幾天後開始咳嗽,晚上睡覺時咳得更厲害,甚至得坐著才能入眠,也會喘,胸部也會痛,他懷疑是疫苗的副作用,忍了幾天後,小腿出現水腫,他才趕快就醫,沒想到是肺積水。 心臟病患心臟無力 來不及把水分送到腎臟何東錦表示,心臟就像幫浦一樣,不斷收縮把肺部的含氧血打到全身,但是心臟病患因心臟較無力,若短時間喝進太多水,來不及把水分送到腎臟排除,就容易發生肺積水,張姓患者患有慢性心臟衰竭病史,應該是短時間猛喝水才會釀禍,不太可能是疫苗的影響。 何東錦指出,接種完疫苗最好要定時量測體溫多喝水,但心臟病患者維持平常的飲用量比較好,若要多喝水,也要慢慢地拉長時間喝,讓心臟有足夠的運作時間,才不會有肺積水的風險,否則一旦發生肺積水,嚴重可能因呼吸衰竭死亡。 洗腎患者無法調節多餘水分 可能全身性水腫彰化醫院腎臟內科主任蔡旻叡說,洗腎等嚴重腎臟病變的患者,打完疫苗也不能喝太多水,因為他們沒辦法像正常腎臟功能的人可以隨時調節多餘的水分,必須洗腎時才能移除,萬一喝太多水,也可能產生全身性水腫,使得體內水分多到造成肺積水。 一般而言,肺積水的主要原因有上述的「心因性」及「腎因性」,為了避免發生肺積水,這兩類患者的飲水量都要控制,補水時也要分開時段喝,不要集中在短時間喝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