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脖子長腫瘤如哈密瓜大 醫師也驚訝!

脖子長腫瘤如哈密瓜大 醫師也驚訝!#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87歲的萬女士,近期出現吞嚥困難、喘鳴、昏眩的情況,檢查發現脖子長了一個直徑18公分大的巨大腫瘤,每天都像是揹著顆哈密瓜般的沉重,經醫師確診罹患「結節性甲狀腺腫」,進行手術治療後,摘除重達1.12公斤的巨大良性甲狀腺腫瘤,術後復原狀況良好。「這麼大的腫瘤只在教科書看過,真的嚇了一大跳!」萬女士的主治醫師花蓮慈院耳鼻喉科周昱甫醫師,回憶起頭一次看到萬女士的震驚。醫師為萬女士安排電腦斷層等一系列的檢查後,確診萬女士罹患「結節性甲狀腺腫」。周醫師表示,結節性甲狀腺腫是一種常見的良性甲狀腺腫瘤,形成原因不明,女性罹患的可能性較男性為高。罕見巨大腫瘤摘除 老婦重展笑顏周昱甫醫師表示,患者左頸的巨大甲狀腺腫瘤,使喉返神經與頸動脈經已嚴重受到壓迫,未來可能導致聲帶麻痺、半身麻痺、中風等可能性,加上腫瘤影響外觀,造成萬女士社交與心理上的障礙,有手術治療的必要性。雖然萬女士已屆高齡87歲,但是經過心臟超音波等檢查後,確認萬女士除了巨大腫瘤的問題外,身體十分硬朗,與家屬溝通後,決定為萬女士進行腫瘤摘除手術。而術後復原狀況良好,萬女士說,謝謝醫護團隊「把我的腫瘤變不見了」。周昱甫醫師表示,根據統計,20%至30%的民眾,身上可能都有甲狀腺腫瘤,但是絕大部分為良性腫瘤,若民眾自行摸到異物感,毋須恐慌,應趕緊就醫,由醫師診斷,若腫瘤無壓迫周邊重要器官、影響外觀等問題,僅需每半年至一年回診追蹤即可。 

女子發燒、咳嗽兩個月 竟是惡性淋巴瘤!

女子發燒、咳嗽兩個月 竟是惡性淋巴瘤!#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民眾若持續發燒,且劇咳不止超過一周,可要當心這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台中就有一名三十三歲吳姓女子,一開始僅出現發燒、胸悶、咳嗽等症狀,但到附近診所治療皆無法改善,咳嗽還是持續長達兩個月,且臉部和上肢更出現腫脹現象,才驚覺不對到大醫院檢查,經電腦斷層掃描後,竟驚見縱橫膈腔出現腫瘤,切片後確診為惡性淋巴瘤,所幸經過治療後目前情況良好,病情穩定控制。淋巴瘤長在橫膈膜很罕見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俞瑞庭醫師表示,縱隔腔位於兩側肺臟中間,又可分為前縱隔腔、中縱隔腔與後縱隔腔;縱隔腔惡性淋巴瘤初期症狀不明顯,出現咳嗽、發燒、呼吸困難或胸痛等類似感冒症狀,當腫瘤變大壓迫到縱隔腔血管或支氣管,才會產生臉部與上肢水腫、胸悶疼痛、呼吸喘等病狀。俞瑞庭醫師指出,縱隔腔惡性淋巴瘤較為罕見,是縱隔腔內淋巴細胞異常增生所致,通常找不到特定致病原因,可能與自體免疫病變、病毒感染、及環境等因素都有關係;初期因症狀不明顯所以不容易自我察覺,如個案吳姓患者開始出現症狀時只認為是感冒造成,等察覺有異到醫院就診時, 縱隔腔內已經有多處以上淋巴結區域有癌細胞侵犯,因此使用標靶加上化學治療方式,不僅可消滅癌細胞,也可防止癌細胞蔓延擴散。俞瑞庭醫師呼籲,若民眾發燒持續一週、咳嗽持續兩週都未好轉時,應自我警覺儘早到大醫院進行檢查,以揪出真正的病因而加以治療。

驚!男子眼窩長腫瘤 竟比眼球還大

驚!男子眼窩長腫瘤 竟比眼球還大#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相信大家對腫瘤並不陌生,但鮮少聽說眼窩也會長腫瘤!一名59歲的饒先生,因眼窩疼痛、視力模糊而至眼科就診,經診察確定為眼窩腫瘤。尋求多家醫院評估,皆建議藉由開顱手術取出腫瘤,饒先生後轉至雙和醫院,接受經眼眶冷凍腫瘤取出術,減少開顱的風險,術後恢復良好。 視力模糊、眼睛凸出 要注意雙和醫院眼科沈筠惇醫師指出,一旦罹患眼窩腫瘤,因腫瘤長在眼球後方,會出現眼睛疼痛、眼球轉動困難、視力模糊、複視、眼睛凸出等表現。饒先生就醫時,因眼球後的腫瘤已壓迫眼球,右眼突出,且因腫瘤已頂到視網膜,出現右眼視野缺損。檢查確認腫瘤位於眼球後方,位於神經內側,且已比眼球來得大。 沈筠惇醫師表示,眼眶冷凍腫瘤取出術是將眼眶的骨頭鋸開,擴大眼球挪移的空間,將眼球挪開後,從空隙間置入冷凍器械,直接黏取腫瘤組織後取出。從外表看,傷口約只有1至1.5公分。且手術破壞性較小,也可減少開顱的風險與併發症。    

母子倆罹腸癌末期 雙雙經治療都康復!

母子倆罹腸癌末期 雙雙經治療都康復!#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醫師我要跟你說謝謝!真的感謝」原先罹患大腸直腸癌末期的台中四十四歲的張先生,八年前不幸得知自己罹癌時簡直天打雷劈,甚至都已送進開刀房把肚子打開了,醫師才宣告腫瘤太大無法切除,讓抗癌路程更加艱辛,但他快放棄之時,輾轉轉院到台中榮總醫院進行多專科治療,歷經12次化療及5年追蹤療程終將腫瘤縮小、切除,擺脫病痛,還生了一個小孩,在記者會上,他心存感激多次向治療他的醫師九十度鞠躬,一身健朗的樣子,完全看不出來他是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我國大腸癌發生率 居高不下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每5分鐘40秒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了8秒。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3倍,而大腸直腸癌則持續登上每年癌症新增個案的榜首,每年約有1萬多人得到大腸癌,並有近4千人因大腸癌死亡。其中,國人飲食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是大腸癌發生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飲食中蔬菜水果的攝取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而脂肪、紅肉等攝取過多則可能增加大腸癌的發生。據歐美國家經驗,每一至二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表示,要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除了要多攝食蔬果等高纖維飲食與規律運動外,50~75歲民眾每2年至少應有1次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初期排便會出血,但有時混在便中不易察覺,常被誤認為是痔瘡而未重視,建議有家族病史的民眾也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以早期發現大腸癌病變,早期診治。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癌其實是可以早期發現,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蔣鋒帆醫師指出,目前大腸癌在臨床上已有相當多的藥物選擇,醫師能夠依據患者病情及基因檢測結果給予治療,搭配手術切除腫瘤,已有不少抗癌成功令人振奮的案例。像是張先生腫瘤已經大到無法開刀,經過多年治療,目前回歸正常生活且健康,另他的母親在去年也不幸同樣罹患大腸癌,且症狀比張先生更加嚴重,腫瘤瀰漫擴散到十二指腸、胰臟並發生腸阻塞,但經過二十多次的化療,並使用抗癌製劑與標靶藥物,目前腫瘤全部消失,堪稱醫學奇蹟。因此醫師就呼籲,罹患各種癌症,不必絕望看待,只要樂觀以對,依目前的醫療科技,一定能獲得良好的癌症控制。

美男子身體佈滿70個腫瘤 竟奇蹟治癒

美男子身體佈滿70個腫瘤 竟奇蹟治癒#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若身體裏頭,有多達七十多個惡性腫瘤環伺,那還能奢望繼續活下去嗎?美國就出現了一位四十七歲的男子,多年前被診出罹患淋巴癌,診斷結果出爐後,他一向很配合醫師所做的各種治療,不幸的是,數年後他的癌細胞大量擴散,身體各處佈滿七十多個大大小小的腫瘤,從x光片看上去,就連不懂醫術的民眾都能直覺情況大勢已去,就在絕望的此刻,新的抗癌藥物進行臨床試驗,他就搭上這班試驗列車,沒想到才僅僅服藥12周,腫瘤竟幾乎消失,讓醫師也大為驚喜!大家都悲觀 他藥物試驗成功抗癌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這名男子,因為淋巴癌擴散全身,導致身體長滿七十個致命腫瘤,他的主治醫生當時也悲觀的看待,但因為新抗癌藥物的問世,必須進行臨床試驗,而男子就搭上此波試驗,積極的配合研究治療,在12周之後,腫瘤竟然奇蹟消失。負責研究新藥物的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成功治愈的病例向病患們展示了臨床試驗的價值,希望所有的病患都不要放棄任何治愈的機會。

八旬翁機器手臂除癌 一口氣四顆腫瘤說掰掰!

八旬翁機器手臂除癌 一口氣四顆腫瘤說掰掰!#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老年人若年事已高又不幸罹癌的話,家屬很有可能會因為年老不適合開刀為由,進而拒絕治療,而台中就有一位八旬老翁,被泌尿系統癌和血尿折磨了三年,經過機器手臂手術後,一口氣除掉了四顆腫瘤,且出血量少,出院後恢復狀況良好。機器手臂 能助年長者除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黃志平醫師說,其實病患在四年前就因慢性腎衰竭展開洗腎,三年前則因血尿在其他醫院檢查出左側腎盂癌,顧慮到他年事已高,加上高血壓和腎衰竭等多重因素,家屬認為手術風險太大,決定放棄進一步治療,直到去年九月情況惡化,病患的反覆性血尿且症狀加劇讓他痛苦不堪,才轉送到該院就診。經一系列檢查發現,癌細胞在泌尿系統裡四處蔓延,病患的兩邊腎臟、膀胱、泌尿道和攝護腺,通通都被侵犯了。如果此時再不採取行動,非但長期血尿解決不了,連生命都受到威脅,家屬決定聽從建議,以對老人家衝擊最小的方式開刀。老翁傷口小、出血低 一次清掉四顆腫瘤黃志平醫師表示,在歷時約六小時的手術過程,為除惡務盡,病患的腎臟、輸尿管、膀胱、攝護腺全部根除,骨盆腔淋巴結也仔細廓清,黃志平說,這是很少見的大手術,病患的出血量卻非常少,完全用不到輸血,且於一週後就平安出院。追蹤顯示,病患肚皮上小傷口的疤痕逐漸淡去,血尿的夢魘也徹底遠離。黃志平認為,複雜且困難度較高的腹腔鏡微創手術,因為有達文西手臂系統的輔助,醫師在立體超高解析視野下操作,傷口小但手術更為精準,併發症因此降低。手術安全有保障,對處境類似的年邁長者是一大福音。值得注意的是,國人腎盂癌或輸尿管癌的發生率高出歐美許多,這種現象在腎衰竭的族群尤其明顯。黃志平提醒腎衰竭並接受洗腎的病患,若出現血尿、反覆性泌尿道感染或腎臟水腫時,罹患腎盂癌或輸尿管癌的可能性大增,應及早做進一步檢查。 

微創手術6顆腫瘤一次切除 病人免多次受難

微創手術6顆腫瘤一次切除 病人免多次受難#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李太太是一位大腸癌患者,術後有肺部轉移,經過多次化學治療後,預計要將殘留的六處轉移性肺腫瘤完整切除。但傳統開胸手術,對於年紀大,化療後身體較為虛弱,同時又合併雙側多顆腫瘤的病患,往往需要先處理單一側,經過數周至數月後病患體力恢復,再進行另一側手術;而在等待復原期間,又容易有對側腫瘤惡化的可能。因此,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透過胸腔鏡微創手術,僅需一側一個約3~4公分的小傷口,即可一次順利完成雙側六顆腫瘤切除,術後李太太也復原良好,隔天即可下床自由活動。傷口小 術後疼痛減少 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林孟暐表示, 單孔胸腔鏡手術,是將一般胸腔鏡手術的三個傷口減少,僅保留側邊的一個小傷口。好處是可將減少多個傷口造成的多肋間疼痛,因此病患術後更加舒適,復原更加迅速,感染等併發症更為減少,隔天即可下床活動,數天即可出院。林孟暐醫師也說,以往胸腔外科手術是令病患擔心害怕的大手術,不少病患甚至因為害怕接受手術,因此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透過手術方式的改良進步,如今,胸腔手術已不再那麼令病患聞之卻步。 

消化道腫瘤 「內視鏡超音波微細探頭」能有效揪出

消化道腫瘤 「內視鏡超音波微細探頭」能有效揪出#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前,台中有一名52歲婦人,在醫院內視鏡檢查時發現大型胃黏膜下腫瘤,憂心忡忡而被轉介台中榮總就診,經榮總安排內視鏡覆查發現的確在胃部接近賁門處有雙駝峰型胃黏膜下隆起,於內視鏡檢查中由其工作腔置入「內視鏡超音波微細探頭」且在內視鏡直視下進行掃描,掃描結果發現導致此雙駝峰型胃黏膜下隆起病變,並非源於胃壁本身,而是在於肝臟左葉最外側緣的肝囊腫,為一般良性腫瘤,因此讓婦人鬆了一口氣。傳統超音波檢查 準確度較低臺中榮總肝膽胃腸科葉宏仁主任表示,傳統超音波的檢查方式,是將塗有凝膠的超音波探頭放在受檢查部位的身體表面,達到實質器官例如肝、脾、腎檢查的目的;不過,對於中空器官的胃、十二指腸、易被腸氣阻擋的胰臟、肥胖或有疤痕的患者,超音波是無法穿透,使得傳統超音波檢查的準確度降低。他解釋,而內視鏡超音波微細探頭,是經由口腔將內視鏡放進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腸),可以明確瞭解中空臟器(食道、胃、十二指腸、大腸、直腸)黏膜下腫瘤的本質、侵犯層次、淋巴結轉移及分期。另外,也可以瞭解消化道癌症病灶的侵犯深度、周邊器官是否侵犯(例如,胃、肝、膽道系統、胰、脾等臟器的癌症發生),因此,「內視鏡超音波微細探頭」如照妖鏡,能讓消化道腫瘤驗明正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