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別再逃避! 女子拖延誤乳癌治療良機

別再逃避! 女子拖延誤乳癌治療良機#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摸到胸部有不明的腫塊的時候,相信大部分民眾都會心生警覺,儘快安排時間到醫院做詳細檢查,因為這是最常見的乳癌症狀之一。但光田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黃世民醫師指出,其實門診中有大約2成的民眾並非第一時間就來就醫,而是在發現胸部長出不明腫瘤後,仍抱持著逃避心態拖延許久才到醫院檢查,一旦確定為乳癌時已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一名31歲的莊姓女子在男友陪同下到光田綜合醫院乳房外科看診,莊女親友中曾有人罹患乳癌及肺癌,算是高危險群,一年前她偶然摸到右乳側有小小的不明腫塊,明知道應該趕快到醫院檢查確定原因,但就是提不起勇氣,同時她也抱持著鴕鳥心態自我安慰,覺得自己還這麼年輕,運氣不會這麼差,就這樣拖了一年。經細胞學及正子造影檢查後,赫然發現已經是乳癌第四期,腫瘤不僅長到3公分大,還轉移至肺部。黃世民指出,乳癌為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多年來,衛生主管機關及各大醫療院所為了宣導乳癌防治的重要性,積極透過各種管道教育大眾乳癌的自我檢測、相關症狀和篩檢,因此大部分的女性朋友都知道發現乳房及腋下有不明的腫塊時,應前往醫院檢查,尤其有家族史的高危險族群更須注意是否為乳癌的徵兆。其實許多民眾都具有乳癌常識,但摸到腫塊時,卻仍抱持著僥倖逃避的心理諱疾忌醫,致使病情延誤。黃世民語重心長的表示,其實像莊小姐這樣的例子在門診中真的是屢見不鮮,發現胸部腫塊就儘快前來檢查的患者只佔了8成,有2成則會拖延許久,甚至等症狀變嚴重了才來看醫生,錯失早期治療的良機。黃醫師指出,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屬於良性,透過超音波或乳房攝影立體定位針刺切片,都能以最快速、低侵入性的方式檢測出腫瘤的良惡性,早期發現早期治療,0期乳癌的存活率接近100%,第1期乳癌存活率則可達90%以上。醫師建議民眾,若得知女性親友提起自己有相關問題時,一定要積極鼓勵,甚至以行動催促當事人趕快就醫,才有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圖片來源: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忍很大」腫瘤大到3.6公斤撐破乳房才就醫

「忍很大」腫瘤大到3.6公斤撐破乳房才就醫#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採訪報導)面對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幾乎人人知曉,但有人卻是「早就發現,不敢治療」?一名59歲的甘姓婦人,早在2003年就發現自己乳房有腫塊,卻因曾目賭好友治療乳癌時的種種不舒服過程,竟決定自行尋求民間偏方治病。多年下來,腫塊不但未如預期縮小消失,近兩年反而快速長到足球般大,重達3.6公斤。最後因乳房破口,大量排出壞死組織與血水,造成休克才送醫。經醫師診斷確診為罕見乳房骨肉瘤,甘女士在今農曆年間接受病理切片與外科手術,切除了右側乳房與直徑超過23公分、重達3.6公斤大的腫瘤。北醫附醫血液腫瘤科醫師夏和雄指出,乳房骨肉瘤又稱葉狀肉瘤,乳房葉狀肉瘤不同於乳癌,外觀上與纖維腺瘤相似,必須經病理切片才能區分,而葉狀肉瘤的特色是成長速度快,短時間就可能長很大。夏和雄補充,葉狀肉瘤有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惡性,所幸這位甘女士罹患的是良性腫瘤,切除之後,目前持續接受治療和追蹤。但值得注意,葉狀肉瘤發生原因不明,臨床統計,約有23%至50%的葉狀肉瘤患者,可能因病情發展,轉變為惡性腫瘤;夏和雄強調,發現乳房腫塊需儘早檢查,自行尋求傳統醫療、民間偏方,可能越拖越糟,導致癌細胞擴散或轉移,延誤治療黃金期。(圖/記者廖詠琦攝)

男子反覆流鼻血 檢查竟是惡性腫瘤末期

男子反覆流鼻血 檢查竟是惡性腫瘤末期#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年約60歲的男性病患,斷斷續續流鼻血長達一星期,就診發現左側鼻孔露出肉瘤似的腫瘤,口腔上顎及左頰部佈滿凹凸不一的腫瘤,醫師經進一步檢查,確認患者腫瘤大小將近9公分,且已轉移至肺部、腦部及骨頭等多處。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吳宗欣表示,患者左側鼻孔露出肉瘤似的腫瘤,雖然沒有出血,但就像顆未爆彈一樣隨時可能爆發流血,而且病患左側臉頰與右側臉頰相比較,左臉異常地腫脹且發紅,病患自己卻不覺得疼痛,檢查發現,病患的口腔上顎以及左頰部也全是佈滿惡形惡狀、凹凸不一的腫瘤。此外,病患本身患有糖尿病多年,目前服藥控制中,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的習慣,自我照護能力不佳,似乎沒有病識感。吳宗欣表示,流鼻血的原因有很多種,局部性因素如鼻部外傷、鼻黏膜發炎、鼻腔異物、鼻結構異常、鼻部腫瘤、鼻噴劑不當使用等,或是全身性因素如高血壓、血管異常、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礙、血液疾病、藥物、感染等,都是造成流鼻血的原因之一。吳宗欣提醒,流鼻血勿慌張,普通流鼻血並不會致命,但若是出現反覆流鼻血的情況,請找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就醫,找出流鼻血的原因並妥善處理,不要延誤治療時機,才是愛自己、愛家人的表現。

吃飯卡卡 腫瘤作怪食道大轉彎!

吃飯卡卡 腫瘤作怪食道大轉彎!#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灣每百萬人約20人罹患「胃腸道基質瘤」,多數會長在胃、腸,在食道位置只占其中不到5%,非常罕見。一名五十四歲游先生在兩年前,吃飯會「卡」在食道,用餐就改成湯泡飯,由於不會疼痛,體重也沒有減輕,就沒特別在意。一直到呼吸急促、腹部脹氣,甚至背痛痛到貼滿痠痛藥膏都無效,X光檢查發現從喉嚨垂直通到胃的食道竟然大轉彎!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吳政元指出,這是罕見「食道下段胃腸道基質瘤」,腫瘤作怪,大到壓迫食道造成食道變形彎曲。經手術剝離腫瘤與食道,搭配標靶藥物治療,追蹤半年,復原情況好轉。吳政元表示,手術有相當危險,卻也不得不做,因為腫瘤長在游先生的食道肌肉層上,大小就像一顆心臟,隨著腫瘤長大,向外影響到肺臟伸展空間,因此會呼吸急促、喘,疼痛也反射到背部,向內則壓迫到食道,所以游先生吞不下較硬的食物,米飯也得泡湯吃。吳政元說,手術要剝離游先生食肌肉層十多公分大小的腫瘤,還必須維持薄如紙張的食道黏膜層完整,避免食道破裂,真的要很小心,否則食道裡頭的胃液或是食物殘渣漏出,很可能感染縱膈腔,嚴重會敗血症、死亡。吳政元強調,所有的胃腸道基質瘤病患術後都需要長期追蹤,建議飲食以八分飽、清淡為原則,吃飯也不要急躁,最好能多吃富含纖維的蔬食。

孕婦驚患卵巢腺癌 醫療團隊險中救母胎成功

孕婦驚患卵巢腺癌 醫療團隊險中救母胎成功#腫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想保住胎兒又想去除腫瘤!36歲的廖媽媽已懷孕13週,但日前回南部探親時,突然腹痛不已,求診婦產科後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側卵巢有一個7~8公分的腫瘤,由於廖媽媽有孕在身,且夫婦都希望以留住胎兒為前提下接受治療;婦產部主任劉偉民決定暫時不做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掃描,避免胎兒受到輻射影響,以達文西立體腹腔鏡手術為她切除腫瘤。手術歷時兩個鐘頭,目前已順利出院,母胎均安。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由於病人已懷孕13週,子宮大如一顆大水梨(正常子宮如奇異果大小),包含麻醉、胎兒的狀況都必須高度留意,造成手術難度及風險非常高。在病人強烈希望保留胎兒的前提下,劉偉民於1月29日決定以「達文西立體腹腔鏡手術」為她切除腫瘤。劉偉民在執行達文西立體腹腔鏡手術前和手術中,皆給予安胎藥讓子宮盡量放鬆,避免收縮,以免造成流產。醫師以達文西內視鏡進去腹腔後,只發現一個大而軟趴的子宮躺在骨盆腔底,左側卵巢和腫瘤完全看不到。再輕輕撥動子宮,子宮如同棉花糖般整個凹陷進去(正常子宮硬如橡皮擦),最後發現左側卵巢和腫瘤已沾黏在骨盆腔底部。醫療團隊就在險中求生的氛圍下順利完成高難度手術步驟,一圓病人心願,保住了子宮和胎兒,以及右側卵巢、輸卵管。切除左側卵巢(腫瘤)、輸卵管,以及兩側骨盆腔和主動脈旁淋巴、大網膜等。手術歷時兩個鐘頭,出血20㏄,病人腹部僅留下四個1㎝小洞,也在2月1日早上順利出院,母胎均安。劉偉民指出,卵巢癌好發於50歲以上婦女,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偶爾會有腹痛、腫脹或噁心等症狀,發現時70%~80%往往已經是晚期,不只增加治療的難度,也多半容易復發。近年來,卵巢癌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門診中已有20多歲的年輕女性罹患此癌症。劉偉民提醒婦女朋友應隨時注意身體狀況,若有任何異狀,不能拖延,要立即至婦產科門診求醫。

腫瘤聯合門診 打造病患專屬空間

腫瘤聯合門診 打造病患專屬空間#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花蓮慈濟醫院為守護東部民眾健康的品質,於今年二月起組成癌症醫學中心腫瘤聯合門診,提供癌症病人包含外科、血液腫瘤科、放射腫瘤科及中醫科等多科整合醫療。花蓮慈院結合十一個醫療科團隊,還有慈濟志工,整合門診、化療及癌症關懷等資源,打造腫瘤病患專屬空間。除了安排團隊醫師在同時段的聯合門診區看診,病患能很便利且迅速地完成不同科醫師的診療外,也結合舒適、寬敞的門診化療中心,以及癌症關懷之家,提供完整、正確性的病患專屬性診療門診及持續照護計劃。專業堅強的醫療團隊與豐富貼心的關懷資源,也讓花蓮慈院榮獲多項國民健康局「癌症診療品質認證」,而腫瘤聯合門診的啟用,可以提供腫瘤病患更完善、溫馨的醫療服務及關懷。

造影檢查 神經母細胞瘤偵測率逾九成

造影檢查 神經母細胞瘤偵測率逾九成#腫瘤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臺灣每年約有500位兒童及青少年罹患癌症。其中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頭外固態腫瘤,好發於嬰幼兒,每年約有30位病患求診,且有一半以上的病童在診斷時便已發生了多處轉移或擴散,但傳統核醫造影MIBG掃描敏感度僅有75%,治療成效不佳,嚴重威脅病童生命。臺灣大學研究團隊發表研究成果指出,比起傳統核醫造影MIBG掃描敏感度僅有75%,使用氟多巴正子造影則高達98%,可以幫助醫生診斷出腫瘤的部位與影響範圍,提升日後之醫療和追蹤和照護效果。醫療團隊表示,臺大醫院每年約收治近半數的神經母細胞瘤病童,在治療開始前,即需由影像醫學科醫師安排結構性的電腦斷層與磁振造影檢查,以及核子醫學科醫師執行功能性的核醫掃描造影,以確定腫瘤的部位與影響範圍,以便規劃精確的治療策略。臺大醫院核醫部曾凱元主任與小兒部盧孟佑醫師自2008年開始展開臨床試驗,嘗試將原本用於帕金森氏症的氟多巴正子造影檢查,應用於神經母細胞瘤。至2011年共有34位病患在診斷或追蹤時接受了氟多巴正子造影,在身體各部位發現神經母細胞瘤,敏感度高達98%,特異性為88%。與同時進行的其他檢查相較,氟多巴正子造影的敏感度高於目前視為黃金標準的MIBG掃描(敏感度為75%)及去氧葡萄糖正子造影(敏感度為87%),且偵測到4個MIBG未顯影的腫瘤,幫助醫生診斷出腫瘤的較正確的部位與影響範圍。

醫訊/中醫頭頸部腫瘤治療知多少

醫訊/中醫頭頸部腫瘤治療知多少#腫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頭頸部腫瘤有良性及惡性,區域為顏面、口腔、鼻腔、咽喉、鼻咽腔、頸部。民眾若發現有頸部淋巴結腫大現象,可以去耳鼻喉頭頸外科檢查。 因此,桃園長庚醫院特舉辦衛教講座,這場次講題為「中醫頭頸部腫瘤病友座談會」,將邀請中醫內科陳星諭醫師主講『頭頸部腫瘤之飲食調養』、古家華護理師主講『頭頸部腫瘤之居家照護』,並提供醫療諮詢服務,此次的講座會分享如何增進頭頸部腫瘤疾病適應,使得聽眾對中醫治療方法有更深入的認識與瞭解。該單位歡迎病友、家屬及民眾踴躍參加,活動無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中醫頭頸部腫瘤病友座談會時間:102年11月15日(二)上午9:20~11:00地點:桃園長庚醫院(桃縣龜山鄉舊路村頂湖路 123 號)1樓大廳洽詢:03-3196200轉3419社服組 羅紫綾小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