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一夜好眠」不再是奢侈的追求!

「一夜好眠」不再是奢侈的追求!#疾病‧預防

文/康聯預防醫學 蔡志孟醫師談個人化的睡眠(Personalized Sleep)睡眠應該是件私密且令人放鬆的事,然而現代生活的重重壓力,使得一夜好眠常常成為奢侈的乞求。事實上,「因人順時而眠」,才是好眠的首要之道。常常聽到很多關於睡眠的建議,例如一天要睡八小時、早睡早起身體好、11點到凌晨1點是身體排毒的時間,所以11點以前一定要就寢…等等。姑且不論這些建議是否真有科學證據支持,很多人聽了這些建議之後,心理不免有一個小小的疑問:「做不到怎麼辦?」做不到的原因很多,有些人純粹因為生活方式太多采多姿,對生活節奏採完全放任制,想醒就醒、痛快玩樂,要睡就睡、每天睡到自然醒;生活能如此愜意,人生夫復何求。但是這種生活方式很容易將生理節奏打亂,年輕時體能好尚可負荷,但中年之後,身體找不到節奏感,不僅容易產生睡眠障礙,其他生理系統也容易出問題。偶一為之(例如一個月一次)還好,但頻率太高對身體一定會產生負面衝擊,沒有專家會建議這種生活方式。另外有一部份人因為工作型態特殊,不得不採取非常態(例如晝伏夜出)的生活方式。這類人士如果勉強要改成”正常”的睡眠方式,也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以下就是一個案例:A先生是一位成功的藝術創作者,長久以來一直維持上午11點起床,午餐以及梳洗後,下午2點開始上課以及指揮樂團,享用晚餐後稍事休息及運動,每晚10點之後才是他一天最具創造性的時段,一杯紅酒、一壺咖啡陪他度過每一個靈感泉湧的夜晚,直到凌晨3、4點。五十歲後,他小病了幾場,也開始感覺到歲月的壓力,周邊親朋好友建議他回歸一般人的生活方式。在專業諮詢及藥物的幫助下,他順利的將睡眠時間提前到晚上10點上床,早上6點起床;生活節奏是回歸正常了,但是白天卻一首樂曲都寫不出來。有時為了趕作曲他只好又偷偷改回從前晝伏夜出的方式,樂曲完成後再調回正常的作息方式。只是50歲之後的體能已無法適應短時間內快速的生活節奏調整,幾次之後他開始發現常常該睡覺的時候睡不著,該工作的時候卻睏到無法集中精神,半夜時分的靈感也大不如前。經過轉介,他到了我的門診求助,我讓他戴著「活動腕表」(一種居家型的檢測儀器,形狀像一個手錶),紀錄一個星期的醒睡周期變化與活動情形,再安排他在睡眠中心的套房睡一晚,用專業儀器紀錄他晚上的睡眠結構,將所的資料分析後得到的結論是:他原有的睡眠方式,不論是時間長度、睡眠深度或規律性都很好,對他個人而言就是最適當的生活作息方式,唯一的問題就是「跟一般人不一樣」。因此,努力將他的睡眠節奏改成一般人的睡眠方式,立意雖然良善,卻沒能大幅提升他的睡眠品質,反而把他從傑出的藝術家變成一個普通人。他需要的並不是一般人通用的睡眠方式,而是針對他個人的特點,為他量身打造的睡眠方式!經過深入解釋與討論後,我們還給他一個藝術家型的生活作息建議,讓他的身心比以前更健康。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有異於常人的表現。個人化睡眠,甚至個人化醫學的觀念,就是針對每個人的特別需求與生理狀況,量身打造的健康規劃,讓顧客更健康、更快樂、更成功。【健康辭典】目前一般睡眠檢測有四種類型,針對不同需求進行檢測,幫助失眠或有睡眠障礙者找出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或治療。蔡志孟醫師 個人部落格:http://tmjmaxtsai.pixnet.net/blog

不想跟姚明一樣 籃球族鬥牛之餘要避免受傷

不想跟姚明一樣 籃球族鬥牛之餘要避免受傷#疾病‧預防

近日大陸NBA球星姚明是否宣布退休一事,在職籃界討論的沸沸揚揚,主要還是姚明的腳傷成為眾所矚目關鍵,也是這位「移動長城」是否可持續在籃壇立足主因。籃球運動所造成的運動傷害也因此受到關注。暑假結束就要升國三的小明(化名),平時最愛好運動就是打籃球,但雙腳扭傷已成家常便飯,幾乎每二、三個月就受傷一次,原本都自行休息幾天就好了,最近因雙膝持續疼痛無法改善,由母親陪同前往復健科門診,主訴無法打籃球已一個多星期,不但如此,連上下樓梯都異常疼痛。經理學檢查發現雙膝在近端脛骨粗隆處有紅腫現象,局部按壓有疼痛反應,X光檢查發現雙脛骨處有裂痕,原來小明得到了奧斯戈德症(Osgood Schlatter’s disease)。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指出,此症好發於青少年,因脛骨上端生長板尚未閉合,再加上過度跳躍動作,臏骨韌帶將脛骨上端粗隆處反覆性拉扯,造成脛骨上端應力性撕裂(即骨折),最常發生在喜好打籃球的青少年身上。所幸小明及早休息沒再繼續打籃球,脛骨上端僅出現細微裂痕,經休息及物理治療應可改善,不過至少半年不能再打籃球或進行跑、跳等動作。武俊傑提醒大家,籃球的運動傷害除了上述問題外,還包括膝部十字韌帶、半月軟骨及足踝肌腱及韌帶扭傷和拉傷等,要避免這些運動傷害發生,適當暖身及伸展運動是必須,一但傷害發生,必須要有適當休息時間,以避免造成永久不可逆性傷害。※足踝肌腱及韌帶的扭傷和拉傷※應力性骨折

慢性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治療 延緩惡化

慢性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治療 延緩惡化#疾病‧預防

台灣為B型肝炎流行區,早年B型肝炎病毒帶原率為全民15~20%。自1984年政府推動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注射以來,已使接種後新世代的帶原率降到1%以下,同時也使小孩的肝癌發生率降到未接種前的四分之一,此一蜚然成果聞名國際。但是對於已經帶原的成年人,則仍受到B型肝炎病毒威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內科主任陳重榮說,很多人仍不斷上演著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依據國民健康局100年4月公佈的統計數據,97年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肝癌名列第一,有7,401人被診斷出肝癌。由此可見,慢性B型肝炎治療仍有極大努力空間。據估計,目前國內約三百萬B型肝炎帶原者中,約二百萬人的肝內病毒是不活躍的,而約100萬人則其肝臟處在慢性發炎中,需要治療。陳重榮表示,醫界已有初步證據顯示,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慢性B型肝炎,可以延緩慢性肝病惡化速度,甚至少數初期肝硬化病人可以恢復到纖維化程度。近二十年來,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治療發展拜治療愛滋病毒之賜得以推陳出新,從1990年短效型干擾素到2008年新上市的口服藥tenofovir(泰諾福韋),共有2種針劑(長、短效干擾素)及5種口服藥(干安能、干適能、喜必福、貝樂克、泰諾福韋)。只要符合一定病情,在不須接受肝臟穿刺條件下,上述7種藥物健保局皆已納入健保给付,造福廣大慢性B型肝炎病患。陳重榮指出,上述藥物各有優缺點,針劑型較有副作用但無抗藥性困擾;口服抗病毒藥物方便使用,較少副作用,但是前三種長期使用則有抗藥性問題產生。如何選擇抗病毒藥物以達到最大療效及最低病毒抗藥性,則須由醫師評估後,根據病人個別性才能做最佳抉擇。他強調,病人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後,須定期每半年驗血監測B型肝炎病毒量,以早期察覺抗藥性病毒的出現。陳重榮說,醫界共識所謂出現抗藥性是血清病毒量高於治療後病毒量最低點的10倍以上;或者,當病毒量因治療後已低於檢驗試劑的最低可測值,日後又測出病毒量上升高於檢驗試劑的最低可測值10倍以上。腸胃科醫師當面對如此情境時,通常會採取加上另一種可以抑制此種抗藥性病毒的藥合併治療,或直接換上另一種可以克服抗藥性的藥物繼續治療。抗藥性的定義雖有上述共識,但是臨床實務上每次測得的病毒量雖符合上述定義,真的每次都有抗藥性病毒產生嗎?陳重榮說,在今年6月出刊的肝臟學期刊中,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附設醫學中心腸胃科醫師發表的臨床經驗顯示,148位慢性B型肝炎病患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後,有39位病人曾經至少出現一次病毒量符合抗藥性定義的情況,其中15(38%)位病人重驗並無法證實血清病毒呈現足量上升現象;這15位當中的10位,日後也證實並無抗藥性病毒產生。由此可知,臨床醫師以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病人,當面臨相同情境時,應先確認病毒量是否真的呈現足量上升,以免發生不必要的更動藥物,打亂治療步驟。※歷年全國及台北市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死亡人數

聽力損傷險釀交通意外!

聽力損傷險釀交通意外!#疾病‧預防

「聽覺」是上天為我們量身訂做,用來接收環境回應的一個重要感官功能。曾幾何時我們開始需要調高音量才能與身邊的長輩交談?甚至他們經常因會錯意而產生嚴重的言語爭執而產生溝通問題?沒錯,「聽覺」這個功能會隨著年齡逐漸流失;甚至是不可逆轉的老化現象,因此人人都有可能面臨聽不清楚甚至聽不到等聽損問題。若對於自身聽力有疑慮者不妨可主動上網,參加由中華民國慢性病患關懷協會主辦的聽力保健專案,了解自己現階段聽力程度,如有明顯或嚴重的聽力損傷問題,建議諮詢耳科醫師及聽力師相關助聽輔具的使用,以提高生活與溝通品質。台灣聽力語言學會葉文英理事長表示,許多人可能不了解聽力損傷的重要性,她舉自小因病奪走視力及聽力的海倫凱勒說過的一段話,「若我能恢復視力或聽力,我願能聽見,因為看不見使我與事物隔絕,聽不見卻與人隔絕」。多數人都認為失去視力會造成自身安全上的隱憂,但其實失去聽力除了直接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外,亦會造成個人安全的盲點,甚至可能提早引發老年失智症。葉理事長表示,自己就曾遇過有位年逾七十的老翁欲強行穿越馬路,未聞身旁呼嘯而過且狂鳴喇叭的汽車,所幸一輛小客車駕駛緊急減速後輕微撞上,老翁因飽受驚嚇而送院,醫師檢查後發現該老翁雙耳聽力損傷嚴重,卻因不願意使用助聽器而險釀生命意外。經過聽力師及耳科醫師諄諄勸導下及提供輔具的試戴,老翁終於配戴助聽輔具。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指出,聽力損傷是老人失智症引發因子最關鍵的因子之一,因此如能及早介入聽力損傷使用輔具使用助聽輔具不僅是提升溝通品質及安全的考量,更可以持續提供大腦中樞語言區的刺激,延緩失智症發生時間。葉理事長表示,目前對成年人因外力或年齡老化所引起的聽力損害,仍須仰賴民眾自身察覺而就醫。想知道自己或家人的聽力受損程度為何嗎?請上中華民國慢性病患關懷協會線上聽力問卷評估網址(http://phonak.clweb.com.tw/case03.htm)延伸閱讀「助聽器相關資訊」:http://www.uho.com.tw/HotMsg.asp?aid=11513

關心聽力損傷 善用助聽輔具走出幽閉生活

關心聽力損傷 善用助聽輔具走出幽閉生活#疾病‧預防

聽力損傷對於多數民眾而言就像一種老化疾病,會隨著年紀的增長逐漸失去敏銳的聽覺。一但這個與環境互動的重要感官功能失去作用,很可能會因為溝通不良或對於環境失去敏銳度而使人日漸封閉。所幸拜科技進步所賜,助聽器近年已發展到個人化且精品化的境界,使得使用助聽器不再是一件令聽損者難以面對的困擾。台灣聽力語言學會葉文英理事長表示,除了極重度聽損者已完全喪失聽力外,聽力損傷的表現可能是沒有辦法聽到較小的聲音或對語音理解出現困擾,甚至是聽取某些頻率的聲音或音調比其他聲音來的困難。因此國際標準則藉由兩耳對於聲音的低中高頻(赫茲)及音量(分貝)的聽力範圍,來了解聽損的範圍與嚴重性。因此即可依據這兩項因素為每個人繪出二維的聽力圖做為診斷的依據。一旦因聽力障礙影響到溝通或造成生活及工作上的不便,就應該開始考慮使用助聽器來進行改善。台大醫院耳鼻喉部劉殿楨醫師表示,近年來助聽輔具大量應用高科技技術,例如紅外線及藍芽傳輸、或以晶片將聲音進行數位化處理等等,使得助聽器輸出的聲音品質不再像傳統類比式的助聽器僅能做到大小聲的調整,而更可以優化聲音達到悅耳及清晰的程度。目前常見的助聽器依照外型可以分為:口袋型助聽器。耳掛式助聽器。耳內及耳道形助聽器。深耳道型助聽器等。口袋型助聽器因聲音接受器較大可給予較大的輸出音量,但相對其體積較大,且具有電線而不易隱藏。耳掛式助聽器則是用於孩童及輕度至極重度聽損者,由於其體積小可藏於耳後較不明線外,目前多數使用新科技零件,具有音質優化、可快速切換情境設定等特色,但容易受到汗水侵蝕,且配戴步驟較多等小缺點。耳內及耳道型助聽器適用於八歲以上,耳道大小已固定的聽損者,其優點為外觀不明顯且配戴較舒適,但缺點惟因麥克風及接受器較接近,可能有回饋音的缺點,甚至因為體積較小,因此需使用較小的電池而得經常更換,並且不適合濕耳者。而深耳道型助聽器適用於聽損程度低於70分貝者,但耳道畸形或有慢性中耳炎者則不適合使用;深耳道型的隱蔽性更佳,但因體積過小而無法設計音量控制鈕與感應線圈,且麥克風及接受器容易被耳垢塞住,也容易產生回饋音。除上述助聽器類型外,尚有跨傳型助聽器、骨導型助聽器可以選擇。葉理事長補充,目前針對高頻率聽損者,亦有助聽器採用「非線性頻率壓縮技術」來處理高頻率的聲音,用以幫助高頻率聽力受損者改善噪音下的聽辨能力,甚至對於患有聽損的學齡兒童更可幫助其建立對於如英文子音或中文塞擦音的聽辨能力。甚至部分助聽器亦可依照個人需求設定如開車、會議、吵雜環境等情境,讓使用者可以快速切換以達到最佳的助聽效果。劉醫師強調,民眾如第一時間察覺自己聽力有問題,不妨可至具有聽力業務之醫院,如各地區域及教學型醫院的耳鼻喉科進行檢查,待醫師排除疾病後,再交付專業的聽力師協助了解個人的聽力圖,以找出缺失的聽力範圍,進而給予是否需使用助聽輔具及如何挑選合適的輔具等專業建議。此外,民眾在挑選助聽器時,應善用「試聽」之功能,充分與聽力師溝通自身需求,以確實找到合適且喜愛的助聽器。並且,如已配戴助聽器者,也應於使用後定期回到配置的地方做調整,以確保助聽器達到最佳效用。

定期乳房檢查 為健康設防線

定期乳房檢查 為健康設防線#疾病‧預防

一篇刊登在今年六月「放射學」(Radiology)線上版期刊的瑞典研究報告指出,該團隊從長達二十九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能及早發現病變,降低三成的乳癌致死率。這個研究結果讓許多支持乳房攝影的專家們更呼籲婦女應定期接受乳房攝影篩檢,若有家族病史者,則更應提早接受檢查。本期「健康新知」特別採訪康聯預防醫學吳昭瑩醫師,分享乳房攝影檢查對婦女健康的重要性。吳昭瑩醫師為國內放射診斷醫學影像專家,同時參與國健局乳癌篩檢研究暨服務規劃及乳房攝影品質提升計畫,並經常受邀給予乳房攝影影像教育訓練。乳房X光攝影偵測細微鈣化最敏感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乳癌已經超過子宮頸癌為最高病變,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約在45~54歲之間。由於許多婦女礙於觀念問題而不好意思就醫,因此延誤病情,有鑑於此,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也不斷透過宣導,並藉由補助計畫,鼓勵45歲以上、或40歲以上有乳癌家族病史的婦女每兩年一次進行乳房影像檢查,希望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預防效果。吳昭瑩醫師表示,每位婦女應定期自我檢查乳房,這雖然是最簡便的方法,但實際實行的婦女卻只有三分之一。由於很多小於1公分的乳癌常常容易被忽略,因此有必要透過乳房X光攝影或超音波來進行影像診斷。乳房X光攝影在歐美國家是廣為使用的乳癌篩檢工具之一,它對於偵測細微鈣化最敏感。根據統計,有20%的乳癌僅以細小鈣化來表現,而在零期癌中更佔50%以上,且幾乎無法用手觸摸得到。因此,透過乳房X光攝影篩檢,可早期偵測出觸摸不到的早期乳癌或可疑鈣化點。吳醫師進一步解釋,乳房攝影是使用低劑量的X光攝影,約為0.7毫西弗;過程中必須使用儀器壓緊乳房,才能照相,除了特殊情況外,每一側乳房各取得兩種不同方向之影像,亦即頭尾和內外側斜像。內外側斜像幾乎包括所有的乳房組織,連胸大肌和腋窩都在內,所以被視為最重要的影像,而頭尾像是用來彌補前者不足、並確定病灶之位置。除此之外,檢查過程中為求高品質之影像來增加判斷之準確度,必須倚賴正確擺放技術和影像品質控管,才能得到適合判讀之影像,因此對於施行檢查的放射師與機器之要求標準較高,需要定期做評核及檢視。至於何時做乳房X光攝影是最適宜的?吳昭瑩醫師建議,女性在月經週期的第5~13天較適合進行乳房攝影。因為女性荷爾蒙的刺激會影響乳房的緻密度,降低診斷準確性。同時,乳房X光攝影必須壓緊乳房才能取得清晰之影像,而壓迫乳房攝影的過程會讓婦女感到不適,為減少疼痛與不適感,應儘量避開乳房腫漲期間做檢查。此外,若有可能懷孕的婦女,則應避免此項檢查,因為乳房攝影仍會有少量的輻射線曝露。依年齡選擇最適當的乳房檢查工具吳醫師進一步指出,乳房篩檢應依據年齡來選擇最適當的檢查工具。基本上,乳房攝影比較適合較年長的女性,30歲以下的女性,建議以超音波檢查為優先,因為此年齡層之乳癌發生率較低,而且乳腺發達,而接受X光攝影的輻射劑量較高,且較不具診斷價值,除非臨床觸診懷疑有惡性腫瘤時,才需要進一步接受乳房X光攝影。若為30歲以上,有乳癌家族病史者,則建議以乳房X光攝影為優先,再視情況予以超音波作為輔助掃描。最後,依多年來從事影像判讀及臨床經驗的心得分享,吳昭瑩醫師提醒每一位女性朋友,追求幸福人生應隨時注意警覺自己身體的變化,讓我們因為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多一份保障。此外,國民健康局目前提供40~44歲二等親內罹患乳癌、以及45~69歲婦女2年1次乳房攝影篩檢,讓女性朋友不再是被社會疏忽照顧的族群。【健康叮嚀】Q:國健局有什麼乳癌篩檢補助?A:凡45~69歲女性,或40~44歲有乳癌家族病史者,國健局補助每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Q:哪裡可以做補助的檢查?A:可上健保局網站(http://www.nhi.gov.tw/)查詢特約醫事機構。【活動訊息】台北市衛生局於7月起~8/31止,舉辦「2011愛波行動月」乳癌篩檢抽獎活動。凡設籍台北市45~69歲婦女、而且99年未接受乳房攝影檢查者,皆可參加。活動詳情請上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查詢:http://www.health.gov.tw/。

注意!口腔破洞逾2禮拜未癒合 當心舌癌上身

注意!口腔破洞逾2禮拜未癒合 當心舌癌上身#疾病‧預防

舌頭若出現麻、痛或舌頭有傷口一直未好,小心可能是舌癌的病症!童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蔡青劭表示,最近臨床上發現有患者因舌頭破洞,傷口長時間未癒合,就醫做切片檢查發現為「舌癌」,使用「舌鍥狀切除術」,輔以補人工真皮術,術後恢復情形良好。蔡青劭醫師表示,64歲的陳姓阿嬤除了覺得舌頭既痛又麻之外,已有2~3年的時間常有破洞,加上患者本身常咬到舌頭,因此一直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其間雖看過醫師以藥物治療未見改善。患者認為只是痛沒有多大影響,就一直拖,直到4月底來本院就醫,依據口腔癌治療指引原則,安排切片檢查結果顯示為「舌癌」,經使用「舌鍥狀切除術」再輔以人工真皮術,術後恢復情形良好。另一名為31歲的年輕婦人,舌頭有一個小潰瘍長達一年多的時間,來院檢查發現罹患「舌癌」,經相同治療後,恢復情形良好,口語咀嚼功能不受影響。舌癌是口腔癌的一種,口腔癌的成因為何?蔡青劭主任說,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而產生細胞變性有密切的關係,如吸菸、喝酒、梅毒、過度陽光照射、長期營養缺陷、口腔衛生不良、長期食用過熱、太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尖銳的蛀牙、破損的補綴物、製作不當的假牙與牙套等,都是造成口腔癌的可能原因。口腔癌的臨床症狀為口腔內黏膜表面顏色變白或出現紅色斑塊、腫塊,觸摸時不一定有疼痛感、超過兩週以上未癒合的黏膜潰瘍、莫名出血頸部可摸到硬塊、舌頭的活動性受到限制、舌頭半側知覺喪失或有麻木感等。蔡青劭指出,臨床上發現口腔癌的患者有增多的現象,患者有些並沒有抽菸、嚼檳榔與喝酒等習慣,因此民眾要注意若是口腔出現潰瘍超過2個禮拜未癒合,建議至醫院做切片檢查,口腔癌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口腔癌的治療率相當高,5年的存活率達70%以上。

螢光顯影手術紀錄器 開刀SNG提高手術成功率

螢光顯影手術紀錄器 開刀SNG提高手術成功率#疾病‧預防

病人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接了幾條血管?血管通暢與否?乳癌是否有淋巴結的轉移?腸缺血患者血流供應是否回復?器官移植部位是否灌注良好?…這些都是醫師執行手術的成敗關鍵,也是病人最關心在意的;此外,術後主刀醫師對病人、家屬做說明時往往「口說無憑」。而螢光顯影術對於血管相關疾病,或癌症患者的前哨淋巴結手術,可以提供更即時精確的病灶定位和即時動態影像紀錄,猶如開刀SNG,讓醫師確保手術進行順利,術後亦可透過動態影像紀錄向病人充分解釋,讓病人更容易了解與安心。以乳癌手術為例,42歲的麗雲(化名),今年五月自己摸到右側乳房上方12點鐘方向,距乳頭約3公分處有一硬塊而來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求診,經超音波及乳房核磁共振檢查並進一步切片檢查後,證實為惡性腫瘤。病人於六月中進行內視鏡部分乳房切除及前哨淋巴結螢光顯影切片手術,術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及術中同步使用螢光顯影系統做前哨淋巴結定位,明確找到兩顆前哨淋巴結,經化驗後證實並無轉移現象,避免腋下淋巴結廓清,術後也恢復良好。北醫附醫心臟血管外科曹乃文主任表示,一般外科血管疾病手術需輔以血管或淋巴攝影以確認手術成效,而傳統造影術必須使用X光及顯影劑,病人與手術人員都必須暴露於放射線之下,且顯影劑可能造成病人腎功能損害,腎功能差的病人術後仍需飽受洗腎之苦。螢光顯影術是將特殊藥品於術中注射入病人體內,使用紅外線儀偵測,便可取得病人血管即時精確的動態影像,第一時間掌握手術成效,並及時彌補手術未完善之處,還可作為術後說明依據。曹乃文主任指出,螢光顯影術無須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傳統顯影劑,患者不必承受輻射劑量,亦無腎臟受損疑慮。北醫附醫一般外科洪進昇醫師表示,螢光顯影術運用在乳癌淋巴結清除上,是將特殊的藥品施打在乳頭或腫瘤周圍,藥品會隨著淋巴迴流,醫師可依此預測癌細胞可能的淋巴轉移方向,之後藥品會聚積到某些淋巴結上,這些淋巴結便稱之為前哨淋巴結,就是手術的目標,將前哨淋巴結拿去做病理化驗,就可以知道乳癌是否已經發生轉移。相較於傳統淋巴結手術將患者所有淋巴結都摘取,容易造成病人終生性上肢淋巴水腫。前哨淋巴結螢光顯影切片手術,在有經驗的醫師執行下準確率相當高,只需摘除最有可能轉移的1~3顆淋巴結做化驗,若沒有癌細胞轉移,則無須做後續的淋巴結廓清,避免上肢淋巴水腫的發生,將患者癒後的生活品質影響降到最低。洪進昇醫師進一步表示,螢光顯影術所施打的特殊藥品無明顯副作用,大多數患者都可使用。但是,多發性的乳癌、臨床檢查上已發現有淋巴結或遠處轉移、接受過乳癌手術或放射線照射,腫瘤大小超過五公分的病人,以及肝衰竭或對碘過敏的患者並不適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