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大陸華中、華北地區蜱蟲叮咬今年已造成至少10人死亡 提醒前往民眾應小心

大陸華中、華北地區蜱蟲叮咬今年已造成至少10人死亡 提醒前往民眾應小心#疾病‧預防

中國大陸今(民國100)年迄今已有河南、湖北、山東、安徽、江蘇等省共報告280多例因蜱蟲叮咬引起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並已有10餘人併發嚴重症狀死亡。蜱蟲主要棲息於野外環境,4~10月為活動季節,提醒當地台商及計畫前往探親或旅遊之民眾,應避免於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並確實做好個人相關防護措施,避免遭蜱蟲叮咬,以維護自身健康安全。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是近幾年在中國大陸中部地區發現由布尼亞病毒引起之新興傳染病,曾於去年造成至少20人死亡;蜱為主要傳播媒介。蜱類主要棲息於草地、農田、森林等野外環境中,4~10月為活動季節。遭蜱蟲叮咬後多會出現皮疹、水腫性丘疹或小結節,紅腫、水皰或瘀斑,中央有蟲咬的痕跡,感覺搔癢或疼痛。大多數患者有噁心、嘔吐及食慾不振等消化道症狀和無力等情形,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其中少數重症患者可因多重器官衰竭導致死亡。該疾病多分佈於丘陵地帶,從事野外活動容易增加感染風險。極少見人傳人現象,接觸急性期病人或病人血液有可能被傳染。疾管局提醒民眾,應盡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如需進入此類地區,應當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如穿長袖衣服,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裏,盡量避免穿涼鞋,並於皮膚裸露處塗抹驅蟲劑,衣服和帳篷等露營裝備使用殺蟲劑浸泡或噴灑。如有蜱蟲叮咬史或野外活動者,一旦出現發熱、噁心、嘔吐等疑似症狀,應當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相關暴露史。國際最新疫情與旅遊傳染病等相關資訊可至疾病管制局網站(http://www.cdc.gov.tw)的「國際旅遊資訊」專區取得,並可自行下載「帶著口袋醫師去旅行」、「健康走天涯」等衛教宣導手冊,或撥打免付費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洽詢。

起雲劑摻雜對人體毒害塑化劑事件之資訊彙整

起雲劑摻雜對人體毒害塑化劑事件之資訊彙整#疾病‧預防

近日有毒塑化劑事件有如滾雪球一般,波及層面越來越大,引起廣大民眾關注。該事件從不肖業者將塑化劑DEHP違法加入起雲劑中,造成食品污染,隨著衛生署追查下游廠商與產品去向,許多民眾所熟悉的知名品牌都受到波及,日前更因為其他業者摻入同為塑化劑的DINP,使得食品污染範圍擴大,從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以及膠囊錠狀粉狀之型態等五大類食品,衛生署要求5月31日前各業者須提出產品安全合格證明,否則禁止販售。康聯預防醫學彙整相關資料,並提供可查詢資訊的來源,作為民眾參考。食品為何加入起雲劑或DEHP塑化劑等?「起雲劑」是一種合法食品添加物,主要用於食品加工中,可幫助油水混合之乳化,使食品變得黏稠,看起來更具有賣相的吸引力,例如市面上強調喝得到果粒的果汁,便是利用這樣的原理。DEHP為塑膠製品常用之一種塑化劑,一般的塑膠製品中通常可發現少量DEHP存在。由於環保署將DEHP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予以列管,衛生署亦規定塑膠類中DEHP之溶出限量標準為1.5 ppm以下,而食品中則不得添加DEHP。但不肖業者為降低起雲劑原料之一棕櫚油的成本,以及增加產品穩定度,便用DEHP塑化劑取代棕櫚油,卻因為DEHP為環保署公告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造成食品污染。後來發現同樣被非法摻入食品的「DINP」,與DEHP一樣是常用於塑膠製品的塑化劑,是一種複雜的混合物,但均不得使用於食品添加物。長期攝入DEHP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DEHP用途廣泛,但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會造成環境污染,是環境荷爾蒙的一種。根據國衛院研究發現,成人長期食用受DEHP污染的飲料,生殖功能異常的風險將提高3至4倍,對兒童的影響甚至高到6~8倍。國衛院提醒,兒童如果不慎長期食用相關食品,最好進行健康檢查;短期偶爾食用的民眾則不必恐慌。國家癌症研究中心(IARC)研究發現,目前確認DEHP可能造成動物肝癌、白血病與腫瘤等疾病,但還沒有充份科學證據顯示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而且,此種塑化劑一旦進入人體,大部分DEHP及其代謝物會經人體的代謝途徑如尿液及糞便排出體外。以上彙整資料的來源包括: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和國家衛生研究院,民眾若關心相關的影響、或想了解處理的進度,可前往下列網站查詢: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http://www.fda.gov.tw/)● 有關DEHP與起雲劑的問與答。● 「起雲劑含有塑化劑成分DEHP」追蹤進度(每日更新)。● 食品中檢出塑化劑DEHP 清單。● DINP的問與答。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起雲劑DEHP污染專區 」http://consumer.fd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348。食品藥物管理局消費者保護專線:(02) 2787-8200~8208、0800285000(7時~23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起雲劑DEHP污染專區」http://210.69.108.172/Default.aspx?tabid=641。Facebook 「起雲劑DEHP污染專區」。

耳朵癢?小心螞蟻窩在裡面!

耳朵癢?小心螞蟻窩在裡面!#疾病‧預防

日前一名16歲的女性病患,因為最近幾個月開始有雙耳奇癢情形,在家人陪同下,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求診。病人自訴睡前有在床上吃甜食習慣,甜食容易掉滿床上,並且習慣邊吃邊抓耳朵。最近一段時間偶爾發現耳邊有螞蟻,而且雙側耳朵反覆性搔癢已經一段時間,因症狀久未改善,且偶有螞蟻爬出來,經朋友介紹,由父母帶至中興院區就診。醫師檢查發現病人雙耳有許多螞蟻,雙側耳道和耳膜嚴重紅腫,經局部治療、將螞蟻移除後,使用耳滴劑改善發炎症狀,持續門診追蹤發現症狀改善,並無新的螞蟻進入,耳道耳膜已消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洪元宗表示,偶爾可見一些病人因為偶發性昆蟲跑進耳朵內(如:蟑螂、螞蟻)到門診求治,常見症狀為劇痛或者癢痛並陳,但很少一整窩的螞蟻住在耳朵裡,且症狀已經持續一段時間,這樣的案例是比較少見。洪元宗說,此病人可能是因為生活習慣,吃完餅乾又抓耳朵,陰錯陽差下,讓碎屑掉入耳道內,才引得螞蟻聚集,而造成外耳道搔癢紅腫。一般除了局部治療,還要搭配藥物來改善症狀,最重要的是生活習慣改變。洪元宗建議,現今社會經濟程度雖改善,但仍需要注意環境衛生,以避免類似案例,他並提醒民眾,若有耳朵奇癢、劇痛,應至耳鼻喉科門診求診,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

侵襲型19A型肺炎鏈球菌高抗藥性 新生幼兒感染恐致命

侵襲型19A型肺炎鏈球菌高抗藥性 新生幼兒感染恐致命#疾病‧預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肺炎鏈球菌每年在全球造成至少七十多萬名五歲以下幼兒死亡。而過去幾年以來,台灣地區嬰幼兒感染19A型肺炎鏈球菌比例陡升,因其高侵襲性及抗藥性特點,目前已造成多名小小重症患者住院,甚至需動用到葉克膜才得以延長生存時間治療。肺炎鏈球菌造成的死亡風險不容小覷,到底肺炎鏈球菌對嬰幼兒有甚麼殺傷力,以及目前的疫苗保護程度為何?父母除了積極讓新生兒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外,應該對此疾病有甚麼了解與認知?已知93種肺炎鏈球菌,高侵襲行恐致命目前已知約有93種肺炎鏈球菌型態,多數肺炎鏈球菌具有致病性,主要透過直接接觸口鼻分泌物或吸入含有病原菌之呼吸道分泌物傳染。肺炎鏈球菌可以聚集生長於人體的鼻咽腔內,嬰幼兒較成年人更常見,大約有20%正常兒童的鼻咽腔內帶有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感染在冬季及春季為高峰,根據臨床醫學已知,罹患流感及免疫力下降時,會降低黏膜對於肺炎鏈球菌的防護力,後者因此可大舉入侵並有機會造成更嚴重的疾病,例如侵入黏膜組織會造成中耳炎、鼻竇炎或肺炎等症狀,或進入血液造成菌血症甚至腦膜炎等嚴重侵襲性感染。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指出,台灣約有2%的肺炎鏈球菌性肺炎會因為敗血症或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而死亡。不可不知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根據美國疾管局資料顯示,全面實施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政策後,已大幅度降低5歲以下幼兒對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的發生率達九成以上,而根據美國2003年統計,9,000多人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後,其亦間接保護超過20,000多人遠離肺炎鏈球菌感染,顯示一但疫苗接種普及率提高,就可達到群體免疫防護的效果。呂醫師說明,台灣目前有7價、10價及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自行選擇接種。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的使用經驗較久,但是實際的接種率只有3~5成。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雖然已經有效減少其所含的七種血清型的肺炎鏈球菌所造成的侵襲性感染,卻也讓因為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不能涵蓋的其他血清型的鏈球菌比例增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19A型的肺炎鏈球菌。19A型肺炎鏈球菌的侵襲性高,且具有抗藥性比例高,一旦幼兒罹患後很可能轉成嚴重性肺炎,需使用到第三線的抗生素才能夠有效對抗細菌。也可能需要特殊的治療,例如外科手術、呼吸器、甚至要靠葉克膜維生,因此19A深受全球醫學界特別密切觀察。呂俊毅醫師強調,目前新型13價疫苗為舊型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升級版」,前者多提供了針對6種肺炎鏈球菌血清型的保護效力,兩者皆為「接合型」疫苗,主要是藉由將肺炎鏈球菌莢膜多醣體上多接合一個蛋白質載體以提高幼兒對於疫苗的免疫反應,可強化疫苗的效果。而接合型型疫苗約已使用超過十年以上,安全性極高。目前正在接種肺炎鏈球菌7價疫苗的嬰幼兒,不妨可考慮直接轉換接種可防範19A型細菌的13價新疫苗,如已完成舊疫苗接種者,亦可直接追加一劑13價新疫苗。新型疫苗目前價格約為三千多元,民眾可就近與醫師諮詢相關疫苗資訊。高燒不退、咳嗽及活動力下降,當心肺炎鏈球菌已上身呂俊毅醫師提醒父母,由於嬰幼兒不可避免接觸病原,並成為帶原者;且約七成鏈球菌對於第一線的盤尼西林抗生素具有抗藥性,因此一但感染高抗藥性菌株時,如未能在短時間控制疾病,則很容易造成永久性傷害。所以積極接種疫苗,遠離侵襲性的肺炎鏈球菌有其必要。此外,幼兒如出現感冒症狀2~3天仍持續有發燒、即出現咳嗽、活動力下降等狀況,就應合理懷疑是否有細菌感染,尤其要注意是否感染肺炎鏈球菌,此時可就近尋求兒科醫師的檢查與診斷;如經確診為肺炎鏈球菌感染,則需配合醫師完成抗生素治療,切勿自行停藥或中斷治療。肺炎鏈球菌疫苗常見問題Q&AQ1 孩童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對家長有什麼好處?答:由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對於孩童的致命性高,因此一旦發生肺炎鏈球菌感染,大部分孩童都需要接受住院治療,這對於雙薪家庭而言,不單只是醫療費用的開銷,父母還須面對照顧病童所付出的時間與體力﹐有可能得面對病情惡化的心理壓力;接種疫苗的費用相對於感染後的治療費用,前者還可算是聰明且經濟的投資。Q2 為什麼兒童年齡越小,需要接種的劑量越多呢?答:由於新生兒的免疫能力尚未健全,因此需要接受較多劑的疫苗以強化接種疫苗後所引起的免疫反應,達到具備抵抗侵襲型肺炎鏈球菌的能力,則須多接種1~3劑的疫苗;而越早接種疫苗,當然也能越早就開始對於肺炎鏈球菌具有防護能力。Q3 目前那些地方有提供新型13價疫苗接種?答:新型13價疫苗已於四月上市,若家中有新生兒或五歲以下兒童,不妨可就近詢問住家附近的小兒科診所或醫院的兒童門診醫師。

別再漏了!防堵骨質疏鬆 從生活好習慣與正確補充營養素開始

別再漏了!防堵骨質疏鬆 從生活好習慣與正確補充營養素開始#疾病‧預防

我國骨質疏鬆人口普遍,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發現,45~54歲民眾中有8%自述經醫師診斷患有骨質疏鬆,55歲以上有16%,65歲以上則達21%。患有骨質疏鬆的比例不只隨著年齡增加而愈高,更年期以後的女性又比同齡男性高,如55~64歲女性中24%有骨質疏鬆、男性為7.8%,65歲以上女性為31%、男性為12.6%。骨質疏鬆會對我們生活帶來什麼影響?所謂骨質疏鬆,即骨質中因為鈣的流失,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變得脆弱,支撐力減低,以致發生骨折的風險增加。依臨床統計,65歲以上婦女,每5人中有1人發生脊椎骨折,其死亡率是同齡健康婦女的9倍;另外,女性發生髖關節骨折也是男人的4倍,若因此導致臥床,又外加合併尿路發炎感染、肺部發炎,長期下來使免疫力下降,將威脅生命健康。防治骨質疏鬆先掌握骨質密度骨質疏鬆最令人畏懼的是,初期多半沒有徵兆,因此經常被忽略;等到我們出現彎腰駝背、腰酸背痛,或是突發性之骨折引起劇痛,往往已錯失補救骨本的關鍵時機!由此,我們應適時透過骨質密度檢測以確保骨骼的健康狀況,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婦女更應每年檢測一次,以提前防治骨質疏鬆。目前國內廣被醫療院所運用於檢測骨質密度的儀器有:超音波、X光、電腦斷層等,其中雙能量X光吸收骨密度儀(DXA)為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精密骨質檢測儀器,更能早期檢測出單位面積骨質,確實了解是否有骨質疏鬆的問題。 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哪些?身體老化:人自30歲以後逐漸老化,骨頭慢慢疏鬆、空洞,大多起因於內分泌失調造成骨頭代謝異常。女性荷爾蒙減少:女性步入更年期以後,因為體內建構及維持骨骼所需的雌激素降低,使得骨質流失速度加速。缺乏鈣質及其他重要營養素:長期飲食不均衡,使得維持骨骼健康的鈣質、維生素D及其他巨量元素不足。內分泌疾病:由於甲狀腺機能亢進、庫欣氏症影響內分泌失調進而造成鈣質流失,如未及時介入治療,將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使用藥物:如長期使用類固醇、抗癲癇藥、甲狀腺素等,導致骨質大量流失。運動不足: 缺乏運動致使肌力不足,無法提供骨骼健全的保護。日曬不足:充足的陽光可以增加維生素D的生成,幫助鈣質吸收。家族遺傳及其他風險因子:根據研究統計,如果家族中有骨質疏鬆的病史,較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一身好骨頭從生活好習慣養成飲食均衡:平日著重鈣質及維生素D之補充,可加強深綠色蔬菜、肉類、牛奶、豆類、核果等,讓體內有足夠的微生素K、B6、B12、磷和蛋白質,以促進鈣的吸收與骨骼礦化作用。適度的運動與陽光照射:藉此增加肌力以保護骨骼健康,如健走、慢跑、或騎腳踏車。正常的生活習慣:維持正常作息以及正常飲食,並且少抽煙、少喝酒、少喝咖啡等。其他藥物補充:每人體質與病史狀況不同,應向醫療專業人員諮詢建議,正確服用營養補充品,以避免不當使用而無法達到預期防治效果。選購營養品時常見營養成分如在專業醫師的建議下,需要積極從保健食品攝取骨骼保健所需的養分,常見營養素如下簡述:鈣 Calcium、鎂 Magnesium:構成牙齒和骨骼的主要成分,均能維持心臟、肌肉正常收縮及神經的感應性,同時維持骨骼及牙齒的健康。維生素D:幫助或促進鈣、磷的吸收之外,能幫助骨骼及牙齒的生長發育、維持血鈣的正常濃度、神經與肌肉生理的正常,並加強骨骼鈣化(calcification)。大豆異黃酮:補充婦女停經而急速減少的雌激素,減緩更年期症狀;重要的是能支持健康的骨質密度,抑制骨中鈣質的流失,並達到荷爾蒙平衡、減少血脂肪。認識骨質生長所需的營養素,為骨骼保健加分當您目光來回游移在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苦惱著如何抉擇,不妨認識骨骼生長所需的營養素,多一分瞭解就能多一分保護:Minerals礦物質:是骨質生長代謝的重要元素,這些礦物質在骨質中需維持一定平衡比例,包括鈣、磷、鎂、硼、氟、硒、鐵、銅、錳、鋅、碘、鉬、釩、鉻等。Type I Collagen 膠原蛋白:膠原蛋白與醣胺多醣、其他軟骨細胞提供軟骨健康營養及功能保護,而軟骨則保護骨頭避免磨損。一旦缺乏膠原蛋白,便會使關節受力時加速骨頭磨損。Glycosaminoglycans醣胺多醣:骨組織中重要的胺基酸成分,是軟骨間質中不可或缺的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之主成分,可以促進體內蛋白多糖以及膠原蛋白的製造,補充關節滑液,並提供受傷後關節恢復健康軟骨組織所必須的材料。Bone-derived Growth Factors 骨質生長因子:骨細胞會製造許多生長因子,存在於骨組織及間質細胞中,是調節骨質生長及代謝重要的蛋白質成分。Bone Amino Acids 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而蛋白質是維持骨骼健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Chondroitin Sulfate 軟骨素:是人體內一種自然物質,具有刺激關鍵部位軟骨再生的作用。軟骨素能吸引各種營養素和水分輸入軟骨組織和阻止對關節有害的酵素運作,達到保護關節的目的。Organic Factors 其他有機成分:協助鈣質吸收及骨質生長 最後,再次提醒您,由於每人體質、健康狀況以及家族病史不同,請在專業醫師或藥師建議下使用藥物與保健食品。

結核病防治有撇步

結核病防治有撇步#疾病‧預防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醫務長許衍道說,肺結核很可怕,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肺結核會傳染;不可怕的是,只要病人規則服藥兩個星期後,就不具傳染力。許衍道強調,肺結核是可以治好的,不過,必須長期服藥,且連續規則服藥六個月以上。但是病人常常在症狀消失之後,自以為好了就不再服藥,殘存體內細菌就會產生抗藥性,使得治療更加困難。許衍道表示,九成以上的人感染了結核桿菌都不會生病,因為人體內的免疫系統自動會把入侵的細菌消滅。只是身體狀況不佳時,才會讓細菌在體內生長繁殖而生病,這時就要借重藥物來殺細菌。他說,體內細菌減少到一個程度,症狀會消失,容易讓病人誤以為病好了而停藥,這時殘存體內的細菌又會慢慢生長繁殖,而且對藥物產生抗藥性,等再度發病時,原來可以殺死細菌的藥就會失效。因此,結核病的治療一定要持續服藥六個月以上,把體內結核菌殺光,除惡務盡,否則如同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他提醒,目前結核病已經有藥可治,只要規則服藥六個月以上,就可以把病治好。只是在服藥過程中,有時會產生一些副作用,這時可以請醫師處理,這是必然的過程,不必害怕,家人或親友支持是非常重要,要陪伴病人共渡難關。肺結核的防治光靠醫護人員是不夠的,必須大家一起來。如果親友或鄰居得了結核病,不要怕他,不要躲他,要鼓勵他,支持他,陪伴他,把六個月的藥吃完。病人得病吃藥是很辛苦的事,應設法幫助病人渡過這漫長的療程,不只可以治好病人,救病人一命,更可以保護自己和其他人不受傳染,功德無量。許衍道還說,結核病人的隱私權應予以保障,讓病人安心服藥,免於畏懼他人異樣的眼光。結核病人只是生病了,有病就醫,如此而已。因此,不要歧視病人,不要把結核病人標籤化,污名化。因為污名化,標籤化的結果,會讓病人不敢就醫,反而耽誤病情,賠上性命,也會傳染給他人,尤其是傳染給最親近的人。病患應享有基本人權,人權教育就是要把尊重與包容的理念,落實於生活中。他再次提醒,對待結核病患應該尊重與關懷,這是結核病防治非常重要的一環,方能保障社會大眾身心健康。最後,許衍道提供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簡易篩檢方法如下︰咳嗽兩週(2分),有痰(2分),胸痛(1分),沒有食慾(1分),體重減輕(1分),如果有上述症狀達5分以上,建議戴外科口罩趕快就醫檢查。

乾旱容易發生腸道和病媒傳染病 疾管局籲請民眾注意防範

乾旱容易發生腸道和病媒傳染病 疾管局籲請民眾注意防範#疾病‧預防

由於久旱不雨,各縣巿將逐步採取不同階段的限水抗旱措施,疾管局提醒民眾,限水期間仍應首重個人衛生所需用水。疾管局表示,旱災與傳染病相關性並不亞於風災水患,而旱災的影響層面相當廣泛,須特別注意下列傳染疾病:腸道傳染病:旱災地區用水不足,飲用水及個人衛生難以維持,有利於霍亂、傷寒、痢疾及A、E型肝炎等疾病傳播。病媒傳染病:湖沼地區乾涸成為雜草叢生的低地,提供鼠類良好的生活環境;野生鼠類亦可能因食物減少侵入房舍,提高漢他病毒等疾病發生之風險。另河川或排水溝斷流形成大量水窪,亦利於病媒蚊孳長,導致登革熱等傳染病發生。在腸道傳染病預防方面,應注意飲食衛生,食物應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不吃生冷食物,飲用水須煮沸或使用瓶裝之礦泉水,落實飯前、便後洗手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必要時可隨身攜帶乾洗手相關產品備用)。此外,民眾應避免接觸鼠類等動物及其排泄物,並作好防蚊叮咬措施,可預防病媒傳染病。疾病管制局強調,限水期間個人衛生所需用水,應列為優先供給,才能確保民眾基本的衛生防護,降低傳染病傳播的風險。該局提醒有貯水以對抗旱災的民眾,應妥善加蓋或利用紗網覆蓋,不用時應將容器倒置,避免病媒蚊孳生,以避免登革熱疫情發生。疾病管制局提醒民眾,如有出現腹瀉、發燒等疑似傳染病症狀時,請儘速就醫治療,以維護個人的健康,並降低疾病傳播之風險。

改善氣喘過敏兒童的學習力與成長 提升生活品質

改善氣喘過敏兒童的學習力與成長 提升生活品質#疾病‧預防

文/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 游榮聖兒童是國家未來的棟樑,以台灣少子化的現象日益嚴重,兒童的健康與成長也彌足珍貴,妥善培育身心健全,優良的下一代,是國家的長期政策,也是醫療界非常重視的目標。氣喘是全球常見的慢性病,在已開發中國家,其醫療費用已佔總支出的1~2%,近20年來氣喘的發生率大為增加,目前全世界約有1億人罹患氣喘,其盛行率在兒童是逐年增加。根據研究顯示,目前台灣每十位小朋友,即有一個氣喘兒,近年來甚至是超過10%以上的盛行率。有過敏家族史小兒在患有氣喘以外,也常患有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小兒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近年來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約有五、六成的過敏性鼻炎小兒患者有家族性遺傳。若雙親之一有過敏性鼻炎,其所生孩子之罹病率為25~30%;若雙親皆有,則機率增至75~80%。過敏性鼻炎與過敏性支氣管性氣喘二者為中醫門診最常見的小兒呼吸道疾病。臺灣地處亞熱帶,四面環海,氣候溫暖潮濕,故罹患呼吸道過敏性疾病者為數甚多,是不容小覷的兒童疾病。儘管兒童過敏性鼻炎與氣喘並非高死亡率的疾病,但是因為呼吸道過敏性疾病所造成的呼吸不暢、咳嗽、鼻塞、流鼻水、胸悶等等症狀,往往會影響兒童睡眠與生長,長期來會造成學習能力下降與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問題,影響兒童的生活品質非常深遠。有鑑於此,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委託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執行「小兒氣喘中醫優質門診照護計畫」後,許多兒童在接受治療後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症狀的緩解上有長足的進步,經過評估後,在增加兒童肺活量,減少氣喘急性發作的次數、改善兒童的學習力與成長方面特別有成效,獲得許多家長的好評。因此我們也可以了解在執行小兒氣喘中醫優質門診主要的目標是在於:減少氣喘急性發作的次數。減少氣喘藥物的用量。降低緩解期氣喘嚴重的程度等級。提升患兒的生活品質。改善各項氣喘檢查指標。「小兒氣喘中醫優質門診」適用對象為15歲(含)以下,經由醫師診斷為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的兒童,每週一次門診治療。治療方法是先由醫師診察兒童病況之後,依照疾病不同症狀給予處方中藥、穴位敷貼、中藥氣霧吸入、穴位推拿按摩治療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中藥氣霧吸入治療」,是利用超音波氣霧機,將具有清痰通鼻塞功能的中藥湯液震盪成為氣霧,提供患者吸入下呼吸道,直接在鼻咽部發揮藥效,促進支氣管鬆弛再配合正確的拍痰及姿位引流,有效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緩解氣喘或鼻塞的症狀。再者,「穴位敷貼」與「穴位推拿按摩」兩項是利用人體表面穴道的治療反應去影響體內神經、內分泌,增加體內器官的作用功率進而改善呼吸道功能。其他還安排護理人員作各項衛教諮詢,讓家長在家照顧氣喘兒童更能得心應手。許多小朋友經過治療後減緩了呼吸道的症狀,也增加生活品質,奇美醫學中心有鑑於此,基於服務患者與關照兒童的初衷,於民國100年3月起利用奇美醫學中心「社會福利基金」補助患者掛號費,即日起,凡是至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掛號「小兒氣喘中醫優質門診」就診者,不用再付掛號費,讓就診的小朋友有低費用與療效佳的雙重保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