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

別讓「壓力」吞噬你!

別讓「壓力」吞噬你!#憂鬱

近來經濟不景氣、股市重挫,加上各種政治弊案、天災人禍紛擾,整個社會都籠罩在一股低氣壓中,因此,一些與壓力相關的情緒問題也明顯增多。在壓力普遍較大的現代社會中,該如何調適,以免情緒的壓力鍋爆炸,是每個人都應正視的課題。壓力究竟從何而來?來源其實非常廣泛,包括身體或情緒上、內在或外在的因素,不同的身體和情緒刺激、內在衝突,乃至重要的生活事件,甚或一般性的生活事件,都可能從中產生壓力,進而造成生理或心理方面的影響。我們對壓力的反應,簡單的說就是「戰或逃」,此一過程是由自律神經系統所控制,大腦會釋放出一種荷爾蒙,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緊繃、感覺敏銳,新陳代謝也產生變化;而這些生理影響,會因恐懼、緊張、不安等不同感覺,有所不同。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心理衛生科-張傑文醫師指出,理論上這種反應是為因應壓力而生,隨著壓力的消失,也應該回歸正常。不幸的是,許多現代的壓力源並不會立刻消失,以致身體總要維持在謹慎反應的狀態,當這些反應持續過久或變得過度時,就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及情緒障礙。與壓力有關的情緒問題,主要是憂鬱與焦慮的症狀,常見者包括失眠、情緒低落、煩躁不安、容易緊張、心悸、呼吸急促、容易發脾氣等。張傑文醫師強調,這些症狀如果經常發生,甚至已影響正常的生活與功能,就必須注意,是否自己處理壓力的能力出了問題。如何增強壓力調適的能力?張傑文醫師提供以下簡單的方法參考:首先,維持正常的生活節奏很重要。許多人在面臨壓力的時候,生活節奏會被打亂,且變得急躁,在此狀況下,思考及判斷力都會受影響,對於壓力的處理,當然也變差。因此,維持正常的生活節奏,甚至刻意放慢腳步,才不會因壓力慌了手腳。其次,很多研究證實,規律的運動不但對身體有好處,對於心理的放鬆及睡眠的品質,也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還可釋放壓力,因此多運動對壓力的調適非常有用處。第三,學習一些放鬆的技巧,可以紓解緊張的狀態,也有助於調適壓力。第四,作好時間管理,將事情分出輕重緩急,作妥適的時間分配,才不會造成一團混亂,也才能夠有條理的把事情都處理好。當然,當壓力已大到自己無法調適時,應儘早尋求專業的協助,才不會讓失調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壓力也才不會愈積愈多、愈來愈大。

『心理健康諮詢』協助宣洩壓力情緒

『心理健康諮詢』協助宣洩壓力情緒#憂鬱

『為什麼我這麼多年對家庭的付出,他怎麼可以這樣一筆抹殺掉?』這是許多『劈腿族的受害者』的心聲。衛生署新竹醫院精神科陳世哲主任表示,在臨床醫學上,經常會遇到許多哭訴無門的個案,通常因為覺得羞愧、憤恨而不敢告訴朋友或家人,因此積壓許久的情緒無處宣洩,搞到生活大亂。通常醫師在和個案會談後,會轉介給『心理健康諮詢門診』的心理師,透過一次次的心理健康諮詢門診中,讓個案宣洩情緒,慢慢找回生活重心!陳世哲主任表示,心理師所做的,就是提供一個可靠的『肩膀』,或說是『柺杖』,幫助個案從『苦情』角色裡走出來。藉由這個暫時的、專業的依靠,讓個案徬徨的心有依歸;紛亂的情緒有出口;茫然的心情有人傾聽與瞭解,甚至對後續的生活安排,也有人可提供客觀的建議。陳世哲主任指出,心理師會用客觀、有利於個案的角度去分析,並安撫個案的情緒,而不是隨著個案的情緒起舞。即今天個案跟丈夫吵架時,親友義憤填膺;明天個案跟丈夫和好了,親友就變成豬頭,心理師會用中立而專業的態度提供建議。無論結果是分是合,都讓個案在這場風暴中,有個安全、安心的避風港,可以靜靜療傷。陳世哲主任建議,每個人難免有滿腹心事無處可說的時候,若放任壓力堆積而不做處理,會逐漸地影響到情緒,進而干擾到睡眠,更嚴重地可能會導致焦慮憂鬱!而這樣的情形雖然還不到需要看精神科門診的程度,但是若不積極面對處理,可能會導致如憂鬱症之類的精神疾患發生。因此,有這類困擾的民眾可多加利用特有的『心理健康諮商門診』,讓壓力獲得適當的宣洩以避免生病。目前在『心理健康諮商門診』,以工作職場壓力或婚姻感情關係所造成的壓力,而前來諮詢的民眾最多。當然有些民眾會擔心自己的秘密流出或留下記錄,關於這個部分可以不必擔心,該門診所有的會談資料內容都會完全保密,且不會記錄於病歷上,民眾可安心地於暢所欲言,釋放心中沈重的壓力!

改善腸子鬧脾氣 高纖少油、放輕鬆

改善腸子鬧脾氣 高纖少油、放輕鬆#憂鬱

23歲的鄧小姐(化名)有便秘困擾,長期服用瀉藥,因此常導致腹部絞痛,排便後才得以緩解;56歲的陳先生(化名)則是吃了東西就想拉肚子,每天要上十多次洗手間,他們就醫做了多種檢查,始終找不出原因,其實這都是「腸躁症」惹的禍。腸躁症也稱為大腸激躁症,是一種功能性的胃腸障礙,主要症狀為腹痛、且疼痛在解完大便後會緩解、腹漲、腹瀉、便秘或是便秘和腹瀉交替發生,排便有黏液狀物、排便困難、解不乾淨的感覺、解了又想解、排便急迫、肛門口有異物感等。如果做過各種檢查卻找不到原因,就可能是得了腸躁症。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胃腸肝膽科陳振寬醫師表示,這是一種身心官能症,多半是遺傳和環境因素交互作用所造成,像從小的飲食排便習慣、緊張壓力、心理人格特質等,都是腸躁症的可能成因。腸躁症是胃腸科門診最常看到的病症,在台灣約有20%的人罹患此病,程度輕微的偶爾腹痛、腹瀉、便秘,不治療也會自然痊癒;中等程度的病人常需要看醫師、服用藥物才能改善,而嚴重者即使一再就醫服藥仍無法得到緩解,往往影響日常生活、正常工作,甚至需求助精神科醫師。陳振寬醫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腸躁症和大腸癌或其它腸病變的症狀往往不易區別。如果年齡超過50歲、有大腸癌家族史、出現血便、貧血、體重減輕、腹部腫塊、最近排便習慣改變等警訊,便可能不只是腸躁症,而須進一步接受大便潛血反應檢查、大腸X光攝影、大腸鏡檢查,以診斷是否為大腸癌或其它腸病變。其實,腸躁症的預後相當良好,病人除了不適症狀外,並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或有生命危險。但為了改善症狀,減少日常生活不便,仍需改變飲食、作息、服用藥物多管齊下。陳醫師建議,生活上應避免緊張壓力、三餐定食定量、勿進食太快、選擇高纖少油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多運動等,都可改善腸躁症的不適。嚴重時則應找胃腸科醫師,考慮使用止痛、止瀉、通便、整腸、抗痙攣、抗憂鬱、抗焦慮等藥物。

更年期情緒障礙起因:荷爾蒙改變

更年期情緒障礙起因:荷爾蒙改變#憂鬱

許多更年期的女性,都曾經被一些精神上的症狀所困擾,例如:失眠、容易疲勞、倦怠、暈眩、失眠、頭痛、緊張、焦慮、情緒不穩、性慾降低、嚴重的失落感、空虛、注意力不集中,憂鬱,以及情緒失控…等等。美國前總統布希的太太芭芭拉在其回憶錄中指出,她在更年期時,也曾經患有嚴重的情緒障礙,並且一度因而產生自殺的念頭。可見情緒障礙是許多更年期婦女共同感到困擾的問題,只是大家比較少將問題說出來而已。臺安醫院婦產科周輝政醫師表示,許多學者認為更年期荷爾蒙和生理的變化,是引起更年期憂鬱症的主要原因。例如:因為更年期熱潮紅的症狀導致失眠,到了白天因為睡眠不足而感到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起勁,並間接的影響人際關係和家庭生活;也有些人因為熱潮紅,全身燥熱,就忽然間情緒失控。這些因為更年期症狀所引起的情緒障礙,經過一段時間的荷爾蒙補充療法和其他藥物的配合,大多能夠得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並非所有發生在更年期的情緒障礙,都和荷爾蒙的缺乏有關。有些只是時間上的巧合,剛好發病的時間在更年期、或是原本就有潛在的精神障礙,加上更年期缺乏荷爾蒙所帶來的生理症狀,潛在的精神障礙就被激發出來了。周醫師舉例說明,像是更年期尿道炎或是陰道炎的問題,使得夫妻的性生活出現問題,或導致尿失禁也會使人易於畏縮、遠離社交場合,甚至感到羞恥而自閉於自己的生活圈中;像這些狀況,都必須配合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診斷和治療,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周醫師指出,更年期婦女適逢「空巢期」,或者因為自己或是因為配偶的退休,心理上和生活腳步上都必須重新調適,這些精神症狀的發生,源於生活方式的重大改變,不一定和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有關。許多報告指出,積極走入社會或是扮演多重角色的婦女,較少發生更年期的情緒障礙;像有些更年期婦女因為家庭負擔減輕,就積極開創個人的事業、加入慈善工作、學習藝術或是參與宗教活動等,這些正是避免更年期情緒障礙的最佳方式。此外,對於停經或是老化的恐懼心理,深怕自己變老變醜、失去曲線、甚至失去先生的愛、擔心得到癌症或死亡,對於更年期女性都會產生很大的壓力。周醫師建議,此時應徵詢醫師的意見,尋求家人的支持,和充分自我心理建設,才是正面的處理態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