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

慟!母攜子輕生 5字訣防憾事發生

慟!母攜子輕生 5字訣防憾事發生#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林姓母親,疑似因與丈夫起口角,帶著4歲兒子與2歲女兒在家中燒炭自殺。上大夜班的父親未察覺異狀,在家中呼呼大睡,幸虧警覺性高的幼兒園老師與鄰居發現異狀上門詢問,才及時將母子3人送醫急救。長期壓力加上衝突事件 易造成憾事發生家扶基金會蒐集2017年1至11月的兒保新聞事件,統計發現,迄今已有8件家長殺子及自殺案件,已造成10名兒童青少年死亡。家長須重視兒童自身權益,尊重自由個體,這些未成年、無自我保護、無反抗能力的兒少,不能淪為家長情緒處理管道與出口。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近年殺子自殺事件,家庭未必是經濟弱勢,源自於家庭面對長期壓力時,再遭遇兒童照顧、夫妻衝突等重大事件,容易造成憾事發生。家長應留意自身情緒,若發現無法有健康的身心和精神狀態,應立即尋求親友、社福機構、醫療等管道協助。「兒保好鄰居」5字訣 共同守護兒少安全兒童保護領域上仍存在許多責任通報無法顧及的死角及未盡之處,家扶為預防兒虐事件的悲劇發生,積極推動「兒保好鄰居」,除了強化政府與通報機制,更需要從個人出發、串聯社區鄰里,建構兒少保護網絡,積極預防兒虐事件發生。「兒保好鄰居」推動宗旨如下,邀請全民行動: 「兒」-兒少重視/社會大眾重視兒少童保護,預防受虐情事再發生。 「保」-保持關心/落實關心、為兒少發聲。 「好」-好好傾聽/用心聽孩子的聲音,善盡保護、並教導自我保護。 「鄰」-鄰里通報/發現有異,主動詢問與通報,與公部門合作。 「居」-居安思危/共同預防兒少受虐風險,企業、商店、鄰里一起來。何素秋執行長表示,保護兒童不能只是口號,我們都不應做為「局外人」。加入「兒保好鄰居」,從個人、社區鄰里著手,建構兒童及少年保護網絡,預防工作才能發生積極功效。詳請可撥打家服專線0800-07-8585洽詢。

總愛大買特買?恐潛藏精神疾病

總愛大買特買?恐潛藏精神疾病#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憂鬱症患者長時間將生活費挪用購買刮刮樂,導致家庭開銷入不敷出,和先生發生爭吵拉扯,因此情緒低落。經與患者和親屬討論,安排適當的治療計畫,包含藥物調整、心理與行為治療以減少購買行為,降低本身情緒及家人的影響。強迫性購物恐與躁鬱症、憂鬱症有關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粟寧表示,強迫性購物是明知購物行為不合理,卻忍不住持續購買。購物前緊張壓力大,購物時輕鬆、愉悅,事後卻苦惱、後悔。長期下來可能影響生活、工作與人際關係。強迫性購物透露缺乏長期穩定的人際關係,需要藉由反覆購物來提供安全感與成就感。一些精神疾病與強迫性購物有關,如躁鬱症躁期發作時,購物慾上升。衝動控制障礙患者受到某些刺激與誘發,會出現非買不可的想法。憂鬱症、強迫症、物質濫用疾患、以及邊緣型人格等,都和強迫性購物的行為有關。超出負擔仍忍不住購物 需求診身心科強迫性購物的治療,若和躁鬱症或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有關,優先治療精神疾病。若無精神疾病,考慮用認知行為模式、藥物模式、心理分析模式3種模式來治療。利用改變行為得到的正向回饋,調整認知來維持行為改變。調節血清素與多巴胺,增加衝動控制、減少焦慮。了解購物行為面對每個人的意義,自動改變行為。粟寧醫師提醒,對於大多數人,購物的經驗是快樂而滿足的。如果明知消費超出經濟負擔能力,但購物的念頭仍然揮之不去,可能是強迫性購物,建議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以免負債累累無力償還。

耳邊總有人聲 這病讓她數度離家

耳邊總有人聲 這病讓她數度離家#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2歲的阿香患有思覺失調症,2年前開始聽見男人的聲音在耳邊和她說話,告訴她先生可能有外遇,或要她離家出走,讓她作息混亂,離家出走時還動用警察護送回家。阿香一開始確診後,因需服很多藥,服藥後又易昏睡,她自認病情好轉即自行停藥,導致疾病復發,多度被送入急診,病情一直無法穩定控制。自行停藥致復發 需如慢性病長期控制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科主任詹仁輝表示,思覺失調症是思考及知覺失調的一種腦部疾病,思覺失調症的病友多半較被動,不善表達及與人互動,疾病歷程是如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般,需要長期接受治療,透過藥物及其他職能訓練控制症狀,學習與疾病共處後,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功能。詹仁輝主任表示,早期介入、長期治療,讓病友體內維持有穩定的藥效,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治療十分重要。病友未能穩定治療,除了認為自己沒有生病或已痊癒、難以忍受藥物副作用,包括肢體僵硬、靜坐不能、體重增加,或者家屬覺得羞恥不願病人治療,不少病友都會自行停藥,卻造成疾病復發惡化。早期治療恢復更好 與疾病和平共處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而言,每一次的復發對於大腦都是一次嚴重的傷害,更可能造成之後治療的困難,若在發病的早期接受治療,恢復情形及功能的維護越好。事實上,思覺失調症藥物發展已相當成熟進步,無論是口服藥物還是長效針劑,只要病人願意持續使用,就能達到穩定控制病情的目的。阿香在醫師建議下,減少口服藥物的顆數,每個月回診施打針劑,並搭配職能治療復健方式,病情開始穩定下來,也越來越少感到昏沉,讓阿香漸漸學會與疾病共處,有了自己的生活。詹仁輝主任呼籲,在接受穩定的治療及復健,思覺失調症如慢性病一般,只要與疾病和平共處,便能找回生活品質。

眼壓「暴走」 逾9成上班族眼睛過勞

眼壓「暴走」 逾9成上班族眼睛過勞#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現代上班族不僅工作時數長,每日在電腦前爆炸式接收資訊,更讓許多上班族備感壓力。根據國內人力銀行「上班族暴走指數」調查,高達9成1的上班族處於高壓狀態,除了精神壓力外,眼睛過勞引發的乾眼症還會降低工作效能!乾眼症年輕化 甚至惡化精神疾病亞東醫院副院長張淑雯表示,據統計台灣地區65歲以上人口有1/3的人患有乾眼症,加上3C產品使用量增加,使得乾眼症有年輕化趨勢,容易出現眼睛乾澀、癢、異物感、刺痛、灼熱感、怕風、畏光等症狀,症狀嚴重甚至會造成角結膜病變進而影響視力。壓力造成精神、心理疾病,但鮮少人知,當用眼過度導致乾眼症時,也可能造成心理健康惡化。張淑雯副院長說明,根據美國研究,乾眼症對工作表現及總體工作生產力影響平均降低29 %。綜合上述數據顯示,罹患乾眼症不再只是過去認為的眼睛疾病,現今的乾眼症更與精神及心理層面有深層的相關。越用力眨眼 越深陷乾眼症狀張先生每日用眼超過12小時以上,精神壓力倍增,加上長期過度用眼,產生異物感、眼睛乾澀、搔癢等症狀,不適的情況日趨嚴重,直到出現視力模糊,才緊急至眼科求診,並確診為乾眼症。精神疾病分析中,乾眼症患者的精神疾病和精神病患病率顯著高於常人。亞東醫院眼科角膜科主任蔡紫筠呼籲,民眾若出現乾眼症相關症狀應盡速前往眼科就診。張淑雯副院長表示,眼科門診中,除常見的乾眼症外,也不乏出現因乾眼症狀無法獲得改善而前來就診的年長患者。此類型患者多因結膜鬆弛導致淚水表面的不平整而出現乾眼症狀,但與乾眼症患者不同之處為越用力眨眼,結膜反而越鬆,越眨越不舒服。張淑雯副院長呼籲,民眾若長期深陷乾眼症狀所苦,甚至治療成效不彰,應盡速前往眼科檢查,對症下藥症狀才能迎刃而解。

破除迷思!治療思覺失調能穩定控制

破除迷思!治療思覺失調能穩定控制#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別再貼標籤,思覺失調症跟你想得不一樣!今年32歲的美國病友Rachel Star Withers青少年起就有幻覺,讓她的青少年過得很「羞辱」,但當她終於接受自己、面對疾病,從10幾年起開始拍攝關於思覺失調症影片,至今點閱破億。她挺身對抗汙名,讓大眾對精神病患者不再抱有偏見。思覺失調透過治療能控制症狀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思覺失調」是「思考」與「知覺」功能的失調,而失調也代表它「恢復的可能性」,透過治療能穩定控制症狀,但社會對思覺失調症仍存有許多迷思及汙名化,甚至會稱患者為「怪人」、「不定時炸彈」,造成患者、家屬蒙羞,阻礙就醫。透過治療思覺失調穩定控制、找回正常生活藉由2017年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康復之友聯盟進行「思覺失調症認知與態度調查」發現,大眾對思覺失調症仍存有錯誤迷思,而病友日常生活中亦自覺受到歧視。據調查,大眾3大錯誤迷思包括認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無法見人」,「具有危險性」以及「無法工作」。對應病友調查發現,4成思覺失調症病友不敢讓他人知道自己罹病、認為別人無法接納自己在看精神科;45%病友擔心告知外人精神問題會對自己不利;近50%病友表示求職時曾受到拒絕或歧視。台灣精神醫學會副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思覺失調症並非絕症,經治療後患者可以擁有融入社會的能力,且發病後愈早接受治療,恢復情形愈好,如果放任症狀一再復發,後續的治療也難以幫助他們恢復到原本的功能。思覺失調受幻覺、妄想影響 個案容易被擴大渲染針對病友「具有危險性」迷思,偶發個案往往被誇大渲染,張家銘醫師表示,實際上,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受幻覺、妄想影響,大多數患者感到不安而會退縮、怕人,犯罪行為是一個混合生物、社會心理與情境等眾多因素的複雜問題。經過積極治療後,患者的暴力風險下降、已無攻擊性、研究也發現到,50%的患者治療後仍可持續工作,更有約20%的病友能從事全職工作。張家銘醫師呼籲,患者與家屬應該勇於面對疾病,不耽誤治療、而社會應用友善、關懷的眼光以對。

精神病照顧者壓力大 醫:應適時求助

精神病照顧者壓力大 醫:應適時求助#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日高雄發生弒親案,一名長期照顧精神障礙妹妹的男子,因口角爭議,加上不堪長年照顧壓力失手殺害妹妹。醫師表示,面對精神疾病患者,家屬的照顧壓力不亞於病人本身,家屬應適時求助,才不會發生憾事。患者認知功能退化 家屬須面對雙重壓力南投醫院身心科主任陳致遠表示,精神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易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病情的不穩,出現認知功能退化、自我照顧能力下降等狀態,家屬是主要照顧者。常言道,久病無孝子,更何況是兄弟姊妹,經常須面臨經濟和生活的雙重壓力。在經濟上,因患者須家屬協助生活照顧,使得照顧者無法出去工作而失去經濟能力,在生活上,因患者易受精神症狀干擾,易與家人衝突,照顧者也因此可能有情緒起伏,長久下來,兩方身心靈疲憊。家屬應適時尋求資源、精神科的協助陳致遠主任建議,家人需要合作分擔照顧病患的工作,適時尋求醫院、社區復健中心、精神護理之家等機構提供資源協助,如醫療照顧、工作復健及護理照顧等。適時休息和喘息,才能使自己心理和身體健康,避免因照顧病患而身體和心理過勞。若有焦慮、憂鬱等精神疾病,建議家屬仍須尋求精神科醫療團隊的協助。

公開管教孩子 恐增精神疾病發生率

公開管教孩子 恐增精神疾病發生率#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最近有部影片是媽媽在管教一名小女孩,要她承認自己是家人不是客人,因為是家人就要做家事;小女孩好委屈,一邊哭一邊說。此影片也造成好多家長討論,精神科醫師則指出,這樣的教育方式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日後出現精神疾病的機率很高。延伸出強迫症、厭食症、憂鬱症機率高精神科醫師黃偉俐表示,影片中這樣的管教方式,會使孩子延伸出強迫症、厭食症、憂鬱症機率很高,因為從小累積太多負面情緒;至於會這樣對待小孩的媽媽,基本上無論是焦慮與憂鬱的負面情緒都比較高。根據研究顯示,從小被負面情緒養大的小孩,則小孩會有負面情緒的機率也較高。累積太多負面能量 小孩會有雙重壓力如果媽媽的情緒無法有出口,累積太多負面能量,因為小孩是最沒有能力回擊與反擊,所以都會活在媽媽的期待之中;黃偉俐醫師進一步指出,這樣長大的小孩就會有雙重壓力,除了承續母親的負面能量,也包括母親的失敗與擔心,而會對孩子有過多的期待。黃偉俐醫師指出,門診中就曾有一名女病人自述,在幼年時,母親每次處罰她,就會要她在市場門口下跪。她在成長過程中,從小就被如此對待,導致她不敢上街購物,而且對自我要求非常嚴格,結果這名女子竟然在成年後自殺身亡。有負面情緒應求助社工、學校所以,黃偉俐醫師建議,媽媽本身若是有負面情緒,就應該要就醫求助,以免小孩子日後得到精神疾病及輕生的高風險,其次則是父母對小孩子的教育要有好的溝通;另外,就是在整個體系上要有好的介入,包括社工、學校心理諮詢與精神醫學要做結合,並應主動關心。(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產後憂鬱 哺餵母乳可增自信

產後憂鬱 哺餵母乳可增自信#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30歲的周姓婦人抱著6個月大的兒子,被發現從35樓頂樓墜落到32樓的陽台,同一天在台南也驚傳婦人攜幼子燒炭自殺雙亡,家中增添小嬰兒,產後的婦女正面臨人生中的重大變化,產後情緒低落或產後憂鬱症可能正悄悄降臨。荷爾蒙的變化、壓力、睡眠不足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心身團隊護理師楊淑惠表示,產婦歷經懷孕、生產,期間荷爾蒙的變化、生產過程的疼痛,產後身心的不適,照顧新生兒的壓力及夜間睡眠不足問題又需兼顧工作,因而可能導致產後憂鬱症,草屯療養院護理師楊淑惠提到,產後憂鬱症可概分為以下3種狀況:1)    產後情緒低落/發生率約佔產婦的50%~80%,多在產後3~10天內發生,過程短暫,最多不超過2周,主要的情緒表現是好哭、疲憊、心情低落、易怒,在身體方面則呈現頭痛、失眠、作惡夢等症狀,對嬰兒則會表現出喜怒無常的矛盾反應。2)    產後沮喪/發生率約佔產婦的10%~20%,症狀與「產後情緒低落」症狀類似,持續2周以上,典型症狀包括激動、哭泣、失眠或睡眠過多、反應變遲鈍,缺乏人生價值或罪惡感,擔心照顧孩子不夠、無法集中精神處理日常事物,有自殺意念或是想死的念頭。3)    產後精神病/發生率1‰至2‰,產後精神的典型症狀,常見的有情緒激動、不穩定、哭泣、失眠、有罪惡感、無力感,甚至出現幻覺或妄想,包括認為胎兒已死亡,或是被掉包了等。哺餵母乳的成功經驗 也可以增加自信楊淑惠護理師也表示,在懷孕時期做好心理建設,對於產後的生活改變有所了解與準備,減輕產後的緊張、恐懼心理,協助調適心理壓力,減少心理、精神上的刺激,產後哺餵母乳的成功經驗,也可以增加產婦的自信,多運動可增加對產後身體的自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