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新手術 縮短時間及降低出血量

膝關節新手術 縮短時間及降低出血量

2012/7/3(2022/3/15 19:29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今年70歲的柯先生,平常靠走路及爬階梯運動養生,六年前出現右腳走路無力,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嚴重時甚至無法走路,經骨科醫師檢查需要接受雙腳人工膝關節手術。由於柯先生曾因冠狀動脈問題做過心臟繞道手術,經台安醫院骨科教授劉華昌醫師評估,使用新式3D客製化人工膝關節手術(PSI),縮短手術時間、減少組織傷害、再加上出血量減少,柯先生術後復原狀況良好,目前已可以順利走路。

劉華昌醫師表示,台灣每年有將近5萬名患者需要置換人工膝關節,不過接受手術的人數只有將近2萬名,主因在於不少患者對人工膝關節手術過於恐懼及缺乏正確認知,所以臨床上經常見到患者轉而選擇復健、吃止痛藥或施打關節內注射玻尿酸等保守治療。

劉華昌教授說,老年人膝關節因年齡增加而退化或長期使用導致磨損,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會造成膝關節疼痛及變形,造成無法行動而需要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傳統人工膝關節手術約需花費ㄧ小時,先以X光評估患處,打開傷口後,將器械進入骨髓腔進行關節角度定位,由於骨髓腔加壓會釋放壓力到血管,造成脂肪擠壓到血管,易造成栓塞。另外,國內老年人普遍服用阿斯匹靈,也會造成手術過程凝血功能差,提高手術風險。因此,他在這30多年來,做過超過7000例膝關節手術以來,仍然在找尋可以降低手術出血量的技術與方法。

3D客製化手術(PSI)治療技術,由於採用術前定位與測量選定尺寸,可縮短手術時間,除了可降低手術感染風險外,無需手術中進入骨髓腔內定位,失血量少與降低血管栓塞風險。患者在術後24小時即可站起來,48小時候就可以走路,成為需要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患者的新選擇。

劉華昌教授表示,國內人工膝關節手術已經相當成熟,微創手術加上超耐磨墊片,不但可縮短患者術後復原期,也大幅延長人工膝關節的使用時間,而3D客製化手術(PSI)治療技術,精確度更高並減少出血量,對患者更是一大福音。不過,膝關節還是自己的最好,老年人平常應多保養自己的關節,養成適當運動習慣,避免過度肥胖增加膝蓋的負擔,若膝蓋有不舒服,千萬別自行亂吃藥,延誤治療時機。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