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文明流行病「憂鬱症」

21世紀文明流行病「憂鬱症」

2008/1/23(2022/3/15 19:44更新)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9年初曾宣布未來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中,憂鬱症赫然高居第二位(癌症是第一位、愛滋病是第三位),而在台灣這個日漸高度現代化的社會中,憂鬱症更是像「心的感冒」正悄悄地在人群中流行蔓延開來,讓我們相信正確認識憂鬱症狀並及早接受專業醫療甚為急迫。

憂鬱症從兒童到老人都會發生,但一般好發在20至50歲的青壯族群(特別是40歲上下,女男比率是2:1,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三人重度罹患憂鬱症,有15~25人罹患輕型憂鬱症或低鬱症,這比任何一種疾病都要來得多,其中因為憂鬱症所帶來的身體疾病,甚至付諸自殺的例子更是令人觸目驚心。憂鬱為人格特質及人際關係帶來負面的想法,同時也會影響感受、思考及行動方式。

臺安醫院 許正典醫師指出,憂鬱症狀有大部分出現並持續達二週以上而不見好轉時,就該尋求精神科專科醫師診斷評估並進一步治療,由於憂鬱症基本上是大腦神經荷爾蒙的作用失調,特殊人格格質及負面思考習慣加上重大壓力事件等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藥物治療再配合心理治療是治療及預防憂鬱症的最佳方式,服用抗憂鬱劑需2至4週才見得療效,故不可僅吃幾天藥無明顯改善就輕率停用,通常三個月內可達令人滿意的療效,當症狀改善後,仍需繼續服藥4至6個月以預防再發,並與醫師討論減藥的速度和方法,然後漸進式減藥(不可突然停藥)同時療程中輔以個別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或團體人際互動治療,來修正個人不利的人格特質及扭曲的認知,更能鞏固復原的療效及改善。

憂鬱症是可以好到完全沒有症狀,並且恢復身心運作及社交職業功能,但由於復發率不低(約50%),因此有必要在復原後持續注意維持健康的情緒及適當修正自己的負面思考,才能走出憂鬱的幽谷迎向生命的陽光。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