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片

買空氣送洋芋片 湖池屋、波的多內容物不到1/3

買空氣送洋芋片 湖池屋、波的多內容物不到1/3#洋芋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雖然吃零食對身體無益,但偶爾嘴饞,洋芋片或各種餅乾,的確成了最好的解饞好夥伴,然而,相信有許多民眾,到了超商購買這一包包的洋芋片,都曾拆開包裝後,碰見洋芋片少得可憐的情況,也有網友譏諷,這根本就是買空氣送洋芋片,針對此種情況,消基會也抽查市面上洋芋片的內容物情況,發現,這些廠商真的騙很大!「買空氣送洋芋片」這個戲謔的說法存在許久,很久以前消費者便發現市售太空包的洋芋片打開後內容物不到包裝的1/2,甚至連1/3只能勉強沾上邊。業者能填充氮氣 但消基會質疑太超過消基會指出,此次抽樣發現湖池屋咔辣姆久洋芋片、華元波的多-蚵仔煎味兩種太空包商品,內容物目測僅佔包裝的1/3而已。而樂事分享包雞汁味洋芋片雖非太空包,但外包裝塑膠袋約24公分高、可是將洋芋片拿出來排列測量,卻僅有17公分高,足足少了7公分。洋芋片、蛋糕類的零食包裝會填充空氣,是因為業者多表示是以「填充氮氣」保鮮、並且避免碰撞,然而相較於美式賣場所販賣的太空包洋芋片,不僅厚度扎實,連份量也是十足,就算業者填充氮氣的理由很充分,但是否也不應該過於「膨風」,但消基會卻質疑,氮氣填充過多,是否也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權益?根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28條規定,「食品、食品添加物、食品用洗潔劑及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其標示、宣傳或廣告,不得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之情形。」市面上洋芋片等零實廣告上會營造出多到滿出來的情形,但實際上消費者購買才發現是空氣多到滿出來!因此消基會呼籲業者應提供內外相符的商品,才能讓消費者感到物超所值、在消費緊縮的時期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洋芋片少吃為妙 含丙烯醯胺恐致癌

洋芋片少吃為妙 含丙烯醯胺恐致癌#洋芋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愛吃洋芋片的民眾可要注意了!一個月最好不要吃超過兩次,否則可能致癌。根據,「食品保護期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台灣首度大規模針對二百九十四樣市售零食進行的丙烯醯胺成分監測,發現果乾、海鮮及傳統爆米香等米製品的丙烯醯胺含量最低,而洋芋片的丙烯醯胺最高,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研究丙烯醯胺對人體的致癌性有多高,但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還是建議少吃為妙!這項調查,樣品包括國內二百九十四種市售零食,有穀類、根莖類、海鮮、堅果、豆類和乾果等,利用氣相層析質譜法,分析零食中的丙烯醯胺含量高低。結果發現,馬鈴薯等根莖類零食的丙烯醯胺含量最高(每公斤四三五微克),但同樣是根莖類零食則有差別,馬鈴薯的丙烯醯胺是芋頭的五倍;其次是穀類零食(每公斤二九九微克),其中又以「含有馬鈴薯的綜合穀類」零食含量最高(每公斤一二九○微克),小麥粉其次、米類零嘴含量則最低(每公斤二十五微克)。在所有的零食類別中,以海鮮與乾果類的丙烯醯胺平均含量最低,每公斤都在二十五微克以下;水果乾則是所有零嘴中最低的,每公斤只有九微克。對此,林杰樑提醒,喜愛吃洋芋片、油條等食物的消費者,一個月最多不要超過二次,丙烯醯胺雖然對人類致癌性調查尚未確定,但高溫油炸的碳水化合物產品,不光是產生丙烯醯胺的問題,油品本身存在的酸化及有害物質同樣可能威脅健康。

「炸」出致癌危機! 少吃洋芋片、油炸食品

「炸」出致癌危機! 少吃洋芋片、油炸食品#洋芋片

喜歡吃洋芋片、油炸食品的民眾要注意了!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薯片是最易使人「增肥」的食物,而含糖飲料、加工過的肉品,也易讓人發胖。此外,研究發現,高溫油炸後的洋芋片含有丙烯醯胺,動物實驗證明,這種化學物質會導致腎上腺及睪丸長出腫瘤。哈佛研究指出,每天吃一份炸薯條,4年體重平均增加1.52公斤,是最容易導致肥胖食物,而若是每天吃洋芋片達15片,4年下來體重增0.76公斤。根據台灣大學食品研究所研究發現,澱粉類食品經過高溫烹調,就會釋出化學物質「丙烯醯胺」,大量攝取後,恐會讓男性生殖系統出現腫瘤、致癌,因此油炸食品最好避免。此外根據研究,最易讓人「減肥」的食物依次為酸奶、堅果、水果、蔬菜等;除了飲食習慣外,睡眠也對人的體重有一定的影響,有研究指每天睡眠6小時至8小時的人體重不易增加,不過每天睡眠少於6小時或多於8小時的人則容易變胖。

調查/疲勞族拿鹽酥雞、洋芋片當宵夜 更易累積膽固醇

調查/疲勞族拿鹽酥雞、洋芋片當宵夜 更易累積膽固醇#洋芋片

根據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企業員工每4位就有1位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換算台灣勞動人口,全台約有267萬的「疲勞上班族」,進一步調查飲食習慣更發現,這群工時過長的疲勞上班族的自認飲食過油,卻又愛吃鹽酥雞、洋芋片等宵夜當作心理補償,結果比正常上班族更容易累積油脂及膽固醇。進行調查的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發現,93%疲勞上班族偏好吃紅肉內臟、帶殼海鮮,卻僅不到1/4攝取足量高纖食物,飲食選擇嚴重偏差,經對比健診數據後發現,疲勞上班族每2個人就有1人總膽固醇異常、每4個人就有1人動脈硬化指數異常。調查中也發現,疲勞上班族不僅多數屬於三餐都外食,且自認口味重、飲食選擇偏油的比例也比正常上班族高出19%,78%疲勞上班族平日最後一餐的進食時間超過8點,吃宵夜的機率大增,比例也高於正常上班族14%,而疲勞上班族宵夜甜點飲食前3名分別是鹽酥雞、滷味、洋芋片,飲食過油的機率比正常上班族更高。對於調查結果,洪育忠醫師說,油脂及肉類是膽固醇最主要的攝取來源,膽固醇一旦吃進肚,能夠協助排出膽固醇的飲食就是膳食纖維,超時工作影響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易讓上班族產生心理補償作用、增加吃東西、懶得運動的慾望,加上飲食內容又多是紅肉、內臟、海鮮等高膽固醇食物,如果又沒有攝取足夠的高纖食物幫助身體排出膽固醇,就容易累積體內的膽固醇,引發高血脂症,長期易形成心血管病變的重大威脅。他建議,因加班無法定期運動的疲勞上班族除平日少油少肉外,應該多攝取高纖食物,同時尋找有「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健康認證的食物,保護心血管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