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國外最新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在秋冬及低溫時發生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機率較高(患者逾2成、比夏天多近1成),因此心房顫動者要預防中風,除了注意飲食外,入秋之際更要注重保暖。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醫師表示,今年6月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中風)位居第3位,且國人最常見的就是缺血性中風,占中風比例的7成。腦中風患者大約每6人中,就有1人是因心房顫動所引起,約每5小時就有1人因為心房顫動而引發中風。尹居浩醫師說明,正常人每分鐘心跳大約在60-110下左右,而心房顫動患者的心跳數較正常者高出許多,導致心房無法正常收縮,血液在心房內流速減緩或滯留就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剝落後順著血流達到腦部,造成阻塞即引發所謂的缺血性腦中風,心房顫動患者比其他型態中風者,住院時間長、失能狀況更嚴重、死亡率也更高。尹居浩醫師進一步指出,心房顫動患者可服用抗凝血藥物、減少血栓形成機會,以預防缺血性中風。然而,並非所有心房顫動患者皆必須服用抗凝血藥物,應進一步評估中風風險,中、高危險群的患者才有長期服藥的必要。根據最新的GARFIELD報告指出,心房顫動中風風險評估指標,有將近3成的中度中風風險病患,風險值被低估,且全球有4成的心房顫動患者未開立處方服用抗凝血藥物,大幅增加中風風險。為此,醫師提醒在秋冬的中風高危險季節,民眾需得牢記中風密碼1234的警訊。1.冬天而心房顫動導致缺血性中風者,比夏天多近1成。2.秋冬之際、心房顫動導致缺血性中風者逾2成3.有近3成心顫患者被低估中風風險4.約4成心顫患者未被處方抗凝血藥物、應注重自身保健。多管齊下防中風 保暖、服藥、飲食皆要留意尹居浩醫師呼籲,有心房顫動、中風等病史的民眾,應多瞭解自身中風風險評估指標、做好秋冬保暖,以免低溫時引發中風,而心顫患者也可詢問醫生是否適合使用新型抗凝血藥物來降低中風發生率,多管齊下預防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