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美容

慎選醫美促銷活動 別在母親節當白老鼠

慎選醫美促銷活動 別在母親節當白老鼠#皮膚‧美容

(撰文/Megan Chen)(專業諮詢/延吉美皮膚專科診所院長 劉權毅醫師)(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又來臨,各大百貨紛紛推出母親節優惠宣傳,就連醫美診所也不例外;然而,面對如此心動的優惠活動,若不細心查證,恐賠了夫人又折兵。近幾年,微整形已成為另類的母親節禮物,讓媽媽重溫年輕時的感覺,然而,競爭激烈的醫美診所為了搶客戶,紛紛推出優惠活動,民眾若不仔細評比,很容易陷入微整風暴。聽信低價優惠 女子術後嚴重過敏有一名陳姓女子,母親節時,因受診所釋出的低價優惠所誘惑,便帶著媽媽前往診所進行微整形手術,術後媽媽臉部腫脹疼痛不堪,甚至出現嚴重過敏現象,急診治療後狀況才有改善。皮膚科劉權毅醫師說,母親節一直是醫美市場的重要節日,為了搶攻客源,許多診所會釋出低價優惠、贈送療程等行銷方式,提醒民眾,要睜大雙眼仔細確認再購買,以免得不償失。劉權毅醫師教妳術前3要點,別做醫美白老鼠!1) 選診所、醫師/現在網路資料豐富,建議民眾應多搜集資料,確認診所及醫師的評價、是否有合格的證書與執照,以及醫師是否為該專科醫師。2) 仔細溝通/術前與醫師仔細溝通,瞭解術前術後該注意的事項、成效以及副作用,若身體患有疾病或過敏體質,應在術前告知醫師,才能完整評估是否適合手術。3) 使用國內核可產品與儀器/確認手術過程中使用的儀器、產品等的品質好壞,注射類耗材或產品,應保持原廠包裝無開封使用過,儀器則需有國內核可證照,才能保障自身權益與安全。 診間媽媽最愛的微整療程:拉皮、肉毒及改善皺紋「診間媽媽們最常求診的療程為何?」劉醫師說,當然依照年齡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療程選擇,比如30多歲的年輕媽媽,因為肌膚老化的程度不大,大多會想要改善皮膚的細微皺紋,像是魚尾紋、皺眉紋或抬頭紋;以及調整自己的運勢者,可能會想讓夫妻宮或額頭飽滿一點、人緣好一些;或者是雕塑成小臉美人或玲瓏小腿,甚至有些生產完的女性可能會有妊娠紋,也是年輕媽媽想要改善的部位。至於熟齡媽媽,因為年齡比較大,老化的程度也比較明顯,劉醫師指出,熟齡媽媽想要改善的部位多半會想要拉提,改善臉部下垂的情況,尤其是法令紋、魚尾紋,或者是因為下垂造成的嘴邊肉。肌膚緊實的秘密:音波拉皮針對肌膚老化及皺紋的產生,如果不想利用侵入性的手術方式改善,有什麼療程可以嘗試呢?劉醫師解答,其實利用音波拉皮的方式是一個選擇,比起傳統的電波拉皮,音波拉皮是利用聚焦式超音波拉皮原理,以熱凝結點的方式,將能量傳輸定位到皮膚深層,進而達到緊實肌膚的結果,適合法令紋、嘴邊肉紋路、雙下巴等各種皺紋,而且令許多媽媽束手無策的頸紋,也可改善撫平及淡化;當然,透過音波拉皮,刺激肌膚深層彈性回復,促使膠原蛋白增生,改善支撐皮膚皮下的結構,也適合想要改善臉部老化、下垂及各種皺紋產生的媽媽。 放鬆肌肉、改善國字臉:交給肉毒桿菌至於因為肌肉過度使用而產生的咀嚼肌、國字臉該怎麼辦?劉醫師說,肉毒桿菌是其中一個選擇,肉毒桿菌可以降低神經與肌肉間的傳達訊號,進而讓肌肉放鬆,因此若長時間使用臉頰的咀嚼肌,導致國字臉的人,就可以施打肉毒桿菌,改善咀嚼肌;而對於有小腿肌的媽媽,也可以將肉毒桿菌注射到發達的小腿,改善蘿蔔腿的問題;當然,對於眉型的整修、皺紋的撫平,肉毒桿菌也有一定的幫助,但要注意,重症肌無力者,以及懷孕的媽媽禁止施打。 逆轉歲月痕跡:3D聚左旋乳酸因為老化,或是膠原蛋白流失造成凹陷問題,除了施打玻尿酸外,劉醫師說,3D聚左旋乳酸也是一個選擇,將3D聚左旋乳酸注射在皮膚真皮層,當其微粒被吸收後,取代流失的膠原蛋白,來幫助膠原蛋白的再生,像是想要填補夫妻宮或額頭改善人緣,或者改善下顎線條、法令紋或木偶文,就很適合3D聚左旋乳酸。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有皮膚發炎或感染的病患,必須等到病情獲得控制後才可以施打。 對於想要嘗試微整形的媽媽們,劉醫師說明,雖然以上談到的微整形風險比較低,但其實若不小心選擇到醫師經驗不夠、填充物品質不佳的狀況,恐怕仍會增加失敗的機率,建議媽媽,在院所及醫師的選擇上,儘量挑選有經驗、有合格證明的診所及醫師;此外,填充物的品質及儀器的好壞,也是需要謹慎評估的一環,避免因為低價等行銷活動,就隨便選擇醫療院所!微整型需知:http://goo.gl/V238FG

汗皰疹發威手指奇癢無比 醫:小心抓破導致細菌感染

汗皰疹發威手指奇癢無比 醫:小心抓破導致細菌感染#皮膚‧美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報導)(專業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溫素瑩主任)(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一名25歲女性上班族,手指縫間冒出許多大小不一的汗皰疹水泡,因難忍搔癢感而將水泡抓破,導致傷口感染而紅腫發炎,嚇得她趕緊上醫院求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溫素瑩主任呼籲民眾,在春夏交替、潮濕悶熱的天氣是汗皰疹的好發時節,千萬別因為忍不住癢而將汗皰疹抓破,有可能變成繼發性細菌感染。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傷口可能因碰水而惡化,建議可將有殺菌功能的優碘適度塗抹在患部,減少因水泡抓破後引起的細菌感染。 抓破水泡引繼發性細菌感染 嚴重可至蜂窩性組織炎台灣氣候溼熱,一到夏天門診便多了不少汗皰疹的患者,汗皰疹常發作於手掌、手指與腳掌側面,病灶初期會出現小顆水泡,尤其急性發作時奇癢無比,不少人會因此誤認為香港腳感染。溫主任解釋,香港腳為黴菌感染,而汗皰疹屬於濕疹,跟個人的敏感性體質有關,並不具有傳染性。診間民眾除了因汗皰疹前來,也有部分是因搔癢感將水泡抓破,造成傷口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化膿,甚至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發生。溫主任說:「為了避免傷口繼發性感染發生,除盡量保持手部清潔外,也可以在患部適度塗抹優碘,降低傷口感染機率。」 保持手部清潔防感染 可擦優碘保護傷口然而,市面上優碘選擇種類多,該如何選擇?溫主任表示,優碘殺菌範圍廣泛,包括細菌、黴菌、孢子等,在醫療使用上較不易出現抗藥性問題,她建議,選擇原料製程安全、包裝完整且成分濃度標示清楚的優碘較有保障,另外,若成份具有較高濃度的有效碘亦有較佳的殺菌效果。溫主任提醒民眾,汗皰疹患者平時要盡量呵護手部皮膚、勤擦乳液減少手部乾裂,避免過度碰水和接觸清潔劑,假如不慎抓破水泡形成傷口也不可輕忽,應小心預防繼發性感染,在手部有傷口無法常清潔的情況,可適度塗抹優碘進行消毒照護,避免因小皰疹而釀成蜂窩性組織炎。

慎選認證合格血糖機 確保血糖控制得當

慎選認證合格血糖機 確保血糖控制得當#皮膚‧美容

(撰文:談雍雍)(採訪諮詢: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劉兆偉組長)(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提供)台灣約有近150萬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患不管在血糖的控制,還是飲食與作息的調整,都是需要嚴格把關。若長期血糖控制不當,容易引起併發症,但糖尿病並非絕症,只要能落實自我血糖監測,將血糖控制在標準範圍,依然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正式判定來源是透過醫院抽血後,經由生化檢驗儀器檢測而取得,然而通常病患回診時間約為每三個月一次,平日主要是依賴小型的血糖機在居家進行自我血糖監控,以利更頻繁地定期定時控制飲食、運動及作息,讓血糖值維持在理想的安全範圍內。因此,透過血糖機進行自我血糖監測,無疑是糖尿病患者的保命符。但時有所聞,許多病患因血糖機測量錯誤而誤判胰島素用藥量,常見的原因可能是試紙過期或保存不當,或是人為操作有問題,甚至有些血糖機本身的量測原理限制及血糖試紙測試原理不同所可能產生的干擾因素等問題,都可能造成血糖數值偵測不準,因此提醒選擇有認證合格的血糖監測系統,才不會血糖失控而不自知。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劉兆偉組長指出,糖尿病患平日主要是依賴小型的血糖機在居家進行自我血糖監控,若檢查血糖值不在標準範圍內,就要小心急性併發症出現的可能性,像是低血糖(血糖<70mg/dL)或是高血糖高滲透壓症候群,及糖尿病酮酸中毒等風險,須馬上送醫治療。 屢見不鮮!血糖機測量失誤  影響用藥台灣每年因血糖機測量結果錯誤,導致糖尿病患者誤判數值而影響用藥的案例層出不窮,除了可能是試紙失效或血糖機操作方式不當,血糖機本身的準確度問題也需要檢視!因此,對於選擇家用血糖機劉組長也提出以下參考的標準:1)技術新穎性/建議試紙酵素可選擇比較安全的像是GDH-FAD或GDH-NAD等原理,比較不受血液中含氧量或其他血液中的糖類干擾, 因為像是麥芽糖或半乳糖等糖類干擾可能會影響血糖值(葡萄糖)判讀。2)操作設計考量/測血糖之步驟應避免過於繁雜,而且許多病患大多為老人家,建議可選擇步驟少且簡單,讓年紀大的病人也能輕易上手的血糖機;包括像是「免調碼」的血糖機可以省去校正棒調碼的步驟、「血液量足夠才啟動」功能可以避免血液不足造成的誤差、「試紙可補血」可以在血液不夠的情況下補滴血,就不用浪費試紙,且補血時間較長也較不會緊張慌亂,以目前市售血糖機最長是60秒內可補血,可作為選擇血糖機時的參考,其他功能像是老年人視力不好、手穩定度差,可以考慮選用大視窗的血糖機。3)減少疼痛感的功能選擇/採血需求量愈少的血糖機,使用採血針時可將深度調淺,扎起來愈不痛。要降低疼痛感除了選針要選細之外,血糖機可選擇血液需求量較少的機種,目前市售血糖機最低需求量是0.3微升血液量; 另外如果測量頻率度高的病患,也建議選擇可以多部位採血功能的血糖機,除了手指之外,拇指下方部位、上臂、下臂、大腿及小腿皆可採血測血糖,但須注意要測手指以外其他部位需在測量空腹血糖時執行,才能減少數值差異性。4)試紙的保存及有效性/血糖試紙使用應注意保存方式及有效使用期限,避免試紙受潮或過期影響檢測結果,建議可以選擇單片包裝試紙,每片上面清楚記載有效期限,每片可以用到有效期限為止。5)操作避免造成血糖測試誤差/應注意酒精消毒採檢部位後必須乾燥再採血、不要過度擠壓手指而造成產生組織液、採血針勿重複使用、血糖機需定期進行品管維護,建議每半年到一年要做一次質控校正,以確定血糖機及血糖試紙是否在品質控管範圍內(可以洽廠商售後服務部或詢問購買店家)。血糖機越精準 控制血糖越有利市面上的血糖機品牌眾多,如果血糖機不準確,血糖判斷錯誤,不僅會影響用藥量,還會使食物攝取判斷上也產生錯誤,如果低血糖誤判成高血糖,患者提高胰島素用量,嚴重可能造成病患嚴重低血糖而昏迷。因此,血糖機準確與否悠關性命,在標準上更應該要提高,除了須有衛生福利部許可認證以外,劉兆偉組長建議還要注意是否符合血糖機國際認證的 ISO15197規範。 何謂ISO15197?劉組長解釋,ISO15197是用於規範血糖機量測準確度,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建議血糖機的精準度的定義:「測量值之於標準值或實際值的一致程度」。對於血糖機而言,檢驗室的數值就是它們據以判定的標準。2013年版本的ISO15197規範對於血糖機有更嚴格的規範標準。因為與檢驗室相差的誤差值越低,對於血糖機監控血糖數值將越精準;2013年最新規範容許的誤差值是:當血糖數值≧100mg/dL時:±15% (比2003年版的20%誤差規範更嚴謹)當血糖數值<100mg/dL時:±15mg/dL然而ISO15197的測試規範不只單純看其誤差值,其測試方法也是有嚴格規範的,包括取樣必須有一定數量的血液樣本、同時須有各種不同血糖濃度的樣本進行測試、測試的血糖試紙需涵蓋不同批號等等要求,並非單純比較幾筆就可以對血糖機的準確度下定論的,如病人有疑慮可參考公開的測試結果, 而不建議自行比對單一數值而下評論。此外,劉兆偉組長也表示不建議同時使用多台家用血糖機,避免誤判血糖值變化。因為ISO的標準是針對家用血糖機與生化儀器的誤差要求,但並非針對血糖機與血糖機之間的誤差規範,且家用血糖機使用的目的是在於定期追蹤自我的血糖值變化,並加以調整自我的生活作息及飲食控制,因為血糖控制好才能避免併發症提早發生。

「藍色蜘蛛網」好難看!雷射治療助擺平微血管擴張

「藍色蜘蛛網」好難看!雷射治療助擺平微血管擴張#皮膚‧美容

(撰文/陳承璋)(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專業諮詢/延吉美皮膚專科診所 劉權毅醫師)談到經典台灣戲劇「藍色蜘蛛網」,其中詭譎的氣氛,迂迴的劇情,搭配電視公司元老級人物盛竹如特色旁白,就成了許多人共同的美好記憶;不過,說到長在臉上、小腿、手臂等處的「微血管擴張」,因在皮膚上明顯分布交叉縱橫,密密麻麻的血管,也遭人稱作藍色蜘蛛網,但要解決微血管擴張其實不難,醫師表示,只要選擇合適的雷射治療,也能輕鬆擺平微血管擴張形成的蜘蛛網!不只長在小腿上!微血管擴張遍布全身皮膚專科劉權毅醫師指出,微血管擴張又稱藍色蜘蛛網或是蜘蛛網靜脈,顧名思義,就是皮膚表皮上佈滿大大小小的微血管,都能清楚看見,此問題對於不少女性而言,極為困擾!整體來說,一般人普遍認為,微血管擴張大多發生在小腿處,但長在臉部、手臂處,甚至是上胸部,都為門診上所常見。至於好發族群,劉醫師解釋,微血管擴張發生原因眾多,例如,久站久坐,還有愛曬太陽產生光老化、停經婦女、酒糟體質、接受女性荷爾蒙療法、長期擦類固醇藥物導致皮膚萎縮者,甚至是罕見皮膚疾病,多型皮膚萎縮症、皮膚硬化症等,都是微血管擴張的高風險群。粗估,女性較男性多,比例大約7:3左右。免驚!微血管擴張 雷射能解決大半在過去,治療微血管擴張,因為雷射技術發展未全,「血管硬化術」曾經成為主要的治療準則,不過,此方式會有副作用發生,如產生疤痕、色素沉澱、劇烈疼痛,所幸後來雷射技術的進步,發展腳步迅速,「目前雷射治療已能解決大部分的微血管擴張」劉權毅醫師說。劉醫師進一步說明,擴張的微血管,大致上分為大、中、小型。就定義而言,小型屬寬度在0.2毫米以下;中型在0.2~1.0毫米;大型則屬於1~4毫米之間,不同血管要用不同波長與脈衝時間的雷射機器,但幾乎所有的患者,微血管大多屬於混合型,也就是大中小血管都同時存在,因此若要治療,必須一次搭配多台雷射機器,進行雞尾酒式施打,可改善微血管擴張症狀。混合型微血管擴張 非單一機器能解決「微血管擴張不是單一雷射機器就能解決」劉醫師強調,不同雷射波長適用於不同的血管上,舉例來說,長脈衝染料雷射,能解決大多數的小型微血管,但用在中大型微血管上,就顯得捉襟見肘;中型微血管,就須用到波長更長的亞歷山大雷射搭配長脈衝去除;大型微血管則要用到銣雅鉻雷射才能解決。劉醫師說,一般療程約要治療四至六次,比如小腿處八到十二週施打一次,臉則四到六週一次,大致上須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療程。最後他再次呼籲,治療微血管擴張「非單一雷射機器」才能解決,民眾若要到醫美診所治療,務必找尋有經驗的醫師搭配合適的儀器,以免改善效果低落,白花大錢恐成冤大頭!想擺脫蜘蛛女封號,請至:http://goo.gl/TkWo9T

血糖機忘記調碼 25%糖尿病患血糖值誤判

血糖機忘記調碼 25%糖尿病患血糖值誤判#皮膚‧美容

(撰文/Megan Chen)(專業諮詢/丁丁藥局趙柏驊藥師)(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你的血糖機有沒有定期調碼?根據統計顯示,台灣高達25%的糖尿病患會誤判血糖值,竟然是因為不知道「每次更換新的試紙時,須將校正棒插入血糖機進行調碼!」很多人說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併發症,而這些併發症,正是糖尿病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不下的兇手!事實上,血糖的監控除了病患本身的自制力外,還有一項關鍵的因素就是「血糖機」的準確度,血糖機除了要合乎ISO15197的標準外,在血糖機的操作、使用的試紙及採血過程,都會對血糖值有影響。驚人的是,根據統計顯示,有高達25%的糖尿病患會誤判血糖值,原因就是一般血糖機在插入新的試紙時,糖尿病患不曉得要先用校正棒進行調碼,因而造成血糖值的誤判。 選擇新型免調碼血糖機,降低忘記試紙調碼的血糖值誤測風險!趙柏驊藥師說明,比較舊型的家用型血糖機,因為每批次的試紙的酵素很難統一定量,因此在插入新的試紙前,需要利用校正用的晶片調碼過,才不會出現血糖值的誤差;然而,臨床上發現很多民眾都不曉得在插入新的試紙前,必須要先用校正晶片調碼,因而造成血糖值的誤差。可別以為誤差值一點點沒關係!趙柏驊藥師提醒,若血糖機沒有調碼,造成血糖值的誤判,可能會導致胰島素劑量施打不足或過量的問題,對糖尿病患是一個很大的風險,糖尿病患及其家屬不可不慎!因此,趙藥師建議,糖尿病患若擔心調碼問題,可以選擇較近期上市的免調碼及精確度較高的血糖機,省去忘記調碼的發生。 血糖值誤差常見5大因素除了血糖機調碼的問題,趙藥師根據臨床經驗,特別歸納出糖尿病患時常出現的血糖值誤差的七大因素:1) 血糖機是否有符合ISO15197規範:ISO15197規範2013年版是目前血糖機最嚴格的規範,家用血糖機雖然不能與大型的生化儀器做比較,但ISO15197規範要求家用血糖機與大型生化儀的誤差值必須在標準範圍內:在血糖值小於或等於100mg/dL時,95%以上的正負誤差必須小於15 mg/dL;在血糖值大於100 mg/dL時,95%以上的正負誤差必須小於15%以內,以確保血糖值的精準度。2) 試紙受潮或汙染:這是最常見的狀況,若病患採血前手沒有洗乾淨,或是手不是處於乾燥狀態,都會造成血糖值的誤差;另外每次使用時不要去觸碰到其他未使用的試紙避免汙染。3) 使用過期或受損的試紙:這類病患通常不常測血糖值,所以根本就不曉得試紙已經過期了,或是因為儲存不當、打開試紙盒時間過長導致試紙受潮,也是影響血糖值的因素。所以試紙有效期必須夠長並標示清楚,且必須有足夠的防潮性,使用完畢後要將試紙盒蓋牢,或直接使用單片包裝試紙,並儲存在乾燥及陰涼處以利保存。4) 採血量不足又過度擠壓:當病患採血量不足時,會下意識擠壓手指,使得手指組織液滲出,導致血糖值的偏低。最好選擇有足夠血液量才啟動功能的血糖機,及可以補血的血糖機,在血液不足時可以補滴血液並正確啟動測試,確保正確判讀血糖值。5) 不清楚血糖機運作的方式:這點是許多糖尿病患不清楚的重點,要知道目前血糖機的運作,主要採用兩種方式,一種是電化學法科技,另一種是反光比色法的技術來監測血糖;然而,這兩種方式的檢測,都有其需要注意的地方。電化學法科技是利用血液中的糖分與試紙的酵素做反應,讓血糖機出現電流量,來判斷血糖值,而目前的試紙分為葡萄糖氧化酶GOX及葡萄糖去氫酶GDH。葡萄糖氧化酶因為比較容易氧化,因此在保存上要特別小心,盡量不要開開闔闔,否則試紙與氧氣反應後,就會造成血糖值的誤差。而葡萄糖去氫酶目前可分為GDH-PQQ、GDH-NAD及GDH-FAD。趙藥師說,因GDH-PQQ比較容易受到血液中的其他醣類(如麥芽糖或半乳糖)的干擾,容易造成血糖偏高的誤判,尤其定期做腹膜透析的病患,因在做腹膜透析過程中會釋放出麥芽糖,這類病患在檢測血糖就要特別小心;建議使用葡萄糖去氫酶GDH-NAD或GDH-FAD較不易受藥物或其他醣類的影響。至於利用比色法的血糖機,因為作用原理是利用光線折射的角度大小,來判斷血糖值的高低,因此要注意鏡頭是否乾淨,要定期擦拭鏡頭;此外,不可於陽光直射時使用,否則會造成血糖值的誤判。 空腹八小時 及飯後兩小時檢測最精準趙藥師說明,以上的五點都是臨床上常見造成血糖值誤判的原因,但最為常見的還是操作性錯誤,包括血糖機忘記調碼,以及試紙的受潮或受損,特別提醒糖尿病患可以選擇免調碼的血糖機,其操作上也會比較簡便,同時使用拿取試紙時,一定要確保手部的乾淨與乾燥,並在使用後將試紙放置於低溫防潮的地方做好儲存。事實上,人的血糖值很容易受到身體狀況而有影響,諸如飲食、用藥、運動或精神狀況等等,皆會導致血糖值的大幅變化,因此趙藥師建議,糖尿病患一定要養成健康的作息習慣,飲食要清淡,避免熬夜等影響精神狀況的作息,同時建議在空腹八小時、飯後兩小時這段期間測血糖,才能正確判讀血糖值的正常變化。

誤判血糖值險昏迷 你不可不知的血糖機操作錯誤要點

誤判血糖值險昏迷 你不可不知的血糖機操作錯誤要點#皮膚‧美容

(撰文/Megan Chen)(圖片/優活健康網提供)(專業諮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糖尿病衛教室吳月珠衛教師)您真的知道怎麼正確使用血糖機嗎?不少報導指出,許多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機操作錯誤,差點釀成大禍,本篇特別整理出糖尿病友使用血糖機時,經常發生的錯誤操作,提醒病友們應正確使用血糖機,以免一時疏忽而釀成遺憾。 日前平面報導指出,一名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張小姐,每日都會固定時間量血糖,某次發現測出偏高的血糖值,打了胰島素差點昏迷,才發現是血糖機沒有調整編碼而造成血糖值誤判。根據多份美國實驗結果顯示,由於大多時間的血糖監測來自於居家自我測試,最大的操作錯誤來自於採血及使用試紙的過程,其次為手動血糖機調碼,此因素造成高達9-16%的不正確血糖測量機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糖尿病衛教室吳月珠衛教師表示,以她個人在多年做病人衛教的經驗看來,病人使用錯誤性以試紙受潮及過期最為常見,吳月珠衛教師同時整理說明病人常見的血糖機操作錯誤行為,以及建議正確的使用方式如下: 照過來 照過來 血糖值錯誤常見原因(1) 採血及試紙順序搞錯:很多病患採血時會先放試紙,正確做法應是先採血後,才放試紙,否則可能會導致血糖機斷電後滴入血液樣本,因而出現血糖值錯誤訊息。如果血糖機斷電,請將試紙先取出並重新插入,重啟電源後再進行滴血。(2) 血糖機在更換試紙批號時沒有進行調碼:一般血糖機在更換試紙批號時需要用校正棒(片)進行調碼,以確認試紙上的批號與機器上顯示的編碼一致,如果編碼不一致可能導致血糖值誤差。(3) 血糖機沒有定期質控校正:血糖機應要定期做質控液校正,但因目前每家血糖機校正期限都不一,通常為半年至一年校正一次,建議患者購買時,應詢問廠商何時須校正,又該如何校正,以維持機器的準確性。(4) 試紙受潮:試紙受潮是血糖值誤差最常見原因,提醒民眾要確認購買的血糖機廠牌是否有要求試紙開封後在期限內必須用完,有些血糖機公司的試紙會要求3個月內用完,建議可選擇防潮性較佳的品牌試紙或者是單片包裝試紙可用較久,否則試紙受潮時,會造成血糖值的誤差。(5) 採血前手部清潔不佳:民眾在採血時會先擦拭酒精消毒,若手上酒精在還沒完全乾的情況下採血,也會造成血糖值的誤差。(6) 採血量過多或過少:血量過多或過少都會造成血糖值的誤差,尤其冬天時,因末梢血液循環不佳,比較容易有採血不足的情況,建議採血前先甩甩手,讓循環變好後再進行採血。(7) 採血時過度擠壓:這種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採血量不夠時,患友會本能的擠壓手指;或者當採血針沒有擺好時,年紀較大的患者看不清採血針的深淺度,若過度擠壓,造成體內組織液滲出,就可能造成血糖的誤差。 測量血糖 試紙是關鍵吳月珠衛教師特別提醒,臨床上最常見的血糖誤差原因,問題就出在「試紙」身上,她說明,一般試紙保存期限為一年左右,然而,有些試紙包裝的保存性較不完善,一旦開封後,就必須在3個月內使用完畢(大約是一星期測四次的量),否則可能會有受潮的可能,造成血糖值的誤差。她分享,有些病友沒有固定測量血糖的習慣,導致有些試紙開封後3個月還沒有用完,不少人為了節省試紙繼續使用,不知道試紙已經受潮了,差點釀成大問題;又或者部分患者會將新的試紙,倒入用不完的舊試紙盒裡,造成血糖試紙受潮的可能性,導致試紙開封後無法分辨到期的期限,這些都是常見的錯誤方式。 正確使用血糖機 血糖安全不擔心吳月珠衛教師說明,正確使用血糖機乃是控制血糖值的重要關鍵,以下請衛教師分別告訴病友們,哪些問題需要特別注意。(1) 注意試紙保持期限:試紙保存期限越長越好,盡量不要選擇開封後必須在短時間內使用完畢的試紙,若發現保存期限距離開封後使用日期少於3個月,更不應購買;也不要將新舊試紙混裝。建議可以使用單片包裝試紙,上面清楚記載每片試紙的有效期限就沒有混裝或開封後盡快使用完畢等受限的問題。(2) 試紙保存應小心:試紙盒打開後應立即蓋回,也應避免手部濕濕的狀態下取試紙,否則其他試紙都有可能會受潮。(3) 採血前應趕血:為避免採血量不足導致的血糖值誤差,採血前應將手甩一甩,手指朝下,將血趕到指尖末端,當指尖充血後採血,就不會有採血量不足的情況發生。建議在選購血糖機時最好有血液足夠才啟動的功能,否則血液量不足時,所測出的血糖值會不準確;另外,也可選擇有補血功能的血糖試紙,血液不足可在有限時間內補滴血到試紙上繼續測,減少試紙的浪費。(4) 血糖機在更換試紙批號時要調碼:一般血糖機在更換試紙批號時需要用校正棒(片)進行調碼,以確認試紙上的批號與機器上顯示號碼一致;近期市場上有免調碼或自動調碼的新機種可供參考,也省去不用執行手動調碼的步驟。(5) 血糖機定期質控校正:目前各家血糖機校正期限都不一,建議病友購買前應詢問廠商何時應校正,該如何校正,又何時應回原廠校正等問題。

集尿器也瘋團購?旅行、塞車都能「萬無一濕」

集尿器也瘋團購?旅行、塞車都能「萬無一濕」#皮膚‧美容

(撰文/Frank Chen)(採訪諮詢/自遊行-行銷總監Sophia)聽到「集尿器」三個字,大部分民眾,不難直接聯想到,這是專門讓有尿失禁難處的患者使用,但事實上,集尿器卻還有其他用途,在台灣,就有一群可愛的退休伯伯,為了出國旅行,應付長時間的旅程,一起團購「攜帶型男性用集尿器」好讓他們的旅行能萬無一「濕」,完全打破對於購買集尿器的心理障礙,反而使旅行更加便利,將集尿器當作他們的最佳旅行伴侶。 2013年袁明琦醫師為了深受泌尿困擾的父親,利用氧氣面罩的概念,發明了「自遊行集尿器」,不僅重拾父親的笑顏,也幫助許多有相同困擾的家庭。為了更貼近患者的心聲,自遊行團隊決定舉辦全台趴趴走活動,耗時4個月駐點超過一百家藥局,康薦行銷總監Sophia,她向記者分享了在這次全台趴趴走的活動,聽到、看到、感受到許多小故事。老年人團購集尿器 提升旅遊品質 Sophia說,大部分的老年人對於尿失禁非常避諱,因為愛面子,通常不會將身體狀況告訴其他人,而包尿布更讓他們在意別人的眼光,即便集尿器比起尿布方便,能讓老年人穿在身上四處趴趴走,但心理障礙這一關,還是難以越過。然而,在台東醫材行駐點時,卻意外遇到一群可愛的退休伯伯,她回憶,這群伯伯很特別,與其他人不一樣,竟是一群人揪團採購集尿器,為的就是出外旅行時,不因長途跋涉找不到廁所,而壞了旅遊品質,「外套一蓋,就可以馬上解決」Sophia形容當時老年人們,洋洋得意的說明為何會買集尿器的原因。高速公路大塞車!尿急不用怕 還有一次,康薦自遊行參加2014國際泌尿科醫學會,只要是到攤位詢問的醫師,皆可免費獲贈集尿器一個,當天剛好有許多開車北上的醫師,拿到集尿器時紛紛表示:「真好!這樣就不用怕回程塞車會尿急。」一週後,竟有一名醫師特地打電話到公司表示,上周參加完醫學會的回程,碰上高速公路大塞車,他把集尿器拿出來使用,沒想到出乎預料的便利,一解燃眉之急,並保證以後會把集尿器推廣給更多的老年人,使更多家庭能受惠。讓產品有溫度 站在長者角度思考 設點擺攤除了直接接觸患者之外,對於醫材行門市人員,更是發揮教育訓練的功能,Sophia解釋,就如同這項產品的發明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自遊行團隊希望讓產品有溫度,不再冷冰冰,並讓門市人員學習該如何關懷有這樣疾病的銀髮族。當Sophia想到集尿器曾幫助過許多,深受尿失禁困擾而不敢出門的老年人,因配戴自遊行集尿器開始重拾笑容,又復燃起出外旅遊的興致,就感動不已。曾經還有伯伯感謝的留下連絡方式,希望有機會可以邀請她到家裡吃飯,講到這裡Sophia又不禁紅了眼眶,她說:「每當患者能坦然接受,並打開心房使用集尿器,幫助他們找回笑容,就是康薦所要負起的責任!」

年節大吃大喝血糖高!8成糖尿病患監控觀念不足 自我血糖監測不落實

年節大吃大喝血糖高!8成糖尿病患監控觀念不足 自我血糖監測不落實#皮膚‧美容

(撰文/談雍雍)(圖片/優活健康網提供)(採訪諮詢/高雄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資深糖尿病衛教師:林紋琴)近年來,國人糖尿病發生率及死亡率一路攀升;根據衛福部所公布2013年10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四,要比2012年上升一名。而糖尿病患者除了定期回診就醫,配合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按時吃藥控制血糖外,自我測量血糖也是一大控制的關鍵因素。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2011年針對近6000名糖尿病患所做的品質監控調查統計,發現第2型糖尿病使用胰島素注射病患,平均一天監測一次血糖,有落實做到的人只有17.5%,而使用口服降血糖藥者,平均一週監測2次只佔20.2%,顯示糖尿病患對於自我血糖的監測觀念還是不足。 人為使用不當常造成血糖誤差有些病患買了血糖機回家使用,發現自己驗的數據和醫院檢查結果有所差異,普遍會認為是血糖機不準,所以用沒幾次就擱置一旁。其實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機的操作使用觀念,也可能是造成數據不準的原因!因此,林紋琴衛教師提醒,以下是血糖機常見的7個人為問題:●操作方式錯誤/試紙沾取血液後插入血糖機、血糖機感應區有殘留血跡沒清潔乾淨、血糖機曾摔落過等,皆會導致血糖數據出現誤差。目前市售血糖機多數是先將試紙插入血糖機後,出現血滴符號再開始吸入血液,如果太快吸取血液則會無法出現結果或數據誤差。●血糖機、試紙未調碼/更換試紙時必須重新校正血糖機的編碼,部分新型的血糖機可自動校對試紙編碼(免調碼),而舊型的血糖機需要透過設定試紙編碼或插入晶片才能校正,但病人常會忘記此動作,因此,若編碼錯誤,恐會造成誤差。●採血量不足/試紙沒有沾取足夠的血液,將無法正確判讀;因此建議使用具有血液足夠才啟動功能或可以判讀血液量是否足夠的血糖機。●試紙未妥善保存/試紙打開後未關緊、反覆打開試紙罐或手潮濕時直接用手拿取試紙等。還有些人習慣將試紙存放於冰箱,認為低溫較能保存,但卻讓冰箱的水氣使試紙受潮。●試紙超過使用期限/試紙外盒打開後應於有效期限內使用完,以免長時間與空氣接觸而影響品質及量測效果,部分品牌盒裝試紙需於開蓋後3個月內用完,建議可於開封當天後在外盒寫上日期,以免試紙過期而不自知,或者選用防潮性較佳的試紙盒或單片包裝。●試紙包裝/有罐裝也有分50片、25片、單片等包裝。無論是幾片裝,都要注意有效期限,使用後應確認關好並妥善儲存,切記罐裝試紙不可分裝。●血糖機無定期維護 / 血糖機應該定期保養,包括外觀尤其是感應區的清潔、電池更換、6至12個月定期到原購買點進行品質管控,才能維持血糖機正常運作及準確性。 糖尿病患怕痛拒挨針 自我控制血糖意願低血糖機是病患自我監測血糖值的必備工具,但病患卻常因為扎針採血會痛,或採血量不足,一再浪費試紙,而導致患者在自我測量血糖上變的較卻步不前。而市面上血糖機種類眾多,該如何挑選血糖機,及降低採血的疼痛感,林紋琴衛教師提出6要點,供糖尿病患做為參考:1 )採血部位/傳統多為指尖採血,但因較有疼痛感,現在也有指尖採血同時具AST採血,AST採血即可採取指尖以外部位的血液,以減少採血時的疼痛感覺。但AST採血只能執行在空腹時、用餐之前及睡前。另外,採血部位應等酒精乾,而輪流採血部位可用乾棉球代替酒精棉壓住採血部位,亦是減輕疼痛的好方法。2)採血針/可挑選愈細的針,或選擇血液量少的血糖機,也可使用能調整深度的採血筆,採血深度愈淺,愈能減少採血時的疼痛。3)試紙/由於試紙容易受潮、受熱而變質,因此選擇血糖機時,也應詢問試紙包裝與保存方式,購買有防潮設計的試紙包裝較為理想。4)記憶功能/許多病人無法確實記錄血糖值,可能就需要有連續記錄時間、日期、血糖值的血糖機。且手寫血糖值紀錄可能發生寫錯、漏寫等情形,若有記憶功能,較能避免錯誤記錄。5)自動調碼功能/建議可選免調碼血糖測試機,可在每次插入試紙後自動校正,避免人手調校的錯誤,使檢測誤差率降低。6)個人需求問題/血糖機的選購最重要的是使用者需求,目前市面上有許多針對不同需要而設計的血糖機,如病患為老年人,可考慮螢幕字體大、按鈕較大的血糖機,或是有語音功能的機種。平日血糖監測 可減少未來併發症糖尿病人平時自我健康管理照顧,除了飲食控制及多運動、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外;利用血糖自我監測,也能做為飲食、藥物的調整依據,而且血糖控制在理想範圍,進而還能降低因血糖控制不良所帶來的風險,如心肌梗塞、腦中風、洗腎、失明、截肢等併發症發生;這過程中家屬的支持及醫護人員鼓勵,能增加病患本身控制血糖的意願。也提醒若遇血糖控制問題及執行血糖監測的疑問可至糖尿病照護醫療單位諮詢。想了解更多血糖監測知識,請至:http://www.abbott-freestyle.com.tw/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