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

腰痛?下背痛?薦髂關節的中醫治療

腰痛?下背痛?薦髂關節的中醫治療#下背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腰痛很久,不一定是椎間盤突出!一名40歲女性數年前曾在樓梯跌傷,屁股著地,並未治療。近年薦髂關節漸有疼痛感,易頭暈、體力差、食慾不佳。經過定期針灸回診,3週後改善體力及頭暈、疼痛。因各式廣告,國人對椎間盤突出有初步暸解,但對造成下背痛的另一項主因「薦髂關節痛」卻常常忽略。根據2015年回顧性研究顯示,目前認為約10至25%的下背痛是薦髂關節問題引起。薦髂關節是全身負重最重的關節在一次的創傷後產生慢性疼痛,排除內科問題如僵直性脊椎炎等等後,大部分病人可以問到薦尾椎或是坐骨的撞傷史,也就是俗稱撞到「尾椎」。X光確認無骨折後,大部分病人可能不以為意,但日後常常出現薦髂關節痛的問題。除了局部疼痛外,受傷的位置常常影響到中醫所說的督脈的巡行,造成頭暈現象。郭綜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顏士展說明,薦骨和髂骨、坐骨、恥骨一同構成骨盆,薦骨上接脊椎,薦骨和髂骨有薦髂關節連接,髂骨再與大腿骨連接。可循著腰椎向下摸到屁股上的三角形的大骨頭,那就是薦骨。薦髂關節上乘脊椎,下接大腿,是全身負重最重的關節。如此辛苦天天工作,也難怪下背痛會在此產生。薦髂關節中醫治療 針灸、中藥、運動診斷方面,部分患者曾有薦尾椎或坐骨撞傷的病史,搭配觀察患者身形,觸診骨性結構是否錯位,還有各項理學檢查,也可進一步利用影像學輔助診斷。中醫治療可使用針灸八髎穴、長強穴等來治療,局部可觸診緊繃點施針,針開局部有問題的結構。若有薦髂關節錯位的患者,也可使用正骨手法及推拿治療。若患者太虛,則可再加上活血化瘀及補肝腎中藥,達到良好療效。顏士展醫師提醒,除了針灸及中藥治療外,運動也是薦髂關節疼痛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下半身及核心肌群的訓練,如走路、慢跑、太極拳等薦髂關節相關肌群訓練。韌帶伸展如簡單瑜伽等,患者需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否則不當運動,可能增加疼痛。

年輕男性下背痛當心!恐僵直性脊椎炎

年輕男性下背痛當心!恐僵直性脊椎炎#下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好漢最怕病來磨!經營果園的林先生,僅30多歲就患僵直性脊椎炎,脊椎嚴重變形、身軀如拐杖無法平躺入睡,走路時只能垂頭看地搖晃如熊,面臨工作不易、外界異樣眼光的身心煎熬。後來就醫歷經3階段的矯正截骨手術後,終於再次抬頭挺胸做好漢。3階段手術改善 術後仍要復健、藥物、背架保持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簡瑞騰表示,詳細檢查後發現變形處主要在胸、腰椎,駝背角度已超過100度,因此規劃2階段的「截骨矯正術」。第1階段的手術,是在第3腰椎的椎體上做一個30度的「經椎弓椎體截骨術」,再將頭頸部及上半身慢慢往上提拉,讓截骨處密合,如此立刻得到30度的矯正量。矯正效果雖然快速而明顯,但過程必須小心翼翼,才不會傷到神經或造成大血管損傷。第二階段手術,則是進行多節段的「椎板切骨術」,之後利用幾天平躺,讓尚未完全鈣化的椎間盤慢慢張開,3節段的切骨總共又得到將近40度的矯正量。期間必須做好止痛,才能安然度過。5天後進行最後的鈦合金內固定及融合手術後就大功告成,10多年的痛苦,歷經3週的時間讓林先生又是抬頭挺胸的好漢。簡瑞騰副院長表示,病人年輕、配合度高,讓矯正的效果更好。但手術後卻更需要開始努力,穿背架來保護脊椎,並加強肌肉的訓練復健。另外更要持續做好風免藥物控制,避免頸椎或髖關節也發炎、甚至變形。僵直性脊椎炎好發20至30歲男性大林慈寄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黃光永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至30歲間的男性,易將下背痛等症狀自認是運動傷害、熬夜讀書導致,結果延誤治療。很多病人仍有將風濕免疫藥物當止痛劑吃的錯誤觀念,覺得不痛就停藥,痛了才吃,導致病情惡化。事實上,風濕免疫藥物是針對發炎症狀做根本的治療,藉以降低脊椎發炎、避免沾粘、變形。建議符合年輕人、40歲以下、下背痛3個月以上的民眾,儘快就診風濕免疫科,有家族病史者更不能輕忽。

不訓練臀肌 恐招致下背傷害

不訓練臀肌 恐招致下背傷害#下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臀部肌群本來被造物主設計成身體最強壯的肌肉,一旦它們不肯上班,就會讓其他肌肉必須接手沉重的工作,這樣的代償效應會讓原本不應該承受這份負荷的肌肉過勞及磨損。下背部會填補最多的空缺,還有腿後肌群、股四頭肌及其他的周圍肌群,都會承受額外負擔,久而久之,傷害就會形成。下背傷害 可能使臀肌停擺其實只要培養出強壯的臀部,可以避免大部分的下背傷害。即使是最輕微的下半身傷害,都有可能使你的臀部肌群停擺,這可能跟我們原始的生存本能有關。由於臀部肌群是身體中最大且最有力量的肌肉,如果你的大腦想要保護這個受傷的區域,最好的策略就是使它們停止運作,因為這能抑制劇烈的局部動作,避免對復原產生負面效果。如果身體有什麼部位不對勁或受傷了,你的身體就會本能地讓受傷區域的工作停擺,以進行保護。即便是最輕微的傷勢,例如腳趾頭撞傷,都有可能刺激大腦去停止臀肌運作以幫助復原,此時你就無法像往常一樣,動得又快又有爆發力。臀肌停擺 需要重新訓練才會啟動腳趾頭撞傷或其他的傷害會慢慢地痊癒,然而停擺的臀肌卻不一定是這麼回事,除非你重新啟動臀部肌群來執行任務。以萬獸之王獅子為例,牠們是充滿爆發力、兇猛的野獸,但是,牠們經常懶洋洋地躺上大半天,直到獵物出現為止。這是因為本能告訴牠們,牠們應該韜光養晦,以便迎接下次任務的來臨。我們可以把臀部肌群比喻為人體的獅子,它們總在面臨艱鉅任務時才開始啟動。不過,臀部肌群不必像獅子一樣,為了生存而保留能量(至少就現今這個食物不虞匱乏的年代來說)。如果你越常強化與啟動你的臀部肌群,它們自然會變得更強壯更有力。(本文摘自/強曲線‧翹臀終極聖經/橡實文化)

慢性下背痛 高頻熱凝神經阻斷有解?

慢性下背痛 高頻熱凝神經阻斷有解?#下背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Radiofrequency Denervation)主要是運用高頻電流燒灼疼痛傳導神經,進而舒緩疼痛。在部分醫院、診所,有時醫療人員會運用「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治療慢性下背痛。不過;荷蘭一項研究發現,這種治療方式對改善慢性下背痛,幫助不大。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嚴重下背痛 造成患者、社會很大負擔當下背痛很嚴重時,患者可能失能,獨立生活能力大受影響,而這會對社會、經濟造成沉重負擔。雖然醫界正廣泛使用「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治療慢性下背痛,卻少有高品質研究證據證實其效果。為了進一步探討「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可否有效改善慢性下背痛,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學者以斯帖‧瑪阿絲(Esther T. Maas)與研究團隊分析3份隨機、臨床研究數據,含括荷蘭16家醫療院所,因而得到上述結論。慢性下背痛 背後隱藏許多原因參與研究的患者都有慢性下背痛問題,也都對保守治療沒有反應。而導致慢性下背痛原因可能來自脊柱、脊椎小面關節、薦髂關節等,也可能是脊椎小面關節、薦髂關節同時造成,或者也可能是椎間盤引起。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都參加3個月標準化運動課程,必要時,也都獲得身心科、心理醫師協助。而接受「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的患者多半只接受一個療程,但有患者最多接受3次療程。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 改善慢性下背痛效果有限681名隨機受試患者中,599人完成3個月追蹤,521人追蹤12個月。三項研究中,有兩項臨床實驗主要評估「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對薦髂關節、椎間盤所引起的慢性下背痛,以及薦髂關節、脊椎小面關節合併造成的慢性下背痛是否有改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改善效果雖然有統計學上差異,但治療後三個月,患者疼痛強度改善情況,並不具臨床意義。另一項研究數據則顯示,患者若接受「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治療脊椎小面關節所造成的下背痛,幫助很有限,無論是臨床意義,或統計學意義,改善效果差異都不大。研究還是有限制性 研究結果尚未有定論研究作者認為,研究證據並不支持以「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治療上述病因所引起的慢性下背痛。不過,這項研究還是有限制性,例如研究設計並非患者、醫師雙盲研究等,未來還需要進行更深入研究,對於「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治療效果才能有所定論。參考資料、文獻來源:1.Johan N. S. Juch, Esther T. Maas, et al. Effect of Radiofrequency Denervation on Pain Intensity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JAMA, 2017; 318 (1): 68 DOI: 10.1001/jama.2017.79182.名詞解釋: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主要是運用高頻電流燒灼疼痛傳導神經,進而舒緩疼痛。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是用一根長約15-20公分細針,在X光或超音波下定位進入腰部疼痛的部位,以特定波長與頻率和溫度做燒灼神經阻斷術,根據不同神經纖維,溫度可分為攝氏40至80度,攝氏80度會針對神經節部位,且燒灼的是感覺神經而不是運動神經。3.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4.《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近9成人曾下背痛 恐是薦髂關節問題

近9成人曾下背痛 恐是薦髂關節問題#下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5歲的張先生,2年前開始腰痠背痛、腳麻,走路一跛一跛。身體每況愈下,嚴重影響生活。晚上就寢時,一翻身就嚴重疼痛,影響睡眠品質,也無法正常如廁,只能在床底放尿壺,解決頻繁夜尿。就診後經檢查與診斷性注射治療,確診為「薦髂關節疼痛」。經「高頻熱凝療法」治療數次後,大幅改善疼痛狀況。近9成人 都曾有下背痛困擾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疼痛中心主任王柏凱說明,「薦髂關節疼痛」為下背痛的一種。根據統計,全球8至9成的人曾有下背痛困擾,而「薦髂關節疼痛」佔整體慢性下背痛族群約15至25%。診斷除了病史詢問與理學檢查外,常需要影像學檢查與診斷性注射治療輔助,才能診斷出病因。高頻熱凝療法是一項非手術治療擇。透過特殊的探針,X光或超音波影像導引的協助,將探針置放到疼痛部位痛覺神經,進行通電,產生電磁波而產生熱能,造成神經對疼痛的感覺鈍化,以緩解疼痛。高頻熱凝療法為部分自費項目,接受高頻熱凝療法後1至2星期需回診,確認治療效果或有無其他不適,更要配合復健運動治療,提升身體狀況,減少疼痛,改善生活品質。高頻熱凝療法 可重複治療減痛針對病人不同症狀,平均需接受1至2次的高頻熱凝療法,疼痛症狀就會顯著改善。高頻熱凝療法治療效果約能維持1年甚至更久,再度疼痛可能是身體過度使用、持續退化、未搭配良好運動復健,或痛覺神經再長回來,可重複接受此非手術治療方式。王柏凱主任說明,疼痛是生理出現異常狀況的警訊,醫院就診病人中約8成都是因為各種疼痛就醫。有疼痛問題的民眾,建議盡早就醫,活動度變好、包括睡眠、情緒、工作等生活能力改善、都是疼痛治療的目的,王主任表示,疼痛治療的最終目的,就是讓病人回復較好的生活品質,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背痛不敢動手術?脊椎內視鏡降風險

背痛不敢動手術?脊椎內視鏡降風險#下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2歲的周女士,1年前開始下背痛,疼痛位置延伸到右大腿及小腿外側,站立及走路時更是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及睡眠。周女士被診斷為腰椎4、5節間椎間盤突出併神經根壓迫,但考量脊椎手術風險,仍選擇藥物控制疼痛及復健,只是疼痛仍然持續,近半年連平時走路都疼痛、只能跛行。腰椎椎間盤突出 致下肢痠麻、疼痛周女士接受消炎及止痛藥物控制疼痛,並做復健及牽引治療,接受神經疼痛阻斷術,僅1個月就復發,疼痛到讓周女士最終選擇接受手術。經椎間孔擴大成型術及椎間盤切除術後,疼痛獲得明顯改善。手術後2周回診拆線時,已完全不需要止痛藥物,走路及日常生活狀況也回復正常。成大醫院骨科部醫師林政立表示,腰椎椎間盤突出常會造成脊椎神經的壓迫,若已出現明顯運動功能障礙及大小便失禁,需緊急手術處理。若無前述情況,主要為下肢疼痛或痠麻,經醫師評估後可先採取藥物及復健治療。若保守治療後改善情形不佳,疼痛持續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就應該考慮手術治療。脊椎內視鏡輔助手術 更安全、術後恢復更快腰椎椎間盤突出需進行椎間盤切除手術,傳統椎間盤切除手術會輔以使用手術顯微放大鏡,目前會使用脊椎內視鏡進行椎間盤切除手術。脊椎內視鏡手術傷口小、組織破壞小、手術視野更清晰、提高手術安全性,且手術後恢復較快,且手術成效及復發率與傳統手術相當。林政立醫師強調,脊椎內視鏡可在僅局部麻醉下做腰椎椎間孔鏡手術,進行椎間盤切除及椎間孔擴大成型手術,減少病患全身麻醉風險。因病患手術中全程清醒,減少脊椎神經損傷的風險。手術後當天或隔天即可出院返家休養。不過,並非所有脊椎疾患都能用此手術,需由專業醫師進一步評估,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講座/下背痛的預防與治療

講座/下背痛的預防與治療#下背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良姿勢或病痛造成的下背痛,有些人可能會只痛幾天就好,有些人卻是經年累月的痛。不管痛多久,這樣的不適感老是困擾著患者,不但降低他們的生活品質,甚至有人因為如此丟了工作。有鑑於此,中國附醫臺北分院特別舉辦「下背痛的預防與治療」,邀請骨科醫師陳衍仁主講,提供社區長輩健康認知,使其關懷自身健康,培養健康生活習慣,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下背痛的預防與治療時間:106年8月23 日(三)17:30~18:3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01巷7弄)洽詢:社工劉大任 (02)2791-9696#1008 

救救下背痛 瑜珈舒緩有妙招

救救下背痛 瑜珈舒緩有妙招#下背痛

(優活健康往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少人有下背痛困擾。根據勞動部不同工作族群資料,台灣下背痛盛行率約35%~58%,在美國,則有約8成的成年人曾經出現下背痛,有些下背痛患者甚至無法運動、無法好好睡覺,連平常活動也受到干擾。美國、德國一項研究發現,做瑜珈也許可以舒緩下背痛。瑜珈或可用於治療下背痛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實證醫學資料庫〉期刊(Cochrane Library)。研究首席作者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家庭與社區醫學助理教授蘇珊‧威蘭表示,有些患者飽受慢性非特異性下背痛之苦,「我們發現,做瑜珈與疼痛舒緩、功能改善息息相關。」瑜珈很有機會可用來治療下背痛成為治療選項。研究團隊想了解瑜珈是否有助舒緩下背痛,特別分析12份研究報告,這些研究報告含括1000多名參與者,研究多在比較瑜珈與衛教、物理治療等其他非運動療法對下背痛的改善效果。研究發現,經過3到6個月追蹤,在規律做瑜珈後,患者下背功能多有輕、中度的改善,疼痛也小幅度舒緩。瑜珈結合多項運動、呼吸、放鬆技巧瑜珈起源於印度,瑜珈歷史已有2000多年,無論在台灣,還是美國、西方國家,越來越多人在做瑜珈,瑜珈結合了一連串身體運動、呼吸控制技巧、放鬆技巧與冥想技巧。研究人員也發現,做瑜珈很少出現重大副作用,不過與沒運動習慣的人相比,患者做瑜珈後產生副作用的機率較高,但這機率與非瑜珈性運動不相上下。所謂做瑜珈副作用多為下背痛變嚴重。做瑜珈姿勢要針對個人狀況調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專家提醒,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民眾做瑜珈姿勢時,應該要針對個人狀況做調整,且要慎選瑜珈老師,瑜珈老師除了要有經驗,也要注意學員個別需求,才能確保學員運動安全。如果身體有疾病、狀況,也一定要詳細告知瑜珈老師。(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