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障礙

2歲還不講話?情緒障礙恐是主因

2歲還不講話?情緒障礙恐是主因#情緒障礙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孩子已經2歲了,卻還不會講話,怎麼辦?幼兒要幾歲開始說話才算正常?新營醫院語言治療師吳金燕表示,兒童的語言發展有一定的順序,一開始是哭聲和發出愉悅聲,幾乎每一個新生兒都有這樣的能力,當照顧者對孩子的發聲產生反應時,便會鼓勵他有更多的聲音出現。聽力有問題 孩子也會牙牙學語在2至4個月左右便是開始牙牙學語的時期,嬰幼兒會發出一些簡單但跟情境無關且無意義的發聲,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聽力有問題的孩子也會有牙牙學語期,但之後會因為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回饋,而漸漸減少發聲。10至18個月 會開始說出有意義的話大約5、6個月大時即發展社交性發聲,幼兒會開始利用不規則的聲音與外界溝通,到了8個大孩子會開始語調練習,像外星人似的模仿大人的語調,卻完全聽不懂他的內容是什麼,通常在10至18個月大時,在理解能力正常的情況下,孩子會開始說出有意義的話。在臨床常見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很多也很複雜,如上面所提到的聽覺障礙或者染色體異常、智能不足、感覺統合異常、注意力缺失過動症、情緒障礙、環境剝奪、神經或大腦傷害,都可能是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多陪孩子遊戲 培養親子共讀習慣語言建立在認知上,當孩子的大腦儲存足夠多的認知與詞彙之後,才能夠組合出各種變化的句子,多陪孩子遊戲且注意傾聽,並從遊戲中學習改善發聲的技巧及語句的練習,如果可以培養每天親子共讀的習慣更佳。多與人互動 擴大生活範圍在對話之中,更能清楚孩子的認知能力及語言發展,假日多到戶外與人互動,幫助擴大生活範圍與經驗,另外,早期發現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懷疑孩子發展較遲緩時,務必尋求醫療專業人員做詳細評估,找出問題根源進而針對問題做治療,以免影響孩子往後的發展。

脊損罹患憂鬱症比例高 籲多注意情障

脊損罹患憂鬱症比例高 籲多注意情障#情緒障礙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脊髓是人與其它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為生命中樞-腦幹之延伸,負責腦部和軀幹與四肢間的神經信息傳遞。脊髓損傷可能會發生在交通意外、跌倒或工作意外等。在損傷的急性期,病人會因為脊髓損傷的節數而有不同之症狀與表現,越高位的損傷症狀越是嚴重。除了在醫療層面的努力之餘,脊髓損傷病人的情緒問題往往容易被忽略。脊髓被保護在脊椎管腔內,是中樞神經控制四肢活動的唯一神經傳遞路徑,故脊髓若受到損傷即可能造成不同嚴重程度的神經傷害。頸椎屬於脊髓的最高部分,損傷時,除了可能造成四肢癱瘓外,高位頸椎的損傷更可能引起呼吸衰竭而有立即之生命危險,其嚴重程度比胸椎和腰椎更加倍。脊髓損傷後的併發症多且複雜脊髓在損傷後,可能會引起脊髓性休克,是指受傷的部位以下的運動與感覺功能喪失、脊髓反射喪失。亦會引起神經性休克,造成交感神經衝動無法傳遞而引起周邊血管擴張、心輸出量減少,病人會有低血壓、心跳變慢,甚至需急救的風險。脊髓損傷後的併發症多且複雜,如神經性膀胱(排尿困難)、四肢無力、麻痛、肌肉痙攣疼痛、因長時間坐臥導致壓瘡、呼吸衰竭、感染症、體溫調節和性功能障礙等,即使於醫療上積極治療,這些併發症的產生仍會嚴重影響病人之生活品質。脊髓損傷後產生焦慮或憂鬱的比例高達1.3倍佳里奇美醫院運用台灣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針對3,556名脊髓損傷病人追蹤三年以上,發現在損傷後產生焦慮或憂鬱的比例佔8.8%,為非脊髓損傷者的1.3倍。因低落的情緒失去積極復健的鬥志,錯失了可以藉由復健而恢復的黃金時間;也可能因為食慾不振、嚴重睡眠障礙而缺乏復原所需要的體力與精神,甚至影響其免疫能力。亦可能由於心理障礙導致神經疼痛感增強,即使使用了多種止痛與神經穩定劑也難以控制,日夜的疼痛造成病人的情緒與失眠進入了惡性循環之局面。佳里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思維感性的呼籲:面對脊髓損傷病人,無論是醫療人員或是家屬,都需要注意病人是否有情緒上的障礙,必須適時的進行心理評估,甚至鼓勵他(她)們接受心理治療,才能夠讓病人在艱難的復健之路上有更好的復原成果,協助再次尋回生命中的那一道曙光!

自閉症孩子 高達7成合併情緒障礙

自閉症孩子 高達7成合併情緒障礙#情緒障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瑋瑋上了小學就頻頻跟同學有衝突。國小一年級的瑋瑋,生起氣來像火山爆發,小則大聲吼叫,大則動手打同學,這樣的情緒讓同學們不想跟瑋瑋做朋友,也影響上課學習。瑋瑋脾氣來得快,走得慢,一件不順其意的小事就可以生氣,在家裡瑋瑋也被弟弟妹妹激怒。瑋瑋媽光處理瑋瑋的情緒,早已精疲力竭,更遑論瑋瑋還有其他學習問題,上課容易分心、寫考卷總是粗心大意。瑋瑋媽常常感嘆,情緒問題成了瑋瑋的絆腳石。情緒障礙的孩子相較其他孩子,有更大的風險會造成學校人際適應差、學習低成就及更大的親職壓力,甚至可以做為未來情感疾患的預測因子,不可不慎。每個人都有情緒,但如果這些情緒及相對應的行為已顯著影響到學校,家庭生活及人際關係時,就變成應該正視的情緒障礙問題。情緒障礙恐只是冰山一角 潛藏其他問題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佳蓉表示,情緒障礙是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很常見的主訴。不適切的情緒行為只是冰山一角,評估底下成因才能給予適切治療。據研究顯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有4成左右同時合併情緒問題,自閉症類群疾患更有7成會有情緒及行為問題。兒童的焦慮、憂鬱、衝動相關疾患都可能表現出明顯的易怒情緒。羅素‧巴克雷博士的研究中,將孩子情緒行為分為3類:(1)衝動性高,情緒後調節力也差,這些孩子對刺激的閾值低,情緒強度強,且往往還沒覺察情緒就已出現衝動行為;(2)衝動性尚可,但情緒調節力差,需要長時間才能再度回到穩定;(3)情緒起伏大,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這些孩子雖然發脾氣時間短暫,但要小心情緒下的不當行為。了解孩子情緒行為的困難點,更能針對問題點介入。可用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及親職技巧協助李佳蓉醫師表示,情緒障礙的孩子,宜使用多層面的治療方式,包含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及親職技巧等。嚴重情緒障礙少單一出現,常併有其他兒童神經發展或是情緒疾患。藥物可調整腦中神經傳導物質,改善腦功能,也可讓行為治療及親職技巧能事半功倍。行為治療可使用個人或團體方式,協助覺察情緒並採用適切的方式表達。其中人際互動團體更是孩子行為治療常使用的方式,藉由創造動態的互動環境,更直接的演練情緒覺察及控制技巧。親職技巧則是指導父母親分析孩子的情緒行為,使用同理語言,減少對立並促進孩子與父母親的關係。

腦中負面聲音 「芻思」過多恐憂鬱症

腦中負面聲音 「芻思」過多恐憂鬱症#情緒障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二月某個寒冷的星期天裡,為了呼應菲妮克絲.史密斯多跟大自然相處的奮鬥宣言,我們宣布那天為「休息日」,把孩子的曲棍球賽事拋諸腦後。我們把狗放在汽車後座,開車駛離城市,前往一處自然保護區。腦中的聲音「芻思」 增加憂鬱症風險這個星期天我想要的是:新鮮空氣、開放空間、減壓。那陣子我的工作壓力一直很大,我需要關掉我腦中不斷滾動「我受夠了」字眼的跑馬燈。史丹佛大學曾主持一項研究探討大自然對於心理健康的益處,研究人員將這種腦中的聲音稱為「芻思,一種適應不良的自我指涉思想類型,它們會增加憂鬱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風險。」我當然還不至於得精神病,我只是因為手頭上製作的一檔節目截稿在即,令我火燒屁股,加上辦公室同事間的勾心鬥角讓我心煩。我睡不好,開始感覺失衡、心裡很悶。住在城市裡 出現情緒障礙風險則高40%在史丹佛大學的研究裡,受測者被分成兩組外出散步九十分鐘,一組在草地上走、另一組則沿著四線道的大馬路走,與吵雜的噪音為伍。在生理指標上,兩組都出現了同樣的結果。但置身於橡樹和灌木叢的那個小組,則表現出「大腦膝下前額皮質區」(在芻思過程中會變得活躍的大腦區域)的神經活動變化。換言之,他們的芻思變少了;但在城市裡散步的那組人就沒有得到這樣的好處。這只是探索城市生活與精神疾病之間關聯性的諸多研究之一,儘管至今仍未證實兩者有因果關係。不過,如果你住在城市裡,你罹患焦慮症的風險會比居住鄉村的人高出百分之二十,出現情緒障礙的風險則高出百分之四十。由於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都居住在城市裡,情況只會愈來愈嚴重。為了讓自己免於現代生活的折騰,我們必須回歸自然。去野外放鬆 減緩情緒低落、焦躁較少不幸的是,其他人似乎也知道要這麼做。當我們抵達自然保護區時,停車場已經停滿車子,我一度擔心人這麼多我們會無法真正放鬆,不過我們還是走出去,呼吸新鮮空氣。我們繼續往山上走,後來進入一片開闊、積雪覆蓋的田野,這裡的人也少多了。米亞跳上一處結冰的池子,興奮地揮舞手腳。我記得幾年前某個秋天我們也曾來過這個保護區,看著葉子的顏色由金轉紅。誠如菲妮克絲.史密斯所說,我們的確跟這個地方產生了連結。我們家的狗則是玩瘋了,瘋到跑去追那些偶爾出現的越野滑雪者。不過,我們還是繼續往前走;走到後來,已經沒有人可以讓牠追逐了。我利用這個機會跟兒子談他的新學校,想多了解他在那裡過得怎麼樣(但實在很難)。在外頭才走了不過幾小時,我的雙手就已經凍得發麻。我只摔了兩次跤,在結冰的區域踩滑。我不認為自己體會到了敬畏,但我有那種打破常規、跳脫日常的感覺。在這個星期天裡,我們一家人開懷大笑,留下難忘的記憶,比之前被關在曲棍球場的那幾次星期天都還要難忘。這一天,我們充滿十足的活力。那天晚上,我檢查了自己的焦躁水平,測量自己在新工作週開始前週日夜的情緒低落程度。看來已經變弱,變成低聲呢喃,而不是轟然抱怨。(本文摘自/週末的快樂效應:不被超時工作與忙亂瑣事綁架,順利切換「假日模式」,找回久違的週休生活/時報出版)

孩子暴力相向 恐患注意力不足症

孩子暴力相向 恐患注意力不足症#情緒障礙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17歲的學生常常莫名大發脾氣,每次都摔東西、罵髒話、對家人暴力相向,就連叫他去洗澡都可能不從而煩躁不安。家人都與他保持距離,不敢惹怒。然而長期下來終於受不了,勸說他就醫。注意力不足症易引暴躁 使人際關係疏離經門診評估發現,這名學生已有3年因為情緒障礙問題與同儕無法相處。同學曾因他的過動嘲笑、孤立他,加上面對學校課業壓力,讓他討厭上學。長久未正視問題,導致他日益暴躁。出現慢性煩躁不安,無法控制亂發脾氣、疏離人群,往網路遊戲成癮的無底深淵而去。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臧汝芬表示,注意力不足症孩童若未經正確治療,有機會合併「破壞性情緒失調疾患」。成長過程中會出現慢性煩躁不安、發作頻繁和劇烈脾氣暴躁。甚至出現畏縮、逃避、易怒、怪罪他人,導致人際關係嚴重疏離。這樣的病人不少見,愈早發現並介入正確藥物與行為治療才能達到效果。家長採極端管教方式 恐影響孩子情緒管理究竟如何知道孩子是焦慮還是鬧情緒?如果要解數學題,孩子因不會作答急著找答案,屬於「想要找到解決模式的擔心」,可視為一時的焦慮。但若孩子開始怪東怪西,認為不會解題都是老師出太難、上課沒教,這類「遇到問題沒有尋找正確解決方法」就要小心,在面對其他事情也容易有相似問題。臧汝芬理事長表示,情緒養成除了先天條件限制,更取決於家庭環境的建立。若家長本身過度寵溺與高壓政策的2種極端教導模式,將使得孩子在成長學習時期,失去了正確的行為觀念與道德判斷,未來也將嚴重影響求職與步入社會後的社交生活,提醒家長們要特別注意。

2歲還不講話 情緒障礙是主因

2歲還不講話 情緒障礙是主因#情緒障礙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我的孩子都已經2歲了還不會講話,該怎麼辦?」幼兒要幾歲開始說話、才算正常,新營醫院語言治療師吳金燕表示,兒童的語言發展也有一定的順序,一開始是哭聲和發出愉悅聲,幾乎每一個新生兒都有這樣的能力,當照顧者對孩子的發聲產生反應時,便會鼓勵他有更多的聲音出現。聽力有問題 孩子也會牙牙學語在2至4個月左右便是開始牙牙學語的時期,嬰幼兒會發出一些簡單但跟情境無關且無意義的發聲,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聽力有問題的孩子也會有牙牙學語期,但之後會因為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回饋,而漸漸減少發聲。10至18個月大 開始有意義對話大約5、6個月大時即發展社交性發聲,幼兒會開始利用不規則的聲音與外界溝通,到了8個大孩子會開始語調練習,像外星人似的模仿大人的語調,卻完全聽不懂他的內容是什麼,通常在10至18個月大時,在理解能力正常的情況下,孩子會開始說出有意義的話。聽覺障礙、染色體異常、智能不足在臨床常見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很多也很複雜,如上面所提到的聽覺障礙或者染色體異常、智能不足、感覺統合異常、注意力缺失過動症、情緒障礙、環境剝奪、神經或大腦傷害,都可能是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一起玩、注意聽、培養親子共讀語言建立在認知上,當孩子的大腦儲存足夠多的認知與詞彙之後,才能夠組合出各種變化的句子,多陪孩子遊戲且注意傾聽,並從遊戲中學習改善發聲的技巧及語句的練習,如果可以培養每天親子共讀的習慣更佳。多到戶外互動 擴大生活範圍在對話之中,更能清楚孩子的認知能力及語言發展,假日多到戶外與人互動,幫助擴大生活範圍與經驗,另外,早期發現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懷疑孩子發展較遲緩時,務必尋求醫療專業人員做詳細評估,找出問題根源進而針對問題做治療,以免影響孩子往後的發展。

過動症不治療 1/3孩子恐出現情緒障礙

過動症不治療 1/3孩子恐出現情緒障礙#情緒障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依學習時經常發呆恍神,別人跟她講話時,也好像沒有注意聽,不僅學習狀況差,人際關係也不好,久而久之她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覺得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會惹別人生氣,所以總是悶悶不樂,家人覺得不對勁帶她就醫才發現依依罹患了憂鬱症。台中慈濟醫院心智科蕭亦伶醫師表示,依依這樣的例子就是典型的注意力不足的孩子,若沒有接受適當治療,約有1/3的病患會出現情緒障礙問題(如:憂鬱症),甚至形成物質濫用、未婚懷孕等反社會行為的比例也會比一般孩子高。國內約有7~8%孩子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蕭亦伶醫師說明,全世界約有5~12%的孩子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在台灣約有7~8%。因為這些孩子的注意力較同年齡缺乏,所以常常可以看到他們沒有辦法專心聽課、考試容易看錯題目,因而跟不上學習進度,學習動機變得低落,也就越來越不喜歡學習及念書;此外,這類型孩子因為無法專心,別人跟她講話時好像沒有注意聽,在同儕間便難以得到認同,加上他們衝動性較高,容易與同學發生口角或肢體衝突,導致人際關係也不好。延誤治療 約1/3的孩子會出現情緒障礙醫師進一步指出,因為這類孩子常受到老師、父母、同學、朋友們的責備,若沒有接受良好治療,常常會感到挫折、失落,甚至影響自我自信心,進而影響情緒發展。根據國內外研究指出,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約有一半會出現反抗對立性、1/3會出現情緒障礙問題(如憂鬱症),而1/4的孩子則會合併學習障礙,甚至在物質或藥物濫用、未婚懷孕、飆車、吸毒等反社會行為的比例上也比一般孩子高。「過動症的孩子只要好好管教就可以,不用吃藥吧?」臨床上看到許多家長排斥用藥,或趁著寒暑假會自行停藥,蕭醫師表示,醫學研究已發現ADHD和大腦內神經物質(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失衡有關,有過動症的孩子大腦額葉活性較低,衝動控制較差,專心及注意力不足,若無即早接受治療,可能會衍生出後續許多情緒和行為問題。故仍建議要即早發現、即早治療。蕭亦伶醫師提醒家長們,過動症孩子的偏差行為並不是故意的,家長應具有耐心、愛心,同時充分了解孩子的疾病,並常常「鼓勵」孩子,除了藥物治療外,同時配合認知行為治療並調整改善學習環境,雙管其下才可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驚!便秘、情緒障礙 竟也是帕金森病徵!

驚!便秘、情緒障礙 竟也是帕金森病徵!#情緒障礙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盛行率與發生率排名第二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典型的症狀常以「動作困難」來表現,包括動作緩慢、舉止不靈活、四肢僵硬、手腳顫抖等。不過國內帕金森病權威、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陸清松指出,根據國外研究發現,其實在出現動作困難類的病徵前,身體就已經表現出許多「非動作症狀」(Non-motor symptom),諸如嗅覺異常、做惡夢、情緒障礙甚至是莫名腹脹、嚴重便秘等,都有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兆,應盡速請專科醫師評估。陸清松醫師指出,帕金森病好犯於中老年人,且男性多於女性,40歲以下發作的機率較小。主要的三大症狀是行動緩慢、單側手抖、僵硬,且慢慢擴散到對側,這些典型的動作障礙是臨床診斷帕金森病的重要指標,當發生典型症狀後,患者腦中50%的黑質細胞幾乎死亡,代表已進入帕金森病的第二或第三階段。但根據國外研究,其實在出現動作障礙前,身體已經透過「非動作症狀」發出警訊,有人會出現嗅覺障礙、自主神經系統障礙、情緒障礙、便秘等等,雖然出現這些症狀不完全等於罹患帕金森病,但醫師強調有「很大的機率」會演變為帕金森病。一旦有非動作症狀出現,應盡速就醫檢查,可以讓帕金森病獲得良好的控制。在治療方面,陸清松醫師表示,很多人會極端認為罹患帕金森病等於「沒救了」,但其實帕金森病可透過藥物、運動及充足睡眠獲得良好的控制。陸清松醫師指出,現在已有很多藥物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在罹病7至14年內都可以維持工作,患者謹記按時吃藥、定時運動並有充足的睡眠,就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雖然不能痊癒,但可以控制,生活品質與常人無異。此外,有許多人會把帕金森病與阿茲海默症、中風這兩種疾病搞混,對此,陸清松醫師也特別提出解釋。醫師表示,帕金森病主要是身體的動作障礙,但阿茲海默症最主要是會失智、失憶,最後才出現精神障礙或是活動障礙。而中風通常是身體急性的變化,可能昨晚還好好的,早上就出現單側肢體無力,也非像是帕金森病身體逐漸出現單側手抖、僵硬、活動遲緩等症狀,這兩種疾病截然不同,提醒民眾注意。圖:國內帕金森病權威、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陸清松接受優活健康網記者訪問。影片:陸清松主任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影片網址為http://youtu.be/ZrwA7x9KX5U)。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