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

無任何不適 食道竟長8公分大肌瘤

無任何不適 食道竟長8公分大肌瘤#食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7歲的許先生,曾在7年前發現上胸有食道長出的平滑肌瘤,由於腫瘤非惡性,且無不適,許先生未就醫處理。今年健康檢查時發現腫瘤增大至近8公分,壓迫食道與氣管,血壓日益增高。腫瘤剛好位於死角,從鎖骨上方作單孔切口切除腫瘤,許先生恢復良好,術後2天就出院。食道平滑肌瘤 好發青壯年、男性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謝旻孝表示,食道平滑肌瘤是食道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透過吞嚥困難或胸骨疼痛表現,但也有患者無任何不適。發生率約1‰至4‰,好發於20到60歲的青壯年族群,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2至3倍。食道從內而外分別有黏膜層、黏膜下層與肌肉層,平滑肌瘤通常自黏膜下層與肌肉層中長出。若腫瘤往內長,可在胃鏡檢查中發現,透過胃鏡剝離,若腫瘤往外長,僅能透過電腦斷層掃描發現,以手術切除。腫瘤雖是良性 仍可能壓迫周圍器官食道平滑肌瘤可藉由胸腔鏡手術切除,但要視腫瘤生長位置決定手術切口,位於頸部可經頸部作切口摘除,位於上胸段可由胸腔右側作切口摘除,位於中下胸段則視所在位置決定左側切口或右側切口。若腫瘤位於死角,只能傳統開胸、鋸開胸骨切除,台灣過去還沒有用單孔縱膈腔鏡切除食道腫瘤的案例。謝旻孝醫師提醒,食道平滑肌瘤雖為良性,但腫瘤長期生長仍可能造成周圍器官壓迫,造成影響。一旦健檢中發現異狀或任何不適,應儘早求診腸胃科。手術建議由胸腔外科醫師執行,以確保對胸腔構造的熟悉以及手術的安全。

食物、酸水逆流 女爆瘦剩39公斤

食物、酸水逆流 女爆瘦剩39公斤#食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8歲的吳小姐,半年來吃飯時總覺得食物積在胸口,無法順利吞嚥,連喝水都有困難。平躺睡覺時,未消化的食物伴隨酸水逆流而出,使吳小姐爆瘦到只剩39公斤,經就醫檢查,確診為食道弛緩不能症,術後吳小姐吃飯終於不用配水喝。食道弛緩不能症 好發30至50歲族群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陳政國表示,透過食道攝影檢查患者食道,發現患者吞下藥水後,X光攝影顯示食道和胃交界處呈現鳥嘴狀,食道積滿液體無法往下流。透過「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切開食道肌肉,手術時間約1小時,隔天患者即可出院,也可以順利進食。食道弛緩不能症每年20萬人中僅有1至2人罹患,好發於30歲至50歲的男性或女性,發生原因不明,是患者下食道括約肌持續性收縮、無法放鬆,導致患者出現漸進式吞嚥困難,並伴隨胸痛、嘔吐、胃酸逆流、營養不良等症狀。吞嚥不適、飯後嘔吐 應速就醫檢查手術雖然無體表傷口,但食道內的黏模和肌肉需要時間復原,患者術後應少量多餐、小口進食,先吃流質和軟爛的食物,避免太刺激性的食物,讓腸胃道慢慢適應消化,才能達到最好的恢復效果。陳政國主任呼籲,因無法正常飲食容易營養不良,失去樂趣。所以若出現吞嚥不適、喝水不順、飯後嘔吐、胸口疼痛等症狀,建議赴醫揪出原凶,才能對症下藥治療。

總感覺食物哽住 食道神經病變害的

總感覺食物哽住 食道神經病變害的#食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2歲的邱太太無不良嗜好,生活規律。然而4、5年前,開始覺得吃飽後有東西哽在胸口、吞嚥困難,晚上時最明顯,甚至餐後嘔吐、夜間食物逆流及晚上無法平躺睡覺。原以為是胃食道逆流,就醫檢查發現上段食道擴張、食物滯留於食道,確診為第一型食道弛緩不全症,接受肌肉切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括約肌神經病變 食物累積在食道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內科醫師許文鴻表示,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是下食道括約肌運動神經元病變,括約肌無法舒張,食道肌肉收縮異常,食物累積在食道管腔,促使食物、唾液逆流導致嘔吐。患者因此不敢進食,導致營養不良、體重減輕甚至反覆嘔吐造成體內電解質失衡、吸入性肺炎等嚴重併發症。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的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一,男女比率相當,發病年齡從年輕到老年都有。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的治療方法,以鬆弛下食道擴約肌的張力為主。過去治療方式有口服藥物、內視鏡治療及外科食道肌肉切開術。外科食道肌肉切開術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有侵入性治療風險。內視鏡肌肉切開術 體表無傷口、不需進手術室近年完成首例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治療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原理類似外科食道肌肉切開術,但是完全由胃鏡完成,不需進入手術室。優點為微創內視鏡治療,整個過程在靜脈麻醉下完成,術後體表無傷口,成效與外科手術相當,對不適合開刀患者是一大福音。許文鴻醫師說明,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的治療須有正確的診斷,近年來高解析食道測壓儀已取代傳統食道蠕動功能檢查,能更精準的診斷不同型態的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找出適當的治療方法。

沒牙還硬吞 七旬翁鵝肉卡食道急送醫

沒牙還硬吞 七旬翁鵝肉卡食道急送醫#食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73歲的林姓老翁吃了一塊鵝肉後,喘不過氣還一直咳嗽,胃鏡檢查下發現一塊4x2公分的鵝肉卡住食道最上端,壓迫氣喘導致呼吸不順暢,原來這就是造成老翁呼吸不順暢、猛咳嗽的原因。鵝肉卡住食道上端、壓迫氣管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何明印表示,林姓患者因為呼吸不順的症狀明顯,因肉屬於軟組織,在X光下檢查並未發現異樣。直到後來透過胃鏡檢查才發現一塊大約4x2公分的鵝肉卡在食道的最上端,上不上下不下的,因食道跟氣管隔旁邊而已,鵝肉整個壓迫到氣管,才會覺得呼吸很不順暢。沒有好好咬碎就吞容易卡住食道何明印主任表示,這位患者沒有牙齒,沒有辦法好好的把鵝肉慢慢咬碎,囫圇吞下整塊鵝肉才會完整的卡在食道。研判他可能咬沒幾口後就將它吞到肚子裡,其實如果沒有好好咀嚼,任何食材硬吞都容易卡在食道導致呼吸不順暢。因壓迫到氣管,患者會一直覺得氧氣不夠,會想一直吸氣、且有躁動不安的情形,依照學理來說:食物卡太久會造成局部缺血、食道破掉出血情形。沒牙的老人最容易將食物卡在食道老年人沒有牙齒在咀嚼上不易,容易咬幾口就往肚裡吞,因此何明印主任表示,一般常有異物卡在食道的患者,多以沒有牙齒的老年人居多,另外慢性十二指腸潰瘍導致變形與狹窄的病人,比較容易導致異物或食團卡在胃內。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何明印表示,不論是誰咀嚼食物時,一定要細嚼慢嚥,才能減少異物卡在食道、甚至引起氣管的的壓迫,導致呼吸困難情形發生。

吞嚥困難非食道問題 腫瘤壓迫所致

吞嚥困難非食道問題 腫瘤壓迫所致#食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而言,吞嚥困難大多是食道問題,但當心可能是食道外的腫瘤壓迫所致。一名高齡89歲的陳姓阿嬤出現吞嚥困難,但檢查卻未在食道發現病灶,直到透過內視鏡超音波才發現與食道交界處的腹腔有一個腫瘤,原來是壓迫食道才導致吞嚥困難。彰化醫院腸胃科醫師蔡安順表示,陳姓阿嬤出現不正常嘔吐、打嗝、吞嚥困難,內視鏡檢查未發現食道病癥,透過內視鏡超音波發現與食道交界處的腹腔處有腫瘤,壓迫到食道才引起病狀,進一步確認為惡性脂肪肉瘤,而且腫瘤擴散嚴重,加上阿嬤年事已高,後續採保守的化療處置。腫瘤位置難發現 內視鏡超音波助揪出一般來說,內視鏡檢查食道,只能看到食道內部,無法窺見食道外的情況,而內視鏡超音波是由內往外看,掃瞄食道外的情況。蔡安順指出,內視鏡結合內視鏡超音波,使得內視鏡在胃腸道內的視界擴展到胃腸道壁之外,舉凡是食道外的蹤膈腔、胃腸壁外的肝葉、胰臟、淋巴結、膽道系統都是內視鏡超音波能擴展視野的範疇。他也強調,對於位置不易被發現的腫瘤,或是腹部超音波不易掃瞄的胰臟等器官的病變,都可透過內視鏡超音波儘早確診,及早處置。 

男子食道長「囊袋」 一坨五公分食物儲存在上頭

男子食道長「囊袋」 一坨五公分食物儲存在上頭#食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食道竟會長出囊袋,台中一名四十二歲柯姓水電工,因平日忙碌,吃飯囫圇吞棗,不怎麼咀嚼,近期常常自覺吞嚥不順,胸悶不適,一開始誤以為是單純腸胃問題,到了醫院檢查,確診是發生率僅有萬分之一的「頸部食道憩室」,如果久拖,很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甚至是食道癌病變,幸好經醫師的巧手手術後,目前已無大礙。下咽喉處長囊袋 竟會堆積食物 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師吳政元說,食物進入口腔,咀嚼後通過約25公分長的食道,通往胃部消化,「食道憩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食道肌肉運動不協調,吞食硬物容易從食道黏膜較薄弱的區域往外膨出,形成突出囊袋,食物久而久之堆積在裡面,躺下時造成食物逆流,嗆到呼吸道就會出現咳嗽或吸入性肺炎,有的甚至有惡性病變可能。食道憩室的發生率只有萬分之一,並不常見。柯先生的「食道憩室」位於食道跟下咽部交接的地方,囊袋呈不規則形狀,吳政元表示,這顯示組織沾黏得滿厲害,不積極治療,極可能會隨著食物堆積越多,發生食物逆流和併發呼吸道胸腔感染的機會提高,建議柯先生接受「食道憩室切除與環咽肌切開術」,以除後患。手術從頸部切進去,吳政元說,手術難度在於不能讓非常薄的黏膜破裂,得耐心剝離沾黏組織。分開食道和憩室時最要全神貫注,切除過多黏膜會造成食道狹窄,過少又可能讓憩室再生,必須得恰到好處,同時進行對側環咽肌切開術,好讓整個食道肌肉收縮力道平均,治療的拿捏極費心力,切除的囊袋約5公分,目前恢復狀況良好,已無大礙。

天冷吃薑母鴨配酒 男子大吐血險要命

天冷吃薑母鴨配酒 男子大吐血險要命#食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驟降,民眾嗜吃薑母鴨、麻油雞補身,但醫師提醒,吃鍋補身體要適當,南投一名年約50歲江姓男子,與好友相約吃薑母鴨配酒,一夜大吃大喝後,突然吐出大量鮮血,緊急送醫後,發現男子為肝硬化合併食道靜脈曲張,醫師表示,應是刺激性食物以及酒精刺激食道黏膜而導致出血,經由內視鏡治療後救回一命。約7成肝硬化  會有食道靜脈曲張併發症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表示,針對大量吐血的患者,醫院先使用內視鏡治療,經胃鏡對曲張之靜脈施行結紮術或施打硬化劑治療,來達到止血。而約5到7成的肝硬化病人,會發生食道靜脈曲張的併發症,因為肝臟的內部組織纖維化,使得原本流經肝臟的血液無法順暢流動,而逆流到其他的血管,其中一條就是通往食道的食道靜脈,當有突然來的壓力刺激時,就會引起破裂出血。出血前無前兆  嚴重恐奪命洪弘昌院長也說,出血前,通常都不會有前兆,而過去肝硬化病人有近3分之1的患者,就是因為突然大量吐血而死亡。因此提醒,最近氣溫變化大,除了要注意心血管疾病外,有腸胃宿疾的病患也應特別留意,薑母鴨、麻油雞適量即可,當心引發胰臟炎、胃潰瘍等腸胃疾病,若民眾出現腹痛、解黑便或者大量吐血等症狀應盡速就醫。建議患有慢性肝硬化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合併食道靜脈曲張者,應定期門診追蹤檢查,並且避免食用辛辣、油炸、過於粗糙、堅硬以及含有酒精等較刺激的食物,以避免憾事發生。  

香蕉水當飲料 男童胃部食道險灼傷

香蕉水當飲料 男童胃部食道險灼傷#食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提醒民眾,不能喝的物品,可別放在茶桌、飯桌等地方,讓孩童誤以為是飲料,一飲而盡,導致鑄下大錯。日前,才傳出孩童誤喝包粽鹼水,導致食道嚴重灼傷;近日,彰化又出現,孩童誤喝香蕉水的意外,所幸孩童緊急送醫後並無大礙。這名彰化員林三歲大的男童,一早看到桌上的香蕉水,以為是與爸爸平常一起喝的飲料,便張嘴喝下,立即嘔吐,當場被祖母發現,跟爸爸說怎麼今天男童喝下桌上那瓶飲料之後會吐?爸爸這時才想起,那是前一天放在桌上的香蕉油,大吃一驚立即把男童送往醫院。而男童送醫後,經過洗胃,與檢查之後,所幸胃部及食道並沒有明顯受損,因此提醒民眾,不能喝且對身體有傷害性的物品,務必要放在小孩無法取得的地方,以免發生不幸的意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