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傷

毒蛇咬傷送醫延誤壞死 正確步驟防蛇毒擴散截肢

毒蛇咬傷送醫延誤壞死 正確步驟防蛇毒擴散截肢#咬傷

在今年七月份時,57歲的粘先生,在山區不慎被龜殼花咬傷,第一時間前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就診,但卻遭急診室醫師卻告知血清不足現象,必須將粘先生轉診到台北榮總,就這樣前後拖了兩個多小時才治療,導致粘先生的右手小指嚴重壞死,面臨截肢命運。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在網路文章上表示,林口及高雄長庚醫院急診統計了169位被毒蛇咬傷病人的研究報告,顯示每年的六月到九月是毒蛇出沒最頻繁的時候,也是民眾被毒蛇咬傷的高峰期,該篇報告指出,有76%的病患是被青竹絲咬傷而送醫;龜殼花則排名第二,目前被毒蛇咬傷的病患全部存活,並沒有死亡報告。林杰樑主任在文章中表示,預防毒蛇咬傷有幾個要點,儘量不去草叢及灌木叢,必要時穿高桶鞋、寬鬆褲子及戴手套,以防蛇咬傷,不要隨便進入竹林或矮樹林中。如果一定要進入的時候,最好隨身帶帽子及棍棒打草驚蛇,不要隨便撿拾草地上、樹林下的任何枝狀物,或是任意翻動石頭,這樣的行為都有可能遭到蛇的攻擊,而且廢棄的房子、洞穴等都容易有蛇居住,不要隨便進入。林杰樑醫師在文章中提醒民眾,當民眾被毒蛇咬傷時,記得保持鎮靜,避免亂動肢體,否則容易加速蛇毒的吸收,也儘可能記住蛇的形狀、顏色等,有助於診斷與治療,並且移除肢體上束縛物(例如戒指、手環等),以避免肢體腫脹後,使肢體的傷害加重。民眾記得將患肢保持低於心臟之位置。且以具彈性的衣物,在心臟及傷口之間給予壓迫性包紮,減緩蛇毒蔓延,但是不要束太緊,須要容許手指頭伸入的空間且維持血流暢通。最後儘速就醫才最重要的初步處置步驟,不要有任何延遲。林杰樑主任在文章中也提到,過去大家常有幾個錯誤行為一定要避免,像是避免用嘴巴吸取毒液,因為如果嘴巴內有傷口,反而會造成傷口感染。也不可以使用橡皮止血帶或其它物質而阻斷動靜脈血流;這樣會造成肢體腫脹壞死,更不要使用冰敷或電擊,會使血管收縮或壞死。還有被毒蛇咬後,千萬不要喝酒、咖啡或茶等刺激性物質,以免促進血液循環反而使毒液吸收更快。氣候變化蛇類出沒 正確就醫得保性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7677夏季戶外郊遊 當心毒蛇出沒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6911蛇咬傷的處置及預防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928

遭蜈蚣咬傷勿隨意塗藥! 可先冰敷消腫再就醫

遭蜈蚣咬傷勿隨意塗藥! 可先冰敷消腫再就醫#咬傷

日前一位30歲左右的女性,在半夜裡不小心摸到棉被上一條刺刺的東西,驚醒後嚇然發現是一隻長4公分褐綠色的蜈蚣;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科施兆明醫師表示,女患者被蜈蚣咬到後,右手迅速腫痛,於是緊急就醫。經醫師給予傷口消毒,施打止痛及抗過敏針,再開立消炎、止痛和抗過敏藥後,女患者無礙返家。  施兆明醫師表示,蜈蚣有時會誤闖住家,尤其是溫暖季節為多。蜈蚣的頭上有觸角,它們用氣管呼吸,為卵生動物,蜈蚣的腳(附肢)通常有21或23對,第一對附肢特化為毒爪,用來捕殺獵物。蜈蚣行動快速,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區域。白天藏居於腐敗的落葉、朽木、石頭或瓦片下之陰濕處,晚上才爬出來獵食。蜈蚣在受到驚嚇後,咬人一口隨即逃逸,遭蜈蚣咬傷非常痛,而且會痛上好幾個小時,咬到的地方可以看到一或兩個咬痕,傷口的附近會紅腫,並有發熱的感覺,有時會出現發燒、胸悶的現象,很少部份的人可能因感染而產生淋巴腺炎、心跳不規則,症狀在幾天後就會完全復原。  施兆明醫師指出,預防的方法最主要是維護住家附近的清潔,應勤打掃腐敗的落葉及垃圾,以免蜈蚣滋生。另外,在戶外工作時,如需靠近進草叢或朽木堆積的地方,最好穿長袖長褲;不要穿涼鞋、拖鞋等保護功能差的鞋子,以避免被咬傷。同時,避免屋內潮濕也很重要,因蜈蚣喜歡躲在潮濕的地方例如浴室、廁所。  施兆明醫師表示,治療蜈蚣咬傷,以症狀治療為主。被蜈蚣咬傷後,請民眾先不要自行塗抹藥膏,應先直接冰敷傷口,冰敷有消腫的作用,然後就醫治療。通常會施予破傷風類毒素0.5CC的注射,破傷風藥效可維持5年,所以5年內有打過的人可以不用再施打。醫師會給予傷口消毒,可能依病人疼痛或傷口情況施打止痛針及抗過敏針,再開些消炎、止痛和抗過敏的藥,回家後繼續冰敷。冰敷10分鐘、休息5分鐘後再繼續冰敷,以避免凍傷。2~3天後,可視情況決定是否再回外科門診追蹤傷口情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