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型整上癮 可能罹患”身體畸形性疾患”

整型整上癮 可能罹患”身體畸形性疾患”

2008/11/13

國內美容整形的風氣愈來愈盛,不少影視名人甚至不忌諱公開其整形經驗,有人更是一整再整,全身上下幾乎都動過刀;愛美是人的天性,為美整形無可厚非,但若過度、重複接受整形手術,就可能罹患了「身體畸形性疾患(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簡稱BDD」。

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心理衛生科-張傑文醫師表示,這種疾病的患者強烈認為,自己身上有一處或多處器官長得不好看,經常花許多時間在鏡子前檢查自己的缺陷,甚至可能一找整形外科醫師矯治這些所謂的缺陷,卻在手術後更不滿意,或是抱怨手術失敗,要求重新來過,或是把目標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其實,這些都屬於心理疾病,就算手術做得再精良,也不能解決心裡的問題。

怎樣判斷是否是身體畸形性疾患?張傑文醫師指出,這種病與正常的對外表關心是有所區別的,大部分人都對自己的外表有些不滿意,但不會造成過度反應,甚至影響生活功能;強迫症也與這種疾病不同,二者雖都可能出現一些固執的擔心及儀式化行為,不過身體畸形性疾患的病識感較差,而且對於別人的看法較易產生過度敏感。

此外,有些身體畸形性疾患會因此造成社會互動焦慮與隔離,而被誤判為社交畏懼症;還有憂鬱症也常和身體畸形性疾患合併出現,必須特別注意鑑別診斷。

要治療身體畸形性疾患,如果只是向患者保證他們的擔心是過度、無謂的,通常不會有什麼效果。一般認為,「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治療方式,但可能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所需劑量也可能比一般治療憂鬱症的劑量更高。而在藥物之外,合併心理治療也會有更好的效果。

現代人對整形已司空見慣,如果是為矯正先天畸形或因外傷造成的疤痕,整形除可重建患者的功能,對恢復自尊心、自信心,也有很大的幫助,值得鼓勵;若為追求美麗、改運而整形,就應適可而止,張醫師提醒,如果對自己外表過度否定,一再整形,最好趕快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以免沈淪在無止盡的整形夢魘中,身心同受煎熬。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