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長輩跌倒換關節!骨科醫籲「4招防骨鬆+增肌關鍵」同時都要做

就怕長輩跌倒換關節!骨科醫籲「4招防骨鬆+增肌關鍵」同時都要做

2022/12/15
一名70歲老婦某日洗澡後,因地板濕滑加上步態不穩,不小心跌坐在地,臀部疼痛難耐且無法行走,緊急送醫後,X光檢查診斷為髖部骨折,因骨折位移嚴重,緊急安排病人接受半人工髖關節置換。而後轉診骨科檢查發現,婦人患有骨質疏鬆症,醫師建議遵守4大要點,以加強骨密度、和骨鬆持續惡化。

本篇文章目錄

恩主公醫院骨科醫師施胤全表示,骨質疏鬆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長輩多在意外跌倒時造成骨折,因骨折疼痛就醫才發現罹患骨質疏鬆症。骨鬆病人因骨質密度降低,使骨骼變得脆弱,輕微跌倒或碰撞,骨頭就容易斷裂造成骨折。

延伸閱讀:
年老長者「縮水」竟是骨鬆骨折!醫建議「這類運動」加強骨密度

日常預防骨鬆 掌握4大要點

施胤全指出,除了透過早期篩檢來發現骨鬆,並給予藥物治療外,也建議長輩可以在日常生活上注意4大要點,以預防骨鬆繼續惡化:

  1. 均衡飲食、適當運動。
  2. 適量補充鈣質。針對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患者,每日建議鈣質攝取量為至少1,200毫克。而50歲以上男性之骨質疏鬆症患者,每日建議鈣質攝取量為至少1,000毫克。
  3. 骨質疏鬆症患者的每日建議維生素D攝取量(包含飲食及補充劑)應至少為800國際單位(IU),但須同時補充足量鈣質,才可有效降低骨折風險。
  4. 避免菸酒,少喝咖啡或茶。

值得注意的是,罹患骨鬆並不代表容易跌倒,反而大多是因為長輩同時患有肌少症問題,肌力不足導致跌倒的機率增加。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恩主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醫師黃駿豐指出,隨著年齡老化,肌肉和肌力的流失速度都會加快,肌少症是指肌肉量減少、骨骼肌肉衰弱,老化,慢性疾病、營養不良及少活動都是造成肌少症的原因。

延伸閱讀:
散步不等於運動!想預防肌少症,醫建議勤做「3件事」

有肌少症徵兆 加強蛋白質補充

黃駿豐建議,可以觀察自己或長輩是否出現走路速度變慢、小腿變細或手腳無力等症狀,如果症狀持續,就有罹患肌少症的可能,需要就醫評估診斷、接受治療。他也提醒,肌少症是可以逆轉的,日常飲食建議攝取足量蛋白質。

他進一步解釋,以無腎臟病之長者為例,每日建議蛋白質攝取量,應依照個人體重來計算:每公斤1.2~1.5公克。舉例來說,一位長輩體重為60公斤,則每天應攝取72~90公克的蛋白質,並搭配阻抗型運動,以保持肌肉量,避免跌倒的發生。

黃駿豐也呼籲,骨骼與肌肉息息相關,患有骨鬆的病人,除了就醫追蹤並持續使用藥物外,須維持良好運動與飲食習慣、並定期進行肌少症與骨質密度檢測,在保骨的同時也應增加肌肉力量,避免跌倒與骨折一起找上門。

image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