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

腹痛噁心 膽固醇飆破20倍!

腹痛噁心 膽固醇飆破20倍!#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46歲女性因腹痛難耐反覆到急診就醫,血液檢查發現三酸甘油脂高達正常值的20倍,原來這名患者罹患家族性高血脂症,因血脂代謝引發急性胰臟炎,患者說發作當下甚至感到比生小孩還痛,且當下甚麼都不能做,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醫師採取血漿置換術,改善患者生活品質。油炸、高澱粉食物、糖都是導致疾病的主因衛服部桃園醫院急診室護理師童姿鈞表示,三酸甘油酯除了是人體內的一種脂肪,也存在許多食物中,如油炸類食物、高澱粉類食物如米飯、麵包、麵食等,酒也會會催化三酸甘油脂變成脂肪儲存於體內,作為備份能量,當運動不足時會成為皮下脂肪,導致肥胖、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另外,容易被忽視的糖也是導致疾病的主因,過於精緻的甜點、甜膩的水果等,血糖突然升高,來不及分解就有可轉換為三酸甘油脂。一般而言三酸甘油脂小於200mg/dl為正常,200-400mg/dl則為輕度偏高,400-1000mg/dl為偏高,而1000mg/dl以上則為極度偏高。當超過500mg/dl,就會引發胰臟炎,此時會先給予藥物控制,禁食,若無明顯改善會採取血漿置換術。腹痛、噁心、嘔吐,常被誤以為是胃痛胰臟是消化器官,主要分解蛋白質、脂肪及醣類,當三酸甘油脂過高會使血液濃稠,胰臟所分泌的消化液,不容易流到小腸內,而逆流造成胰臟發炎,而胰臟若受損不會自行修復,會造成永久性傷害,受損時會出現腹痛、噁心、嘔吐,常被誤以為是胃痛而延誤治療。要降低三酸甘油脂、維持身體正常機能,除了藥物治療,對患者來說,調整飲食、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才是降低三酸甘油脂濃度、維持心血管健康重要關鍵。 

年後食慾差 恐為肝癌前兆!

年後食慾差 恐為肝癌前兆!#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節大魚大肉,年後食慾突然變差,恐為肝癌前兆!80歲的黃先生近來覺得上腹部悶痛不舒服,到院就診後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的肝臟有一個約5公分腫瘤,後來黃先生接受了部分肝臟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體力改善不少,醫師提醒民眾,小病也能導致大問題,切勿輕忽身體所帶來的警訊,並且呼籲定期健康檢查、癌症篩檢的重要性。酗酒、肝硬化是引發肝癌的危險因子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專科醫師洪弘昌表示,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沈默的器官,它主要有代謝、解毒、熱量儲存、分泌等功能。肝臟能自行修復損傷,即使只餘下一小部份能夠工作,仍然能夠正常地運作。肝臟功能複雜且重要,如果遭受侵害,生命也將會受到嚴重威脅。南投醫院外科主任李博彰表示,肝臟的良性腫瘤通常不需要特別處理,肝惡性腫瘤就需要更積極的治療,長期酗酒、B型肝炎病毒和C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及肝硬化、血色素沉著症、黃曲霉毒素、某些避孕藥、潰瘍性結腸炎、膽管反覆發炎及結石等皆是引發肝癌或膽管細胞癌的的危險因子。體重下降、食慾降低、腹脹恐為前兆李博彰主任提醒,肝癌並無明顯症狀,民眾如果發現體重下降,食慾降低,腹脹,噁心或嘔吐,發燒,觸摸到腫大的肝臟,觸摸到腫大的脾臟,腹部或靠近右肩胛骨部位感覺疼痛,腹水,皮膚瘙癢,應該儘快就醫。洪弘昌院長表示,對於有肝癌高危風險而有肝硬化的病患,大部分都會建議每6個月到12個月做甲胎蛋白檢測(Alpha-fetoprotein /AFP)和超音波查,預防肝癌最有效的措施便是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並遠離誘發因子。

水瀉逾10次 暴飲暴食害的!

水瀉逾10次 暴飲暴食害的!#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享受美食,千萬別讓急性腸胃炎拖垮美好假期!一對情侶在年節期間到大飯店享用海鮮吃到飽,隔天因為嚴重水瀉而到醫院掛急診。開業診所內科醫師巫慶仁提醒,每逢連續假期,急性腸胃炎的病患會增加2~3成,民眾切勿暴飲暴食以免傷身。全身酸痛、噁心反胃、腹脹嘔吐尾牙、春酒陸續登場,許多民眾趁機在年底犒賞自己,各式聚會邀約不斷,醫師提醒,暴飲暴食除了胃受不了,還可能引起腹瀉等腸胃疾病,巫慶仁醫師指出,這對情侶一天內水瀉超過10次,合併有全身酸痛、噁心反胃、腹脹嘔吐等症狀,主要都是因為吃到不潔的食物所引起的急性腸胃炎。另名長期便祕的阿公,在年節期間食用太多糯米製的年糕,也因為腹脹、嘔吐到醫院求診。腹部X光檢查發現,阿公的腸胃道都是脹氣和食積無法排出,他則是因「過食」所引起的急性腸胃炎。老人和小孩更要小心休克或昏睡巫慶仁醫師指出,民眾若在年節期間不慎攝取過量的食物,大原則是先減少食物攝取,讓腸胃休息,如果是不小心吃下被病毒或細菌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因為主要症狀是腹瀉,所以需補充水分、糖分及電解質,否則會脫水虛弱及電解質失衡,老人和小孩更要小心休克或昏睡的危險症狀。另外,過年期間到國外旅遊渡假蔚為風潮,每年農曆年假前後1、2個月,都是諾羅病毒最盛行的好發時期,因此國外旅遊一樣要注意飲食衛生,民眾不妨謹記「做菜要衛生,洗手洗乾淨,飲食不過量」,腸胃順暢,開心度過美好假期。

童腹痛一周 竟是膽道囊腫!

童腹痛一周 竟是膽道囊腫!#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未滿3歲的呈呈因腹痛住院,症狀合併有黃疸並疑似有腹部腫塊,經急診醫師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掃描後,確診為「膽道囊腫」,隨後順利以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切除囊腫並完成重建,成為全台第1例3歲以下、15公斤以下,以達文西機械手臂成功完成手術的個案。發炎指數高 確診為膽道囊腫呈呈因為持續腹痛至診所就診,經一週用藥狀況都沒有改善,醫師安排呈呈照超音波,發現有異狀,又再做了一次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掃描,呈呈當下的發炎指數很高,確診為「膽道囊腫」。可能有腹痛、黃疸、右上腹部腫塊彰基兒醫兒童外科主治醫師傅玉瑋表示,「膽道囊腫」是一種先天性膽管不正常擴大,原因可能是總膽管與胰管匯合處異常,導致胰臟的胰液逆流進入總膽管使膽管擴大並發炎,造成腹痛、黃疸、右上腹部腫塊等症狀。膽道囊腫是先天性疾病,可能在產檢超音波時就發現,通常出現在1歲以上幼童,如果不予處理,可能造成慢性發炎而長期腹痛,更甚者有膽管癌化的風險。手術視野佳 穩定度、精細度高傅玉瑋醫師指出,通常膽道囊腫手術,可以使用傳統或微創如腹腔鏡、3D內視鏡以及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等進行手術,採用傳統手術會在右上腹留下8~10公分大的傷口,腹腔鏡、3D內視鏡及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都可以大幅縮小手術傷口,減少傷口疼痛,使術後快速恢復。手術視野最佳的是3D內視鏡與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至於能兼具小傷口、手術視野佳和手術穩定度、精細度及安全性,就屬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如採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進行手術,將使手術更安全,不僅能將囊腫切除乾淨,也可做好膽道重建,並降低出血量。

咳嗽、腹痛 竟是淋巴瘤作怪!

咳嗽、腹痛 竟是淋巴瘤作怪!#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12歲的高小妹2月開始有全身無力感覺,因咳嗽流鼻涕到診所看診,抽血檢查發現貧血,媽媽帶她到小兒科檢查,檢查報告還沒有出來,高小妹又因急性腹痛送急診,檢查發現腹腔腸道外有氣體,判定是腸胃道臟器破裂,立即安排緊急手術,手術中發現胃穿孔化膿,將胃穿孔處修補縫合後進行積極藥物治療,治療後病況改善。胃體與胃幽門處仍有紅腫溃瘍腫瘤高小妹的檢體化驗後,證實為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經2周口服抗生素除菌治療之後的腹部檢查結果顯示,胃體與胃幽門處仍有紅腫突起溃瘍腫瘤,已知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大多是由免疫系統疾病或慢性發炎所導致,而胃部粘膜的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則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盛行率30萬分之一 多發生60歲以上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是非常罕見的腫瘤,盛行率只有30萬分之一,大多發生在60歲以上,發生在孩童非常罕見,高小妹胃部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抗生素藥物治療的效果並不理想,因此醫師將高小妹轉介到放射腫瘤科來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療,考慮到高小妹年紀還小,盡量避免放射線對甲狀腺、卵巢的暴露更顯重要。賀爾蒙數值結果維持在正常範圍療程中高小妹沒有出現噁心嘔吐或腹瀉的副作用,血液中血紅素數值也由治療前的10.4g/dL,在放射療程後已經提昇到11.8g/dL,放射治療前後,檢測的體內賀爾蒙數值結果都維持在正常範圍,放射治療後1個月的追蹤檢查,胃鏡下發現高小妹妹的胃黏膜平滑無潰瘍,同時切片病理報告結果證實已經沒有癌細胞。提升癌症治療預後與長期生活品質放射腫瘤專科醫師會依癌症病情需要,選擇精確而有效的治療技術,在提高治療腫瘤之劑量的同時讓周邊正常組織之劑量降到最低,達成無明顯合併症之治療成效,讓癌症病患接受放射治療的意願大大地提高,也提昇了癌症的治療預後與長期生活品質。

腹悶痛1年 科隆氏症搞的鬼!

腹悶痛1年 科隆氏症搞的鬼!#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25歲的張姓男子,1年多來反覆肚子痛四處就醫檢查,卻遲遲找不出原因,這次因肚子痛掛急診,經腹腔鏡檢查發現小腸淋巴腫大、末梢迴腸發炎情形進行開刀,這名患者肚臍周邊悶痛,發炎指數高達7.4mg/dl、白血球也來到1萬4千mg/dl,禁食3天使用抗生素,腹部壓痛仍未改善,經診斷得知竟是特殊疾病科隆氏症Crohn’s引起。小腸腸壁變厚、淋巴腫大、迴腸發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張姓男子小腸腸段腸壁變厚、淋巴腫大,有末梢迴腸發炎情形進行手術,切除25公分腸段,腸段4處有明顯腸子發炎情形、黏膜發炎情況呈鵝卵石狀,徵兆屬特殊「科隆氏症Crohn’s」,目前以無腹痛,持續門診追蹤。腹痛、腹瀉、體重降低 8成常誤診豐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趙培傑表示:「科隆氏症Crohn’s」屬少見特殊疾病,20多年來他也只遇過3例,加上此病症沒有明顯徵兆,唯有右下腹部反覆疼痛,典型症狀有腹痛、腹瀉、體重降低,8成以上常被誤診為是闌尾炎、或是憩室炎進行醫治。抽菸、口服避孕藥逾5年 機率相對高此病症好發年齡在20~29歲、50~59歲、70~79歲,屬於發炎性腸道炎,男女比1:1,東方人發生率較西方人低,有家族史患者,罹患機率比一般患者高出17~35倍,目前發病啟因仍無確切症拒,已知與遺傳有關,如有抽菸、或口服避孕藥達5年以上,罹患機率也相對提高。反覆肚子痛 應進行大腸鏡、小腸攝影趙培傑醫師表示:「科隆氏症Crohn’s」不易發覺,民眾如有反覆肚子疼痛情形,應進行大腸鏡檢查,如大腸鏡未發現異樣,建議再進行小腸攝影檢查,以利早日找出病因,改善身體不適。 

三餐不定時 「腸腸」有問題

三餐不定時 「腸腸」有問題#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工作及睡眠作息與腸胃息息相關!33歲吳小姐,只要工作一忙,每天都上12小時的班,工作壓力大,導致有失眠問題,無法一覺安穩到天亮,睡眠時數平均下來也不足5個小時,這樣的工作與睡眠環境下,開始會經常性的腹痛,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有慢性腸炎。飲食清淡、補充好菌、睡前伸展吳小姐從小就是便秘體質,腸胃不好,現在只要晚下班、吃到太油膩的東西,腸胃就開始不適,之後開始認真調整飲食,除了吃的較清淡,也會喝優酪乳補充好菌,保腸保胃,睡覺前做一些伸展的動作,幫助入睡,雖然作息可能較難維持正常,但目前為止腸胃的不適情況比較少復發。過勞、高壓 增腸發炎機率據美國2011年研究證實,職業生活作息確實會影響腸胃菌相,且會增加腸道慢性發炎的機率,醫師強調,若長期過度疲勞、處於高壓環境下且三餐不定時,都會對體內菌相造成負擔,因此,改變腸道菌叢,讓好菌多過壞菌,有助於降低其他發炎性腸道疾病等風險,也提醒民眾務必加強重視腸內菌相,而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從飲食著手。焦慮、緊張 蠕動變快易腹瀉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部暨小兒腸胃科主任楊燿榮強調,工作時焦躁緊張的情緒會使腸胃蠕動變快,容易出現腹瀉和腹痛狀況,憂鬱、悶悶不樂時,腸胃蠕動則變慢,就會有脹氣和便祕情況產生,這些問題都會使腸道免疫系統改變,引起腸胃道急性發炎現象。消化不良2個月 恐致慢性腸炎若長期睡眠不足以致過度疲勞、工作壓力大而悶悶不樂、3餐不定時,加上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持續2個月以上,急性腸炎極可能反覆發作導致慢性腸炎,就門診觀察,多數上班族出現上述腸胃問題,提醒民眾不要輕忽。

想當「腸」勝軍 別再有「食」差

想當「腸」勝軍 別再有「食」差#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焦慮、壓力大,排便不順讓你腸腸出狀況?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調查上班族腸胃狀況,從受訪者工作與生活起居習慣發現,「4大偽國際作息亂象」,包括工作超時、夜不成眠、國際食差、排便不定。睡眠時間越晚 腸胃問題越多近5成上班族表示工作需要經常加班,每日工作超過12小時以上者竟高達1/4,每日加班3小時以上者達34.3%,57.6%上班族超過12點入睡,且其中高達86.1%有腸胃問題,顯示睡眠時間越晚腸胃出現問題機率越高,43.2%上班族1周超過3天用餐時間不定,不固定用餐者,有腸胃問題比例為89.1%,41.9%上班族無每日排便習慣。便秘比例高為法務、行銷工作者據調查82.8%上班族受腸胃問題困擾,消化不良(46.1%)、便祕(43.9%)、腹瀉(30.6%)、腹痛(21.8%)及胃食道逆流(16.2%),便秘問題比例最高為法務、行銷工作者,消化不良業務銷售人員為大宗,常出現腹瀉、腹痛、胃食道逆流比例,依序為營建土木及文字傳媒,針對上班族普遍的腸胃現象,「保胃腸勝4步驟」可幫助遠離腸胃困擾:1)    放鬆心境,優質入眠 /短期內如果無法調整入睡時間,可先從提升睡眠品質做起,睡前做伸展運動幫助紓壓與放鬆。晚餐也應該在睡前3小時結束,消化器官若在睡眠時持續運作,會妨礙睡眠造成睡眠品質不佳的情況。2)    腸保順暢,定期排便 /養成規律排便習慣,維持腸道順暢,以避免體內廢物無法排出,增加負擔。並保持規律運動及多喝水,配合飲食均衡與好菌攝取,促進腸胃一路暢通。3)    補充好菌,平衡加分 /如果調整睡眠與定期排便不易做到,建議至少在飲食均衡前提下,每日飲用具有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的優酪乳,保腸又保胃,直接補充好菌為菌相平衡加分。4)    三餐定食,營養均衡 /養成定時定量規律飲食習慣,減少腸胃運作負擔,且應每日至少攝取5蔬果與3碗全榖根莖類,以維持均衡飲食並每日補充到25克之足量膳食纖維。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