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症

罹患修格連氏乾燥症 該看風濕免疫科

罹患修格連氏乾燥症 該看風濕免疫科#乾燥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你有口乾、眼也乾的經驗嗎?當心這可能是乾燥症找上門!修格連氏乾燥症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也就是免疫系統失調,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的疾病;民眾應該向哪一科別的醫師求助呢?風濕免疫科醫師表示,乾燥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影響範圍是全身,應由免疫風濕科醫師來做診斷及治療。成大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醫師翁孟玉指出,乾燥症好發年齡介於55至75歲,女比男約10:1,台灣修格連氏乾燥症的發生率是十萬分之六,每年有一千多位新診斷的病患,容易和其他自體免疫性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狼瘡一同發生。翁孟玉說,乾燥症會出現以下症狀,如容易口乾舌燥,喝水也難止渴,半夜口乾到常起床喝水,甚至說話困難,嘴巴會黏住;另外,眼睛乾澀,感覺眼中有沙粒不適感,因為角膜無法得到適當的滋潤,常導致角膜潰瘍受傷;此外,病患有時也有鼻腔、喉嚨乾燥而慢性乾咳、皮膚粗糙、或因陰道乾燥導致性交困難或疼痛。翁孟玉建議,得到乾燥症的患者可以以含一小口水或冰塊,緩解口乾,注意口腔衛生,可嚼無糖口香糖,以防止蛀牙發生,減少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長時間閱讀及使用電腦,外出需戴寬邊太陽眼鏡擋風沙,不揉眼睛減少角膜受傷;擦身體乳霜保溼皮膚;可使用水溶性潤滑劑,減少陰道乾燥引起的性交疼痛。乾燥症是慢性疾病,需要長期追蹤。(照片來源:成大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提供)

乾燥症非火氣大 原是自體免疫失調

乾燥症非火氣大 原是自體免疫失調#乾燥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眼乾、口乾很多人皆曾有過,但個人症狀的輕重不同,其中有一個較為嚴重的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會造成眼睛乾澀、畏光或灼熱感,甚至疼痛,以及口腔乾燥,舌頭出現灼熱感,甚至吞嚥困難(尤其是較乾的食物),容易有蛀牙、牙周病或口腔的黴菌感染,有時候兩頰的腮腺會因為發炎而腫起來;其他位置的黏膜(鼻黏膜、氣管或陰道)或皮膚也可能出現比較乾燥的感覺。乾燥症也可能會侵犯身體的其他器官,如關節炎、血管炎、肝功能異常、間質性肺炎、腎臟或神經系統病變、淋巴瘤等,而有的病患會出現長期疲勞、全身酸痛、體重減輕或情緒憂鬱。乾燥症可以是單獨出現,即「原發性」乾燥症,或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稱為「繼發性」乾燥症。乾燥症初期病患常以為自己只是火氣大,不以為意,直到滿口蛀牙或掉牙、舌頭味蕾萎縮、無法吞嚥,才從別科輾轉轉至免疫風濕科,常常已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基隆市立醫院風濕免疫科楊春晨醫師提醒民眾無論如何,乾燥症是一個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需即早診斷與治療。治療方式,針對口乾眼乾除了採上述一般症狀緩解的保養原則,另可使用毒蕈鹼受體促進劑(muscarinic agonist),在台灣包括pilocarpine 和cevimeline兩種,以改善生活品質;而免疫藥物的使用,可避免疾病的進展與不可逆的併發症。

腰痠背痛靠止痛藥 脊椎感染細菌!

腰痠背痛靠止痛藥 脊椎感染細菌!#乾燥症

五十歲的張先生長年腰痠背痛,都靠止痛藥緩解症狀,病情嚴重到無法工作就醫時,腰椎椎間盤感染已經破壞脊椎結構造成不穩定,無法用藥物改善。臺中慈濟醫院骨科蔣岳夆醫師提醒大眾,太過依賴止痛藥,可能延誤病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也許透過保守治療就可以恢復健康,也許根本不必多挨刀。(圖:第二次術後x光)蔣岳夆醫師說,脊椎之所以會感染細菌,多數是感冒或是其它感染順著血液循環,到脊椎椎間盤,而脊椎椎間盤本身沒有血管,血液循環不好,細菌著床幾乎沒有遭遇白血球抵抗,容易落地生根。蔣醫師提醒,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是健康之道,如果能儘早就醫,說不定藥物在脊椎結構被破壞前就控制住感染,那就可以不用開刀了。至於手術後再次感染則不排除是免疫力的問題。蔣岳夆強調,一般脊椎手術患者最容易忽略背架,台灣天氣悶熱,很多人穿著背架難過,都想偷懶,其實這類大範圍手術,背架很需要穿久一點,充分保護固定的椎節,如果骨頭尚未癒合就不穿背架,鬆掉再開刀,那就得不償失了。

中醫治乾燥症 藥物搭配針灸

中醫治乾燥症 藥物搭配針灸#乾燥症

近日天氣炎熱,雖然秋天已悄悄來了,仍未感覺到一絲涼爽,相信很多人最近都會覺得眼睛乾澀、口腔乾燥,所以需多補充些水分,或是含電解質飲料,即可獲得緩解。但如果一直覺得口乾眼乾,喝水或點眼藥水都無法改善不適,且症狀超過三個月,就要小心罹患乾燥症的可能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劉佳祐表示,乾燥症是一種全身性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又稱為修葛蘭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最常影響的是淚腺和唾液腺功能。因為這些腺體不明原因持續的發炎,導致淚液或唾液分泌不足。除此之外,身體其他腺體也可能會受到侵犯,使得皮膚、頭髮、氣管或陰道變得乾燥。劉佳祐醫師解釋,臨床上,乾燥症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兩種。原發性是指病患除了乾燥症外,沒有其他風濕免疫性疾病。續發性則是指除了乾燥症,同時也有併發其他風濕免疫性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硬皮症,其中以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常見。但也有許多藥物也可能會引發乾燥症,如抗組織胺、抗精神分裂或憂鬱症藥物、安眠藥、口服避孕藥、利尿劑、止痛藥等等,且服藥時間越長與劑量越高,引起的症狀越嚴重。治療部分,以針對口乾、眼乾的陰虛燥熱症狀為主,常用中藥有生地、麥冬、玄參、沙參、枸杞子、生地黃、茺蔚子、百合、五味子等養陰潤燥之品,一般都有不錯效果。也可搭配針灸促進淚液分泌及眼區周圍循環,如睛明、攢竹、承泣、絲竹空、合谷等穴道,有效改善乾眼困擾。延伸閱讀「乾燥症」: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2106

乾眼症患者應遠離菸害 避免惡化!

乾眼症患者應遠離菸害 避免惡化!#乾燥症

乾燥症,又稱修格蘭氏症候群,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孝雙醫師表示,原發性指除了乾燥症之外,沒有其他風濕免疫性疾病;而次發性則是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硬化症等之合併症。原發性乾燥症好發於40~50歲的女性,發病年齡可以低到3歲,而男女比例為1:9。陳孝雙說明,原發性乾燥症的致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白,其疾病進程非常緩慢且早期症狀不明顯,症狀經常是間歇性發生,數年後慢慢轉強,發病頻率也越來越頻繁,通常病人從輕度乾燥症到非常不舒服去找醫師,大概都要5年以上。陳孝雙進一步提出常見症狀及治療方法:乾眼症:早期以眼睛乾澀、異物感及眼結膜紅腫為主,晚期則結膜持續紅腫;少數病人會因淚水過少引發角膜受損,進而造成眼睛模糊甚至失明,嚴重時眼睛分泌物變得非常黏稠,眼角會出現淡黃色分泌物。治療上可使用人工淚液改善症狀,可降低淚腺的發炎,進而改善淚液的分泌,若以手術阻塞鼻淚管,可延長淚液停留的時間,增加淚液的保護作用。乾口症:病人常抱怨口腔味道異常、火氣大、食不知味,慢慢地口水變少,吞嚥逐漸困難,嚴重者必須喝下很多水,食物才能下嚥,病人也容易蛀牙和牙周病。檢查方法是做唾液腺的切片檢查、核子醫學掃描、攝影、分泌量測定等。病人可多喝水或者口含酸梅、檸檬片或咀嚼無糖口香糖來促進唾液分泌,勤刷牙則可保持口腔衛生,避免牙周病等合併症,若症狀嚴重者,可能需服用直接刺激唾液分泌的藥物才能改善症狀。外分泌腺腫大:唾液腺腫大可發生在腮腺或頷下腺疾病的任何時期,早期經常是間歇性發生, 主因是唾液腺發炎引起管道阻塞,導致分泌物無法排泄,晚期可能發生腫瘤或受到淋巴球細胞浸潤,此時唾液腺常是持續腫大的。唾液腺切片是非常重要的檢查,若切片中4平方毫米中有50個以上的淋巴球聚集則為陽性,而老化引起的口乾症,其切片 常呈現組織萎縮與纖維化。陳孝雙解釋,乾眼症的人在飲食上要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等。因為菸會刺激眼睛,盡量不要抽菸,或待在有菸的環境。乾口症的人應避免糖、酒精或咖啡因,這都會加重不適的症狀,此外,應減少辛辣及酸性食品,以免過度刺激,避免惡化。罹患乾燥症需要遵從醫師指示長期服藥,並定期追蹤檢查。而皮膚或陰道乾燥等症狀,可使用乳液維持皮膚保濕,或使用陰道潤滑劑,減少乾燥引起的疼痛。陳孝雙提醒民眾,乾燥症看似輕微的小毛病,卻帶給病人很大的不適與困擾,而且可能合併嚴重的併發症,病人與醫師都該更加重視這個疾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有效的控制病情,改善生活品質。

「乾燥症」讓六旬婦人欲哭無淚

「乾燥症」讓六旬婦人欲哭無淚#乾燥症

欲哭無淚不只是一種形容,而是真的會發生!家住大甲的62歲吳女士原本就常覺得口乾舌燥、吞嚥困難,且眼睛很容易乾澀。原本她以為是年紀大或更年期的緣故。但最近,吳女士看連續劇看到感人處想跟著哭泣時,卻發現自己竟然「欲哭無淚」,乾哭嚎了半小時卻流不出淚水來。好在後來聽親友建議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罹患一種免疫系統失調的病症「修格連氏症候群」,也就是所謂的「乾燥症」。目前吳女士在醫師協助下接受免疫調節藥物治療,症狀與生活品質已大大改善。光田綜合醫院風濕免疫科洪國棟醫師指出,這位吳女士其實從十幾年前就開始覺得眼睛容易乾澀,常常有鈍鈍的異物感,會不由自主地想揉眼睛。她以為人老了就是容易眼乾流眼油,所以平時就點眼藥水了事。此外,吳女士還常覺得口乾,每次吃飯或餅乾、蛋糕等食物時,吞嚥都十分困難,噎到的狀況時常發生,得馬上喝些湯或飲料才能吞得下去。而且皮膚也一直都乾乾的,失去原有的光澤。這些持續已久的症狀,都被吳女士解讀為年紀大的關係而加以忽視,直到情形越來越嚴重,到風濕免疫科就診後才發現是罹患了修格連氏症候群(俗稱乾燥症)。洪國棟醫師解釋,修格連氏症候群確切發病原因仍未完全確定,但普遍認為和免疫系統失調有關。患者失調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身體的外分泌腺,例如唾液腺或者是淚腺,造成淚腺與唾液腺的受損,因此無法製造足夠的眼淚與唾液,引起眼乾與口乾的症狀。此外,修格連氏症候群也可能侵犯身體其他的器官,包括皮膚,腸胃道或呼吸道等系統,好發於年齡較大的女性(40~50歲),女性與男性比例約為 9:1。洪醫師強調,修格連氏症候群之症狀可能時好時壞,也會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例如服用利尿劑、抗組織胺藥物、抗憂鬱藥物或安眠藥等均可能造成病患症狀惡化。此外,睡眠不足、壓力、疲倦等也可能使病患更不舒服。如果民眾發現身體有上述異狀,建議儘快至醫院諮詢專業的醫師,才能早日給予適當的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