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部病變

睜一眼閉一眼 視物扭曲快就醫

睜一眼閉一眼 視物扭曲快就醫#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眼睛的構造非常複雜,雖然都是視力問題,但卻有很多不同的病況,從近視、遠視、斜視、散光、老花,到白內障、青光眼和黃斑部病變,且治療方法也都不同;尤其是黃斑部病變有好多種,治療方式也有兩種。醫師並提醒,如果單眼視物發現影像扭曲,就要及早就醫,針對不同的黃斑部病變,必須對症治療才能有效改善。睜一眼閉一眼檢查 黃斑部病變速治療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眼科主任蔡裕棋表示,黃斑部病變有非常多種,常見包括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黃斑部病變、黃斑部水腫、黃斑部皺褶、黃斑部裂孔等,民眾可睜一眼閉一眼檢測,若發現有視物扭曲的情形時,應盡快就醫,一旦確認有黃斑部病變,就要盡快治療。治療方法有手術和打針 老化造成以針劑治療至於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方式,則是可分為兩種,其一是可手術,其二則是只能打針;蔡裕棋主任指出,如果是老化造成的黃斑部病變,就只能用針劑治療,例如老年黃斑部病變、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糖尿黃斑部病變、視網膜血管阻塞合併黃斑部水腫,主要以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治療。黃斑部皺褶或裂孔 可用手術治療可以採用手術治療的則是黃斑部皺褶、黃斑部裂孔;蔡裕棋主任解釋,如果是因為黃斑部上增生膜或拉扯引起的病變,就會以玻璃體切除合併薄膜撕除手術,目前可透過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OCT)檢查,以及最小切口的微創視網膜手術,如果一發作就進行手術治療,可以使視力恢復到1.0。(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眼針致瘀青 前3天要先冷敷

眼針致瘀青 前3天要先冷敷#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黃斑部病變是常見的視網膜疾病,中年人為好發族群,近年由於行動裝置的普及,眼疾發病年齡越來越低,醫師表示,西醫治療黃斑部病變,會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或使用雷射治療,但並非每個病患都可達到相同效果,若同時有搭配中醫治療則可降低血管新生的機會,同時避免黃斑再次出血。中藥治療可增加西藥抗血管新生敏感度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郭祐睿指出,黃斑部病變及早以中西合併治療,輔以眼針療法,針對黃斑水腫與預防血管增生,療效頗佳。香港有學者研究,中藥同時治療黃斑病變時,可有效改善視力,促進黃斑水腫、滲出、出血的吸收,增加西藥抗血管新生藥物的敏感度,眼針則是針對牽涉眼底的病變、血管問題的視網膜病變、黃斑部退化,雙管齊下,對症治療。近日民進黨立法院團總召柯建銘出現「熊貓眼」,就是眼針治療導致。至於眼針療法為何會出現熊貓眼,因為眼睛周圍有很多微細血管,若下針角度稍偏,就會刺破血管,引起了瘀青腫大的現象。郭祐睿醫師指出,門診中眼針患者若有這樣的情形,建議前3天冷敷,後3天熱敷,每次敷15分鐘,一天數次,一週左右能消除腫脹。患者血壓不可超過150mmHG許多人好奇眼針治療的風險,郭祐睿醫師表示,正確的眼針手法安全性高,且眼針的針具經過挑選是軟、滑、鈍的針,只要注意患者就診時血壓不可超過150mmHG,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礙、糖尿病等疾病,就可以進行。郭祐睿醫師提醒,避免黃斑病變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調整日常作息,不可熬夜、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甚至平時即配戴抗藍光眼鏡,還要避免過食烤、炸、辛辣的食物。日常飲食可搭配綠茶、菠菜、芥藍菜、綠花椰菜等具有抗氧化力、抗癌的食材,多食用魚類、核桃及含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蔬果葡萄、藍莓、玉米等蔬菜,可以延緩視力衰退的速度。 

看物扭曲 竟是黃斑部破洞!

看物扭曲 竟是黃斑部破洞!#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苗栗一名47歲男性,近1、2個月,察覺左眼視力,出現逐漸模糊情形,至鄰近眼科診所就醫,發現是左眼罹患黃斑部病變,轉介醫院後,醫師為他進一步做眼部光學性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左眼黃斑部裂孔,最佳矯正視力僅0.3,醫師建議患者,返家後注意讓眼睛多休息,勿用眼過度,尤其要減少滑手機及盯電腦及電視時間,並密切門診追蹤,如有惡化,則需做手術治療。黃斑部破洞 中心視力模糊、影像變暗衛福部苗栗醫院眼科主任梁策表示,智慧型手機不離手、整天低著頭,容易發生眼睛提早老化、病變等問題,黃斑部是指視網膜中央呈黃橙色部份,它主要是負責提供清晰視力,螢幕藍光直接接觸到黃斑部,如果黃斑部產生了破洞,稱為黃斑部裂孔,會造成中心視力模糊及影像變暗、變形。常出現在高度近視、飛蚊症患者身上臨床常見的案例,多是無明確病因的原發性黃斑部裂孔,常好發於60歲以上長者,發生原因主要是玻璃體老化、纖維萎縮,對視網膜牽引造成裂孔,此外,黃斑部裂孔較常出現在高度近視、飛蚊症、曾有外傷或眼球手術的患者身上,視力會在1、2個月急遽惡化,無法以藥物或雷射改善,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大部分發生在單眼 就醫視力在0.1以下梁主任指出,黃斑部裂孔病患主要症狀,是患眼會視力模糊,但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且大部份發生在單眼,所以通常是患者偶然間閉一隻眼,發覺視力模糊而發現的,而且因為不痛不癢,就醫時視力大多已經在0.1以下了,其他症狀還包括如閱讀發生困難、物體形狀顏色有變化、物體扭曲等,如果有上述症狀,就要警覺可能是眼睛黃斑部發生病變,應及時請眼科醫生檢查眼底。

抗眼睛老化 多吃黃綠色蔬果

抗眼睛老化 多吃黃綠色蔬果#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眼睛是靈魂之窗,眼睛失去健康,日常生活大小事,都會變得很困難,要預防眼睛提早老化,營養師周千欽建議可從三餐飲食著手,例如綠色蔬菜的菠菜、芥藍、地瓜葉,以及木瓜、鳳梨、芒果的橙黃色水果,都有助對抗自由基、保護眼睛。 不良用眼習慣 加速眼睛老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周千欽表示,眼睛隨著年齡增長自然老化,而不良的用眼習慣更加速傷害,例如紫外線、藍光等光源,都會使眼睛細胞過度氧化產生自由基,導致視力減退、模糊,甚至引發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而造成失明。 自由基是眼睛老化元兇周千欽營養師強調,自由基是眼睛老化的元兇,外出時應避免紫外線直接曝曬眼睛,也要減少使用電腦、平板電腦、及智慧手機等3C產品,另外,日常飲食多攝取黃綠色蔬果,也有助抗氧化,達到保護眼睛功效。 黃綠色蔬果能抗氧化周千欽營養師舉例,菠菜、綠椰菜、芥藍菜、豌豆等深綠色蔬菜,富含葉黃素,而木瓜、鳳梨、芒果、柑橘類、柿子等橙黃色的水果,富含β-胡蘿蔔素,都能降低視網膜氧化傷害。(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眼疾患者有福 新藥搶救「視」界

眼疾患者有福 新藥搶救「視」界#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現年70歲的張先生年輕時兩眼視力皆1.2,每天看著電腦工作15小時,9年前張先生突然左眼視力模糊看不清楚,只能看到微弱的光線,原以為是太疲勞,點了眼藥水也沒改善,至眼科檢查結果發現,張先生左眼視力從1.2瞬間降至0.03近乎失明,後來確診罹患「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PCV)」。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加上光動力療法患者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加上光動力療法,治療7年後產生抗藥性,醫師建議使用眼內注射「新型抗血管新生因子抑制劑(Anti-VEGF)」,至今恢復良好,左眼視力也改善許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統計指出,全球約有2.85億人口視力受損,其中有3900萬人失明,50歲以上的失明人數佔總失明人口82%,隨著全球邁入高齡化,越來越多人因慢性疾病及衰老退化,造成視力損害,甚至失明。主宰視力、辨別物體清晰度及顏色功能常見中老年人的眼睛疾病,最值得注意的是黃斑部病變,又稱作視力的隱形殺手,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醫師表示,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心,主宰中心視力、具有辨別物體清晰度及顏色的功能,黃斑部常見疾病包含: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DME)、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PCV)、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續發黃斑部水腫(俗稱眼中風,CRVO)。陸續增加3種適應症的健保給付翁林仲醫師說明,衛福部陸續增加另外3種適應症的健保給付,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DME)、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PCV)、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續發黃斑部水腫(CRVO),讓過去視為眼癌的黃斑部疾病,多了一個治療選擇。眼內注射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Anti-VEGF),直接作用在黃斑部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因子,抑制不正常新生血管的生長與減少視網膜積液滲漏,且不會傷害到周邊正常組織,健保給付後將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也能讓患者擁有一個新「視」界。 

想看清「視界」 糖友快控糖

想看清「視界」 糖友快控糖#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0歲的王小姐從來沒有檢查過眼睛,但她罹患糖尿病已有15年,而且未遵醫囑規則服藥,漸漸覺得右眼的視力變得模糊,起先不以為意,原想重配眼鏡,但驗光師怎樣幫她配度數都看不清楚,建議應該要找眼科醫師詳細檢查,檢查結果發現,王小姐是嚴重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有玻璃體出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視力僅0.1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接受雷射治療,但做完右眼的治療後,王小姐自己覺得視力沒什麼進步,自己取消了後續的治療,未做治療的左眼2個月後變成只看得到手指在動,於是再度求診,檢查發現已經視網膜剝離,經白內障手術合併玻璃體切除手術,她的左眼視網膜有貼合,但視力僅剩下0.1。定期看醫生、運動 不吃偏方成大醫院副院長張智仁表示,糖尿病對神經、血管、腎臟、和眼睛都不好,希望藉由今天的活動讓大家更了解如何保護好眼睛,成大醫院糖尿病友會會長陳武祝表示,他和糖尿病相處了40年,心得是定期看醫生、運動,不吃偏方,每天走路一萬步,血糖就不會不穩定。嚴重會有視網膜剝離 造成失明危險洪醫師近一步說明指出,糖尿病控制不良,會導致眼部的病變,如黃斑部水腫、視網膜或玻璃體出血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嚴重的會有視網膜剝離,造成失明的危險,其他還有白內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控制血糖 以降低糖尿病的傷害程度這些糖尿病的眼部病變,雖有治療的方法,但是會因病人糖尿病病情的控制,預後有很大的差異,洪嘉鴻醫師表示,要預防糖尿病眼部病變的發生,首先要控制血糖,以減少、降低糖尿病的傷害程度,同時要定期眼科檢查及自我視力檢查,以能及早發現視力變化背後的更大的眼部病變。

4大眼疾 85%錯誤用眼害的!

4大眼疾 85%錯誤用眼害的!#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多數民眾認為眼睛疾病離自己很遠,但近年因3C科技發展迅速,人手一台手機、平板,過度用眼機率大增,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聯合愛爾康大藥廠進行的2016全台護眼趨勢調查顯示,北部地區民眾錯誤用眼比例高達85%,更有近60%民眾維持1年以上錯誤用眼方式,且感到眼睛痠痛卻未就醫。青光眼和黃斑部病變 上升4.8%及2%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秘書長蔡景耀表示,錯誤的3C使用行為,將會導致眼疾提早報到,據北市聯醫眼科就診資料統計顯示,青光眼和黃斑部病變,今年相比去年,分別上升4.8%及2%,可能與高度近視人口居高不下有關,而老化眼疾年輕化狀況更是嚴重,55歲以下接受白內障手數患者比去年同期增加,以下為台灣常見4大眼疾:1) 老花/近距離看不清楚,約在40歲之後因水晶體隨年齡增長彈性變差,導致聚焦近物的功能變不佳。2) 白內障/是與年齡有關的眼疾,因水晶體變混濁,造成通過的光線較少,會散射,導致視線模糊,白天會畏光、夜間視力變差。3) 青光眼/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之後漸漸開始出現局部視野缺損,晚期視野缺損嚴重時,會感覺像透過隧道看物體,最後甚至會失明。4) 黃斑部病變/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逐漸受損所致。症狀包括視線扭曲及視線中央看不見。7成6民眾自覺眼睛不舒服未就醫據調查指出,高達7成6民眾自覺眼睛不舒服但未就醫,對於眼睛霧茫茫、視野縮小、扭曲等重大眼疾前兆不自知,對於眼疾問題,許多人不在意,認為眼睛痠澀只要休息一下就好,長期下來累積眼睛病變的機率,民眾若有視物異樣症狀,應盡快就醫,避免傷害靈魂之窗。

白內障年輕化 抗藍光水晶體預防惡化速度

白內障年輕化 抗藍光水晶體預防惡化速度#黃斑部病變

          (圖說:白內障年輕化 平均六十歲民眾患有白內障/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與頭髮變白、皮膚出現皺紋的道理一樣,眼球裡面的水晶體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變白老化,造成某種程度的混濁,進而影響視力,這就是俗稱的「白內障」。眼科張正忠醫師表示,以往白內障的手術多半落在7、80歲的長者,但近年來臨床發現,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平均來講,60歲就接受白內障手術的病患越來越多。 白內障年輕化  主因多為3C產品藍光 張正忠醫師說明,白內障可分為老化性與病發性白內障,一般而言,是以老化性白內障,也就是退化型的白內障為最大宗,少部分是因為糖尿病、虹彩炎、青光眼等疾病,所引起的病發性白內障。 而最近發現,白內障手術有年輕化的趨勢。張正忠醫師解釋,的確以往我們發現接受白內障手術年齡多半是落在7、80歲的老年人,但隨著手術技術與材料進步,白內障手術已不再是等病徵成熟後才能做。所以很多60歲的民眾,一旦發現自己有白內障,也會與醫師討論是否可以儘早接受手術,以恢復視力與生活品質。 尤其是現在3C產品普及,藍光問題造成眼睛病變的案例越來越頻繁,張正忠醫師分享,自己的病患來接受白內障手術,十之八九都有使用3C產品的習慣。我們的眼睛,原本就有過濾紫外線與藍光的功能,一旦置換人工水晶體,就要特別小心藍光對視網膜的傷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要求手術患者,應要避免光害,尤其室外活動,一定要配戴太陽眼鏡。 避免黃斑部病變 抗藍光水晶體降低惡化速度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失明問題的第一名,跟藍光絕對有間接的關係!」張正忠醫師說,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水晶體被移除後,會有較高機率發生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近兩年的研究論文也指出,抗藍光水晶體的確可降低黃斑部病變惡化的速度。 也就是說,假使民眾接受人工水晶體置換,在3C產品如此普及的現代,站在醫師的角度,提醒接受置換人工水晶體的患者,一定要有防藍光的觀念,保護自己的視網膜。 很多病患都問,抗藍光水晶體比較貴,那是否平時多吃含有葉黃素的食物,也可以避免黃斑部病變?張正忠醫師解釋,葉黃素僅是預防黃斑部病變的營養素之一,像玉米黃質素、胡蘿蔔素都是必須的營養素,其實降低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方法有許多,例如透過外在遮陽、植入抗藍光的水晶體或者是正確攝取必須營養素等等。建議民眾也可以跟眼科醫師討論,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護眼之道。   (本衛教訊息由愛爾康協助刊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