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

睡眠也可消耗熱量?增加肌肉提升代謝

睡眠也可消耗熱量?增加肌肉提升代謝#代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時下許多年輕女性在體重控制方面經常採取節食,卻懶得運動,造成假象的苗條。她們外表看來體重標準或甚至是偏瘦,但經過身體組成分析儀檢測後發現,身體裡面的體脂肪比例過高、肌肉量不足,也就是所謂的「泡芙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科主任張惠萍提醒每位立志擁有窈窕健康體態的女性,在減重過程中,一定要攝取適當熱量、用心選擇食物,才能在控制熱量中,得到充足的營養素。仁愛院區專聘的輕適能運動教練賴志欽也表示,增加身體的肌肉量可提升安靜代謝率,進而增加能量消耗,因為一天中肌肉組織所消耗的熱量比例超過身體總消耗量25%,甚至連在睡眠的時候,肌肉組織都還持續在消耗熱量。因此,增加身體的肌肉比率,不僅可以達到體重控制目的,也可以讓身體曲線呈現出健康美。提升肌肉質量的最好運動方式就是阻力訓練,賴志欽提供以下三種可以有效訓練腿部、臀部與背部肌肉群的動作,讓想提升肌肉量的民眾參考:一、過肩蹲舉 1.膝蓋與腳尖同一方向,雙手舉高至耳朵旁。2.下蹲至膝蓋成90度。向上時,回到站立位置,一組12至15下,執行3組。二、橋式 1.平躺於地上,腳屈膝成90度,動作時,臀部上抬至大腿與身體成一條線。2.臀部用力,保持呼吸,下放時,回到開始的位置 ,一組12至15下,執行3組。三、前伏反向飛鳥1.採前伏姿、兩腿微蹲,身體向前儘量與地面平行。2.雙手大姆指朝上,並將雙手張開至肩胛骨往中間靠近。腹部及背部用力,下放時,回到開始的位置,1組12至15下,執行3組。如此在飲食、運動雙管齊下的改變與實行之下,「泡芙女」想要達到真正健康又窈窕,擁有如同美「肌」女的身材,絕對不會只是掛在嘴邊的口號與夢想。

電視電台違規廣告 減肥美容代謝為多

電視電台違規廣告 減肥美容代謝為多#代謝

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民國100年整年辦理「醫療、藥物、化粧品及食品違規廣告監控計畫」,監控電視、電台廣告共1萬4千則,其中859件涉及違規,違規次數排名前五名名單為 健康新胺、黃金牛蒡、股立補、高基能好顧醇、宮妍漢方美身法(中藥),食品藥物管理局呼籲民眾,切勿聽信誇大不實或宣稱具有療效之廣告,以免破財傷身。進一步分析違規廣告監控數據發現,產品型態以食品佔59.8%為首,第二名為化粧品佔18.4%;宣稱的效能類型以「減肥瘦身」、「美膚美容」、「心臟循環」功效為前3名,而上開查獲涉及違規之廣告,目前皆已交由地方衛生局依法查處。此外,根據統計,100年全年衛生機關處分違規藥物、化粧品及食品廣告共7千8百餘件,罰鍰總金額竟高達新台幣1億8千萬元。依食品藥物管理局統計資料顯示,電視涉違規廣告之商品以「健康新胺」查獲52次居首,「黃金牛蒡」查獲39次居次;電台涉違規廣告商品「3號維他肝」及「血力旺」各查獲7次最多,「靈菇精」查獲6次居次。該類型的廣告除由衛生機關處分違規廣告之託播業者外,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也將協助進行行政指導,以促使違規廣告儘速停播。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在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合作下,廣告違規率業由99年1月的13.9%,100年12月降至4.95 %,未來衛生機關仍將持續努力,加強查緝違規廣告。此外,食品藥物管理局也再次呼籲民眾,凡是廣告內容太神奇、太吸引人的,都需要提高警覺,民眾可利用0800285000檢舉專線,協助衛生單位監聽及檢舉疑似違規之醫藥食品廣告,以保障民眾就醫、用藥、美容、飲食的健康及安全。

日夜輪班女性 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

日夜輪班女性 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代謝

你的工作需要輪日、夜班嗎,如果是的話,罹患糖尿病的機會將會大幅提高。根據美國CNN報導,有學者研究發現,常常需要輪夜班、日般的女性,將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會,除了輪班的人之外,如果常常工作超時、作息不正常的女性,也都很容易罹患糖尿病。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法蘭克(Frank Hu)教授表示,他們觀察了那些單純上日班的護士,以及必須輪值日、夜班的護士後,發現到那些輪值日、夜班長達3年的護士,比起上日班的護士,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20%,如果20年下來,風險將會提高到60%;所以法蘭克表示,雖然看起來短時間的輪班好像沒什麼,但是長期累積下來,就會形成巨大的傷害,而且這些現象絕對不只是輪班的人,像是常常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等的人,都是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除此之外,熬夜或是常常輪日、夜班的人,很容易因為荷爾蒙失調,導致飲食過量,進而引起肥胖,而肥胖正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德州A&M醫學院健康科學中心(Texas A&M Health Science Center College of Medicine)的厄尼斯特(David Earnest)教授表示,人體中有一套嚴密的生理時鐘,這套生理時鐘會影響我們身體的代謝,所以如果我們破壞了這套生理系統,就會引起身體的混亂,最後引發疾病,像是糖尿病。最後法蘭克教授表示,雖然這樣的研究,還需要更多的實驗數據來證明,但是他相信,一個人的作息會影響到他的身體狀況,所以法蘭克教授建議輪班的人,應該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而且最好不要接受長時間的輪班,才不會把自己的身體搞壞,得不償失。優活推薦:戰「腎」糖尿病!新藥物更安全方便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26血管成形術擺脫截肢!糖尿病患福音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43糖尿病複合療法 老人可有效控制血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29

20%國人帶有FTO肥胖基因 變成「胖子」的機率多三倍

20%國人帶有FTO肥胖基因 變成「胖子」的機率多三倍#代謝

真的有天生的胖子嗎?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內分泌科醫師張以承,前天(12日)在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發表研究報告,國內一項研究發現,有2成國人帶有肥胖基因,而且這些肥胖基因還具有遺傳的可能,張以承醫師表示,擁有肥胖基因的人,通常食慾比較好,代謝比較慢,所以肥胖的機率,會比一般人增加3倍。張以承醫師表示,他分析三千多位民眾血液中的肥胖基因,才推論兩成國人有肥胖基因,帶有這些基因的人,以FTO基因影響最大,日後肥胖機率,比一般人多出六成,且還可能會遺傳,醫師表示,如果只有父親有肥胖基因,孩子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會增加0.4%,父母如果都有肥胖基因,BMI將會增加0.8%。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的衛教文章指出,男人體脂肪超過25%,女人超過30%皆認為是肥胖,因為體脂肪的測量較不易,所以一般都用理想體重公式及身體質量指數(BMI)來判定是否肥胖,BMI=體重(公斤)/身高的平方(公尺),BMI=22是理想體重,在18.5~24之間為正常,24~27為過重,超過27就為肥胖。根據英國《PLoS Medicine》期刊最新研究發現,其實只要保持好動、愛運動的動態生活型態,擁有FTO肥胖基因的人,還是可以瘦得下來,英國研究證實,運動對於控制肥胖確實有效,特別是遺傳性的基因肥胖者。別把「天生就胖」當藉口! 保持運動可擺脫肥胖基因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44減肥飲食的5大錯誤觀念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3&id=6坐越久恐越早死? 研究:規律運動避免癌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63

現代人越來越懶得動? 推廣「健走」護健康

現代人越來越懶得動? 推廣「健走」護健康#代謝

日前台北市與新北市、高雄市舉辦了市民健走活動,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林奇宏指出,臺北市與新北市6-11歲兒童肥胖比率為21.1%;而到了成人,過重或肥胖則高達40.1%,除造成體能衰退,還會導致代謝症候群、三高、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疾病。因此維持健康體重要注意健康飲食以及規律生活外,也要多多運動。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國民健走、散步時間的越來越少,是英國人的健康的隱憂之一。新北市衛生局健管科長賈淑麗強調,「健走」在所有的運動中是簡單、經濟又實惠。不但可以燃燒脂肪、強化心肺功能;也能愉悅心情、提升睡眠品質,每天健走30分鐘以上則更可幫助減重及降低血壓、心血管疾病罹患機率,是國人目前最普遍的運動方式。至於高雄市則響應世界衛生組織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的概念,除了積極辦理老年健康促進活動,衛生局也透過今日的活動,呼籲市民多關懷身邊的長者,多傾聽他們的心聲,多陪伴他們到戶外走走。英國交通部門調查發現,平均每個英國國民一天只有走960步,相較於1995年少了292步,而且達到15年來的新低點。調查也發現,英國人過度依賴交通工具,而疏於行走,甚至只有41%的英國人走路超過20分鐘。世界癌症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的雷切爾湯普森博士(Rachel Thompson)表示,如果一個人的運動量太少,可能會引起許多健康的問題,像是慢性疾病與癌症,看起來走路似乎很浪費時間,但是卻是無可替代的活動,所以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出去多走路。入秋時節「整理門面」好時機 3D飛梭雷射除斑、去痘疤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10&HN_Yr=0&HN_Mon=0保持清潔、避免啃咬食物 渡過牙齒矯正尷尬期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11&HN_Yr=0&HN_Mon=0頸肩痠痛做頸椎拍打 婦人竟無法行走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24&HN_Yr=0&HN_Mon=0

酸性體質易生病 使代謝紊亂影響免疫系統

酸性體質易生病 使代謝紊亂影響免疫系統#代謝

許多自然療法的專家都認為,85% 的痛風、高血壓、癌症患者等,都是酸性體質所引起。所以只要讓身體恢復成弱鹼性,就可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台中林新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剛民表示,酸性體質的人確實較容易生病。林剛民主任表示,酸性體質容易生病的原因,像痛風患者,血液中的尿酸高,當給予鹼性的鈣治療時,就可以快速降低尿酸值,有時候臨床上常聽到痛風者多補充蔬菜、水果等偏鹼性的食物,會慢慢地讓身體的血液呈現弱鹼性,就是酸鹼中和的應用,至於吃過多的肉類、海鮮等酸性食物,會使身體的新陳代謝出現混亂,影響免疫系統。林剛民主任表示,當食物經過消化吸收之後,所產生的磷酸根、硫酸根、氯離子等離子比較多,就容易在體內形成酸性物質,使人體產生酸性反應。相反地,如果食物代謝後產生較多的鈉離子、鉀離子、鎂離子、鈣離子等,就容易在體內產生較多的鹼性物質,形成鹼性反應。總體來說,動物性脂肪、蛋白質等多屬於酸性食物,蔬菜、水果類多屬於鹼性食物,也就是說,如果常常吃大魚大肉就容易使身體呈現酸性體質。林剛民主任說,所謂的酸性體質、鹼性體質,目前還無法用醫學儀器來檢測,只能透過病患的飲食習慣,來得知病患體質可能偏酸性或是鹼性。總體來說,多吃蔬菜水果,就可以補充體內的鹼性物質。但是體內的酸鹼要平衡,所以也不能光吃蔬菜水果,而是要透過均衡的飲食,才可以提升人體免疫力,使身體常保健康。身體越「酸」代謝越慢身材越胖 如何「鹼」出好身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119番茄吃多會傷胃?營養師:還是飯後吃比較好啦!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49腎結石患者不能喝豆漿? 適量喝沒問題啦!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51

九型體質初談之 什麼是體質?

九型體質初談之 什麼是體質?#代謝

攝影/許肆海體質為人體的交叉變化型態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皆有「體質」這個名詞,但究竟什麼是「體質」呢?徐慧茵醫師笑說:「真要好好談體質這兩個字,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呢!」但我們可以這樣簡單解釋:個體在遺傳及環境影響下,面對生育、發育、衰老的過程,形成當下代謝機能與生理結構相對穩定的特殊狀態,即為體質。維繫健康首先要了解體質很多人以為小孩、老人、或病患才需要調整體質,其實是錯誤的觀念!由於體質往往決定一個人容易生什麼病、症狀傾向的嚴重性為何、甚至也會影響癒後的情況;例如氣虛者容易遭受風寒、體質燥熱的人容易發燒。所以,預先改善生活與飲食習慣,使平和體質不因此偏頗,才能有效防「未病」。以西醫的觀點來看,嬰幼兒一旦感染流行性感冒就可能因此致命,所以相關醫療單位經常會倡導注射預防針和疫苗,這就是防「未病」的一種觀念。形成體質的六大主要因素影響體質形成的因素極為複雜,徐慧茵醫師特別分析出六項重點:遺傳:「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的兒子生來會打洞」徐醫師提到,人生來本就會有和父母相像的因子,當然疾病也會有很大的相關性。現代免疫學即證實:遺傳對於抗體的種類與血清含量都有決定作用。比方說,當父母其中一方有過敏體質時,其小孩約有35%的比例也會遺傳到過敏體質;若父母雙方都有的話,後代遺傳過敏的機率相對更高。環境:由於氣候與地理環境的差異,使得徵狀發病率也隨之增減。像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氣候潮濕、溫差變化大,因此關節疼痛、過敏體質的人特別多!而濕熱的工作環境,也會導致男女容易有不孕症的問題。年齡:依據黃帝內經的觀點,體質會隨著年齡而變化,一般以10年為漸變的階段,從生、老、病、死琢磨體質的特點。此部份下篇文章會另做描述。飲食:飲食對體質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徐慧茵醫師說,現代社會許多人都有不良的飲食習慣,例如本身屬寒涼體質卻長期大吃麻辣鍋、女性冬天大啖白菜導致白帶增加…等。此外,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人的體質,如長期的飲食不足使得體質轉為虛寒、飲食油膩導致體質轉為濕性、而飢飽不均則會造成脾陽早衰,產生陽虛體質。疾病:「某些疾病會改變體質,某些體質則容易導致某些疾病產生。」徐慧茵醫師認為,疾病與體質互為因果關係,尤其慢性病對體質的影響最大。比方說患肺病者容易引發虛熱體質、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因長期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態,所以多有陰虛火旺的現象。而經手術失血過多的人,若未能及時補充,往往容易導致日後氣血兩虛的病徵。性生活:古人〈尤其是道家人士〉認為:「性的節制,是影響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不過徐慧茵醫師提醒,此論點有待商確!以現代醫學研究觀點來看,「性交」可使人精神愉悅,一個良好的性生活,反而能使我們在緊張的生活壓力下得到紓解。由於腎主性、主生殖、也主發育,倘若過度性行為,反而會使身體消耗過多的能量;過度節制,則會使生殖器官與周邊靜脈曲張甚至出血…;可見過與不及,都不是好現象。延伸閱讀:九型體質初談之 人體氣血與年齡的關係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2427。九型體質初談之 中醫體質的簡易判定法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2428。

別再當「餓」人 健康輕食餐

別再當「餓」人 健康輕食餐#代謝

提到減重,相信大部份民眾都會說「少吃多動」。但有許多人做法卻是「餓肚子」,堅持只要不吃就一定會瘦。尤其各類媒體常報導或在親朋好友間聽到,某某人用斷食法減多少公斤、某某女星只吃肉類瘦很多公斤,恢復窈窕身材…等。但是不正確飲食習慣會日積月累對身體造成傷害。「意志力偶爾也需要放假」,既然不可能一直ㄍㄧㄥ著餓肚子,與其少吃不如學習如何吃得正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護理科護理師葉雪萍說,輕食餐減重乃是教導民眾別去想「不能吃」,而是「可以怎麼吃」,享受美食不應該有壓力,腦筋轉個彎還是可以愉快享用雞腿便當。輕食餐的特色同樣強調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但藉由食材替換及烹調方式,可輕鬆降低熱量,增加飽足感,並提高營養攝取及代謝能力。陽明院區配合國民健康局「健康100 臺灣動起來」健康體重管理計畫,特別設計並提供一系列輕食午餐提供民眾選擇。葉雪萍表示,當初設想減重者每日飲食攝取熱量約1,300大卡(分配為早餐300大卡,午晚餐各500大卡),故將輕食餐設定為男女適宜的500大卡。為達到均衡飲食又有減重效果,除六大類食物皆依照衛生署建議量設定外,更以低油高纖多蔬果方式來減低熱量卻不減少營養。葉雪萍指出,自4月份推出後,剛開始提供給職場減重班學員食用,原本還有人說吃不飽,但經由正確建立飲食技巧,慢慢輕食餐訂購數量也逐漸攀升,口碑越來越好,甚至該院區眼科主任張延瑞持續吃2個月輕食餐,維持原來生活方式,順利減少約5公斤。專家說,每日減少500大卡熱量,每週可減少0.5公斤體重。葉雪萍說,其實減少熱量攝取不困難,500大卡熱量可以經由減少飲食攝取熱量300大卡,或增加運動消耗200大卡來達成。她舉例說明每餐減少100大卡的作法為:將可頌麵包換成2片全麥吐司、將白飯改成五榖飯、戒掉全糖飲料,都可以輕鬆減掉100大卡。康健雜誌125期提到,研究發現一個人平均每天必需做出跟食物有關的決策超過200個,但錯誤飲食選擇會造成日後肥胖問題。所以到底應該吃什麼?怎麼吃?答案是:什麼都可以吃,只要吃對份量、時間、地點和方法。葉雪萍提醒民眾,除了要輕食健康吃外,用餐速度更應慢慢來、輕嚼慢嚥。她最後強調,維持健康體位比減重更難,這是對健康的自我承諾。「減重成功」並不是指減到理想體重的那一天,而是每天在生活中堅持不懈的「終極維持者」。備註:為考生打量的輕食建議考生的腦力、體力及續航力是應考致勝的關鍵!醣類正是腦部主要的能量來源。除了醣類還要補充:維生素B群:幫助醣類正常代謝轉換能量供大腦利用。優質蛋白質:多種胺基酸幫助維持思緒清楚、集中精神。卵磷脂:神經傳導更靈活,增進考生記憶力與學習力。輕食搭配:建議多使用五穀雜糧、白肉及大豆製品等提供考生獲取豐富的維生素B群及優良蛋白質來源,充足的蔬菜水果可攝取豐富的抗氧化營養素與植化素,幫助對抗氧化壓力。提醒:咖啡主要是利用咖啡因提神,無法作為大腦的能量來源,建議溫一杯無糖豆漿,添加五穀粉調和成的飲料作為提神醒腦又營養的健康食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