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退化

膝蓋內側痛未必是關節退化 鵝掌肌腱炎讓你軟腳

膝蓋內側痛未必是關節退化 鵝掌肌腱炎讓你軟腳#關節退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喜愛運動、年約40歲的男子,最近總覺得膝蓋內側疼痛,擔心是不是提早罹患了退化性關節炎,就診後發現是鵝掌肌腱炎。膝蓋關節由骨頭、韌帶、肌腱等串連而成,若出現疼痛,應就醫對症下藥,改善不適。常見於單車騎士及路跑選手部立南投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蘇煜華指出,鵝掌肌腱炎是內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之一,鵝掌肌不是一條單一肌肉,是由三條肌肉的遠端肌腱所構成,分別為縫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此三者的遠端肌腱最後會共同匯集,附著在脛骨平台內下側。鵝掌肌腱炎常見於路跑選手及自行車車友,因為膝關節彎屈次數過多加上小腿向內旋轉次數過多,這兩種因素會導致鵝足肌腱過度使用,促使鵝掌肌腱下的滑囊發炎。部分患者睡覺平躺膝蓋伸直也會痛蘇煜華表示,內側膝痛是最主要的臨床症狀,特別是當久坐或久蹲後,要站起來時會瞬間發生疼痛,站起來走一段時間疼痛會減緩或消失。膝關節無力甚至有時會有軟腳之感覺。膝蓋內側局部腫脹,因為嚴重疼痛造成膝關節活動角度受限。而上下樓梯也容易引起疼痛,通常下樓梯比上樓梯痛,部分患者晚上睡覺平躺膝蓋伸直時也會痛。建議患者在急性發炎期(局部紅腫熱痛)冰敷及適時休息,醫師可能會開立口服非類固醇鎮痛消炎藥,並安排物理治療,例如超音波、雷射、TENS等,也可能視狀況局部注射類固醇、增生注射療法,當上述治療效果有限時,則可考慮震波治療或高濃度血小板注射治療。

20歲就換人工髖關節 年輕人也可能股骨頭壞死

20歲就換人工髖關節 年輕人也可能股骨頭壞死#關節退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髖關節是人體最大關節,活動度很大,當髖關節受損時,行動會受到限制,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洪誌鴻醫師指出,髖關節受損時,最常見的表現是活動角度會受限且沒辦法負重。「當膝關節出問題時,患者的膝關節不太能彎曲,但是可以坐或站。」洪誌鴻醫師說,「但當髖關節出問題時,就很麻煩,由於髖關節旋轉角度受限,使得患者無論坐或站都很不方便,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更為嚴重。」髖關節受損最常見的原因是年紀大導致關節退化、軟骨磨損,另外還有創傷和股骨頭壞死。髖關節是由髖臼與股骨頭所構成,股骨頭像顆圓球,裝在髖臼裡。當股骨頭的血液循環變差,股骨頭可能壞死。壞死之後的股骨頭會漸漸被身體分解、吸收,而漸漸變軟、崩塌,無法支撐體重。股骨頭壞死的危險因子有很多種,包括飲酒過量、長期服用類固醇、紅斑性狼瘡、潛水夫病、骨折等,但是也有部分患者無法找到明確的原因。洪誌鴻醫師說,「年輕人也可能出現股骨頭壞死,我曾經替二、三十歲的患者換過人工髖關節。」髖關節受損 不能單靠止痛藥髖關節受損時的治療方式有藥物、復健、手術。洪誌鴻醫師解釋,因為患者容易疼痛,所以會使用消炎、止痛藥物。復健的部分主要針對功能性問題,例如髖關節活動角度受限、沾黏,可以利用復健幫助關節伸展。如果髖關節的結構出現變化,骨頭明顯損壞或崩塌,關節無法順利滾動,就要考慮動手術換人工髖關節。「部分患者常會問說,能不能吃止痛藥,勉強能過日子就好?」洪誌鴻醫師說明,「千萬別以為吃吃止痛藥就好,因為股骨頭受損變形後,若在髖臼裡轉動,會持續磨損、造成破壞。髖臼的骨頭其實很薄,如果一直磨、一直磨,就會越磨越深,可能影響未來手術的進行,甚至磨穿骨頭。患者最好能與醫師好好討論,若須手術不能拖,要及早接受治療。」髖關節的活動度很大,其周圍被層層肌肉所圍繞。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會先將肌肉切斷,然後把附著在骨頭上的軟組織剔乾淨,露出骨頭,接著將髖關節裡的股骨頭脫臼出來。截斷損壞的股骨頭,並替換人工股骨頭後,再裝入髖臼裡。最後需要一一縫合截斷的肌肉,把傷口關起來。洪誌鴻醫師說,「截斷這些肌肉,對患者而言是種傷害,術後疼痛比較厲害。」近年來發展出來的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Direct Anterior Approach),是在皮膚劃開看到肌肉後,不要直接切斷肌肉,而是把肌肉撥開,利用縫匠肌與闊筋膜張肌之間的縫隙,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過程中,醫師盡量減少對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傷害。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疼痛較少、恢復較快和傳統手術相比較,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傷口較小、術中失血量較少、術後需輸血的比例較低,且術後疼痛較輕、恢復期較短、住院天數較少,行走步態也較為穩定。洪誌鴻醫師解釋,因為患者術後能夠較早下床活動,可以開始進行復健,也能預防因為長期臥床所衍生的併發症,諸如下肢深部靜脈栓塞、肺栓塞、褥瘡、肺炎等。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可能導致肺栓塞,讓患者忽然喘不過氣,是相當致命的併發症。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是讓患者側躺,因為另一隻腳處於彎曲的狀態,換上人工關節後,不容易比較雙腳的長度,術後可能出現長短腳;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是讓患者平躺,較容易評估雙腳的長度。除了需要進行骨移植或病態性肥胖的患者,絕大部分病人都可以使用前側入路來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有人可能出現大腿前側麻木的現象,但一段時間後會漸漸恢復。「我昨天剛替一名83歲的患者做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麻醉恢復之後,就開始下床活動。」洪誌鴻醫師分享,「今天早上查房,患者自己說,『好像沒什麼事,可以回家了!』」「部分患者會因為擔心術後疼痛而遲遲不願意接受手術,但一直延誤治療,反而可能造成更多問題。」洪誌鴻醫師說,「例如損壞的髖關節若持續磨損,骨頭磨掉了,患者就會出現長短腳。另外是髖臼的部分,若磨損嚴重,也會影響手術進行。因為術中需要用器械將髖臼打磨成一個真圓,才有辦法裝入髖臼杯。患者髖臼越圓,就能在損失最少骨頭的狀況下完成;當患者的髖臼磨損嚴重,便需要磨掉更多骨頭,髖臼也較容易鬆脫,這些都是拖太久、延誤治療所造成的問題。」(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綠皮香蕉燉雞腳治骨痛?小心血脂飆高

綠皮香蕉燉雞腳治骨痛?小心血脂飆高#關節退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網路上相傳一帖食譜,將綠皮香蕉與雞腳一起燉煮後食用,「本來拿拐杖,後來喝了一陣子這湯,然後沒再拿拐杖了」。南投一名67歲的林姓婦女覺得「骨輪」容易痛,因此按照食譜料理並且每天食用,持續兩周,但覺得成效若有似無,膝關節仍隱隱作痛,媳婦看不下去帶她就醫,確診為退化性關節炎,在藥物治療並避免勞動後,改善症狀。關節退化初期 運動及強化肌肉可預防退化關節退化初期常見症狀包含不靈活及僵硬感,這種早期症狀一般可以藉由適當的運動及肌肉強化等方式預防惡化。但當關節破壞至一定程度,身體無法自我修復就會造成關節疼痛,需要長期服藥才能進行一般的活動時,就建議須由醫師評估是否須接受手術治療。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室主任蔡秀雯表示,香蕉色香味俱全,營養價值高,綠皮香蕉含有抗性澱粉,有穩定血糖、促進大腸蠕動、降低膽固醇等好處,也含維生素C及鉀鎂磷等礦物質,但綠皮香蕉在燉煮過後,水溶性維生素易被破壞,抗性澱粉也會流失,僅剩微量鉀鎂等礦物質。營養師:雞腳中所含動物膠不等於膠原蛋白 另外,提到膠原蛋白大多數人就會聯想到雞腳、豬腳等食物,蔡秀雯表示,上述食物的膠原蛋白分子結構是由大分子組成,不過人體僅能攝取小分子的膠原蛋白。且雞腳中所含的動物膠,就是我們常見於製作果凍的明膠,並不等於膠原蛋白。不過雞腳含有蛋白質,消化吸收後會轉換成胺基酸被身體吸收,胺基酸是膠原蛋白的原料之一。不過由於雞腳也含有飽和脂肪酸,血脂肪過高的患者,需要控制攝取量,避免造成身體負擔,平常攝取的蛋、奶、豆、魚、肉類等含有蛋白質之食物,就有足夠的胺基酸來源。姑且不論綠皮香蕉燉雞腳是否美味,看起來這道料裡對於「顧筋骨」也許沒有直接的成效,民眾若身體不適應該還是要找醫師諮詢、討論專業意見,避免補骨不成反而造成身體負擔。

疫情升高當心衰弱症敲門 專家:少動恐加速關節退化

疫情升高當心衰弱症敲門 專家:少動恐加速關節退化#關節退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醫學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延長,根據內政部最新資訊,108年國人的平均壽命達到80.9歲,女性更達到84.2歲,高齡人口、失能人口也雙雙呈現增加趨勢,面對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失智、中風和冠狀心臟病等疾病而退化失能的至親,一旦選擇辭去工作專心照料,就得面臨失去收入又要負擔高昂醫療花費的困境,「照顧貧窮化」的難題近在眼前。疫情再度拉警報,在全民防疫的趨勢下,卻也衍生出長者的衰弱問題。疫情期間固然應提防病毒上身,避免感染,卻也導致長者們大大減少出門活動的意願,一旦活動量驟減,恐加速活動能力退化與認知功能的下降。阿瘦足健康醫學團隊鄭融物理治療師提醒,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素質、免疫力都會因為衰老而退化,尤其中高年齡層的族群通常在冬天時活動量較少,加上疫情的影響,更應設法維持基本活動量,以免疫情過後更加衰弱。老年人半數有退化性膝關節炎!真相:少動反而傷關節以國人最常見的退化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為例,鄭融指出,65歲以上的人有一半有退化性關節炎,常見症狀是起床時關節僵硬卡卡,活動後狀況好轉,但隨著壓力不斷累積,關節出現痠軟無力的症狀,下樓梯時尤其明顯,在氣候變化時,也會因為氣壓變化、關節中的微小氣泡擴張,產生脹痛痠軟的症狀,長期慢性發炎造成軟組織增生,也會使關節呈現肉眼可見的腫脹變形,不過因為變化緩慢,自己不易察覺,很多人會到軟骨磨損疼痛才發現自己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族群以女性跟肥胖者居多,除了先天結構差異,過去女性的運動比例普遍比男性來的低,連帶使得關節再生速率比較差,鄭融笑說,這其實是很多民眾都有的迷思,「很多人以為預防退化性關節炎,就必須防止軟骨磨損,因此要盡量少動、省著點用,事實上卻是愈省著用,壞得愈快」。預防勝於治療!為關節補充營養,「動起來」比吃更重要為什麼少動反而傷關節?關鍵在於關節補充營養、新陳代謝的方式,鄭融說,「關節裡的血管相對較少,養分交換是靠壓力差來進行,因此關節軟骨需要被擠壓,協助裡面的代謝廢物完成比較強力的新陳代謝,如果運動少,關節受到的擠壓撞擊也比較少,養分交換的速率就會跟著變慢。」鄭融也引述近年一項研究表示,這項長達20年追蹤研究,針對有運動習慣的人和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比較兩個群體的膝關節軟骨厚度,結果發現有運動的人的膝關節軟骨厚度,比沒運動的人多出30%;他也分享了一則真實案例,曾有一名30幾歲男性,每天使用電腦長達10幾個小時,荒廢原本的運動習慣,結果在短短一個月後,膝蓋就開始痠軟疼痛,更不用說現在50歲的青壯年世代,坐辦公室的比例相當高,當膝關節長時間彎曲,裡面的軟骨受到壓迫,造成軟骨軟化,最後就會出現關節退化的現象。對於很多民眾熱衷以食補的方式保養關節,鄭融提醒,營養品可以提高血液中適合關節生長的營養素濃度,讓關節在恢復過程有源源不絕的原料,但要如何將這些原料送進關節裡?「最核心的做法還是要運動,讓關節需要的養分可以從血液進入關節裡面,吃下肚的營養品才有意義。」步態不穩磨損膝關節軟骨!建立運動習慣要從穿對鞋開始對於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從健走開始建立運動習慣,可說是最安全低風險的入門選項。不過鄭融指出,不論從事哪種運動,在開始前一定要先選鞋,矯正步態再開始運動,「因為足部關節的構造精巧,機械性高,如果沒有穿對鞋,導致足部關節擺放的位置不正確,只要歪掉1毫米,這些無法靠肌肉代償的誤差,就會透過槓桿原理往上放大到膝關節,變成5毫米,也因為膝關節構造最怕關節左右或前後晃動產生的橫向水平力量摩擦,一旦穿錯鞋、步態不穩,膝關節承受全身重量加上晃動造成的摩擦,就會加速軟骨磨損。」選對鞋,合腳絕對是重點。台灣常見歐美品牌的鞋款,鞋型窄長,並不適合腳型寬短的台灣人,就曾有人為了特定鞋款而選購大2號的鞋子,結果馬上反映在膝關節上,「穿著過長的鞋子跑步,就像是穿著長長的蛙鞋一樣,為了避免腳尖踢到地板,膝蓋、腳踝都會以較大角度彎曲,久而久之膝關節就會提早退化,這名穿著大2號鞋子的案例,也在跑了幾百公里後就出現膝關節疼痛的現象,換成其他符合腳型的鞋款之後,狀況明顯有所好轉。」運動入門鞋挑選4撇步,動態足壓量測挑出最實穿好鞋關節不適、運動傷害是許多人中斷運動的主因,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運動入門鞋款,可以從根本降低風險,讓運動習慣維持更久,真正達到健身效果。鄭融強調,一雙好的運動入門鞋款,必須注重楦型、前楦、護跟及鞋墊的設計。楦型要合腳:為父母或自己選擇第一雙運動鞋,比較直觀的選鞋方式,建議從台灣本土品牌的運動鞋入手。以阿瘦皮鞋推出的「萬步健康鞋」為例,阿瘦皮鞋就是以全台門市「動態足壓量測」累積的20多萬筆大數據為基礎,設計出適合台灣人腳型的楦型。前楦頭翹起:平常少運動而想開始運動的人,通常會有阿基里斯腱跟小腿過緊的現象,前楦頭翹起可以降低對足底筋膜、阿基里斯腱的拉扯。護跟要夠硬:走路時足跟是全身的第一個著力點,只要有點晃動或歪斜,身體就會牽一髮動全身,護跟夠硬才能有效限制跟骨晃動,不妨用手壓壓看。鞋墊能緩衝:中高齡族群腳後跟的脂肪墊經常有過薄的問題,足跟容易直接撞擊地板,引發足底筋膜炎、跟骨痛,以「萬步健康鞋」搭配的鞋墊為例,後踝環狀包覆可以集中脂肪墊,填滿護跟和腳跟之間的空隙,讓腳跟鞋子間的關係更緊密貼合不晃動。針對台灣人走路時壓力容易集中在前掌造成疼痛,「萬步健康鞋」鞋墊也以前掌隆起的設計,貼合橫向足弓,分散前掌壓力,讓前掌推進更省力有效率,還有降低拇趾外翻的作用。而對於剛開始運動的人來說,最怕的還有買鞋試穿時沒問題,開始運動之後卻總是腳痛、膝蓋痛,鄭融建議在選鞋時先接受「動態足壓量測」,相對於市面上靜態站著量測,或是脫鞋走路的量測方式,「動態足壓量測」模擬的是腳在鞋子裡的動態行為,包括加速、減速、轉彎、扭轉等最容易造成足部疼痛的行為,加以紀錄分析並將步態分成正常、內偏、外偏等類型。以阿瘦皮鞋全新登場的「萬步健康氣墊鞋」為例,護跟夠硬、鞋底與鞋身外側強度夠,搭配雙效氣墊、專利奈米抗菌皮革及輕量大底,只要不是極端內偏或外偏的步態都能適用,如果是極端內偏、外偏的步態,只要搭配能夠進一步據個人分析結果條件就能客製化適用的鞋墊,進而達到矯正步態的效果。

痛到不會笑 9旬嬤換膝關節重新趴趴走

痛到不會笑 9旬嬤換膝關節重新趴趴走#關節退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96歲劉奶奶自主生活能力強,總是笑口常開,子孫們暱稱她陽光阿嬤,直到最近左膝關節嚴重退化,痛到猶如骨頭炸裂,「幾乎快忘了怎麼笑」,讓子女十分不捨,奶奶不想坐輪椅造成子女照顧負擔,決定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術後劉奶奶開心說:「又可以四處趴趴造!」 活潑樂觀、獨立自主的劉奶奶從15歲開始工作,一直到70歲退休,曾種過田、在工地挑重物、賣蔬菜水果,60歲於鐵路局退休後仍閒不下來,又至銀行、信用合作社等機關協助煮大鍋飯,直到所有孩子成家立業,才卸下重擔。 餘生不願坐輪椅 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不過劉奶奶65歲時開始感到雙膝痠痛,但不影響她工作、參與社區唱歌、舞蹈等活動,直到兩年前右膝痛到受不了,才決定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黃揆洲開刀治療,術後恢復良好,除了行走自如,日常生活也不需子女協助。   只是另一邊左膝狀況也不佳,奶奶透露經常痛到笑不出來,在逐漸難耐疼痛,以及不想造成子女照顧負擔考量下,她不希望餘生以輪椅代步,因此經評估身體狀況許可後,再度尋求醫師協助,決定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 術後劉奶奶恢復良好,繼續四處走動串門子,保持腿部一定的肌肉量,延續自給自足的養生生活,讓家人感動:「家有健康獨立的長輩,是兒孫們的福氣!」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醫療副院長黃揆洲指出,膝退化關節炎是一種逐漸惡化的關節疾病,與老化、體質、關節受傷和過度使用有關,當關節面軟骨因嚴重磨損破壞,使得硬骨直接摩擦,往往導致疼痛、功能受限和行走不便。 選擇與疼痛共處 生活品質大幅下降黃揆洲表示,三年半來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的患者中,85~90歲佔5%,90歲以上約佔2%,這些患者術後功能大多可以恢復,病痛也大多減緩。因此對於這些超高齡長者,術前只要詳細評估身體狀況,麻醉手術前特別小心,大多數均有不錯的結果。唯有對這些超高齡患者,兩側同時置換風險較多,必須仔細評估,可加速恢復狀況。 黃揆洲提醒,門診時常見到許多長輩飽受膝關節炎所苦,仍遲遲不敢接受手術治療,除了擔心年事已高,也害怕無法承受術後疼痛,便選擇與疼痛共處,往往使生活品質大幅下降,但現今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發展日新月異,建議患有嚴重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長者,可赴醫評估治療,重拾健康快樂的生活品質。

骨刺知多少?引發關節退化4大原因

骨刺知多少?引發關節退化4大原因#關節退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覺得脖子好痠,好想按摩!」、「手指常覺得痠麻,不曉得是怎麼搞的!」、「老是腰痠背痛,該不會是坐骨神經出問題吧?」很多人都有這些困擾,其實這些症狀可能都是「骨刺」惹的禍。大部分的骨刺沒有引起症狀,很多人因為嚴重痠痛來看醫師,檢查發現有骨刺後,就以為是骨刺才造成這麼大的問題,但其實,大多數是因為局部過度使用。骨刺是骨頭上長了刺刺尖尖的東西嗎?長庚醫院骨科教授陳文哲說,其實所謂的「骨刺」指的是關節退化,在X光檢查中,可以看到退化的部位有骨質增生的現象,不是長得像刺,而是退化的部位骨質增厚。像我們經常低著頭、彎著腰,身體覺得頸椎的厚度強度不夠,身體反應讓骨質增生,但卻對軟組織、神經血管造成了壓迫,而這種退化,在膝蓋、髖關節不稱為骨刺,而是稱為「退化性關節炎」。骨刺一定會引起症狀?因為常聽說長骨刺引起坐骨神經痛,或是因為壓迫到神經引起麻痺惑癱瘓等可怕的後遺症,讓大家聞骨刺色變。不過陳文哲說,大部分的骨刺沒有引起症狀,很多人因為嚴重痠痛來看醫師,檢查發現有骨刺後,就以為是骨刺才造成這麼大的問題,但其實,大多數是因為局部過度使用。例如一直低著頭滑手機,頭的重量有五到七公斤,我們的頸椎撐不了這個重量,使得頸部周遭的肌肉、筋肌膜、韌帶等軟組織過度使用,而產生了疲勞性的痠痛,甚至是筋肌膜症候群等。又例如搬重物直接彎著腰就去搬,腰椎的骨髂和關節沒辦法承受那麼重的重量,使得腰部周遭的肌肉、筋肌膜和韌帶等一樣過度負荷,也容易拉傷,引起了腰痠背痛。不過畢竟長骨刺就表示骨關節有退化,關節退化的原因為以下四點:1)因為年齡老化的關係2)因為此部位長期使用3)曾受過傷或是姿勢不當4)長時間做重度勞動等陳文哲說,大約有九成的患者,經過服用藥物或穿背架,復健並改善正確的姿勢後,都不用開刀,除非是引起嚴重的症狀,而藥物無法改善時,才需要以手術治療。(文章授權提供/愛長照)

3招運動妙方 和媽媽一起動一動

3招運動妙方 和媽媽一起動一動#關節退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陳女士婚後生了3個小孩,體重從90公斤上升到130公斤,平常忙於家務鮮少外出,體重也慢慢飆升至188公斤,身體質量指數高達63,屬於「超級超級肥胖」。由於患者痛風常常發作,加上雙膝嚴重疼痛,至醫院就診時,膝關節已有重度退化的現象,加上血壓及血糖數值超標,於是接受腹腔鏡微創胃繞道手術。術後體重減少近30公斤,雙膝疼痛與痛風情形已有顯著緩解。媽媽可由每次10分鐘開始 分段累積活動量根據亞太代謝暨減重外科醫學會(APMBSS)統計,平均每1500人之中就有一人接受過微創減重手術。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7或超過32且合併二型糖尿病或2個以上的合併症,就是病態性肥胖。近幾年來微創技術的創新,手術安全性大大提升,除了能有效改善二型糖尿病等代謝疾病外,更可以減少長期與肥胖相關疾患的死亡率。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雖然媽媽平時可抽空做運動,可由每次10分鐘開始,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8至64歲成年人每週進行15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國民健康署提供媽媽們提供3招運動妙方,邀媽媽一起樂運動:1) 和媽媽一起「快樂動」透過家人團聚增加一起運動的機會,把握每週15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原則,把身體活動融入日常生活,就近運用社區公園、健走步道、自行車道或免費開放學校運動場、運動中心,紓解平日辛勞,增加親子情感。2) 日常生活愛「健走」媽媽可運用逛街購物、上下班通勤時段,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加快平常走路速度,達到微流汗程度,建議每日至少健走1萬步。其他例如整理庭院、做家事(包括拖地、倒垃圾等)、跳健康操、騎自行車、登山健行等,從每次10分鐘開始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也有助於健康。健走時只要遵守「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的口角,就能輕鬆將健走融入生活中!3) 預作暖身樂運動不論是戶外還是室內活動,運動前都要做暖身運動,享受運動時也要記得愛護自己身體。若需各縣市健走步道資訊。

調整關節壓力 軟骨可以再生!

調整關節壓力 軟骨可以再生!#關節退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行醫30餘年, 直接或間接見證患者膝關節軟骨再生的證據無數,深信只要能改善膝關節的內部環境,軟骨絕對有自我修復而再生的能力。如同人體身上的各種組織,軟骨平時是處於破壞與生成持續進行的代謝平衡狀態。雖然主流醫界認為關節軟骨沒有或僅有低再生能力,但也有學者觀察孕婦生產前後及外傷後的病人,發現關節軟骨在胎兒、產後新生兒或人體受傷後,確實有明顯的增生及復原能力。關節軟骨有能力再生早在2002年(Kanamiya T)及2003年(Koshino T),就有學者們從各種不同膝關節炎矯正案例的研究中,觀察到關節軟骨有能力再生的直接或間接證據。2006年,Aigner等人進一步指出,關節軟骨顯現的低代謝轉換,混雜了高度併行的合成和分解兩種代謝途徑,此一觀點跟傳統認為關節軟骨的代謝近似於停滯的刻板印象大不相同。內側磨擦現象是破壞平衡的原因關節透明軟骨是否具備再生能力?現代醫療界雖仍無一致看法,一般認為,只要找出關節軟骨如何維持合成代謝、分解代謝平衡的因素,就能解開軟骨維護與「退化」的生物學關鍵,當然這也是當前研究「退化」性膝關節炎最重要的課題。軟骨跟身體的任何組織一樣,在正常情況下,有破壞也有修復,處於動態的新陳代謝平衡。我發現,內側皺襞造成的「內側摩擦現象」是破壞這平衡的重要因素。摩擦次數過多就會誤認為是退化「內側摩擦現象」造成軟骨的破壞程度與個人的日常生活使用狀況有關,磨擦次數與程度少,軟骨就能及時修復,反之,若磨擦次數與程度過多,軟骨趕不及修復,就會被誤認為是「退化」。基於這樣的認知,我對「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所採取的「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是透過微創手術除去「內側摩擦現象」、調整軟骨間的壓力、並清除關節內所有會破壞軟骨的因素,恢復膝關節原本的健康環境,軟骨自然就會自行修復了。(本文摘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