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

氣切移除醫療團隊 助氣切返家嘸免驚

氣切移除醫療團隊 助氣切返家嘸免驚#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臺灣65歲人口於2018年突破14%,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然而,在長期照護乃是針對身心功能障礙或高齡者提供連續性的長期居家醫療、保健、護理、個人與社會支持的照護。臨床上,常發現氣切病人留置,會有管路移位而立即影響呼吸功能等危急情況,更加深了照護上的困難。在居家護理中,有一群氣切留置的病人,於是「氣切移除醫療團隊」助病人能夠在居家中得到優質的生活品質,更能減少照顧者的照顧負荷。80年次吳先生於107年年初因車禍導致頭部外傷,術後因急性呼吸衰竭而無法自主呼吸,需要施行氣管內插管(也就是把一根氣管內管,經由病人的口腔或鼻腔,穿過咽喉與聲門,放入氣管深處,接上呼吸器,協助病人呼吸)。當時,吳先生因無法在短時間之內順利脫離呼吸器,故進行氣切造口手術放置氣切套管,以減少長期放置氣管內管的併發症。107年2月底返家,並於該年3月中申請佳里奇美醫院護理部居家護理所進行居家護理收案,居家護理團隊在照顧過程中,發現吳先生意識清楚、呼吸平順、血氧濃度皆達98-100%、痰液量很少,加上吳先生的母親很希望團隊能幫助吳先生順利移除氣切套管,故居家護理團隊建議至胸腔內科門診評估是否有機會可以移除氣切套管,在內科部副部長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廖光明的協助之下,安排吳先生住院進行周全性的評估與安排復健計畫,亦開始進行氣切管移除各個步驟。醫療人員把氣切套管出口塞住,並以生理監視器,來監測個案的血氧狀況、呼吸次數、心跳和血壓,採漸進性增加塞住氣切套管的時間。在這樣漸進性的訓練過程中,吳先生的血氧濃度都可以維持在98%以上,亦無因塞住氣切套管而造成血氧下降。經過團隊的討論與評估後,由廖光明醫師協助將吳先生的氣切管移除,並做適當的氣切造口照護。當確定個案生命徵象及呼吸道的通暢都維持穩定,則安排出院返家,由居家護理團隊接手,繼續進行居家照護活動。

癌症資源中心服務破百萬 照護覆全台

癌症資源中心服務破百萬 照護覆全台#照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民健康署為守護癌友及家屬能得到支持及資源,攜手癌症希望基金會及全台74家醫療院所設置癌症資源中心,已經來到第10個年頭,期間陪伴超過百萬人次癌友走過罹癌生理及心理上的衝擊。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民眾診斷出癌症時常會不知所措,因此,國民健康署自96年起委託癌症希望基金會輔導醫院推動癌症資源中心, 99年起正式補助醫院設置癌症資源中心迄今,提供一站式服務,讓癌友和家屬得到即時個別化的服務。10年成長率逾51% 服務人次突破百萬國民健康署推動癌症資源中心逾10年,全台設置有癌症資源中心的醫院家數也從99年的49家,增加至108年的74家,成長率達五成,包含北部28家、中部18家、南部22家及東部6家,交織出一張綿密的癌症資源網絡。10年來累計服務更超過100萬人次,平均每天有500人次接受服務。癌症資源中心除提供癌友所需的醫療輔具及康復用品(如假髮、義乳等)外,更不定期舉辦營養照護講座、病友分享會、DIY課程及音樂會等活動,及成立全癌和各癌別的病友支持團體,協助癌友能快速方便的取得相關資源。求助者以初次罹癌者居多 女性運用此資源較多分析10年的服務量發現,求助癌症資源中心者有高達九成為初次罹癌者,顯示初次診斷癌症時,癌友會遭受較大衝擊,也最需要協助;另外求助者中女性(61%)運用此資源的比率較男性(39%)高。47歲的方小姐表示她因參與政府提供的免費乳房攝影檢查,及早發現乳癌,回想罹癌之初,不僅心理飽受衝擊,更擔心會因為治療,中斷工作而影響生計,還好醫院的醫師及個管師協助轉介至癌症資源中心,透過資源中心的協助,解決她罹癌後所遇到的困難,並幫忙轉介至住家附近租借假髮和義乳,讓她覺得癌症沒想像中可怕,有勇氣面對接下來的治療。建構三大支持要素 提供全人、全程、全方位照護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獲得正確資訊(了解疾病、治療、副作用、照護等)、心理支持(接受罹癌的心理衝擊)及社會資源(適應經濟與生活的改變),是支持癌友順利完成治療的三大要素。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也表示,政府推動癌症資源中心10年來發現,所提供的服務前3名,分別是:尋求社會資源的轉介服務(占43%)、癌症資訊(占33%)及心理支持(占24%),符合癌友需求,期待癌症資源中心扮演醫院和社區間橋樑的角色,協助串聯醫院和社區的資源網絡,提供全人、全程、全方位的癌症照護。資源中心加值 主動關懷提升完成治療率 高雄長庚醫院癌症資源中心主任羅盛典表示,癌友常因恐懼治療或不知如何求援,因而延誤或中斷治療,該院癌症資源中心透過主動關懷,積極參與食道癌聯合門診,與醫療團隊合作,提供癌友營養照護、衛教資訊、心理諮商和資源連結等服務,甚至開發出兼顧風味和營養的管灌料理,比如食道癌癌友經過癌資中心的協助,完成治療比率由87.5%提升至99%,拒絕治療比率由原本的10.7%降至1.5%,期待這項加值服務能推廣到其他科別,造福更多癌友。

照護腸病毒病童 4大注意事項

照護腸病毒病童 4大注意事項#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各級學校已陸續開學,學童間密切互動易使腸病毒於校園間傳播,並可能成為家庭與社區間疫情傳播的橋樑,導致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於8月25日至8月31日開學期間,已經新增5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疾管署提醒家長及教托育機構人員,務必加強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與清潔,並落實正確勤洗手與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以降低幼童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腸病毒71型感染的併發症 主要會出現腦炎與心肺衰竭疾管署統計,近期國內腸病毒輕症疫情持續上升,仍處流行高峰期,今年累計34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其中感染腸病毒71型有25例。腸病毒感染的特殊表現,包括手足口病與疹性咽峽炎,其中腸病毒71型感染的併發症特別厲害,主要會出現腦炎與心肺衰竭,有很高的死亡率。腸病毒71型感染有一些特殊的症狀,例如:手腳水泡與紅疹特別小、大部份出現在小於5歲的兒童、通常有持續昏睡、持續嘔吐、類似驚嚇的全身性肢體抽動(肌躍型抽搐)症狀。成人也會感染腸病毒卻不自知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腸病毒的風險,但一般人感染後,多為無症狀或僅有輕微感冒症狀,因此容易忽略它,許多人已感染卻不自知仍四處趴趴走。更危險的是,腸病毒在發病前幾天就具傳染性,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嬰幼兒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遭受感染。照護腸病毒病童 4大注意事項疾管署再次呼籲,目前為腸病毒流行期間,如要清除手上的病毒和細菌,民眾應時常清洗消毒幼兒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及教導幼兒落實正確勤洗手。照護腸病毒病童注意事項:1、確實做到隔離:讓病童應居家隔離與充分休息,避免前往學校或公共場合,以免交互感染。2、適量補充水分:若孩子因為發燒、嘔吐、胃口不佳而脫水,應多喝水平衡身體的電解質,嚴重多水需經醫師評估給予點滴注射治療。3、可吃冰涼食物:口腔因腸病毒造成潰爛而疼痛,應避免熱食、刺激性的食物,可選擇易吞嚥的與可增加食慾的食物,如:果凍、布丁、冰淇淋、冷稀飯、冰地瓜。4、加強個人衛生:需正確使用「濕、搓、沖、捧、擦」方式洗手及勤洗手。幼兒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一旦發現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大醫院治療。

走路像素還真?全髖關節術後照護須知

走路像素還真?全髖關節術後照護須知#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髖關節是人體站立或行動時最重要的關節,主要支撐人的重量,並可以有多方向的活動如蹲、跑、跳、跪、外展、向前彎曲與向後伸展等的動作。59歲周阿姨年輕時走路經常感到雙腿無力、搖搖晃晃,造成腰部、鼠蹊、膝蓋不適,雖不影響生活但總被笑說「像素還真走路」,曾嘗試藥物、按摩、拉筋、整脊、推拿等治療,但效果有限,直到去年雙腿開始疼痛,導致無法久走,赴醫檢查確診為兩側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併嚴重髖關節炎,經「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後,術後走路更有力且不再疼痛,目前更積極透過復健加強下肢肌力訓練。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 可在出生後3個月全身檢查時發現症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任唐國民表示,「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是因患者於嬰幼兒時期髖臼發育不正常,導致髖關節解剖位置結構性異常,通常嬰兒出生3個月內,可透過全身檢查、超音波檢查等方式發現問題,而開始走路的孩子可觀察其是否跛行(單側脫臼),或走路如鴨子一般搖晃(雙側脫臼)而提早發現症狀。唐國民指出,若患有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的民眾,未能在早期接受治療,成年後容易造成嚴重的髖關節炎,就得接受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患者 出院後照護須知1)接受髖關節置換術返家後,仍要持續做復健運動,如股四頭肌運動、抬腿運動等,以增強下肢肌肉力量,增加在行動中步態的穩定。2)手術後2~3個月仍需持續輔助以拐杖或助行器行走,直到醫師評估您的肌肉張力夠強骨頭已長好,才能不用輔助器獨立行走。3)下床活動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如早晨起床時可先活動雙腿關節,或先坐著休息一下,感覺頭不暈了,再漸進下床活動,在下床時要穿著合適大小的鞋子,以避免發生跌倒。4)所有會使髖關節內收或髖關節屈曲超過90度的姿勢都是禁忌的姿勢,為避免不當姿勢導致髖關節脫臼的風險。新生幼兒之家長還有小兒科及婦產科醫師都要對此疾病提高警覺。家長若發現小寶貝有兩腳不對稱,疑似長短肢或有一側髖關節外展受限,或大腿內側皮膚皺摺不對稱時,要儘快去醫院檢查,早期治療,以期減少手術之發生率,別讓寶貝留下終生跛行的遺憾。唐國民提醒,人工髖關節再置換的困難度,遠比第一次手術高,為降低關節再置換的機率,建議患者術後應控制體重,以減緩關節勞損,並適度的運動,可訓練肌力、提升骨密度,減輕關節磨損的機會。

烹調吞嚥困難照護食 4重點要注意

烹調吞嚥困難照護食 4重點要注意#照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台灣長照機構使用鼻胃管的人數高達94%,全球最高。而日本只有11%,德國只有6%。吞嚥障礙者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在照護下吃適合他們的食物。讓被照顧者能重新恢復由口進食的尊嚴,享受真正食物的美味;讓照顧者不再需要因為拒絕家人希望進食的要求而難過,適合的食物能讓被照顧者進食更方便,得到較好的營養,免疫力不易低下,有機會復元,能拿掉鼻胃管,照顧更輕鬆。可讓有吞嚥困難的人容易吞的食物,有四個重點要注意。1. 易變形:因為咽部肌肉的力量不足,所以食物通過時要能容易變形。太乾硬的食物,像硬的果凍、肉類等,都容易卡在咽部,不適合直接食用,必須花點工夫處理後才能食用。2. 黏著性低:海苔、薄的菜葉等,容易附著在口腔和喉嚨引起誤吸的,都必須經過處理才能食用。3. 有凝聚力:如果舌頭無力,無法將食物處理成適合吞嚥的狀態,進食時食物就很難聚集在一起,會散落在口腔四處。不但吞不下去,還很可能因為長期置留在口腔中成為細菌的溫床,或是在進食一段時間之後不小心掉進氣管,引起誤吸。所以食物必須調理得容易凝聚,容易成為食團,才好吞。4. 離水性低:吞嚥力差的人,常因為液體的流速快,在喉頭還來不及抬起時液體就跑到了氣管,發生嗆咳。水或果汁之類的飲料大家可能都知道必須小心,但有一些隱性的含水食物,如水份多的水果、凍豆腐、燉煮的蘿蔔等,這類咬了會出水的食物,甚至連明膠之類在體溫下會融化的食物,都要小心,必須處理過後才能食用。有吞嚥困難的人喉嚨和舌頭力量不足,容易疲乏,經常只進食三十分鐘就累了。就因為能吃的時間不長,食物最好營養密度高,且容易處理成一口大小。中、重度吞嚥困難者的食物還必須要有質地平均、不會有軟有硬,並在口中容易整理成食團等等的特性。如何確認吞嚥照護食的濃稠度 是否符合標準?攪打好的吞嚥照護食倒入容器時要仔細觀察,從食物堆疊形成的螺狀紋高度及數量,就可以檢測是否適合吞嚥障礙者食用。每一位吞嚥障礙者都有自己適合吃的食物濃稠度,記下這個形狀,下次製作時只要能做出差不多的濃稠度就可以。即使是有吞嚥障礙的人,但就像一般人一樣,每個人可接受的食物濃稠度仍然有一個範圍。攪打的天然食物,多少會因為食材含水量或調理的過程不同,造成製作出來的食物濃稠度略有差異,但只要是在吞嚥障礙者可以安全吞嚥的範圍內,都可以接受。不一定要每一份食物的濃稠度都做到一模一樣,那樣壓力太大了。萬一不小心調理得太稀,只需要再加一點山藥或銀耳糊再攪打一次。反之,若是調理得太乾,略加一些水或高湯攪拌均勻即可。說到底,隨著病程進展、體力改變、天候變化,每天的吞嚥能力也都可能有些微改變,調整食物濃稠度本來就是必須的事。如果本來吃得很順利,卻突然出現嗆咳或不好吞的情況,就要考慮調整食物質地,並再次請語言治療師評估。(本文摘自/吞嚥照護食:給有吞嚥及咀嚼問題者的日常食譜/如果出版社)

擺脫尿布疹 掌握5大照護重點

擺脫尿布疹 掌握5大照護重點#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寶寶紅屁屁是爸媽最常見,也最煩惱的問題。調查指出,未滿一歲與一歲以上產生尿布疹的機率平均皆為5成 3 ,未有明顯差別,尿布疹發作與否與便便有關,平均每天便便四次以上的寶寶,竟有近7成在過去三個月內曾出現尿布疹。有尿布疹,該如何照顧?潮濕+分泌物刺激 成為尿布疹主因尿布疹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便是 "潮濕",因此它常發生在夏天天氣熱,同時可能還包括念珠菌感染、接觸性皮膚炎、對磨疹〈指在皮膚皺折處,因密封及磨擦引起的溼疹現象〉等不同疾病,有些尿布疹則可能是脂漏性皮膚炎或異位性皮膚炎的一部分。基本成因,主要是因為在包尿布的情形下,形成一個密閉的環境,除了汗水、磨擦等因素外,更有尿液、糞便等分泌物的刺激。如果尿布疹在數天之內沒有改善,常會合併細菌與黴菌感染,使得情況變得更複雜甚至一發不可收拾!溫和清潔防護 降低尿布疹發生機率尿布疹的治療以避免刺激為主,選擇柔軟、合身且吸水力強的尿布,並勤加更換尿布是不二法門。如果使用傳統換洗尿布,則要注意洗潔劑的殘留問題。一個常見的錯誤觀念,以為尿布疹是由於皮膚不潔引起,反而過度清潔。事實上,相反的,應該減少肥皂使用,並加強保溼。凡士林、氧化鋅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可視不同情況選用。已發生尿布疹 5大照護重點1)當寶寶已出現尿布疹時,應儘可能不要包尿布;若非包不可,則要比平常更勤換尿布,要養成隨時檢查小孩尿布的習慣,見到尿布濕了或有大便就該換一片尿布。保持屁屁清潔乾爽,避免氨素刺激。2)換尿布時切記要保持屁股乾淨及乾燥後才能包下一塊尿布。儘量不要用衛生紙或濕紙巾來擦屁股。另外,換尿布時要調整好尿布的位置,尤其注意不要讓胯部尿布防漏褶邊與皮膚造成摩擦。3)痱子粉會阻塞汗腺並吸入氣管,所以少用為宜,在包尿布前可擦一點滋潤性乳霜或尿布疹藥膏,以減少尿布與屁股間的摩擦。如合併念珠菌感染,可以選擇抗黴菌藥膏合併輕度的類固醇軟膏。4)儘量少讓小孩長時間使用學步車、騎木馬或三輪車等,因為這樣容易加重尿布與皮膚之間的摩擦。5)若是自行照顧尿布疹3天仍未見改善時,就應讓小兒科或皮膚科醫師診治。寶寶皮膚非常細嫩,角質層受到破壞,馬上就會起紅疹,如果沒有適當處理,導致細菌或黴菌感染。尤其是拉肚子時或無法勤加更換尿片時,媽媽們最害怕的“紅屁股”就出現了。尿布疹的處理,其實十分容易,勤換尿布並避免過度清潔,而每次以溫水沖洗,輕輕拍乾後,再塗上凡士林,就是最佳的方式。

難癒慢性傷口 靠傷口照護中心搞定

難癒慢性傷口 靠傷口照護中心搞定#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從大型醫院到小型診所到處都有能處理傷口的醫師或護理人員,為何民眾需要「傷口照護中心」?其實傷口照護中心最大的目的就是這裡集合眾多不同類型的敷料,再由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選擇最適合的敷料,拯救病患各類難處理、難癒合的傷口,以提升病人的癒後和生活品質。適當的敷料 減少病人傷口疼痛期57歲的王先生因會陰部的感染膿瘍在外院開過兩次刀,然而感染的情況不見好轉,範圍還甚至有變大的趨勢。在奇美醫學中心經過兩星期的治療和清創手術,雖情況略有好轉,但會陰部皮膚缺損嚴重,部分性器官還因為沒有皮膚包覆而完全外露,且因為傷口接近肛門口導致換藥十分困難,感染範圍持續擴大。原治療團隊本打算進行第五次清創,且同時請一般外科醫師做人工肛門於腹壁上。然,就在手術前一天,治療團隊會診傷口照護中心,經傷口照護中心主任暨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林祐丞在診視完病人傷口後,決定採用「負壓傷口引流系統」的方式進行傷口照護,而適當的敷料讓病人不必施行人工肛門,僅僅兩星期和兩次的清創換藥後,就順利植皮出院了,感染也獲得控制。奇美醫學中心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暨傷口照護中心主任林祐丞表示:「佛尼爾氏壞疽或是會陰部膿瘍是很難處理的疾病,除了感染範圍大,又因為接近肛門口而讓換藥變得極為困難,是許多醫護人員的夢靨。負壓傷口引流系統 讓傷口加快痊癒大部份這類病人都需要接受人工肛門手術才能維持傷口清潔而痊癒。然而人工肛門對病人來說是極為不方便的措施,造成生活上相當困擾。藉由「負壓傷口引流系統」的傷口照護方法,也就是經由海綿、防水護墊和真空抽吸器分隔傷口與外界。真空可以隔離感染物質,而持續的負壓能引流出發炎滲液,成功促成傷口組織的快速消腫、癒合,讓病人因而免去每日重覆換藥造成的疼痛,更大的好處是不需要進行人工肛門手術,大幅省卻照顧人工肛門數個月的時間。從極為大片的急性傷口到極難癒合的慢性傷口,如糖尿病及慢性潰瘍傷口屬於「複雜、不易根治、持續進展」的慢性疾病,都能藉由合適的照護或整合照護讓傷口獲得明顯的改善,對個人健康及生活品質影響甚鉅,需跨科專業團隊的整合照護與協助,找回病人健康與生活品質。傷口照護中心 整合各領域專家一起對抗難纏傷口「傷口照護中心」連結跨科專業領域團隊,如:整形外科、心臟血管外科、內分內科、血液腫瘤科、高壓氧科、放射影像醫學部、復健部物理治療師及營養科等,共同討論傷口照護相關議題,以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幫助病人打贏與急性或慢性困難傷口之間的戰爭。

用愛傾聽 陪伴安寧者最後旅程

用愛傾聽 陪伴安寧者最後旅程#照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時候我們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個孝子除了不能夠事必躬親之外,另外一點,對於老人家展現出的不適或是沮喪情緒,並沒有接納下來。有些家屬會跟醫療團隊說:「他就是喜歡這樣!」意謂病人以前的習慣就是如此,例如沒什麼事,卻會把它放大,其實對應出來的狀況是,病人的情緒點始終沒有被家屬接納。這個放大點,通常就是他在呼救,彷彿在說:「我在這邊,請你來看我一下,我需要你的關心!」。病房裡,曾發生特別的狀況,老人家喜歡按紅燈,然後護理師就跑去說:「阿伯,你怎麼了?」阿伯就對她說:「麻煩幫我把那個杯子拿過來!」護理師通常就會很無奈:「你怎麼為了一個杯子,就任意的按紅燈!」可是對老人家來講,他內心渴望有人來看看他,於是利用按紅燈召喚人來稍微探望一下――「你看我一眼,有人跟我說說話就好了,其實我就放心了」的那種心理。所以對病人來講,他有時候會打電話給家屬,然後說:「沒有啊,沒有什麼事情!」,然後家屬就會回應:「沒什麼事情,你打電話給我幹嘛呢?你知不知道接到你一通電話,我心臟都快要跳出來了!」這番話令老人家好沮喪,於是認為:你是不是不關心我?有些人會認為「安寧」和「治癒性治療」是一刀兩斷的東西,即使現在已有「安寧共同照護」的概念,還是會等到治療無效或無法控制之後,再來參加安寧共同照護,時間上都有些太晚了。安寧共同照護是自2005年開始,台灣已有部分醫院有治癒性兼顧安寧緩和治療的機制,至於會採取何種方式,則視各家醫院的實際做法。當病人還在積極治療的階段,醫生會用照會的方式跟安寧團隊(包括安寧背景的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宗教團體)接軌,讓這個團隊可以接觸病人,此時病人雖然尚未轉進安寧病房,卻已開始慢慢接觸一些安寧的資訊,或是做一些症狀上面的處理或服務。病人跟家屬或原團隊的醫護人員,會希望在病情末期接近臨終的階段,才會診安寧團隊。但是臨床上發現,安寧團隊越早加入會診,越能協助處理病人醫療溝通或心理層面的問題;當發生症狀處理不來的時候,安寧團隊的醫師可以提供調整藥物的建議,使病人的症狀改善許多。在這個階段病人與家屬經常面臨的情緒反應有:「混亂」――面對病情階段性的變化,要承受的資訊過多,一時無法吸收。「討價還價」――想要透過更積極的治療讓病情恢復上一個階段,但又怕此時的遲疑造成病人更大的受苦。「無所適從」――認知上了解病情的進展,但無論在照顧方式或心理調適上都顯得無所適從,以致產生極大的焦慮。「憤怒」及「不甘願」――之前治療的努力與期待似乎都化為烏有,找不到繼續努力的意義。以上的情緒反應只是此階段的冰山一角,更大的原因其實來自於,對於即將面臨親人離世的預期性悲傷反應。心理照護的介入透過會談、生命回顧等方式,能夠協助病人與家屬逐漸釐清這些複雜情緒背後的期待,同時尋找此階段的希望感,進一步找到面對疾病適應的情緒出口。如果說醫院本身有安寧團隊之外,還有心理腫瘤學的服務照顧,這可以讓病人與家屬得以提早習慣有心理師、社工師、個案管理師的介入,常常有人關心病人和家人的情感層面,接受必要的協助。如此一來當病人與家屬後續要接軌到安寧階段的時候,銜接上都會比較順利,因為他們已經習慣有人關心到心理層面,例如對病人生命的照顧需求、生活品質、存在意義及生命尊嚴及等等。(本文摘自/傾聽情緒:罹癌長輩與家屬的心理照顧/博思智庫出版)

Menu